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將對長期未解決信訪投訴展開督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中央环保督察将对长期未解决信访投诉展开督察

北極星環保網訊:每個月向社會公開通報“12369”全國環保舉報辦理情況,辦理進度慢的、反覆被投訴的還會被點名。一直將群眾信訪投訴作為精準發現生態環境問題線索“金礦”的生態環境部明確提出,將把長期未能解決的有效信訪投訴提供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作為問題線索,由督察組視情開展督察,以督促各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妥善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改革完善信訪投訴工作機制推進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就《指導意見》,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有關負責人(以下簡稱這位負責人)指出,解決老百姓信訪投訴問題除了借力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外;還將制定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責任清單;確保群眾信訪投訴的問題立查、立改、見效,避免程序空轉、終而不結。

“聯網平臺”每月接到舉報都有數萬件

2月15日,生態環境部公佈2020年1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辦理情況。

據生態環境部介紹,2020年1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聯網管理平臺”(以下簡稱“聯網平臺”)共接到環保舉報19666件。其中,4543件因舉報線索不詳或不屬於生態環境部門職責範圍而未被受理。

生態環境部不僅公開了這一組數據,而且還對舉報的具體情況進行了披露。生態環境部表示,從汙染類型來看,1月大氣汙染舉報較多,佔舉報總量的44.5%,噪聲汙染、水汙染、固廢汙染、生態破壞和輻射汙染舉報分別佔39.5%、15.7%、8.8%、2.0%和0.9%。大氣汙染舉報中,反映煙粉塵以及惡臭/異味的舉報最多,均佔涉氣舉報的32.2%。水汙染方面,反映工業廢水汙染的舉報最多,佔涉水舉報的40.0%。

從行業類型來看,1月公眾反映最集中的行業仍是建築業,佔41.8%,其次為住宿餐飲娛樂業和非金屬加工製造,分別佔20.7%和5.9%。

生態環境部表示,從各地區不同渠道舉報數量看,廣東、江蘇、河南等地舉報總量居前,重慶、上海、江蘇等地電話舉報佔比較高,廣東、廣西、浙江等地微信舉報佔比較高。從各省舉報汙染類型佔比來看,上海、新疆、青海大氣汙染舉報在當地佔比較高,佔比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約20個百分點。重慶、廣西噪聲汙染舉報在當地相對突出,佔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近25個百分點,兩地主要反映建築施工噪聲問題。貴州、江西水汙染舉報在當地佔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約11個百分點。

在公開今年1月舉報受理情況的同時,生態環境部表示,2019年11月受理的 35182件舉報應在2020年1月辦結,現已辦結35181件,吉林省松原市1件仍在辦理中。

事實上,公開發布如此翔實的汙染舉報地圖已不是第一次。公開資料顯示,生態環境部每月公開汙染舉報受理情況至少已經持續三年。從最近三年受理的汙染舉報看,“聯網平臺”每月受理的汙染舉報均在數萬件上。

群眾舉報成精準發現問題的“金礦”

2016年正式開始啟動的中央環保督察(2018年下半年後更名為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至今已經完成了第一輪督察全覆蓋,同時,2018年還對河北等20省(區)進行了督察“回頭看”;2019年又啟動了第二輪督察,並順利完成對上海、福建、海南、重慶、甘肅、青海等6個省(市)和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等兩家中央企業的督察進駐。

無論是第一輪督察還是督察“回頭看”以及第二輪督察,督察組進駐地方後,均會第一時間公開舉報電話,受理老百姓的投訴舉報。對於接到的舉報,督察組或轉交地方或直接赴實地進行核實查處。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共受理轉辦群眾舉報問題1.89萬件,已辦結或基本辦結1.6萬件。

生態環境部表示,信訪投訴已經成為發現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生態環境部將群眾舉報投訴視為精準發現生態環境問題線索的“金礦”。

這位負責人指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要求和標準越來越高,支持和參與生態環保工作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在他看來,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

近年來,各級生態環保部門及時對群眾舉報投訴問題進行核實查處,不僅第一時間回應了老百姓的生態環境關切,而且極大震懾了違法企業,企業惡意違法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

涉及黨委政府投訴將移交環保督察

《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指導意見》不僅提出改變將群眾信訪投訴視為“找麻煩、添亂子”的錯誤觀點,扭轉“掩蓋問題、擺平問題”的錯誤思維,提倡和鼓勵全社會參與監督。將群眾當作生態環境部門的“千里眼”“順風耳”,當作守護生態環境的“同盟軍”,打一場汙染防治攻堅的人民戰爭。

而且,《指導意見》對如何處理老百姓的信訪投訴做出了詳細的制度安排,《指導意見》要求環保部門制定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責任清單。更值得肯定的是,《指導意見》提出,要借力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來推動老百姓信訪投訴問題的解決。

“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以中央、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為契機,將長期未能解決的有效信訪投訴提供給督察組作為問題線索,由督察組視情開展督察,督促各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主體責任,妥善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指導意見》要求,要將群眾信訪舉報納入中央及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至於哪些問題要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這位負責人表示,主要是涉及地方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職責的有效信訪投訴。他說,這些信訪舉報將作為定期轉交各區域督察局,作為日常督察和監管執法的重要線索。據這位負責人介紹,督察既包括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也包括省級督察。

這位負責人指出,《指導意見》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以中央、省級生態環保督察為契機,將長期未能解決的有效信訪投訴提供給督察組作為問題線索,由督察組視情開展督察,督促各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妥善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對於其它信訪舉報,這位負責人表示,根據《指導意見》,涉及強化監督幫扶相關工作的有效信訪投訴,將定期轉交生態環境部執法局作為問題線索,拉條掛賬、形成清單並安排強化監督幫扶工作組進行現場核查。對問題仍然存在的,由執法局向屬地政府或生態環境部門發函督辦,督促限期整改。

這位負責人說,《指導意見》要求,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對群眾反映的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要定期通過開設媒體專欄、網上公告、微博跟帖、召開新聞發佈會等方式,向社會公開問題處理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對屢次投訴、久拖不結的典型案例,堅決予以曝光。

原標題:中央環保督察將對長期未解決信訪投訴展開督察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