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有哪些習俗有什麼寓意?

用戶7517776203586


我們老家,2月2稱為“龍抬頭”,通常正月不剪髮,因為不吉利,在這一天理髮,辭舊迎新。同時還有炒棋子豆豆吃,做法是將面用刀切成棋子狀混入部分香料,過油鍋,出鍋後在塗撒些辣椒粉,好懷念,記得小時候有個兒歌,2月2炒豆子,我家門口來了個大肚子[靈光一閃]





斟情酌理


我們老家,2月2稱為“龍抬頭”,通常正月不剪髮,因為不吉利,在這一天理髮,辭舊迎新。同時還有炒棋子豆豆吃,做法是將面用刀切成棋子狀混入部分香料,過油鍋,出鍋後在塗撒些辣椒粉,好懷念,記得小時候有個兒歌,2月2炒豆子,我家門口來了個大肚子[靈光一閃]


不封


“二月二,龍抬頭”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在我們這裡二月二,有許多風俗。

一、二月二剪頭髮,家裡不論老少,男人都要剪頭髮,為得是圖個好彩頭,好兆頭。寓意:二月二剪頭髮,財運享通發發發。因為正月裡不剃頭,正月裡剃頭死舅舅,所以二月二這天,各個理髮店人員滿座,挨號理髮,店老闆忙忙碌碌的同時,也賺足了鈔票。

二、出嫁的閨女回很嫁,二月二出嫁的閨女回孃家,由來已久,特別是一些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婦女,二月二這天買上禮物,回孃家看望父母,寓意給孃家增添喜氣,孃家會人丁興旺。俗語說:二月二出嫁的閨女把娘看,父母一年得平安。我們姐妹四人年年二月二回孃家,今年疫情防控下,不知能否如願以嘗。

三、二月二炒豆子,小時候,二月二這天,家家戶戶炒豆子,一方面是讓孩子當零嘴吃,寓意“豆子嚼得嗄嘣脆,日子越過越富貴”,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出作黃豆漿。因為那時候日子貧窮,春天沒有肉菜吃,別作半缸黃豆漿,就是整個春天的鹹菜。現在沒有做的了,買一瓶吃就足夠了。


落英鄉間


北方民間傳說,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這天開始,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這天又叫“春龍節”。

每到二月二這天,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天不亮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古代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人們還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寓意“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昇天,興雲佈雨,五穀豐登”,表達吉慶的願望。

這個習俗要追溯到明朝,據沈榜《宛署雜記》記載:

“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

另外,明人於奕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卷二里,春場記載:

“二月二曰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燻床炕,曰燻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

古時,龍在中國人認為龍是天子的象徵,是祥瑞之物,更能和風化雨。所以,二月二這天表示春季來臨,因在“驚蟄”前後,大地開始解凍,天氣逐漸轉暖,農民告別農閒,開始下地勞作了。因此,古時“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又稱“春耕節”。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俗,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所飲吃的食品名稱前面都加上龍字。吃水餃叫吃“龍耳”,吃麵條叫吃“龍鬚”,吃餛飩叫吃“龍眼”。

這一天,還有其它習俗,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口唸:“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婦女們不能做針線活,怕傷了龍眼,不能動車輛,怕碾壓了龍頭等。

二月二龍抬頭,是我國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員,引來很多作家、詩人紛紛讚美。

對了,還有一件“大事”值得交代,就是剪頭髮,因為歷史遺留問題,造成人們潛意識裡認為正月內剪頭不吉利,憋了一個月不理髮實在難受,二月二這天扎堆去理髮店剪頭,叫‘剪龍頭’,我老家叫“叫剪龍蛋”。預示二月二龍抬頭一年鴻運好兆頭!


