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預測,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再過二十年,大量村莊將無人居住,你認為可能嗎?

苗竹子


更多村莊無人居住的情況發生,是大概率的。所以,專家的判斷基本沒問題。

首先,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必將會讓大量農民離開農村進入城市。

在工業化的進程中,農業也在往現代化發展,也在往高效農業的方向發展。隨著農業生產的效率提升,富餘的農業人口往城市尋找發展,這是一個自然的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達地區就吸納了較多的農民工,未來的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以及以都市圈為特徵的特大型城市群的形成,農業人口往城市遷移的動向會更加明晰。

從公開的數據看,亦是如此。從1978年至2013年,中國城鎮常住人口從1.7億人增加到7.3億人,城鎮化率從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個百分點。這說明,中國城市化確實在快速推進。

其次,城市化的快速推進,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中國經濟要在世界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產業規模化與尖端化勢在必行,而產業的規模化與尖端化,得益於產業聚集於城市、人口聚焦於的城市的規模化效應。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便提出,推進符合條件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推進農業轉移人口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建立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進機制等。

從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的優勢看,農民進城成為市民對農民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此外更多的發展機遇與發展與就業機會,都也是一個農民更多進城的引力所在。

世界級的城市群,對於產業與經濟是有莫大好處的。從公開的數據看,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國土面積集聚了18%的人口,創造了36%的國內生產總值。由此例看來,城市面積、城市人口與城市生產總值之間,不是加法的關係,而是乘法的關係。

第三,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將使得農業現代化更加提速。

中國城鄉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與變革,這是勢不可當的,對工業升級有利,同樣對農業升能也有利。近期也看了一些報道,農業農村部也鼓勵一些“空心村”向中心村轉移與匯合。由此可推,一些中心村未來要麼城鎮化,要麼就會向一些中小城市轉移與匯合。

美國是全球農業第一大國,其農業人口不過幾百萬。很少的農業人口,做出了很像樣的事情。這一點就很令人羨慕的。

有預測認為,2030年中國農村剩餘人口大約4億人,這仍然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而其中老齡人口所佔比重可能會超過30%。農業人口收縮,將會倒逼農業現代大幅邁進,農業的工業化、信息化程度進一步濃郁。

綜而言之,一些地理位置不好、經濟發展動能不足的村莊無人居住,並不是件壞事,相反的,肯定是一件好事。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波士財經


《故鄉》

每次回去,我都當成是最後的一次,儘可能把你深深收藏在我的腦子裡,每當走過那熟識的巷道時我都會默默回憶起童年的點點滴滴,每次我的眼睛都會下起朦朦的雨,這個伴我走過童年的村莊,如今是我心口上最隱忍的痛。

        離開了你,我象一葉漂萍,走過了繁華的都市,我甚至不知道下一站我將漂泊何處,如今往返最多的是那個所謂的新家和廣州,但她們,都無法給我故鄉的感覺。

         而我夢中的故鄉,故鄉早已陷入了衰敗,往日的歡聲笑語經己不再了,剩下寂寂的你在默 默承受著風雨的沖刷,有人說葉落歸根,但我不知道我老了之後,將歸何處?或許有那麼一天客死異鄉。

          我是一個找不到故鄉的候鳥,我 己經回不去了。你卻還是我心中永遠不變的港灣----我愛你----我的故鄉。(寫於2009年)



磋磨的男人


這次疫情過後我不會那麼認為了,農村照樣會有人住的,就象我們假如在城市會呆病的,我們回農村,我們隊里人沒接觸病人,無聊時去坡上挖剌砍斑竹把果樹敞出來,走時上點肥料,今年再回家過年還有果子吃,不讓自己悶得慌,還不接觸外地人,又不傳染病毒。


吳安秀13


我認為「可能」不用專家預測,估計都用不了二十年,現在農村留守的大多是40,50年代生人,大多都70歲向上了,這代人百年後農村將沒有人居住,因為60後和70後還在幫兒女們打拼,幫育下一代,接送孩子上學等,根本住不到農村,農村的居住條件也將限制人們的生存空間,缺醫少藥,沒人關懷,孤獨等等。





