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以後,除了戴口罩還有哪些可以保護自己的措施?

愛老歌的人


復工之後呢?除了戴口罩,我們的安全防護不止這些;1每天對自己進行不少於兩次的體溫檢測,勤洗手,做好防範措施。並做到不碰觸口罩中間區域防止在外病毒接觸。2保持衣物,被褥等織坊物清潔,應定期洗滌、消毒處理。復工員工建議自帶餐具。3對於經常接觸物進行消毒每天。減少外出與去人流密集處。


撩人又酷01


以下是一個經歷了疑似、隔離和5天反覆發燒的人的血淚建議。

前兩個星期因為接觸了一個確診病歷,沒兩天就開始發燒、肌肉痠痛加噁心想吐,家人都慌了,因為害怕去醫院就找了家庭醫生來看,但是醫生說測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試紙只有醫院有。第二天拖了關係去醫院拍CT做檢查,穿著防護服全副武裝,跟生化危機一樣,真的,看到和自己親身經歷是不一樣的,你沒有去過醫院沒有經歷疑似症狀真的不知道這個病有多可怕。

初步檢測沒事,但是不排除在潛伏期,我回家把自己隔離在了房間裡,每天量無數次體溫,一咳嗽就超級緊張看看有木有痰,家庭醫生每天來檢查和做測試。

醫生告訴我,這個病其實致死率不高,前期死亡的人大多數人主要是因為免疫力特別差、其他的併發症或者是拖了很久的重症患者,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基本都可以痊癒。

所以除了帶口罩之外請牢記最重要的一點:不要心存僥倖,不要心存僥倖,不要心存僥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現在確診人數減少了但是還是要提高警惕。時刻觀察自己的身體,一有問題馬上就醫。


玩轉心理學


春節期間,新型肺炎來襲,讓中國各個省市進行停工隔離,在卓有成效的行動背後,是各大企業的苦苦支撐,畢竟停滯發展對企業的傷害很大,而且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應也需要各類企業生產支持,所以復工被提上日程。復工難免會增加病毒傳播的幾率,我們作為個體,需要增強防護意識,使用有效的防控手段,來避免病毒的侵害,我們每個人都做好自己分內的事,那麼就會很快戰勝這場疫情。

因為我的工作涉及石油行業,能源類部門,無法停工,所以我過年就沒休息,一直在上班。到今天為止,單位員工全部身體健康,感染率為0,在這裡一定要給我的單位點贊,漂亮的數據背後必然是大量的辛苦付出,用科學有效的辦法,便能很好的阻止病毒的入侵。我以我的個人經歷向大家分享防護的經驗和方法。

出行前我們需要做的準備

出家門口的那一刻起,便意味著隨時都有感染病毒的風險,所以個人防護用具一定要戴全,口罩不用多說,是必須的,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希望能帶一份備用口罩,如果正在戴的口罩出現破損,有一個新口罩應急,雖然這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出現,沒有備用口罩,就會非常尷尬且危險。帽子、手套也要戴好,儘可能減少自己裸露在外的皮膚面積。

我個人非常建議攜帶一小瓶酒精消毒液,那種按壓式的,小巧方便,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對自己與周圍環境進行消毒

出行交通工具的選擇

有私家車是最好的,從家到單位全程防護。沒有的話儘量選擇自行車、共享電瓶車,雖然冬天騎著電動車很冷,但與冠狀病毒相比,還是可以克服的,命更重要。如果距離很遠,自己又沒有車,建議選擇出租車,不要坐在前排副駕駛位置,坐在後排,與司機保持距離,車窗打開一些,儘可能通風,還可以用隨身攜帶的酒精消消毒。公交車、地鐵這種交通方式能不選儘量不選,畢竟人群聚集讓傳播的風險呈幾何數上升,倘若真的沒有辦法,只能坐公交地鐵,那麼在有限的空間裡,儘可能遠離他人。

在單位需要注意的事項

到了單位,門衛會對進入的員工進行登記、體溫檢查、全身噴酒精消毒,這是負責任的企業應該做的最基本的措施。上下電梯,可以墊著紙巾按壓按鈕,畢竟接觸性傳染的幾率也很大。進入辦公室後,第一件事是洗手。工作中,與同事儘可能保持距離,1.5-2米為宜,全程都要戴口罩,千萬不要以為進了單位,就放鬆警惕,摘下口罩,就會讓自己處於未知的風險之中