那些舊時光


二月二龍抬頭,吃炒麵和香油”。

二月二是到了24節氣的驚蟄節氣之中。下雨就會們春雷出現 ,冬眼下蟄的動物昆蟲就會被驚醒出蟄,開始新的生命。

“二月二“這一天我們這裡的風俗是。

1、早上起床不能在房間裡繫腰帶。如果在房間裡繫腰帶一年當中就會有遇到蛇的可能或蛇、蜈蚣的侵害。繫腰帶要到院子裡陽光下去完成。

2、炒撂豆,把黃豆炒的燋黃乾脆,有的炒成鹹的,用鹽水浸泡以後,晾乾再抄。有的炒成甜的。把黃豆炒熟後放上糖。當然還有原味的。各有各的口感,非常的好吃。

3、吃魚、魚因生活在水裡也有龍的意思,“鯉魚跳龍門”嗎?於是一年的好兆頭兒步步高。所以都提前把魚買回家,二月二早上就要做魚吃,圖個吉利。

年年有魚【餘】吧。

4、圍糧屯、早晨起床後要用草木灰,在院子中圍出很多圈圈。中間挖一小坑,裡邊放上糧食。這就叫“圍糧屯“,也叫“圍糧倉”

意思是把糧食圍上以後一年就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糧食不會損失。辛辛苦苦的農民就會有一個好的收成,這是一種美好企盼吧。

還有的地方吃炒麵的風俗。就是把面放在簸箕裡,用涮帚往面上一邊灑水一邊顛簸。讓白麵在簸箕中所有滾動成鬮。然後倒入熱鍋中翻炒,炒至微黃。出鍋後,可長時間群發,用開水沖泡食用。

我國不但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並且又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風俗習慣,各有不同。“三里不同俗、五里改規矩”。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高原沿海,風俗各有傳承。但總的來說都是對美好年景的一種視願和企盼。

在二月二到來的前夕,祝我們的祖國蒸蒸日上。年年豐收。掃清瘟疫少害,全國人民都安康。

東方“龍抬頭“!


南山說易


在我國流傳著許多的民俗文化,其實就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我國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龍的傳說,因此“龍”在人們心中就多了幾分神秘與威嚴。

正月裡,有不理髮的習俗,大家都等到二月二這天剪頭髮,寓意剪“龍頭”。圖個吉利,並討個好彩頭。

這個習俗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古代人們沒有好的天文器具來計算時令,但勤勞與善於發現的人們便根據天氣變暖,大地回春等規律來推算時令,到二月二左右也正處於“驚蟄”時節。這個時候,嚴冬過去,天地萬物都開始復甦,人們便在這個時節開始春種。

因此古代人也把二月二這天叫做“上二日”,也稱“春耕節”。所以大家在這一天也有“祭春龍”的習俗。在《帝京景物略》中就有記載:

“二月二,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燻床炕,曰燻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

就是說的這天祭祀的情景,在這天,人們會吃麵條,寓意“挑龍頭”,炸油糕,寓意“吃龍膽”吃爆米花,寓意“金豆開花”。還有的,會打著燈籠到河邊去挑水,然後回到家裡以祭拜的形式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無論是以那種方式,都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也體現了當時勞動人民的智慧。


燕子的濤寶


“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二月二”又叫春龍節、農事節,是中國民間頗受重視的傳統節日

