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最快將在今年4、5月份開啟臨床試驗

治療新冠肺炎,哪些藥物臨床有效?疫苗何時可供使用?治癒者血漿可否推廣?應急審批進展如何?中醫中藥療效怎樣?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2月21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科技創新支撐疫情防控有關情況,上述您關心的問題都有解答。


新冠病毒疫苗最快將在今年4、5月份開啟臨床試驗


藥物研發:三藥三方案值得期待

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徐南平介紹了目前的藥物研發情況。

徐南平說,藥物研發時間都很長,但是這次時間非常緊迫。這種情況下的藥物研發還是要堅持六個字,“安全、有效、可供”。這六個字是藥物研發的基本要求。

徐南平介紹,目前藥物研發的主要進展有“三藥三方案”。

有三種藥已經納入診療方案,醫生可以選用

首先是中醫藥,從第三版診療方案就開始納入,之後不斷完善,效果非常不錯。全國中醫藥參與救治的確診病例已經超過6萬例,佔比在85%以上。總體來看,當前中醫治療有一定療效,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效果十分明顯。

第二是磷酸氯喹,它是已上市老藥,在北京、廣東一共做了135例試驗。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該藥治療輕型和普通型患者130例,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一例輕型或者普通型向重型轉變;一共治療了5例重型患者,4例已經出院,1例轉為普通型。磷酸氯喹現在已進入第六版診療方案,希望在大規模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療效。

第三個進入方案的是恢復期血漿的治療,這是第五版納入的,第六版進一步明確,適合病情進展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三個藥物正處在臨床試驗階段。

一是法匹拉韋,在深圳做了80例對照試驗,目前觀察效果不錯。專家建議再進一步擴大試驗。

二是幹細胞治療。現在已有4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出院,將進一步擴大臨床試驗。

三是瑞德西韋。體外試驗顯示該藥對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現在武漢有10個醫院參與,進行臨床試驗。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入組超過200例,輕型和普通型患者超過30例。由於是雙盲試驗,目前結果未知。

瑞德西韋是美國吉利德公司的未上市新藥。假如試驗結果顯示藥效很好,“在人民利益第一的前提下,我們會和吉利德一起找到合適的藥物供給方法。”徐南平說。

疫苗研發:最快將在4、5月份進入臨床試驗

目前我國疫苗研發進度如何?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表示,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天花、脊髓灰質炎、狂犬病等好幾種傳染病,都是靠疫苗才得以消滅或者得以預防。但疫苗的研發有相對固定的程序,比較耗時間。由於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病毒,在疫苗研發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

在我國舉國體制的優勢下,我國已協調各方力量組成疫苗的研發攻關團隊,正全力以赴加快速度,在尊重科學、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縮短研發時間,力爭早日投入使用。

目前疫苗研發5條技術路線在同步開展,分別是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其中,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如果研製成功,將可以同時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臨床意義非常大。

目前,部分項目已進入到動物試驗階段。如果把疫苗的研發比喻成建造一棟樓,現在的進度可以說:地基已經打好,樓體也已經冒出地面,我們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一層一層往上建,然後再進入裝修階段。如果疫情需要,可按國家有關法律來啟動疫苗的應急使用和應急審評審批的程序。在確保安全有效可及的前提下,估計最快在今年4到5月份可有部分疫苗進入臨床試驗,或在特定條件下爭取進入應急使用。

應急審批:一批成藥進方案、5個新藥進臨床

國家藥監局副局長陳時飛介紹了國家藥監局開展藥品應急審批的進展情況。

國家藥監局確定了統一指揮、早期介入、隨到隨審、科學審批的工作原則,把藥物的安全有效作為根本標準,開展了並聯審評、檢查檢驗、快速審批,為防控救治新冠肺炎提供藥物的保障。

臨床用藥方面,一批安全有效的化學藥品和中藥已進入一線臨床醫生的用藥方案。據瞭解,已有超過80個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用於一線診療。這些藥品在醫療實踐中已取得較好結果。

藥監局按照安全守底線、療效有證據、質量能保證、審評超常規的原則,批准了5個新藥進入臨床試驗。

國家藥監局特別重視疫苗的研發進展,為此特別組織了專家團隊,逐一對接科研攻關組,推進疫苗重點項目。國家藥監局將會爭分奪秒完成技術審評,第一時間批准安全有效的疫苗用於抗擊新冠肺炎。

國家藥監局還要求各地對防疫防控藥品和醫療器械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製售假冒藥械的違法行為,確保安全和質量。

下一步,國家藥監局將繼續密切跟蹤疫情的發展和防控工作的需要,跟進最新科技攻關項目的成果和進展,做好應急審評審批的準備,堅決打贏這場防控新冠肺炎的阻擊戰。

中醫中藥:3200名中醫支援湖北

傳統的中醫中藥在此次疫情中起到什麼作用?

曾益新表示,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得以傳承和延續做出了貢獻。上世紀五十年代,在華北地區石家莊、北京發生了乙型腦炎的局部暴發,當時中醫藥積極參與救治,乙腦流行的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是歷史上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

很多中醫理論對這次的新冠肺炎診療也有可以借鑑的地方。這次疫情防治,中醫的治療原則也體現到國家診療方案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醫藥積極參與,主動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28個省(市、區)630多家中醫醫院總共派出近3200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在湖北中醫藥參與救治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二。國家和各地醫療救治專家組的中西醫專家協同攻關,著力推動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建立健全中西醫協作機制,督促落實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努力提升臨床的治療效果。

曾益新強調,中醫藥和西醫藥可以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維護和增進民眾健康,這已經成為中國特色醫藥衛生和健康事業的重要特徵和優勢。

“在此次疫情防治工作中,一定要堅持強化中西醫結合,把中西醫協作的機制細化落實,更好發揮這種特色和優勢,爭取早日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曾益新說。

治癒者血漿:超百名康復者獻出血漿

前一段時間,科技部曾經呼籲社會開展“千人獻漿救千人”行動,現在治癒者血漿的治療方法是否已經全面推廣,效果如何?

徐南平對獻出血漿的康復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到昨天為止,已經有超過100名康復者獻出他們的血漿,大概能製備240份左右的治療用血漿,也就是能夠對超過200位重型或者危重型患者進行救治。

徐南平介紹,武漢有首批11位患者接受了恢復期血漿的治療,其中6位有病毒血症,在使用血漿治療兩三天後,病毒血症消失,病人情況有所好轉。在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危重患者接受血漿,情況穩定。整體效果不錯。

血漿治療已進入第五版診療方案,在第六版進一步完善。明確對三類患者可以使用:病情進展較快患者,重型患者,危重型患者。血漿治療主要是用於生命搶救的。

目前承擔項目的單位已經組織了20個採漿團隊,派駐到康復病人較多的11個省份,已具備在全國重點地區全面鋪開的工作條件。目前我國已具備在比較大的範圍應用恢復期血漿救治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條件。

徐南平表示,下一步,希望更多康復者伸出胳膊,獻出血漿和愛心;也希望處於快速進展期、重型和危重型的患者,在充分知情同意的基礎上,考慮該治療方案;希望醫療機構、醫生依據診療方案的要求和技術規範,採用恢復期血漿對更多患者進行救治,給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多一份生的希望。

END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記者:佘惠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