食堂就餐,最容易讓人群聚集。我的單位在這點做得很好,不讓人去找餐,而是讓餐找人。按人數做好盒飯,每一層辦公樓單獨發放,每層的電梯口都放有一個小桌子,桌子上有酒精,盒飯放在桌子上,就餐的人單獨過來取,對盒飯外包裝的塑料袋進行酒精消毒後,拿回自己的辦公室就餐,這樣完全避免了人與人匯聚接觸,雖然繁瑣,但做到了真正的隔離,這種就餐方式真的很安全。

單位每一個半小時左右,就會對周圍辦公環境進行噴灑消毒,尤其電梯,每次進入都會聞到消毒液的味道,味道不好聞,但心中特別的踏實,定時不間斷消毒,是遏制病毒的有效方法,冠狀病毒屬於有包膜的親脂類病毒,從人類認知的所有微生物對消毒處理的抗力大小來看,有包膜的病毒最容易殺滅。

回家時,我們要注意的事項

進小區之前,門衛會檢查通行證,測量體溫等。以我的城市為例,每個人都有官方的電子登記牌,出示電子登記牌才可以進入小區。千萬不要認為這項措施可有可無,更不能因此遷怒社區工作人員,登記個人信息配合政府控制疫情,我們一定要積極,這是在保護自己,也是保護他人,一旦有人被發現感染,可以迅速定位,迅速找到密切接觸人群,有效隔離,控制傳播的進一步發生。

進入家門前,要先進行自我消毒,對全身噴灑酒精,保證不帶著病毒進入房間。鞋子,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一定要噴酒精,鞋底都不能放過。千萬別忘記洗手,洗手這個習慣多少次都不嫌多,還要洗臉洗頭,儘可能把身上曾裸露過的地方進行清洗,雖然很麻煩,但必須得做。用過的廢口罩用酒精消毒後,扔進垃圾袋紮起,封裝起來。

這就是我上下班總結出的經驗心得,希望能給各位朋友提供一些防護上的幫助,謝謝大家的閱讀。

<strong>


弘毅說歷史


復工以後,各普通行業工作人員,存在感染風險,除了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規範佩戴口罩上崗外。需要備好手消毒液、消毒紙巾、體溫計等物品,注意保持手衛生,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一般環境下,不必穿戴防護服、防護面罩等防護用品。

儘量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是相對封閉、空氣流動差的場所。隨時保持手衛生,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居室整潔,勤開窗,經常通風,定時消毒。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適度運動,充分休息。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外出前往超市、餐館等公共場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減少與他人的近距離接觸。

需到醫療機構就診時,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交車等交通工具。


深度中醫


復工以後,除了戴口罩還有哪些可以保護自己的措施?


1、個人基本防護


① 勤洗手

不是放水龍頭下面衝2秒,而是用洗手液在流動水源下揉搓雙手至少15秒。

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建議優先用洗手液而不是肥皂,因為洗手液裝在瓶子裡,相對於外露的肥皂,洗手液更不容易繁殖細菌。

另外,在沒有水源的情況下,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也是不錯的替代產品。



② 注意生活習慣

家居要定時通風換氣,如果自己或者家人有咳嗽感冒的情況,在打噴嚏的時候用紙巾捂住口鼻,並且要及時洗手。

另外,雖然不建議大家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但也不建議天天在家躺著,規律的作息,適當的室內運動(瑜伽,普拉提),都是很有必要的。

畢竟在特效藥出來之前,唯一能保護你的,只有抵抗力。


2.工作場所防護


① 上下班的路上

上班路上,建議少乘坐公共的交通工具,儘量選擇打車或者自己開車上班,但不管你選擇什麼出行方式,都要全程佩戴口罩。

如果不得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路上儘量不要跟別人交談,保持一定距離,並且要減少觸碰車上的用品。


② 公共區域

到了公司,如果你所在樓層不算高,選擇走通風的樓梯會比電梯更保險。

如果樓層太高需要坐電梯,也可以用紙巾、牙籤等隔擋物來按按鈕,避免直接觸碰。

非常時期,進公司之後在過道、辦公場所、會議室等地方就別勾肩搭背、熱情打招呼了。



可以用電腦溝通的問題,就少開會,哪怕是去食堂用餐也少聊天,如果中午能自己帶飯,減少出去走動的次數,那就更好了。

此外,出門隨身帶只筆,以備需要填寫資料時可以避免使用別人用過的筆,儘量減少和外部接觸。

簡而言之,少說話,少接觸,少走動。


史海閒聊


復工後,如何保護好自己做到工作健康兩不誤,這裡有一份疫情防控指南,請收好。

第一、辦公室防控提醒

同事之間最好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並務必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每日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同時儘量減少集中開會,控制會議時間,會議結束後會議室需要進行消毒。對日常使用鍵盤、鼠標、文具、桌椅等區域定期消毒。

