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農業生產兩手抓,推進高效作物辣椒種植,辣椒技術要點

一、育苗前準備

疫情防控期間,物資運輸不便,要提早做好育苗物資的準備。根據本地情況,準備充足的優良種子、肥料、地膜、農藥、育苗基質、育苗盤、播種機、消毒藥劑等農用物資。漂浮盤可採用160穴的,每畝準備20盤左右。同時,要做好育苗棚內外的消毒工作,選擇晴天對育苗棚內外、育苗穴盤、播種器具、育苗水池進行消毒備用。新播種盤可以直接使用,舊穴盤洗淨後用0.1%硫酸銅溶液浸泡10分鐘,或用500倍多菌靈藥液浸泡30分鐘消毒。


疫情防控,農業生產兩手抓,推進高效作物辣椒種植,辣椒技術要點


二、播種育苗

疫情防控期間,為減少人員聚集,建議使用播種機播種,採用穴盤育苗或漂浮育苗方式,在小拱棚或育苗大棚內進行集中育苗。中高海拔鄉鎮一般在2月底或3月初氣溫穩定後播種。播種前用55℃~60℃溫水浸種,攪動15~20分鐘,(水量為種子量的5倍,等水溫下降到30℃後停止攪拌,再浸泡8-12小時,待種子充分吸水後撈出瀝乾,用紗布包好,外面再包上浸溼的毛巾等,置於盆缽進進行催芽環節)撈出後用0.1%高錳酸鉀浸種10分鐘或1%硫酸銅浸種5分鐘,清水洗4~5次,將種子晾乾後播種。如果是包衣種可直接播種。育苗基質是育苗成功的關鍵,最好選用專用基質,也可自行配置,其主要原料為草炭、珍珠岩、蛭石,比例為2∶1∶1。基質需要添加殺菌劑,可摻入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拌勻後播種。播種後注意保持育苗棚內溫度,出苗前一般不要通風,白天控制在25-30℃,夜間18-20℃。

三、苗期管理

出苗後,適當進行通風換氣,保持棚內恆定溫溼度,防止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發生,建議出苗後用黃板,減少病毒病的發生)。白天棚內溫度控制在23-25℃,最高溫度不超過30℃,夜間控制在15-17℃,防止燒苗和秧苗徒長。隨著後期氣溫回升,可採取早開棚(晨起開棚)、晚關棚(天黑關棚)的方法通風煉苗2-3次,使秧苗得到低溫鍛鍊,可使秧苗顏色變深,葉片增厚,抗天氣突變能力顯著增強。苗期可適當施用專用營養液肥或複合肥每10盤200克,充分溶解肥料,將營養液倒入育苗池攪拌均勻。穴盤育苗的,注意保持育苗土見幹見溼,澆水可與施肥同時進行,儘量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後做好通風排溼。苗期注意防治猝倒病、灰黴病和立枯病,選用瑞苗清(30%甲霜·噁黴靈水劑)1800倍液或碧生(20%噻唑鋅懸浮劑)400倍液噴霧。

四、移栽前準備

提前整地施基肥,每畝施有機肥2000公斤以上,N、P、K比例為1:1:1的複合肥25-50公斤,普鈣每畝25-50公斤。移栽前15天,深翻曬土、粑細、開溝施基肥、開廂起壟,壟高25-30釐米,廂面覆膜等前期準備工作,適時移栽。移栽前10-15天,排幹育苗池中的水分,穴盤育苗的不要澆水,反覆2~3次,將大棚四周揭開放風煉苗,使幼苗逐步適應外部環境,提高移栽成活率。移栽時選擇晴天下午,帶土坨定植。辣椒壯苗標準:株高10-15cm,莖杆粗壯,節間短,莖粗0.3-0.5cm,具6-8片真葉、子葉完整、葉色深綠,葉大而厚、無病蟲害,根系發達。

五、定植


  由於辣椒怕淹,因此應採用小高畦栽培。苗子栽在小高畦兩側近地面肩部,以利澆水和排水。可等行距定植,最好是寬窄行定植,便於管理。常規按1.3米包溝起畦行距50-60cm,株距30-40cm,畝栽2800-3200株,可根據品種特性而定,單株定植

