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嚴防嚴控戰“疫”情

中國甘肅網記者 李紅軍 通訊員 趙富生

1月22日,崇信縣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建立了聯防聯控工作機制;

1月25日17時,崇信縣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2月9日,崇信縣一例疑似病例解除醫學觀察;

2月12日17時40分,平涼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在崇信縣人民醫院治癒出院……

喜訊的背後,是一份責任擔當,信念期望,堅守與汗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崇信縣委、縣政府迅速反應,堅決扛起疫情防控的主體責任,周密部署,強化調度,嚴密管控,組織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團結一心,群防群控,在汭鞠大地上譜寫了一曲抗擊疫情、保境為信的感人篇章。

崇信:严防严控战“疫”情

網格管理嚴控輸入

“師傅,請您檢測體溫,並做好信息登記,謝謝您的配合。”這是檢疫點執勤人員李新強每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崇信縣交通檢疫組全體黨員幹部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嚴把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

黃寨鎮馬寨村,是崇信縣北大門。從大年三十開始,縣交警大隊輔導員賈良灝和戰友們值守在這裡,已經20多個日夜了。排隱患、巡路線、保暢通,他們一輛車一輛車檢查,一個人一個人查驗,絲毫不敢馬虎大意。

社區篩查是疫情防控的重點。“病毒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大家聚在一起很危險。”城市社區魚堡子社區黨支部書記、四級網格長王玲反覆勸說,扎堆下棋的老人們逐漸散去。王玲介紹,全縣50個居民小區樓院設立32個疫情防控室和14個臨時隔離室,對出入小區人員進行備案登記,實施最嚴格的《十項措施》管理。

同時,崇信縣設立了9個交通檢疫站和275個疫情防控點,建立了道路交通、村社入口、住宅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居民家庭“五道防線”,對省外上學、務工、探親等返鄉人員開展網格化、地毯式排查,扎牢織密了疫情防控籬笆。

廣泛宣傳群防群控

“各位村民請注意,新冠肺炎疫情很嚴重,大家呆在家裡不要到處亂竄,要講究個人衛生,勤洗手,出門必須戴口罩,否則你就等著戴呼吸機。”柏樹鎮東風村黨支部書記秦等喜對著大喇叭“硬核”喊話,聲音傳遍了整個村子。秦等喜介紹,疫情發生後,宣傳畫、短視頻、公告、通知、短信統統送到群眾手裡,過年期間村上沒人拜年走親戚,大人小孩都知道戴口罩、勤洗手等基本的防護知識。

戰“疫”一線湧動的中國紅是防控宣傳的重要力量。連日來,崇信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教育志願服務隊隊員張文輝馬不停蹄,奔走在金福佳苑各個居民樓之間。“摸排人員和救治患者沒啥兩樣,一刻都不敢耽誤,早發現、早隔離是防控新冠疫情的重要手段。”張文輝對記者說,志願者幫助群眾代購生活用品,教他們做好個人家庭防護和心理疏導,勸告居家隔離人員做到單人單間,每日至少兩次體溫測定,時間久了小區居民都很理解、很支持。

城鄉宣傳車動起來、大喇叭響起來、城鄉電子顯示屏亮起來、微信朋友圈轉起來……疫情防控政策、自我防護知識宣傳覆蓋背街小巷、鄉間村頭,匯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

跑贏時間科學救治

1月29日,甘肅省衛健委發佈疫情消息,“平涼市確診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患者現在定點醫院崇信縣人民醫院隔離治療,病情平穩。”

怎樣及時診治患者?如何有效切斷疫情潛在傳播途徑,保障全縣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成為黨委、政府刻不容緩的重大課題。

“要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切實保障好全縣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崇信縣委書記、縣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組長王錦在縣疾控中心督查時言語鏗鏘,“各級黨組織要成為抗擊疫情的‘鐵拳頭’,廣大黨員幹部要敢於啃‘硬骨頭’。”面對嚴峻考驗,全縣各級各部門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同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擴散。