另外,在飲食方面,建議大家少去食堂、少吃外賣、少去餐廳吃飯,可以錯峰就餐或者吃盒飯,獨自快速解決。在飲水方面,要多喝熱水,自己準備帶蓋的水杯,避免病毒和細菌趁機而入。

不要徒手按電梯、跟同事遞物品和交談時儘量避免接觸,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建議儘量網絡溝通

第二、上下班防控提醒

上班時,儘量步行、騎車、開車或打車上下班。如自己開車時,處於空曠場所可打開車窗或打開空調外循環功能,進行通風換氣,處於地下停車場則建議打開空調內循環。

對於一些不具備這些條件的上班族,如果需要乘坐地鐵或者公交車,務必全程戴口罩,少接觸車上物品,與其他乘客保持安全距離。如在公共交通裡,被人飛沫汙染或噴濺,應立即更換口罩,非常時期,必須以防萬一。

敲黑板劃重點了,外出回家後請一定要清潔雙手,將脫下的衣物放在窗口處,並對手機、鑰匙等物品進行消毒。

第三、提高自身免疫力

我們要堅持安全的飲食習慣,食用肉類和蛋類要煮熟煮透,葷素搭配合理,保證營養均衡;另一方面要保障充足的睡眠,不可熬夜;而且也須適量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疫”,把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緊緊聯繫了起來,它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安危,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足夠重視,人人抗疫,這不是命令,而是責任。


斑竹枝


出門千萬條,口罩第一條!除了戴口罩之外還有哪些可以保護自己的措施呢?阿鹿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給大家分享~


一、出行防護要點

在出行交通方式上,建議大家選擇與人接觸少的方式,比如私家車、共享單車。那麼如何做到“百毒不侵”呢?


1、私家車出行


私家車無論是暴露在地面,還是放置於地下停車場,但凡在公共場合擱置,汽車的表層就會存留病菌。

建議汽車與人接觸的位置都應儘量進行消毒和清潔,如門把手、方向盤、座椅、空調出風口等,大家可將84消毒液稀釋後進行擦拭消毒。


2、共享單車出行


可在出行之前對車把手使用酒精擦拭消毒,也可佩戴一次性手套騎行共享單車,到達目的地後,脫下手套丟棄並立即清潔雙手。


3、公共交通出行


注意這些“危險區域”,不用手碰口鼻眼。

病毒可通過接觸傳播,公共交通出行時,和其他人保持1米距離,避免接觸吊環、椅背、扶手等高危區域,同時避免用雙手觸碰口鼻眼。

最後,別忘記隨身攜帶免洗酒精洗手液,可以用於不方便的情況下,隨時清潔雙手。

此時注意,雖然免洗洗手液一般都含有60%以上的酒精,可以一定程度上殺滅細菌病毒,但很難完全去除油脂及指甲裡面的病菌,所以最好只在沒有洗手條件的情況下使用。

而且,如果手上有明顯汙濁,免洗洗手液的清潔效果會大大打折扣。



二、安全就餐姿勢


1、如何解決吃飯問題?


不少人擔心點外賣是會造成病毒傳染,如果實在擔心的話,最好是不要點外賣。

建議大家單位有食堂的打包飯菜,沒食堂的自帶飯菜、自備餐具,單獨進食。

但如果您點了外賣,請按照以下3點做好防護!



無接觸配送,可以在外賣平臺上選擇無接觸配送,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選擇有保障的商家。

外賣包裝消毒,有條件的可以佩戴一次性手套取外賣。對於外賣外包裝可以進行酒精消毒後丟棄掉,就餐前先洗手,然後再打開食用。

二次加熱,冠狀病毒對熱非常敏感,高溫烹飪的食物相對來說,比生冷食品風險低,拿到外賣後可微波爐進行二次加熱。



2、就餐方式有講究


新冠病毒感染性強,潛伏期長,感染後不易發現,而坐在一起吃飯非常容易感染。

所以建議大家就餐時單人單桌,不要交頭接耳,尤其不要相互分享食物,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分享病毒。

吃出高考的感覺就對了~

除此之外,飯前和便後要洗手,食物一定要做熟了再吃,不要吃來源不明的禽類與海鮮,不要吃野味,在外吃完飯也要記得立馬帶上口罩。


吃完飯來點餐後水果?可是水果經過別人的觸碰,會傳染新型肺炎嗎?看到這個問題,手中的瓜頓時變得不香了...