炒黃豆、炸豆萁,“二月二”的小零食

人們從小到大總會經歷很多節日,中國素有“民以食為天”的說法,不少傳統節日的習俗都會多少跟飲食沾邊。對我來說,“二月二”的記憶,就跟“吃”有關。

“山東傳統民俗,這一天要吃炒黃豆、炒豆萁。”這裡的豆萁跟“煮豆燃豆萁”裡提到的不一樣。那是一種炒或者炸的零食,做法挺簡單。

“油炸豆萁”的原料很常見:麵粉、雞蛋、牛奶,再加一點兒鹽和糖。先把和好的面放十多分鐘,再在面板上揉勻,擀成薄薄的一層面皮,疊好、切條,再改斜刀切開。

油燒到六七成熱時下鍋炸,變成金黃色後,豆萁香酥的氣味在空氣中飄散開來,盛盤即可。

過“二月二”?當然要去理髮啊

“以前家裡有講究,說正月裡剪頭髮對舅舅不好。所以在整個春節期間,我們都不會去理髮。

“二月二”就是禁忌被打破的一天。小時候,是父母帶著去理髮店。那時候的理髮店大多門臉不大,一群等著剪頭髮的人擠在一起,家長裡短,熱鬧得很。

民間確實流行“二月二”理髮,認為這代表著“龍抬頭,走好運”,美其名曰“剃龍頭”,實際上代表著對新一年交好運的祈盼。

傳統節日裡的文化味兒

“二月二”的習俗當然還不止這些。由於龍的吉祥寓意,“二月二”的不少飲食被加上了“龍”的頭銜:餃子叫“龍耳”,麵條叫“龍鬚”,餛飩叫“龍眼”……一日三餐這樣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也變得有趣了。

春是四季之始,意味著希望。“二月二”到了,農民們會“打囤圍倉”,一邊還要說著吉祥話,比如“二月二龍抬頭,大囤尖小囤流”,期待到了秋天能有個好收成。

民俗學專家高巍說,“二月二”跟驚蟄日期接近,一聲春雷驚醒了蟄伏的蛇蟲。有時人們會在“二月二”到來後,在床頭、水缸角落裡開始,把灰一類的東西撒在地面上,一直綿延到屋外,叫做“引龍回”,期盼將毒蟲們“鎮住”。

無論是理髮、驅毒蟲,都是為了趨利避害,取一個“萬事隨心”的寓意。畢竟現在物質生活這麼豐富,已無須再靠過節來滿足吃點美食的願望,過節,過得其實是背後的那點老傳統和文化味兒。


麗唯一123


“二月二,龍抬頭”,在中國是婦孺皆知的一句話,也可以說是一句諺語。農曆的二月初二,對於中國人來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它被簡稱作了“二月二”,還被賦予了不凡的內涵:“龍抬頭”。自然,圍繞著這一天,各地便有了屬於自己的、各種各樣的講究和習俗。

農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這一天被稱為“龍頭節”或“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龍在中國文化裡是祥瑞之物,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雨”,因此龍抬頭是復甦和吉祥的象徵。民俗裡,人們在這一天理髮,預兆一年裡事事順利、吉祥如意。

二月二龍抬頭出生的人好不好 2018二月二龍抬頭出生的寶寶命運怎麼樣

二月二在我國各地的風俗活動不同,又有花朝節、踏青節、挑萊節、春龍節、青龍節、龍抬頭日之稱。二月二又有關於龍抬頭的諸多習俗,諸如撒灰引龍、扶龍、燻蟲避蠍、剃龍頭、...在每個月都有好的日子和生辰。只要在好的日子和生辰剛剛出生就好!一年之中有好多好的生辰八字!

二十二日出生之人,天生資質靈敏,理解力高於他人,為人處事守信講道義,從不做欺詐或訛騙他人之事。





風水界的鳴天


“二月二,龍抬頭”,在中國是婦孺皆知的一句話,也可以說是一句諺語。農曆的二月初二,對於中國人來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它被簡稱作了“二月二”,還被賦予了不凡的內涵:“龍抬頭”。自然,圍繞著這一天,各地便有了屬於自己的、各種各樣的講究和習俗。

農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這一天被稱為“龍頭節”或“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龍在中國文化裡是祥瑞之物,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雨”,因此龍抬頭是復甦和吉祥的象徵。民俗裡,人們在這一天理髮,預兆一年裡事事順

二月二在我國各地的風俗活動不同,又有花朝節、踏青節、挑萊節、春龍節、青龍節、龍抬頭日之稱。二月二又有關於龍抬頭的諸多習俗,諸如撒灰引龍、扶龍、燻蟲避蠍、剃龍頭、...在每個月都有好的日子和生辰。只要在好的日子和生辰剛剛出生就好!一年之中有好多好的生辰八字!

二十二日出生之人,天生資質靈敏,理解力高於他人,為人處事守信講道義,從不做欺詐或訛騙他人之事。





一身正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