爭分奪秒開展救治,前線陣地不容有失。崇信縣人民醫院是全省確定的疫情防治定點醫院之一。大年初一,醫院隔離病區、醫療器械、治療藥品、防護物資全面準備就緒,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縣中醫院設立了預檢分診點、發熱門診,預留了隔離病房。

集中隔離和留觀工作絲毫不敢馬虎大意。“密切接觸者查詢要實現全覆蓋,做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崇信縣委副書記、縣長、縣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組長張拴會在崇信縣柏樹鎮調研時說。

“我們堅持每天用400g氯化磷酸三鈉對隔離賓館化糞池進行消殺處理,做到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崇信縣衛健局局長李青雲告訴記者,對摸查的密切接觸者租賃專門賓館隔離,一日三餐專人配送,每日三次測量體溫、開展情緒疏導,醫護、管理人員做到定崗定責。

“我是黨員,我先上。”崇信縣人民醫院院長、黨總支書記劉志江神情堅毅,帶領6名黨員和院醫護人員請戰上陣,組成了15人的醫療救治團隊,自己主動擔任患者主治醫師。十多天來,他和同行們告別了家,病房是他唯一的牽掛。“我們嚴格按照國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修正版)》開展救治,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經省市專家遠程會診和中西醫綜合療法診療,科學有效。”劉志江說。

“你一定可以的,妹妹。”醫護人員周蕊無微不至的關心,讓患者不再恐懼、自卑、焦慮,重拾生活信心。“白天空閒陪她聊天,晚上和她聊微信,在她吃飯時我放下戒備心理主動靠近她,時間久了她把我當親姐姐。”周蕊對記者說。

2月8日,經CT檢測顯示,“患者胸部病灶炎症明顯吸收。”劉志江欣喜不已,診療組迫不及待為患者作了咽試紙核酸檢測,但結果仍顯示陽性,讓團隊所有人的希望轉瞬即逝。“大家再加把勁。”劉志江鼓勵大家,他心裡很清楚,距離成功的那一天近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2月10日-2月12日,患者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經省級專家組遠程會診和綜合評估,符合出院標準,同意解除隔離,治癒出院。那一刻,醫院所有的白衣“戰士”們如釋重負。周蕊叮囑患者,出院後要做好居家隔離和自我防護。隔著車窗,聽到那句“謝謝姐姐,你們真的了不起”時,周蕊覺得,15天的辛苦付出值了。

嚴明紀律強化保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崇信縣聚焦部門責任落實,緊盯幹部作風建設,對各鄉(鎮)、部門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隨機展開明察暗訪,保證人員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不讓疫情影響群眾正常生活秩序。

戰“疫”當前,物資保障當先。崇信縣堅持保一線、保重點、保急需,通過對內盤活、對上爭取、向外採購、社會捐助四種途徑,共籌措到位資金832.96萬元,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開展。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參戰。“作為一名退伍老兵,也想出一份力。”崇信縣虎嘯山莊貿易公司安拴虎和同伴運送5噸蘋果馳援湖北荊州。崇信縣周寨煤業公司慷慨捐資20萬元……一份份沉甸甸援助物資,彰顯了危難當前的責任與愛心,構築起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銅牆鐵壁。

生活防疫物資的市場價格變動,是老百姓時刻關注的問題。“您好,我馬上過來處理,及時將調查結果反饋給您。”崇信縣市場監管局幹部王秀雲剛值完夜班接著上班。崇信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黃永林介紹,疫情防控期間崇信縣強化市場監管,檢查經營門店783家餘次,養殖場67個次,關停海鮮水產店3家,立案查處藥械價格違法行為1起,群眾生活必需用品供應正常,價格平穩。

醫療服務全力保障。“全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醫療總費用9081.74元,其中醫保報銷5076.64元,個人自費部分4005.1元由縣財政給予全額補助。”崇信縣醫保局局長張宏偉說,縣上通過“醫保支付+財政補助”等綜合策略,確保不因費用影響就醫,不因支付影響救治。

冬去雪融,萬物生髮。田間地頭備戰春耕忙,“疫”線的戰士們依然星夜堅守在每一個“哨口”,期待花開疫散,春滿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