。夏季氣溫高,易發生病毒病,所以越夏辣椒應適當密植。特別是甜椒,密度大,枝葉茂,封壟早,可較好地防止日灼病,而且可降低地溫1-2℃,保持地面溼潤,形成良好的田間小氣候,有利於植株正常生長髮育。一般以苗長到6~8片真葉時定植,苗齡大概45天(苗齡跟溫度相關)。定植時按穴距挖穴栽苗,選陰天或晴天下午3時後進行,儘量減輕秧苗打蔫。起苗前1天給苗床澆水,起苗時儘量多帶宿根土,運苗時防止散坨,儘量減少傷根。栽後立即覆土澆清糞水(定根水)。緩苗期需要連澆2-3次清糞水,以降低地溫,加速緩苗。


六、田間管理


  定植後若遇天氣乾旱,應及時補澆緩苗水。緩苗後追1次提苗肥,施磷酸二銨7-10公斤/畝,促苗早發棵,但追肥量不能大,過多易引起徒長。緩苗後應及時進行1次中耕,以破除土壤板結,增加根系吸氧量,促進壯苗,預防徒長。夏季氣溫較高,不下雨時砂壤土7天左右澆1次水,宜在傍晚時澆涼井水,用涼井水澆地能將田間溫度從高溫降至適宜,而且以後幾天仍有降溫效果。不宜在白天溫度高時澆水,高溫時澆水田間溫度很快又升上來,辣椒易發生病毒病等影響生長。盛果期可以結合澆水追肥3-4次,每次施尿素或磷酸二氰鉀10-20公斤/畝。生長的前中期要及時進行中耕鋤草培土,坐果後不宜中耕,以免發生病害。秋分以後,氣溫逐漸降低,果實生長速度減慢,注意追施速效肥料,結合澆水施磷酸二銨 15公斤/畝或尿素10公斤/畝,並注意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微量元素肥料,保證後期果充分發育長大。盛夏氣溫較高,空氣溼度低,土壤蒸發量大,為防止土壤水分過分蒸發,宜在封行之前,高溫乾旱未到之時,利用稻草或農作物秸稈等,在辣椒畦表覆蓋一層,一是降低土壤溫度,減少地面水分蒸發,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二是防止雜草叢生;三是減少下大雨水對畦面表土的衝擊,防止土錶板結。覆蓋厚度以3-4cm為宜,太薄起不到應有的覆蓋效果,太厚不利辣椒的通風,易引起落花和爛果。


疫情防控,農業生產兩手抓,推進高效作物辣椒種植,辣椒技術要點


七、辣椒主要病蟲害及防治

我縣辣椒主要病害有疫病、炭疽病、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等病害,蟲害主要有蚜蟲、棉鈐蟲和地老虎等。簡要介紹以下容易發生的病蟲害。

(一)病害:辣椒移栽後容易發生疫病。辣椒定植前,用25%瑞毒黴或75%甲霜靈灌根。定植後,發病前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或50%甲霜銅可溼性粉劑噴灑葉面、莖基部和地面。也可選用75%百菌清或40%疫黴靈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並結合灌根,連續防治2-3次。

(二)蟲害:辣椒移栽後容易有蠐螬(金龜子的幼蟲)和小地老虎地下害蟲出現。在辣椒移栽前耕耙土壤時,可用5%敵百蟲粉劑或5%西維因粉劑或5%喹硫磷顆粒在土表噴撒。移栽後可用混有3000倍液的高效氯氰聚酯藥液澆足定根水防治。


疫情防控,農業生產兩手抓,推進高效作物辣椒種植,辣椒技術要點


八、採收

辣椒要及時採收,以免吸收養分、影響植株掛果而減少產量。辣椒在果實深綠、質硬有光時應及時採收。紅果價錢高時也可採收部分紅果。冬貯保鮮的,則必須採摘青果,以延長保鮮期,霜降前應一次採收。實際可根據企業收購要求採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