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大約97-99年左右我還聞到過)的人們喝酒能聞到酒香,而現在很少聞到?

靜靜的看著NI


想喝到純糧好酒找回2---30年以前的感覺,就得有好的渠道或是有良心釀酒師是朋友,市面上有很多液態酒(酒精酒),因為傳統固態發酵(大麴酒)費時費力,利潤低成本高,每斤不會低於50元,喜歡喝好酒的朋友可以交流


用戶3239086729374


我是釀酒的,熊老表原漿酒就是我釀的,我也沒喝過什麼高擋酒,有一次喝國窖1573。跟我釀的酒,酒香味是一樣的,味道跟窖藏5年的原漿酒差不多。超市賣的酒一百以內的酒,酒香味都是人為加上去的,我們這邊還有很多釀酒藝人,用傳統固態法釀酒。酒還是三十年前的那個酒香味。


熊老表原漿酒


年前回老家去,老婆說去一個遠房的叔岳父那打30斤酒回去泡拐棗(10塊錢一斤的酒)。老人家要送我一斤賣20的,讓我先嚐一下,感覺特別香醇,馬上說給我再來這種5斤(說實話,他那隻剩十來斤,本想全都要了,但好多年沒買到真貨了,有點虛)。過春節來了幾個朋友一頓就把那幾斤酒喝完了,都問哪裡買的。只能遺憾的說可能以後都買不到了,他家接連出了兩次大事,以後沒心情烤酒了。

以前不管農村哪家說的好酒,買回來兩天就變味了,他家這酒放了兩個月沒變。


手機用戶4640220031


小時候90年代初吧小學那會兒。那時候路過公路邊的飯館先是大蔥爆豬肉或者豬肝或者腰子的香味,然後就是飄來一股白酒的香味,我們雲南多釀酒,糧食酒居多。那個肉香混著酒香我一個小姑娘聞著覺著大概那是世間最勾人的味道了。家裡爸爸炸幾顆花生,一般三兩的白酒,那個花生香加白酒香得我多想試試那滋味是有多好啊!那時的豬肉,煮熟的瘦肉夾起一片來可以看到上面彩虹一樣亮閃閃的。香的哦,放大蔥薑絲幹椒大火爆炒淋點醬油廠的散裝醬油,一四季豐收碗的滿滿米飯三兩下都沒了。現在?我遠嫁只喝老家白酒泡的酒,不打頭,不暈人好喝!嘿嘿。瓶裝酒都是一股怪死了的香味一點胃口都沒。豬肉也沒那麼香了,以前豬都是割豬草蕃薯藤,或者菜葉子米糠煮熟喂的。哪有人捨得買飼料喂。好懷念小時候一路過飯館就使勁吸鼻子的時光。


扔你一顆榴蓮


很簡單,肉吃多了,也聞不到肉香味了。現在鼻子聞到的氣味太多了,只能說聞到了酒味,無法對比那個有多香。舉個不洽當的例子,單說軍犬。培養一個軍犬,讓它接觸的味道多了,一樣也找不到罪犯。所以說靠聞一定辨別不出酒的香與否,放香料的酒喝了第二天難受。飯店裡上假酒,第一二瓶都是真酒,那時人們清醒,第三四瓶都喝成一二三了,半迷糊狀態了,就用假酒招呼客人了。總之,酒品種多了也聞的多了,想聞到酒漂香味道,除非饞二年別喝酒,少接觸酒,到時猛然遇到在兩裡地外一家酒廠,立馬都能聞到。這個關點,肯定佔有一定的比例!


西安品麻


以前的酒,能夠聞到香味,現在的酒,很難聞到香味——這說明了什麼?

能不能說明,現在的酒,釀造工藝沒有以前好了?酒水品質沒有以前好了?

我想不足為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1a08d0006a2d84537b99f\

茅粉事務所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白酒聞到酒香,如今一樣的香。之所以聞著不香,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不是那個酒。

30年前,我們的白酒市場基本還是老樣子,就那麼幾種,全國也沒幾個牌子,不像現在這麼琳琅滿目,一個酒廠都不止百十個牌子。所以說,原來那幾個牌子的酒,即便還在,也不容易找到了。唯一能夠與原先的相比,只能是純糧食酒。可是如今的糧食酒早就七十二變,認不出來當初的面目,認出來也貴了很多。譬如那時的茅臺酒200元每瓶,如今2000多了,聞著肯定還是那個香。換著還是200的酒,聞著就不是當初的酒香。

第二個,不是那個味。

白酒這30年,可以說是翻天地覆的變化。不再是以前那幾種酒味,光是香型就細分出多少種類。譬如茅臺醬香酒,那時候只醬香一種,如今有綿柔型、清香型、茅香型、本香型,並且還在研發新的香型。白酒香型的發展,帶動了人們口味的變化。這裡面有個關鍵因素,白酒的香不再是原香,也就是釀酒釀出什麼香,就是那個味。如今的香味已經是人為的味,想要什麼味就能調出那個味。這樣一來,白酒就有了數不清的味道,儘管都是酒香,可都不是原始的香,是現代的香,人為的香。所以你聞不到原來的酒香。

第三個,還是酒精酒。

酒精酒不好在哪裡,對白酒的傷害有多大?我們不做評價,留待後人評說。這裡只說酒精酒把白酒香味搞亂了,成了白酒香味的亂象根源。因為我們用來勾兌白酒的酒精純度不夠,屬於很差的酒精,但是符合食品級標準,酒企可以堂而皇之用來生產。

