抗疫路上,武漢一醫麻醉人在行動!


抗疫路上,武漢一醫麻醉人在行動!

2月11日,我院(武漢市第一醫院)被徵收為新冠肺炎重症收治的定點醫院,目前一共收治了11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包括大量的危重症患者。

抗疫路上,武漢一醫麻醉人在行動!

目前的指南和專家共識普遍認為,對於危重症患者,早期的氧療很關鍵,包括高流量吸氧,無創呼吸機,對於極危重症患者早期實施氣管插管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氧合,提高搶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在國家專家組的建議下,在院領導的直接領導和指揮下,麻醉科的陳治軍主任第一時間就組建好了我院的插管搶救專班,實行24小時待命制,隨時準備全院的插管急救任務。麻醉科克服防護物資短缺的困難,多方協調,籌措物資,以最快的時間籌措到了防護面罩,插管用具和各種插管用麻醉藥和搶救藥品。

抗疫路上,武漢一醫麻醉人在行動!

17日晚我科的盧凡醫生和劉宇鋒醫生配合成功完成了我院成為定點醫院後的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氣管插管任務。這是一位72歲的男性患者,插管前已出現意識模糊,鼻導管吸氧氧飽和度只要80%,心率120次/分,痰多,經醫院國家醫療隊聯合專家組討論後決定給予該患者實施氣管插管有創通氣。

下圖為我科的盧凡醫生在準備給新冠肺炎患者實施氣管插管,此項操作是感染風險最高的操作,氣管插管過程中需要開放患者的氣道,危重患者氣道里的病毒載量非常高,插管過程中患者的嗆咳會產生大量的氣溶膠,大量的病毒會隨之擴散到空氣中,所以氣管插管採取了最高等級的防護措施,醫生的呼吸由一套單獨的新風系統供氧,最大化保護醫務人員的安全。

抗疫路上,武漢一醫麻醉人在行動!


抗疫路上,武漢一醫麻醉人在行動!

在抗擊疫情的道路上,一醫麻醉人一直在行動,從2月12日我院開始正式開始收治患者的當天,麻醉科就派出了第一批13人的醫療小組,支援外科大樓13樓的感染14病區和15病區。下午四點多接到電話,很多同事晚飯都顧不上吃,拖著行李箱就匆匆往醫院趕,穿上悶熱無比的防護服,一干就幹到第二天凌晨一兩點,沒吃一口飯,喝一口水,上一次廁所。

抗疫路上,武漢一醫麻醉人在行動!

由於醫院當天剛剛開始收治患者,人手緊張,收治完當天所有的病人已經是凌晨兩點多了,大家都已經疲憊到極點。病區熊偉主任徵求大家意見,誰願意留下來再堅守6個小時,病區需要人值夜班,13樓的兩個病區裡總共收治了19名新冠肺炎患者,有幾個危重的,還有一個還上著無創呼吸機。麻醉科的王加芳醫生主動請纓,黨員就應該這時候上,他和另外一名中醫科的醫生決定繼續留守下半夜。14個小時,穿著防護服,不吃不喝,不能上廁所,甚至不能躺不能趴,只能這樣坐在椅子上靠一下休息。

抗疫路上,武漢一醫麻醉人在行動!

再加上缺氧,護目鏡看不清楚,可想而知這個夜班有多艱難。當時王醫生在自己的朋友圈留下這段話,我們看不到任何的抱怨,只有樂觀和勇氣!

抗疫路上,武漢一醫麻醉人在行動!

從病房到ICU,到組建醫院的插管搶救團隊,麻醉科是哪裡需要哪裡上,一醫麻醉人還將繼續堅守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疫情不退,麻醉人不退,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我們麻醉人的身影。咱們戰場見!武漢加油!

2020-2-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