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石道在長安——春風送暖入屠蘇

回憶裡,西安玩石先風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頭幾年,也就是八一、八二年間。

西安早期幾位賞玩奇石的先行者,眼下,有的是揮一揮手未帶走一片雲彩,有的是一走一回頭淡出了石界。

探尋石道在長安——春風送暖入屠蘇

啥?你問我,何以想到要寫《探尋石道在長安》這篇文章呢?本人,咹,"居無定所"常年在外不是野釣便是自駕遊,鮮有貓在家中一動不動蝸居一到兩個月。例外,去年實在回絕不了,半推半就地參加了由秦域文化研究會組織召開的《西安是如何定位自己在賞石文化座標點上的(標題有點繞口)》座談會。會上,看到多數生面孔,真年輕。聽介紹,其中部分人,有的已經小獲成功。年輕,哦,事業有成,就想不斷嘗試新的具有挑戰性的事情。這不,小夥子們是滿面春風,闊步向前闖入了石界(掌聲歡迎),並且出手闊綽,眼力不凡…….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探尋石道在長安——春風送暖入屠蘇

去年下半年,不曾想,接到當初邀請我參加座談會的那位石友捎來話說:讓我抽時間,再跟小夥子們坐坐,啟發啟發。哎,心想,年輕人多忙呀,忙正事、忙掙錢、忙前途呢,哪來閒空聽你胡扯。人上年紀身沉慵懶,賴在家混吃混喝,胡思亂想。應約,吃人嘴軟,受人抬舉,總不能蹬鼻子上臉吧。掛了電話,琢磨細想,行,就隨零星記憶捋一捋石道(春、夏、秋、冬)過往一些個掠影,算給朋友一個正兒八經的交代。

探尋石道在長安——春風送暖入屠蘇

那好。開篇以倒敘展開,想到哪寫到哪,切勿對號入座,錯怪了"哀家"。

每逢年底,民間各類協會也學企業、公司召集舉辦什麼年終總結會啦一來說一說當年協會都做了哪些事情,取得了哪些成績,還存在那些不足;二來通報一下協會在新一年裡都有什麼計劃和打算,設想下一步願景,以此鼓舞人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探尋石道在長安——春風送暖入屠蘇

現在的賞石協會嘛,已不是最初單純意義上以賞玩娛樂為目的的組織。想當年,創會之初,僅僅只是為了單純意義上的玩,才將這方面有興趣的人員糾集在一起以協會名義開展活動。那時,全國各地成立賞石協會主旨如章程裡強調的那樣:發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宣傳五講四美三熱愛,在當地黨組織領導下,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隨著社會開放、經濟搞活,石界也想搭上GDP凸顯的快車,就有了後來的展會和市場。那時,玩石人受計劃經濟和全民所有制的體制束縛,非公有制之外的經營不能涉及,活動開展比較被動,文化交流也不積極熱情。哪像現在,咹,全國展會一個接一個,如三月柳絮,輕舞飛揚,讓人目不暇接。

探尋石道在長安——春風送暖入屠蘇

早先,聽說那個地方舉辦什麼展(當時奇石與根雕、盆景是搭夥抱團舉辦的,奇石還未打開一花獨秀的局面),有人身背肩扛千里迢迢坐著綠皮火車呼哧呼哧趕去為評個什麼獎呀,有的石友甚至連盤纏都湊不齊。以當時的家庭經濟狀況,其實也沒啥好怪的,已故著名作家路遙獲國家級文學大獎《矛盾文學獎》,不也一樣為去北京出席頒獎儀式湊不夠盤纏沮喪罵娘嗎。哪像現在呀,咹,開車自駕,東奔西跑,如出外旅遊休閒。

經歷最初幾年磨礪,協會之間,慢慢的開始相互交流走動。尤其是西安當地一位玩家的藏品上了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石友們開始尋機藉助電媒、紙媒來宣傳自己手裡的藏品,一部《小石記》更是把當地玩石的熱情推向了高潮。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從那時起,協會以及石友自發認真地將玩石同文化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古為今用(玩:引經據典,再現場景);洋為中用(賞:線形恣意,賦予想象);皇城根下道不盡的前朝軼事,為講好石頭的故事增添了許多精彩。那時協會和石友在對待賞石文化的態度上是高度的一致,加入協會十分踴躍,其中80%以上的會員是純粹意義上的玩石人,經營奇石入會的石友比例較低,但,這並不影響奇石向市場化推進。那時候對玩石要求絕對是按照標準嚴格規範賞、藏、玩的。收藏,經營絲毫不敢馬虎。評石頭,講故事,說不來幾句古詩詞,扯不上幾個典故你都不好意自我介紹是玩石頭的。

探尋石道在長安——春風送暖入屠蘇

賞石肇始,本世紀的前十年,正是賞石活動風頭正勁的時期。奇石市場化一路推進,凱歌高奏。期間發行了幾種刊物:《黃河奇石》後來的《石友》;《奇石根藝》後來的《石道》,要數這兩部刊物影響最大最廣最深。隨後,其他兄弟省市也陸續出版了:《石韻》《石語》《石苑》《中華奇石》;這十餘年被石友們統稱為賞石黃金十年。


探尋石道在長安——春風送暖入屠蘇


賞石黃金十年,既豐富了賞石文化更繁榮了觀賞石市場,催生了一批吸金投資大腕,成就了一些賞石、玩石大家。時至今日,身邊石友得空聚在一起共話當年,眸子放光,言之鑿鑿,情到深處,淚花閃閃……如今,輝煌不再,讓人扼腕唏噓。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經歷過黃金十年的石友,那時,懷揣夢想,走南闖北,往返產地,起早貪黑,風餐露宿,就為那一顆石頭。斬獲到手了,酒喝的迷迷糊糊,吃肉吃到嘴角流油;失之交臂了,跺腳捶胸,以至於多年後,提起這檔子事,依然耿耿於懷,像狼叼走了娃。


探尋石道在長安——春風送暖入屠蘇


當下展會、石館你所看到的奇石,可以肯定的說,哇,慘不忍睹。真正的好貨藏在家裡頭嘞,就看你和玩家的關係鐵不鐵。夠鐵,看一眼,是你的幸運。至於,看了心動,能否結緣,那得看你手裡拿得到同花順啦。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別了,黃金十年!如果能行,請給真正愛石頭的人們一次"回心轉意"的機會。溫故知新。捧起《賞石淺析》,進一步領會賞石要義。莫要以為開石館、辦石展是在弘揚賞石文化,那隻不過是商業模式加經濟行為,跟賞石文化硬核(研討、精選、深藏、)沒有實質上的關聯。


探尋石道在長安——春風送暖入屠蘇


賞玩奇石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沒有文化支撐絕對不行,賞石文化薪火相傳如果出現斷代,誰將是千古罪人,誰來承擔這一責任?

行動起來,打造賞石文化鉅艦,行穩致遠,與民族復興同呼吸共命運……

探尋石道在長安——春風送暖入屠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