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60後的人,現在感覺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做什麼也提不起精神,只感覺絕望,是為什麼?

好運連連175964907


我跟你一樣,也是60後。

其實幾0後都不是問題,就是說人群中有一種現象,比如都是成年人,但彼此的命運卻千差萬別,這是現實,為什麼會是這樣?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這個問題若弄不清楚,一生都將永遠活在迷惑當中。

中國有句老話,叫“忠言逆耳”,你不應因此而感到不快,否則你就不會找到答案。往近了說,你目前的心理狀態是心力衰老所致;往遠了說,曾經的美好設想,如今全都落空,連點盼望的力量都沒有了,所以你絕望了……

其實你大可不必絕望,與你相同的境遇在人群中有千千萬,幹啥都沒興趣是因為思想消極,做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是因為內在空虛,感覺絕望是因為過去慾望太強,對自己估計過高,今天難以支撐下去。

其實人,更多的是生活在精神世界當中,精神若是空虛,人就會頹廢,意志消沉,喪失生命活力,一旦遭遇逆境,完全沒有招架之力,立刻就敗下陣來。物慾人人有,但若沒有機遇不可強求,求財如同種莊稼,必須經過播種才能有所收穫。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很多人不願播種只想收穫,這就是很多人即便獲取到了財富,但財富只做了短暫停留的原因所在。這也印證了那句中國人的鐵律叫“富不過三代”,如今富不過20年,富不過10年,富不過5年,富不過1年的比比皆是。所以,不必羨慕,更不要攀比,能夠理解和領悟上述講的道理和原理才是目前解決問題的關鍵。

但願從此能振作起來,未來的路很長,篇幅有限,希望我說的話能夠對你發揮作用。


張乃明536


我是55年出生的,現在屬於老年人啦,有時也感覺生活沒多大意思,現在我還打工呢,上有90歲的母親,我和老伴都有退休金,兒子兒媳都有工作,孫女孫子都很可愛。但身體比年青時差多了,心還不服老,愛關心國家的事,恨臺灣分裂國家的人,恨香港作死的年青人,恨美國人,總想一旦讓我們這些老民兵上戰場,我還真敢幹。


用戶4590854134913


我也是60後,本來對生活充滿美好的嚮往,愛好廣泛,喜歡寫點小文章,學過小提琴,學過古箏。喜歡旅遊。性格開朗。可惜家庭的變故,使我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我曾想過燒炭,開煤氣,撞車結束生命。可是一次次從死神插肩而過。我知道我的業障太重,不把賬還完是走不了的。生活還得繼續,磨難是一種沒有人願意報考的學校,畢業了就是強者。繼續在磨難大學學習吧,期待拿到畢業證。柳暗花明又一村!





無奈的因果


我跟你年齡不相上下,以前做什麼都有信心,得過一場“大”病時,非常絕望,自己治好後,好像沒完全好,反正精力不如以前。因此,也經常缺乏信心,偶爾也有絕望或者焦慮,就做了一次心理諮詢,我本身是醫生,心裡有數得很,他竟然恐嚇我是xxx,並且諮詢一次要幾百元,我的天啊!很多行業,辛辛苦苦幹一天沒有幾百元,他們一兩個小時就要幾百元,而且只是哄你高興一下,你暫時覺得舒服了,但後來幾乎沒用的,所以,有的心理醫生= 騙子,醫院的也不靠譜,西藥會把人害的。

因此,建議你去看看老中醫,有病治病,無病調養一陣身體,就會好起來的。

就看你相不相信了。


新型直升機


五六年的,當過兵,回家高考失敗離分數線差二分,教過書,最後辦廠迄今不管,老父沒享福五十幾歲就去世,老父六十年代國窮下放回家,養四孩歷盡苦難,從不怨人,默默幹活到死一刻,今我學父同樣自已埋頭幹活,一座房電水自裝,喜歡自動化,總想搞成與別家不一樣且省錢。我努力一生七千多平方廠房被徵收業騰籠換鳥,我流淚了。最責怪自已的是碩生兒子,師範女兒被逼從商接班,看著他們不順,總是內疚不已,我害了他們。


用戶6309005097739


68年的猴子🐒,追著陳情令,粉著肖戰,王一博,拿著退休工資,過著90後的生活…[可愛][耶]19年拍的照片!




辛蝶蝶


67年的羊退休,21歲結婚生子,已經當奶奶了,生活很充實,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每天看書學習,之前做中醫養生,現在做心裡疏導,一個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特別重要,不要被情緒左右,活出生命的意義,讓自己過的有價值,被需要就是幸福的



小橋流水6346


六十年代走來的人。經歷和閱歷是豐富型的,充滿折騰和艱難。

心態,是最重要的。

富貴不驚,悲歡淡然。

我69年的,去年的照片。



紅塵橡樹


我68年,52歲。雖然說是60後的尾巴,但也屬60後。


我女兒28歲,前年結婚,我臘魚才當了外公。
兒子18歲,還在讀書,家裡還有老母親,雖然弟兄姐妹四姊妹,但老母親只跟我過。
每年我們都挺辛苦,壓力也挺大,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堅定的目標:希望。
一個人,活的就是精神。我們人類奮鬥的目標,是精神創造物質,不是物質創造精神。
如果一個人感到絕望,就會沒有精神,就如行走的屍體,任何物質擺在面前,都會置若罔聞。
古曰:三軍可以奪帥,但匹夫不可奪志。
有志向的人,生命不息,衝鋒不止。很多殘疾人都樂觀向上,拼命努力,為社會,為家庭,有多大的光,就會發多大的熱。
內心絕望的人,如果思想不改正,行為不努力。那他比貧窮、比殘疾更可怕、更可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eeeca0d58904c9dabdea304bfabc65a\

國際美容王


間歇性的抑鬱情緒,在各個年齡段都會出現,並不是60後的專利。

十幾歲的學生,風華正茂,會因為考試壓力,父母老師的責備,同學的嘲笑而抑鬱。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剛步入社會,人生剛剛開始,會因為感情,婚姻,收入,買房等等患上憂鬱症。

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是壓力最大的一批人,上有老下有小,顧不上自己,也要負重前行。

老年人群體的憂鬱人群,也絕不在少數,原因很簡單,誰會看著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尾聲,而為此歡呼雀躍呢?

所以你看,人生的真相就是,無論你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要和痛苦打交道。

學會和痛苦做朋友,承認它是生活的常態,接受它時刻在你身邊轉悠這個事實,是不被它徹底打敗的好辦法。

而你感到消極絕望的原因,可能你自己最清楚,但你是否能把它們梳理出來,要看個人素質,也許是心理上的,也許是生理上的。如果自己沒有這個能力,可以求助於身邊最親密的人,只有熟悉你的人才能知道你經歷了什麼。再不行,就求助於專業的心理醫生,他們是可靠的。首先你要有可信任的人,然後和可信任的人進行深度溝通,學會肯定自己,排解負能量,心情會慢慢好起來。

每個人都會經歷情緒的低谷,就像每個人都會得感冒一樣。

能夠克服憂鬱情緒,並且能夠走出來的人,都會明白一點:

這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愛它。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