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親戚都不來往,沒朋友沒愛好,幾乎不出門,是不是心理有病?

用戶5023060806060


推薦你看一個電影叫《好好先生》,主人公卡爾起初也是典型的宅男,不接別人電話,不參加聚會,就連自己以前最鐵的哥們要訂婚了都推脫著不去,每天下班之後就只是在家看錄像。後來因為偶然參加了一個對任何人說“yes”的勵志聚會,然後自己整個人就變了,因為要完成說“yes”的承諾,他找到了真愛,學會了開飛機,學了韓語,出去旅遊,還救過人,做過慈善,並且自己還升職加了薪。雖然其中也有很多波折,但最終收穫的遠遠大於失去的。

所以通過卡爾的經歷,我覺得說明了一個道理,如果把自己封閉起來,固然不會有所失,但肯定也不會有所得。當你走出去,去接納人,幫助人,雖然不一定都很順利,但最終肯定獲得巨大的收穫的。


當然我覺得你自我封閉的原因可能還有接受不了別人對自己的否定的說法,例如自己有什麼缺陷或者能力上不如別人,別人說了你後,你自己也是自我否定,久而久之,就把自己封閉起來了。但是我覺得看待這個問題應該是客觀分析,就是自己的缺點或者能力能改變的,那就虛心接受,以後一點一點的認真去改正或加強就是了;如果是自己改不了的,例如身體上的缺陷等,那就不要去想他,因為你越想就會越自卑。另外如果別人批評你這樣改不了的缺陷,那說明他這個人素質也不會太高,這樣的人你還有什麼和他交往的理由,遠離就是了。

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性格脾氣各不相同,你不可能符合每個人的要求和看法,也完全沒必要為了符合別人的要求和看法而刻意去迎合別人。原則就是隻要是自己做的對的就努力做的更好,自己的缺點和短處能改正的就認真改正,改不了的就不要管就是了。不管是解決問題還是遠離問題,你都不要產生自卑等負面情緒,這才是正確的解決之道。

其實不出門宅在家,也不是什麼問題,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活法,你可以出去多結交朋友,這是一種生活態度;在家宅著,讀讀書,上上網,這也是一種生活態度。這個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如果在外面為了刻意迎合別人而失去自我那還不如在家靜靜的享受生活。所以問題的關鍵就是你是不是為了你自己的內心而活。如果因為別人對自己的負面看法而自我否定產生自卑等壞情緒,那是絕對划不來的。


在社會中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相貌,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脾氣和特點,而正是因為這一個個不同相貌不同脾氣不同特點的人才組成了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反過來說,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一模一樣,行為方式也一模一樣,就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那這個世界還有意思嗎?!很多時候你覺得自己所謂的缺點並不一定是缺點,別人的所謂的優點也不一定任何時候都是優點,這個都是相對的,用不著因為別人的所謂優點就一定去刻意模仿。

在卡耐基的《人性的優點》這本書裡,有一章叫《發現自我,保持本色》,在裡面講了很多因為模仿別人而不斷失敗,發揮自己的本色和特長而成功的例子。

例如卓別林,他在剛開始演電影時很多導演都要求他去模仿當時一位非常著名的德國明星,但是卓別林一直沒有獲得很好的反響,反而後來卓別林根據自己的特點創造出適合自己的一套表演方法之後卻大放異彩,名揚世界。

還有施瓦辛格,他原是奧地利人,在剛去美國演電影時,別人都嘲笑他那濃重的奧地利口音,但是施瓦辛格經過不斷努力特別是成功演出《真實的謊言》《終結者》系列等電影后,大批的影迷不但不再嘲笑,反而很多人都刻意的去模仿他的奧地利口音。