三、水果消毒方式

其實雖然新冠病毒有可能在水果表面存活,但你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尤其是在你做好防護工作後,是幾乎不可能被水果上的新冠病毒感染。

那如果不放心的話,該如何對水果消毒呢?

用流水沖洗,反覆揉搓,徹底清洗後能去皮的儘量去皮。通過流水沖洗,能把大部分病菌沖掉。

存放的時候,可以用乾淨的保鮮袋套在蔬菜和水果上,再放入冰箱就不用擔心啦。

如果單純用水清潔你還是不放心的話,建議可以配合「食品用清潔劑」使用。

將水果放入一盆清水中,倒上幾滴清潔劑,充分攪拌起泡。用手輕輕搓洗水果表面,最後用流水沖洗乾淨即可。

這樣做的原理是,使用清潔劑起泡,水果上的病毒和汙垢會一起進入泡沫,再用流水沖洗泡沫時,病菌、汙垢就會和泡沫就一起被沖掉了。



四、居家防護


回到家,不想把病毒帶進家門,做好這4步

摘掉口罩。摘口罩時將口罩由內向外摺疊後,裝進垃圾桶。

處理衣物。將外穿衣物脫下,更換成家居服。

如果途中衣物汙染嚴重,可用 75% 酒精噴灑衣物,再將衣物內外翻面,掛於陽臺通風。

將外穿的鞋子放置於門外,或用鞋盒、鞋套將鞋子「隔離」,放在玄關,減小室內被汙染的風險。

洗手消毒,處理完口罩和衣物記得認真洗手,不要清水衝一下就結束了,用流動水+肥皂搓洗至少20秒。

開窗戶,更新室內空氣,降低室內可能存在的病毒量,保持5-10分鐘的通風即可。

做完這4步,您就可以在家中放心休息啦~


除此之外,給大家補充衣物的消毒方法

  • 衣物消毒

新型冠狀病毒在56℃狀態下,30分鐘即可滅活,所以對衣物消毒可以用開水浸泡半小時,或使用掛燙機高溫模式,也可對衣物進行消毒。


最後,阿鹿溫馨提醒,酒精具有良好的消毒作用,但不建議長期用酒精接觸皮膚,以免造成皮膚乾裂,損壞皮膚屏障,增加感染風險哦~

希望大家身體安康,疫情早日過去。


健康阿鹿


復工以後,除了戴口罩還有哪些可以保護自己的措施?復工後的防護措施,我們可以從以下4個過程來分析並回答:

出門前的防護:出門前要帶好口罩,注意口罩的正確佩戴方法,這個可以去網上看視頻教程。帶一副皮手套,避免將手與外界物品產生直接接觸。最好在帶個眼鏡,近視的朋友直接佩戴,非近視的朋友可以帶個墨鏡或平面鏡。另外,還可以帶個帽子。這樣一來,從口、鼻、眼、手幾個方面都與外部環境隔離了,最大程度避免可能與病毒發生接觸。

交通途中的防護:儘量不要用手去直接觸碰皮膚,如無必要不要接觸公交車的把手(除非站立不穩),不要倚靠公交或地鐵的車門。有車的朋友,儘量開車,少去乘坐公共交通。乘坐公共交通時,要與人保持1米5以上的安全距離。注意口罩、手套、帽子、眼鏡不要隨意摘下。


到公司後的防護:如若沒有帶手套,請勿用手直接觸碰電梯按鈕。到公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洗手液洗手,注意正確的洗手姿勢,洗手時一定要用流動水將手沖洗乾淨。到達公司後,注意全程佩戴口罩,與同事講話時,要注意保持距離。少聚集,不要找上三、五個同事一起抽菸,這樣的事情以後要少幹。注意多喝熱水,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多喝熱水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在辦公室,注意不要開中央空調。中央空調裡面的空氣會與其它樓層、其它房間裡的空氣循環流動,這樣可能會汙染室內潔淨的空氣。

到家後的防護:到家後立即脫掉外衣、鞋、手套,用衣架將它們懸掛在陽臺通風處。摘下口罩,然後洗手。燒壺熱水,用熱水美美的洗個臉,洗臉時建議使用洗面奶,然後在洗頭、洗腳。吃完飯後,記得喝一杯熱水。最後,睡覺前,測量一下體溫,確保掌握每天的體溫數據,保持不發燒、不咳嗽的健康狀態。每隔一天用84消毒液,將家裡的桌椅、廚房、馬桶蓋擦拭一遍,進行消毒。