無欲則剛111326306


我們的村已經拆完了,故鄉已成為回憶,就說我們的村,曾經很熱鬧兩百多號人,慢慢的在外打工,在集鎮買房,有的已在城裡買房,村裡僅剩下老人,幾家集鎮上不想買房,城市又買不起房子的,只剩幾十號人,政府就鼓勵拆遷,要房子也在幾公里之外,房子好多人也不要了,所以未來可能慢慢的往一塊聚集,農村慢慢消失,


柳絮飛揚154300395


我認為「可能」,我們這裡現在都已經出現這種情況了,第一,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有人在外邊打工,手裡都有錢了,也在外邊適應城市生活了,所以都在城裡買房子了,第二,農村交通、醫療、文化、教育、娛樂等還是沒有城市具備方便,所以農村人也開始追求這種生活,第三,現在農村人為了孩子能夠受到良好教育,大部分家庭選擇城市居住,讓孩子在城市上學,所以這幾年農村學校都沒學生了,造成好多學校倒閉關門了,第四點是我們這邊普遍現象,好多達到結婚年齡的男孩如果城裡沒房子連媳婦都說不來,我們這邊已經形成了這種壞習慣,年輕人結婚女方首要條件是城市有房,沒房都不好說媳婦,所以造成家裡都給兒子在城裡買房子,以下圖片就是我們農村實拍到處都是空房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3081fb6339424da5bf210915b95c2f54\

中原拍客老趙


這些專家的預測了人類遷徙的趨向,似乎太自信了。別看到當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勢態,農村人口逐漸湧向城市或集鎮,這種遷徙的人們的意願和動力,主要是來自改革開放後給農村的勞工人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機和奔頭,窮怕了的農村人意識自已的一畝三分地是致不了富,更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隨著城鎮的大規模建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給了農村人的打工緻富的機會,這樣絕大多數農村人攜兒帶女進城打工,也不少人手頭好轉了在城鎮購置了房子,從表面上看農村人口確實減少了。

但農村人雖然暫時遷城鎮居多,但農村人還保護著自已的家園資源,(如房子、士地)一旦改變了窮的現狀後,到老了,手頭上有錢富裕了,是會再回到久違的故鄉,享受山青水秀的田園風光,人落歸根,人老歸祖。是大部分農村人的眷戀。還有,到將來一些有錢的城市人闊爺、名人、老闆都會到農村投資蓋休閒棲住的處所,欣賞優美的田園生活,度過美好的人生。





天馬行空128039981


我認為「不可能」專家放屁 跑他家住啊我農村房很好 比那鴿子籠好百倍


威海妙明


原來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這次回了老家改變了看法,農村真的比城市好,安靜壓力小人與人之間也和諧,平常沒事竄門也方便。隨電腦智能手機普及不出門遍知天下事,有了娛樂的工具,加上交通越來越好,趕集上店上城裡也快捷,沒有什麼不方便感覺。更主要一點農村政策不改變,土地承包延期,地總得有人種,特別五十以上在城市買不起房的很多,這些人不會離開農村。當然陸續離開農村的有,但己過了高峰起,按目前看即使再過二十年農村也會有百分之三十左右不會離開,相對的還有很多人會回到農村。


雲華看天下1


隨著城市的發展擴大確實有許多人為了金錢而拋棄家鄉的一畝三分地舉家入駐了城市,按目前的情況推理二十年後專家們的預言必定成為現實,但是有一部分精明的人還是在農村留了一條後路以防天有不測風雲。因為人總是要吃飯的,城市絕對不能生產糧食,現在地球上的事情越來越複雜,大家在網上都看到了,萬一有一天供應我們糧食的國家發生變故停止向我們供應糧食我們能靠唱歌跳舞解決生存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