至於你說的沒有愛好的問題其實也不是什麼大問題,愛好的本質其實就是對某件事的興趣,為什麼會產生興趣,主要就是能解決問題或者獲得別人的肯定或讚揚。例如在上網時對瀏覽器的一個功能自己不滿意,然後自己去尋找瀏覽器插件或者自己學編程解決了這個問題,那麼你就會對這個事情產生興趣,還想進一步去實現其他更好的功能。或者你自學了彈吉他,然後在給別人彈奏時,別人給你報以熱烈的掌聲和稱讚,這時你也很容易產生興趣,想要繼續努力彈奏的更好。通過這兩個例子說明了什麼,那就是興趣愛好並不是僅僅去想才行,當然你要有個初始想法,但最重要的是要去做,通過主動去行動去印證去加強當初的那個想法才會不斷產生興趣。如果只是有個想法,然後一遇到甚至只是想到有困難就退縮,那當然就不會產生興趣愛好。


總之,不管你是在家宅著還是出去結交朋友,都要遵從自己的內心,不要去刻意迎合別人的看法,不要給自己設限,不要自我否定,要知道能限制自己的只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別人;如果想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那就去行動,而不是僅僅去想,如果感到有困難那就化整為零,把大的困難不斷分解直到自己能行動為止,而你一旦行動起來了,往往後面的就容易多了,所謂“萬事開頭難”就是這個道理。其實很多時候做某件事情之所以一直拖著很大原因就是因為畏難的心理導致,一旦你能把困難化整為零後行動起來後畏難的心理立刻就會煙消雲散了。


最後,除了推薦你看一下電影《好好先生》和卡耐基的《人性的優點》這本書,另外還推薦你讀讀其他自我管理或勵志類的書。例如:

《微習慣: 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

《微精通:輕鬆到不可能放棄的技能學習手冊》

所以,如果喜歡在家,多讀讀自己喜歡的書不失為一個好的生活方式。


最後,祝你能快快樂樂每一天!!


從水之道


一個人不和親戚來往,沒有朋友沒有愛好,幾乎不出門,我不認為有病,只是這個人不善於交際,我就是這樣的人。

我從小就不喜歡和人打交道,到學校了就服從老師安排認真學習,回家了就按時完成家庭作業。

現在我成家立業了,還是不愛出去玩,不主動和朋友聯絡感情。每天在家我不是收拾屋子就是做飯,喊著孩子認真學習,晚上看看電視,看看書。

我心思單純,反應比較慢,和別人在一起被人算計一時反應不過來,等反應過來人家已經把我玩了,所以我害怕,我就儘量不到人多處,不和他們說家長裡短,求個內心安靜。

我和親戚也不抬倆王,不知道是我小心眼還是想法太多,有時候我發現親戚對你並不是真心的,嘴裡說著“你都日子過好了我們這些長輩就放心了。”內心裡卻盼望著你不要過得比他的孩子好,芝麻大一點的事都要想著算計,這樣的親戚我真的不愛聯繫。親戚娶媳婦嫁女兒了請我我就去捧場,不請我就裝作不知道。我只求自己內心的簡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過得舒心就好。


睿雪


我和我的老公基本屬於這樣的狀態,就以我們為例聊一聊吧。

我和老公是北方人,機緣巧合落戶南方城市,所以親戚一個都沒在身邊。兩個人都不太喜歡社交,基本沒有社交活動,所以親密的朋友也基本沒有。平時的生活也是兩點一線。但是不管是兩個人的時候,或是現在有小孩以後,我們都很享受當下的生活。

還沒有小孩的時候,我們是有一些簡單的興趣愛好,散步、運動、養花、滿城的尋找美食,閒下來就出去走走。養的花,每天照料,有時候因為舒展一片嫩芽,倆人腦袋湊在一起開心半天。嘴饞的時候,會自己電話媽媽,配合網上教程做一些家鄉美食,連個個人一起做飯的感覺超級開心。偶爾出去走走,短途也好,長途也罷,照片很少回憶滿滿。我很慶幸,我有一個願意陪我安靜待著的老公,高質量的陪伴才是已婚婦女嚮往的愛情和生活。

2017年寶寶出生後,我和老公更是基本就膩在家裡,因為不想錯過寶寶成長的點點滴滴。我老公甚至有一個專門的軟件,記錄寶寶的成長。似乎老公搶走了我作為媽媽的一個工作。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說話,到現在每天被奇葩的邏輯思維搞得捧腹,基本寶寶的每個第一次我們都在身邊。兩歲之後,更是每天老公負責教寶寶古詩詞背誦,我負責簡單的表達啟蒙和講睡前故事,在兩年多就更沒有社交了。

