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時的丞相公孫弘,如何評價此人?

秦漢魚


公孫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雜記》記載),齊地菑川人(今山東壽光南紀臺鄉人),為西漢名臣。其少時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學,謹養後母。漢武帝時期,先後二次被國人推薦,徵為博士。十年之中,從待詔金馬門擢升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後被任為左內史(左馮翊)、御史大夫、丞相之職。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孫弘於相位逝世,諡獻侯。公孫弘是西漢建立以來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為西漢後來"以丞相褒侯"開創先例。其在職期間,廣招賢士,關注民生,併為儒學的推廣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曾著有《公孫弘》十篇,現已失佚。

人物評價

司馬遷:①公孫弘行義雖修,然亦遇時。漢興八十餘年矣,上方鄉文學,招俊乂,以廣儒墨,弘為舉首。 ②大臣宗室以侈靡相高,唯弘用節衣食為百吏先。

班固:①平津斤斤,晚躋金門,既登爵位,祿賜頤賢,布衾疏食,用儉飭身。 ②世稱公孫弘排主父,張湯陷嚴助,石顯譖捐之,察其行跡,主父求欲鼎亨而得族,嚴、賈出入禁門招權利,死皆其所也,亦何排陷之恨哉!

汲黯: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

王政君:維漢興以來,股肱宰臣身行儉約,輕財重義,較然著明,未有若故丞相平津侯公孫弘者也。位在丞相而為布被,脫粟之飯,不過一肉。故人所善賓客皆分奉祿以給之,無有所餘。誠內自克約而外從制。汲黯詰之,乃聞於朝,此可謂減於制度而可施行者也。德優則行,否則止,與內奢泰而外為詭服以釣虛譽者殊科。

司馬貞:平津巨儒,晚年始遇。外示寬儉,內懷嫉妒。寵備榮爵,身受肺腑。

歐陽詹:公孫弘自明誠而為卿。

劉祁:迨至武帝,天下混同,士風一變,以學問為上,故爭尚經術文章,一時如公孫弘、董仲舒、二司馬、枚乘之徒出,文物大備。

蔡幼學:公孫弘為相,衛青用事,弘苟合取容,相業無有。

王夫之:公孫弘請誅郭解,而遊俠之害不滋於天下,偉矣哉!

黃宗羲:公孫弘雖詐,其以卜式輸財助邊為非人情,以睚殺人而郭解不知為甚於知,此是弘長處。

于慎行:漢武表章儒術,公孫弘之力也。弘奏請博士弟子,第其高下,以補郎中文學掌故。又吏通一藝以上者,皆得選擇,以補右職。為是勸學有文之典,遂為歷代所祖。其實自弘發之,可謂有功於經術者矣。世徒以其曲學矯情,薄其相業,而不錄其功,亦非通論哉!

蔡東藩:①八十衰翁待死年,如何尚被利名牽!豈因宣聖遺言在,求富無妨暫執鞭?②公孫弘則智足飾奸,取容當世,以視董子轅固之守正不阿,固大相徑庭矣。然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古今之為公孫弘者,比比然也。於公孫弘乎何誅?

柏楊:晁錯……主父偃……凡是忠心耿耿、意圖改革的人,都受到酷刑。而像公孫弘這種八面玲瓏、貌似忠厚的長者,卻一帆風順。和稀泥的人有福了,他除了關心自己的官位外,什麼都不關心。非關心不可時,只關心陷害忠良。


華樂雨辰


西漢時期的公孫弘是一個非常明智而聰穎的丞相,他是齊地薛縣人,家裡貧窮,只得到海邊放豬。直到四十歲才學習《春秋》。他奉養後母孝順而謹慎,齊地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具有長者風範的賢能之人。