真正用來勾兌白酒的酒精,是無色無味的高純度酒精,根本沒有我們用來勾兌白酒的酒精那味道,頂風衝十里。這麼大的怪味怎麼辦?就添加各種香精,把怪味壓下去。可是還要調出糧食酒的味道啊,還要這種那種香型,怎麼辦啊?好辦,各種香精、甜蜜素伺候,最終勾兌出你想要的味道。這樣的白酒要是能聞出當初的酒香,除非你有嚴重鼻炎。


普濟


您好,我是瀾饞食記,美食領域青雲計劃獲得者,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個勾兌酒和糧食酒的區別問題。

比如說糧食酒,咱就不說茅臺五糧液了。你就是拿瓶波汾,酒香也是很純正的。就算喝完了也能空杯留香。但是在現在的勾兌酒重災區濃香型白酒中,那種喝完杯子臭烘烘的勾兌酒一眼望去舉國上下到處都是。

這種勾兌酒都是三精一水鼓搗出來的。所謂三精就是酒精香精糖精。這其中,因為真正的食品類酒精濃度非常高,純度也非常高,所以價格非常貴。

所以在國內大多數勾兌酒都是用的比較差的酒精,這種酒精雜質非常多,氣味也沒那麼好。

這就好像現在的整容行業一樣為什麼那麼火?因為能把你歪瓜裂棗都整得像天仙一樣。酒精不好咱們就對各種香精添加劑,酒不厚我們就加塑化劑,酒不甜我們就加甜蜜素。

這種酒就像網絡上層出不窮的妖豔賤貨一樣,外表光鮮,實際敗絮其中。聞起來非常複雜,絕不是那種糧食酒單純的酒香味。空杯放到那裡,一會兒就臭氣熏天,這就是為何外國人說中國白酒就像嘔吐物一樣。

其次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你的味覺和嗅覺在退化。無論是糧食酒還是勾兌酒,歸根到底都是酒,酒精絕對是佔最大頭的。所以酒只能是小飲怡情,大飲絕對傷身。那種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的所謂俗語都是扯淡的。

酒精可以破壞人體的味覺,嗅覺,以及神經中樞系統。長期飲酒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有味覺,嗅覺退化,手抖腳抖,口水增多,眼神呆滯的症狀。所以你聞不到酒的香味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果你是長期飲酒人士的話,我建議你控制,這樣下去總歸對身體有很大的損害。酒精絕對不是什麼好東西,之所以喝了酒有愉悅的效果,那是因為人體在分泌多巴胺。

那人體什麼時候還分泌多巴胺呢。當大腦感覺到身體被有毒物質侵入,就會產生的一種應急保護。歸根到底是一種劫後餘生的喜悅感罷了。所以歸根到底酒癮,煙癮,毒癮,都是自己作死又沒死成而帶來的愉悅感。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筆者長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現在關注我,可以使您成為餐桌上的靈魂人物。


瀾饞食記


首先糧食不行,多數是中糧採購的陳糧,別信那些什麼自有產區,頂多也就是跟農戶籤個協議。其次,工藝改良後,人工少了,機器多了,速度快了,沒有耐心,沒有熱情,只講銷量,把消費者當傻子,適度的忽悠下說,現在年輕人喜歡喝淡雅的,所以到處都是雅緻版,淡雅版,喝起來就是開水兌酒精。而其實,年輕人不喝白酒,最主要的原因是,喝點就難受,喝多進醫院。



而現在很多酒品牌甚至酒廠的產品,都不是從自己的酒廠中發酵而來的,原酒釀造工藝繁瑣,對釀酒環境、釀酒設備和釀造人員要求都很高。且釀造一年,等待發酵三年或五年,釀好酒耗時起碼四年以上。 這些都導致企業資金回籠緩慢,企業會面臨很大的流動資金壓力,所以大多數企業並不自己生產原酒。

他們都有固定的原酒提供商,然後在自己的勾調室裡將符合要求的原酒勾調成自己產品的口味,貯存足夠的時間,再包裝上市。



大家不要本能的覺得不生產原酒的酒廠就沒有好酒,這種生產供應模式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酒品牌那麼多,酒好不好,只有自己品嚐過才有發言權。希望能幫助到你!

親愛的朋友們伸出小手↓↓↓評論,我們共同探討!


非你莫屬1363


聞不到酒香,只能說你所在的地方不對,也可以說你買的酒不對,還可以解釋為現在的純糧酒特別是用傳統工藝釀造的酒真的少了。

都說濃香型是勾兌的重災區,我是不認同這句話的。

醬香,同樣可以使用串燒,也可以用香精酒精勾兌,沒有造假者做不到的。

清香,很多都是快速發酵的產物。當然了,也不能說都是,總有用地缸長期發酵的。

為什麼現在濃香成為其他香型吐槽的對象,這裡面有兩點比較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濃香型目前依然佔據著市場的主導地位,是銷量最大的香型。

其次,濃香型因為銷量巨大,所以才會有良莠不齊,摻雜使假的現象。

那麼如果就此說濃香沒有好酒,我只能說您不懂酒了。

放眼全國,眾多的大品牌名酒,如五糧液,瀘州老窖,杜康,古井貢,洋河,伊犁等等,都是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你還能說濃香沒有好酒嗎!

不可否認的是,白酒由於生產週期過長,遠遠不能滿足全國人民的胃口,所以,酒精勾兌的才走上了大家的餐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93a000cde64afe628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