其實,對我們來說,陪另一半吃晚飯比應付一些所謂的“朋友”,來得重要的多。我們也有自己的朋友,只有幾個,但是都是隻要有事都是可以刷信用卡借錢給你的那種朋友。不知道大家身邊是不是,我們倆越是這樣的朋友,越是很少打擾彼此的生活。大概是物以類聚吧。


說這樣的沒有朋友,沒有社交的人有病,似乎太過極端。但是,可能對很多社交還是很排斥的。只是選擇不同,想要的生活不同而已。不妄自菲薄,也不自以為是,生而為人,願各自精彩!


憨厚土豆妞


沒病,我和你一樣。我小時候家裡窮,窮到沒親戚,現在條件好了,父母那邊的親戚拼命想和我來往,我這人心窄,不願看那些人嘴臉,虛假世俗。我沒什麼愛好,假期就呆在自己家,把家裡弄乾淨,陪伴孩子,自己網上報了英語網課,自己上上課,刷刷頭條,鍛鍊鍛鍊身體,挺好。日子平靜充實。


山城是帥天的小弟com


其實二十五歲之前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我就是其中之一,和我一塊上班一個同事也是那樣。都在車間幹活或者休息的時候,有說有笑,眉飛色舞的,好的比親兄弟還親,下了班各回各家,給他發微信消息,不管你發了多少條,給他打電話不管是打了多少個,從來不回你。這些人處理問題比較自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比較情緒化,太感性化了,缺乏理智。如果有社交障礙,可以先和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兄弟,父母交流自己遇到的問題,分享自己的見聞,久而久之你就會明白交流,互動,分享對一個人意義,你將去聽到別人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更全方位有趣的認知,到時候你就會變得主動起來。然後心裡也越來越歡樂,穩定,視野也大了很多。希望你越來越好。……




我也是這樣的人啊。以前就是覺得多花錢請朋友吃飯喝酒,後來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酒肉朋友有什麼可交。親戚就是一大把。人家個個都是搞得算可以,就是幫幫忙借個一兩萬,都不結,,這樣的親戚走什麼,也沒什麼意思。我家裡只要這些親戚一開口都是力所能及的去幫忙。現在我快三十了,這個十年我看了很多,也看明白了很多。只要自己努力什麼都會有。我現在算是也比有些親戚搞得好了。四五套房子。


大老闆49492846


是!我過去有個鄰居就是這樣!光棍一個人,住兩間房,除了每天去生產隊上工外,回到家就不出屋了。上工時也不與人攀談,他家一年也不去一個客人,侄男外女,哥哥姐姐誰都不來往。後來,他得了精神病,蓬頭垢面,破衣爛衫,到處翻垃圾找吃的,再後來就失蹤了,也沒人找他,估計是死了。


想想88665


這和我差不多,我從小就因為我爸喜歡抽菸,喝酒,打牌賭博,和我媽從小就兩天一小吵,三天就打架。我爸喝酒喝多了就喜歡耍酒瘋。誰欠都沒用。做了很多讓我覺的丟臉的事情,本來我那時還不怎麼懂事。慢慢的我出去玩總能聽到村裡人說我爸這那的,我就會很生氣,慢慢的我就討厭和別人接觸,就這樣一直到現在


墮落凡間的神632


我不愛和老公家的人來往,是覺得他們有一部分人三觀不正,我討厭三觀不正的人,但我有幾個朋友,特別投緣,但我喜歡界限感,我的朋友都不是很有錢的人,但都能自力更生,都不是虛榮的人,我和朋友之間沒有金錢往來,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喜歡養花,喜歡做手工。我覺得我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我老公和他家的那些三觀不正的親戚。


大浪淘沙百鍊成鋼


我不這麼認為,我曾經很願意跟人嘮嗑,後來慢慢發現有些人老愛從你的談話中挑毛病,有的時候還願意翻嘴舌,覺得跟人相處太累,慢慢跟誰也不願意跟來往,自己獨處還挺好,沒事了看看書,反倒覺得挺充實的,避免了因為一些人的挑刺翻嘴舌惹到的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