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天子剛即位,就招選賢良文學之士,這時公孫弘已經六十歲了,以賢良的身份人京當了博士,奉命出使匈奴,沒有達到皇帝的認可,公孫弘因此借有病為名免官歸家。這是一次不成功的出道,對公孫弘的內心很是糾結。十年以後,漢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皇帝又一次下詔徵召文學之士,齊地的人們又是推薦公孫弘。公孫弘以七十歲的年齡推脫,齊地的人堅決推舉,公孫弘不得已到了京城,這一次公孫弘的對策文章得到了皇帝的認可,漢武帝見到公孫弘,他的相貌非常漂亮,得到皇帝的肯定,封他為博士。由於公孫弘在朝內的傑出表現他的官職也不斷的上升,很是得到皇帝的賞識,先後任御史大夫、丞相,甚至封爵為平津侯。直到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老死在丞相任上,享年79歲,在漢武帝的任期內像公孫弘這樣的人物很是不多見,善始善終,壽終正寢,足見他在朝內的能力與處事的圓滑。

公孫弘為人猜疑忌恨,外表寬宏大量,內心卻城府很深。那些曾經同公孫弘有仇怨的人,公孫弘雖然表面與他們相處很好,但暗中卻加禍於以報復。殺死主父偃、把董仲舒改派到膠西當相的事都是公孫弘的主意。當然他自己也非常檢點,飯菜簡單,睡則布被,門客俱食,家無餘財,士人皆以為他賢明。

公孫弘這樣的人士曾以大雁奮飛之翼的超凡才能,在平凡的燕雀之群中遭受困厄,遠行於豬羊之間,如果不遇到好的機會怎能得到公卿的高官地位?公孫弘雖然老邁,但是老而彌堅,處事精明,他以大雁的奮飛之翼,搏擊長空,歷練人生,開明的漢代,聚納人才,展以能量,國祚久遠,是有道理的。公孫弘以七十歲的賢士出仕,依附著驥尾,垂名漢室,德惠後代,卻是有一番賢明的能力,雄偉奇異,見聞廣博,其人生歷程很是讓人讚歎,令人稱奇不已啊。


楊柳青青春之聲


漢武帝一朝,歷任13位丞相。公孫弘便是其一,而且是少有的得以善終的丞相。

而公孫弘能成為政壇常青樹的原因主要有:一.善於韜光養晦;二.他為人低調,不招搖,不輕易樹敵;三.懂進退,從不僭越;四.深諳儒家之道。

基於以上原因公孫弘雖然略顯平庸,卻反而能得善終。



七品闡史官


西漢名臣公孫弘是怎樣的人歷史如何評價公孫弘

我來答共1條回答

gin969LV.182018-04-03

公孫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西京雜記》記載),齊地菑川人(今山東壽光南紀臺鄉人),為西漢名臣。

其少時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學,謹養後母。漢武帝時期,先後二次被國人推薦,徵為博士。十年之中,從待詔金馬門擢升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後被任為左內史(左馮翊)、御史大夫、丞相之職。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孫弘於相位逝世,諡獻侯。

公孫弘是西漢建立以來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為西漢後來“以丞相褒侯”開創先例。其在職期間,廣招賢士,關注民生,併為儒學的推廣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曾著有《公孫弘》十篇,現已失佚~

歷史如何評價公孫弘

司馬遷:公孫弘行義雖修,然亦遇時。漢興八十餘年矣,上方鄉文學,招俊乂,以廣儒墨,弘為舉首。

大臣宗室以侈靡相高,唯弘用節衣食為百吏先。

班固:平津斤斤,晚躋金門,既登爵位,祿賜頤賢,布衾疏食,用儉飭身。

世稱公孫弘排主父,張湯陷嚴助,石顯譖捐之,察其行跡,主父求欲鼎亨而得族,嚴、賈出入禁門招權利,死皆其所也,亦何排陷之恨哉!

汲黯:弘位在三公,奉祿甚多,然為布被,此詐也。

王政君:維漢興以來,股肱宰臣身行儉約,輕財重義,較然著明,未有若故丞相平津侯公孫弘者也。位在丞相而為布被,脫粟之飯,不過一肉。故人所善賓客皆分奉祿以給之,無有所餘。誠內自克約而外從制。汲黯詰之,乃聞於朝,此可謂減於制度而可施行者也。德優則行,否則止,與內奢泰而外為詭服以釣虛譽者殊科~