Axure原型設計


一、說服自己,必須對習慣說NO

今時不同往日,往常可以啥啥不準備就出門,但在疫情期間,正確地做好自我防範,就必須要對往常的習慣說NO。出門上班除了戴口罩之外,更應該在全方位給自己做好防護。一般而言,建議出門時做到“三備足”。一是要備足口罩,這樣做不僅是為了給自己多留一個備用,更是要防範隨時出現在你身邊但沒戴口罩的路人甲與你搭話,這時候,遞一隻口罩就是加一道保險;二是要備足一次性手套,不管在哪,幹什麼工作,隨手觸物是不可避免的,隨手戴一雙手套就可以避免與細菌或者病毒直接接觸;三是要備足消毒水,經常對手部消毒,在飯前、接觸口鼻眼前,如廁前噴一噴;對出行的交通工具也要噴一噴。總之,不要怕麻煩,不要說沒有這個習慣,保護好自己就是要突破這些習慣。

二、科學防範,勇敢對同事說NO

同事是你工作的夥伴,但也是最容易被病毒突破的防線。科學地做好防範,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同事的保護,建議同事間保持“三距離”。一是上下班打卡時保持距離,不要擁擠打卡,上班時留足充裕的時間出門,下班時不要急著回家;二是交流時保持距離,雙方溝通可保持1.5-2米的距離為宜;三是食堂就餐時保持距離,不要同桌就餐,以一人一桌為宜。

三、護愛全家,真誠對家人說NO

到家的心情總是最愉悅的,家裡有父母、愛人和可愛的小寶。要提前做好溝通,進門不要急著和家人打招呼,抱小孩,默默地做好“三清理”。一是清理好衣服和鞋子,脫下外套和鞋子後不要亂放、混放,拿到陽臺等通風的地方晾晾;二是清理好口罩,不要企圖再用一天,因為工作當中已經接觸了很多人,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果斷將口罩清理掉,正確的方式是將其剪碎(剪碎的目的是防止不法分子回收後重複利用),扔垃圾桶,然後噴灑消毒液;三是對自己的衛生進行清理,放熱水,用洗手液洗手,洗臉。完事安心的享受家的溫馨。

防護無小事,希望大家都平安的度過這次疫情。


守哨人


復工以後,我覺得戴口罩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習慣了,現在連我這樣向來不愛戴口罩的人,也已經是出門必戴口罩,回來的時候,進了樓道也不摘,一直進了自己家門才會摘口罩。

戴口罩之外,我們還可以從以下途徑來保護自己:

儘量少聚集。

無論是上班前、還是下班後或者是午餐期間,一定要儘量避免聚集,大家互相之間儘量減少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彼此之間少說話。如果有事兒的話,就在微信上說。

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上班如果能步行或者開私家車,這是最好的,儘量不要去坐公交車或者是打的。

要養成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居家都要勤消毒,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要有一個好心態。

現在無論是走在大街上,在超市裡,還是在單位裡,都會聽見大喇叭在廣播:說新冠疫情是可防可控的,所以不必要過分憂慮,現在政府機關的防控工作做的是非常到位的,不必過於恐慌。在外有社會各個部門的嚴密防控,在內有我們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而且現在感染的人數,已經連著好幾天的降了,所以形勢已經在變好了很多。

可以痛快地培養自己健康的愛好了。

如果說以前我們總是忙工作,忙應酬聚餐,抽菸喝酒,去KTV,那麼現在你想出小區門,站崗的人都不讓你出去了,那就好好待在家裡,培養培養自己的綠色愛好吧,以前你一直想做的事情,著手做它吧。

看書、做個手工、網上免費看個電影,或者跟久未謀面的家人和朋友,在網上暢聊,聊個痛快。

感受自己的成長。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2020年春節是最冷清的,大過年的小區拉得的橫幅是“拒絕走親訪友”和“待在家裡不出門就是在做貢獻”。但是我們每個人在這場全民抗疫的運動中,都看見了更深層次的東西,首先一點是要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我們要在其位謀其政,我們要管理好自己不要給別人添亂、珍愛親情等等實在是太多了。

疫情之下,還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的人們,真是可親可敬的勞動者,致敬勞動者!我想疫情結束之後,戴口罩會成為一項全民的好習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