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去外地讀大學是什麼感覺?

兢兢有味BBKing


上海人考外地的大學會有加分的。如果高考分數不夠高,加分後能到外地讀個985/211大學,也是不錯的,選個好點的城市,離開父母鍛鍊一下,還是可以的。如果分數足夠高,那就在上海繼續學習吧。上海的絕大部分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在上海上大學的。我同事的兒子今年高考,她就直言:外地大學不報,如果生病了,父母不方便照顧,離家那麼遠,父母也不放心!上海的父母特別寶貝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已經成年了,還是那麼寵溺,所以上海的孩子大部分是在溫室裡長大的,竟爭力相對弱點。

我另一同事家兒子,高考成績也不錯,同事老家湖北的,孩子從未獨自離開過上海,出於好奇,報考了武漢大學,同事也曾勸說過孩子不要讀外地大學,但孩子就想體會一下全新生活,去了武漢。後來孩子也後悔了,在武漢,夏天很熱,食物以辣為主......

我的父母是老師,屬於特別強勢的那種,在家裡自己的一切都要受控制,高中時幾天洗一次頭,早上穿什麼衣服去學校等等,幾乎自己的喜怒哀樂都要被控制。所以,高考是我唯一能獲得自由的途徑,我瞞著父母填報了隔幾個省的學校,最後如願以償。我再也不用擔心父母的監視和控制了。軍訓時很辛苦,所有女生都哭過,唯獨我沒有。我積極參加學校各種社團組織,積極參加學校各種活動比賽,說真的,人生最快樂的便是離開父母的那段日子!像我這種特殊情況的學生很少,大部分孩子還是不捨得離開父母的。


驪山朱雀


當年高考剛過一本線,其實本來不報太多期望因為很可能要去二本大學了,但是沒想到填的武漢大學竟然錄取我了,我那個時候對於上海生源很多985 211都是降分錄取的。而且竟然還是去的法學院!其實很感謝母校給的機會,四年時間在那麼優美的校園裡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四年時間也給了自己很多生活以及學業上的各種歷練,最主要是我覺得當年大學的同學圈子😁這個我覺得是我現在最大的財富!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限定死只能在上海大學裡選擇。


憤世嫉俗的麥稈蟲


去外地肯定是因為同檔次學校本地的考不上。但也要看分數段,外地的985名校錄取分也不低的,不用說上海周邊的科南浙,就是稍微次一點的武大山大廈大南開吉大,如果分數夠了你會捨棄他們去讀還算不錯的華理嗎?30年前是可能的,現在還那樣選絕對會被人懷疑智商,我有次和一個本市剛畢業的孩子說起這種80-90年代寧可讀上海二工大也不去讀南航或武大的事情他就覺得那個年代的人不可理喻。

外地也要看哪兒,比如北京的學校,分數基本也都不是很低,同檔次學校中比京滬以外的城市普遍要高,去那邊生活除了環境差異沒有什麼落差感,而且京滬交通便利,這點和去其他外地不一樣。

如果高考分數只夠給別人做觀眾,那麼能留在本市還是留在本市讀吧,比如本地的工技大,錦江學院,對比山西大學,貴州大學,這種檔次的大學不論本地的還是外地的都不會有人去care,找工作完全靠個人,這種情況就果斷留在本市吧


southparkave


上海人去外地讀書的 除了清華北大,不會有上海人。上海本地的復旦,交大,都是名校。


高友德


對我們上海人來說,除了上海都是鄉下。


zyq99


上海人除了北大清華,其他地方的學校基本不會出去的


用戶1774739923835


(


用戶8390408084750


現在由於上海減招的厲害,上海基本上前10%有本地加外地的好大學上外,其他都類似水產大學、應用技術大學上了,外地現在大學對上海生源給的專業都是極差的,比如南京師範大學,給上海的名額是人力資源,誰去?不過,有一點,真實的就是,多數外地大學在上海認可度不高,由於缺乏實習,基本外地回來就業很難,我剛知道一個廈門大學回來的,根本找不到工作!我的建議:外地大學不能去,尤其是女孩,外地流氓多,寧可本地二本、民辦的上一下,實在不行,咱出國。上海的同志們,我們把本地的二本、民辦的幹好就行了,外地大學對上海招生的專業就是欺負人,不上也罷!


蛛蛛俠A


上海是全國最好的城市,尤其是對於本地土著來說,這點毋庸置疑。我有幾個同學去外地讀大學,放假回來聚會全是吐槽,去天津的說那裡是“全中國最大的農村”,去南京的和去廣州的,可以為了爭論哪裡更差勁差點吵起來。。

上海人原則上不願去外地讀大學,因為本地有足夠的好大學,但當分數不夠穩進復旦的時候,南大浙大還是有足夠的吸引力的。當然還有一種心態是追求自由放飛,一心想擺脫父母,非外地不去的,這種人也是不少,尤其是男生。


xxxxlllxxxx


首先,不建議上海人離開上海到外地去讀大學。即使外地的大學比上海的大學水平高100倍也不要去,何況還沒有一所外地大學比上海高出100倍。上海的名牌大學足以滿足上海人的需求,學理科、文史類有復旦大學,學工科有上海交大,學醫……都是985、211和雙一流。上海人不要離開上海,到外地上海人受不了,那怕是短短的四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