歷史阿Q


給人的感覺是個面相忠厚,心有丘壑的人,可能與他得志較晚有關係;對於他所不喜愛甚至憎惡的政敵,如汲黯和主父偃兩人都是採用了類似的辦法處置,即向皇帝建議把兩人派到政治漩渦的焦點位置(汲黯做右內史,主父偃做齊相),然後在政敵犯錯的時候落井下石,一舉把其送上斷頭臺。汲黯雖然未死,但是此後也偏離政治中心,做了淮陽太守。

還有一點,公孫弘是病死在丞相任上的,僅此一點就足可證明此人的深不可測


不吃貓的魚1128


公孫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一字次卿,齊地菑川人,為西漢名臣。

其少時為吏,牧豕海上,四十而學,謹養後母。漢武帝時期,先後二次被國人推薦,徵為博士。十年之中,從待詔金馬門擢升為三公之首,封平津侯。先後被任為左內史、御史大夫、丞相之職。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孫弘於相位逝世,諡獻侯。

公孫弘是西漢建立以來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為西漢後來“以丞相褒侯”開創先例。其在職期間,廣招賢士,關注民生,併為儒學的推廣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曾著有《公孫弘》十篇。


多爾袞愛新覺羅


在漢武帝時期當丞相是一個高危行業。公孫弘可以說是少有的能得以善終的丞相。就這一點就說明公孫弘雙商極高,是個厲害的角色。

漢武帝時期公孫賀也當過丞相,我們可以用他的反應來描述一下丞相的難,側面襯托一下公孫弘。

閏月,丁丑,以太僕公孫賀為丞相,封葛繹侯。時朝廷多事,督責大臣,自公孫弘後,丞相比坐事死。石慶雖以謹得終,然數被譴。賀引拜為丞相,不受印綬,頓首涕泣不肯起。上乃起去,賀不得已,拜,出曰:“我從是殆矣!”


水星人9號在地球


公孫弘他是西漢名臣,他年輕的時候曾做過獄吏,後因犯法就丟了工作。公孫弘丟了工作後,為了生活,於是就去海上牧豬。當然就算如此,公孫弘還是有才學的。在漢文帝時期,公孫弘就曾和賈誼被徵為博士。

在公孫弘四十多歲的時候,他還是不忘學習,比如學習《春秋》雜說、《公羊傳》。

到漢武帝建元元年的時候,漢武帝命令朝堂和郡國舉賢,那時已經六十歲的公孫弘以賢良知名被舉薦到朝廷。

不過可惜的是,後來有一次,漢武帝讓公孫弘出使匈奴,因為覆命之言沒有合漢武帝的心意,所以漢武帝就果斷的認為公孫弘沒有才能,所以公孫弘就免職回家。

有意思的是,後來漢武帝又命令郡國舉賢,而這一次公孫弘又被推薦到朝廷。到朝廷後,漢武帝不僅把公孫弘的文章定位第一,而且還再次拜他為博士,讓他在金馬門待詔。

後來公孫弘又先後做了左內史、御史大夫。在丞相薛澤被免職後,漢武帝就想讓公孫弘為相。不過漢朝的之前的制度是,想要為丞相,首先要是列猴。也就是說丞相之職一直說選用列侯擔任。而那時漢武帝雖然想讓公孫弘為相,但那是公孫弘卻還沒有侯爵。於是漢武帝就先封公孫弘為平津侯。

公孫弘的這個事例,就是以丞相封侯的例子,同時還是西漢第一位以丞相封侯的人,可謂是開創了先例。

公孫弘為相侯,廣招賢能、關注民生,同時他還為儒學的推廣做了不少貢獻,他倡導節儉,想為帝天下人的榜樣,身為丞相的他,吃的並非山珍海味,而且粗茶淡飯。所以很多士人都認為公孫弘是賢良之人。總的來說,公孫弘的評價還是不錯的。


中孚鑑


公孫弘是漢武帝在位期間任命的十幾位丞相中少有得以善終病死任上的重臣,他為人低調、性格忠厚,不招徭,懂得韜光養晦明哲保身,知進退不僭越不樹敵,雖看似平庸卻能自我保全,因此得以善終。


小龍女5505


公孫弘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丞相。

此人能力是有的,和劉邦時代的陳平德行上差不多。

公孫弘算是一個小人式的丞相,他是看漢武帝做事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