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進艙了

引言:2月9日,東麗區10名醫護人員隨天津市第五批醫療隊馳援武漢,在抗疫一線前沿陣地投入戰鬥。隊員黃晶晶用日記形式,記錄了她們幾天來的工作情況和心路歷程。

我們進艙了

終於可以休息了,一直想著記錄我們在武漢的每一天,今天才有時間來寫。

那就從我們第一天進入方艙醫院開始吧。我和袁靜、陳薪、張燕鳴、胡月被分配到同一個方艙醫院。2月12日13:00樓下集合,其他戰友們為我們送行加油!此刻心裡有些許的激動,更多的是惴惴不安,深吸一口氣,心裡默默為自己加油,也為戰友祈福。我們坐大巴車出發了,記不得開了多長時間才到達目的地。

我們首先要穿防護裝備。常規穿脫隔離衣是要對著鏡子,檢查是否合格,但是條件所限我們只有自己想辦法,你是我的鏡子,我是你的眼,互相監督、互相檢查。一個細節都不敢疏忽。

進艙之後,確診病人不斷被送進來,有的是一個人,有的是一家人一起被送進來。我們馬上進入工作狀態,熟悉環境和流程,逐一為病人安排床位。大家都很配合,也都帶著口罩。雖然有時交流不暢,但是我能感到她們發抖的雙手、能看見她們溼潤的雙眼、能聽懂她們說出的那一句句感激的話。

我們為每個病人發藥,穿著嚴密的防護服平時做起來簡單的事情似乎也變得不那麼容易了。說幾句話,我就感到缺氧、喘不上氣,但該說的必須要說。就這樣,一遍一遍囑咐病人怎樣用藥,一句一句叮囑患者要注意的事項。

到了患者吃飯的時間,我們開始送飯了。我們盡最大的努力,確保飯菜送到每位病人手裡時是熱乎的。雖然工作量大,但是齊心協力、相互配合,我們做到了。病人們接到飯菜時,說一句辛苦了,讓我們心裡暖暖的!此時,衣服早溼透了,但未曾感到不舒服,我們都像打了雞血一樣。

幾個小時後,護目鏡已模糊不清,出來脫防護服的時候也是層層過關,謹慎再謹慎!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保護其他醫務人員,這裡沒有你和我,只有我們!

我們走出最後一道關卡時,立即找到水池洗臉、漱口、清理鼻腔和耳道。水很冷,我們洗得很認真。這個方艙醫院沒有洗澡條件,我們要乘大巴車回到駐地。此時,我們已經8個小時滴水未進。年紀最長的袁老師說:“我喝得漱口水都想嚥下去。”這是她說過最讓人心疼的一句話。袁靜是我們的前輩,有過抗擊非典經驗的她一直指導我們、監督我們、鼓勵我們,給我們樹立信心,從未流露出一點擔心和畏懼。

在大巴車上,忙碌一天的護士長鬍月也閉著眼睛,那疲憊的樣子我沒能拍下來。為了減少感染幾率,我們沒有人帶手機,22:30到了駐地,又是層層關卡,每一步都不能錯,小心翼翼!被我們自行劃分的樓道汙染區,屋內半汙染區及清潔區標識,也在時刻提醒著我們,嚴格執行規定流程。鞋子外套噴霧消毒後置於門外整理箱,配置好的消毒液浸泡衣服、襪子等,然後洗30分鐘熱水澡,但是空腹洗澡後,我稍稍有點暈。

我拿到晚飯的時候已經是23:20。晚飯是下午姐妹們幫我們領的,一直等我們半夜回來加熱送到我們門口的,進入紅區後我們不能再見面,只能以這樣的方式給彼此溫暖。從13:00開始,我們不吃不喝,此時竟然沒有一點食慾,只是躺在床上,靜靜地躺著。

我們進艙了

陳薪和張燕鳴護士長回到駐地已是凌晨。進行徹底消殺後,我們在樓道里目送了第二批即將進入紅區的戰友王楠和隊長張春林。希望戰友們救治患者的同時,都能一切安好!

因為不能開中央空調,屋內特別陰冷,睡覺凍鼻子,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大家把唯一一個電暖氣讓給了我,感動至極!我們都堅信團結一致,就一定能戰勝疫情,我們一定能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