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這個皇后雖被廢卻得善終,最終又重新得皇后稱號

古代的皇后若是被廢,基本上一生也就沒有希望了,不過今天我要說的這位皇后,卻因為被廢黜了皇后之位,因而可以壽終正寢。而且,最終又被追諡為皇后,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位皇后姓汪,明朝順天府(北京)人,宣德二年生,生得頗有姿容,且有賢名。

明朝這個皇后雖被廢卻得善終,最終又重新得皇后稱號

  (汪氏)

  正統十年,明英宗朱祁鎮聽說了汪氏的賢名,想到自己一直被養在宮外的弟弟朱祁鈺也到了結婚的年紀,於是親自作主,將汪氏嫁給了他。由於當時朱祁鈺已被封為郕王,汪氏便被冊封為郕王妃。

  正統十四年,汪氏生下一女。

  同年八月,心懷英雄夢的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下,親率十萬明軍平叛蒙古瓦剌軍,臨走時安排朱祁鈺監國。

  然而,明英宗畢竟沒有打過仗,在他走到土木堡時,遭到了瓦剌軍的圍攻。明軍慘敗,而他也成了瓦剌首領也先的俘虜。

  也先本來以為自己綁了個大肉票,三番五次獅子大開口,找明廷要錢要物。結果明廷官員不僅不理睬他,還共同擁立了新皇帝,也就是正在監國的朱祁鈺,是為明代宗。

  朱祁鈺成了皇帝,那汪氏也理所當然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后。

  當時蒙古也先派兵攻打北京,由於官員百姓同心同德,抵抗住了也先的攻打,不過,戰爭後的北京“諸死事及老弱遇害者暴骨原野”,簡直是慘不忍睹。

明朝這個皇后雖被廢卻得善終,最終又重新得皇后稱號

  (北京保衛戰)

  汪氏見之不忍,於是下詣命校官掩埋安葬,又“勸帝設齋醮恤之”。

  皇嫂錢皇后由於丈夫明英宗被俘,在宮中多方奔走,常常哀哭不已,汪氏也極盡撫慰,勸解開導。

  由於汪氏體恤民情,多有善舉,不僅替朱祁鈺樹立了好口碑,還穩定了當時動盪不定的人心,可以說她為朱祁鈺鞏固皇權,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然而,人畢竟是有私心的,朱祁鈺也不例外。打他坐上了皇位後,便想要廢黜明英宗的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兒子,朱祁鈺是有一個的,不過不是汪氏所生,而是他寵愛的妃子杭氏所生的朱見濟。

  朱祁鈺也知道,第一,朱見深沒有過失,冒失地廢掉他的太子之位,一定會引起朝臣們的不滿;第二,朱見濟只是庶子,按“有嫡立嫡”的祖制,汪氏若能生下嫡子,那便可以堵住悠悠之口了。

  遺憾的是,景泰二年,汪氏再次誕下了一女。這讓朱祁鈺大為失望。失望之餘,他開始大肆賄賂朝臣,眼見時機成熟,朱祁鈺決定改立太子。朝臣們沒有意見,可是有人卻堅決不同意,這個人就是汪氏。

  汪氏是明英宗的緣故,才有今天的,所以她一直對明英宗心存感激。另外,她也一直認為明英宗才是皇帝,早晚要復辟。朱祁鈺只能算代理皇帝,太子是國本,朱祁鈺怎麼可以隨便亂動呢?因此她尤為反對。

明朝這個皇后雖被廢卻得善終,最終又重新得皇后稱號

  (朱祁鈺)

  朱祁鈺見汪氏執拗,乾脆把才做了三年皇后的她廢為庶人,另立了杭妃為皇后,並把朱見濟立為了太子。

  朱祁鈺的簡單粗暴,果然引發了軒然大波。禮部郎中章綸,一再上疏請求恢復汪氏的中宮位號,以正母儀。朱祁鈺大怒,將章綸打了個半死,這才堵住了朝中不滿的聲音。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沒想到朱見濟做太子不過一年,便病死了。隨著朱見濟的死,杭皇后悲痛萬分,一病不起。拖了一年,也隨朱見濟而去。

  皇后之位再度懸空,儘管朝臣屢有上疏,請求恢復汪氏的中宮之位,但朱祁鈺只是不理。

  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宦官曹吉祥、大將石亨等人趁機發動政變,打開南宮大門,迎立被軟禁於此的明英宗復辟。

明朝這個皇后雖被廢卻得善終,最終又重新得皇后稱號

  (明英宗)

  明英宗復辟成功後,將朱祁鈺降為郕王,並圈禁於西苑。同時恢復了汪氏的王妃稱號,讓她遷居郕王府。

  由於在明英宗離去後,錢皇后多得汪氏照料,錢皇后心懷感恩,將汪氏在宮裡的財物及曾受她差遣的侍女太監,一併讓她帶出了宮。

  不久,朱祁鈺暴病而亡。明英宗下令,朱祁鈺所有的妃子均要殉葬,唯獨赦免了汪氏。

  廢太子朱見深也恢復了太子之位,他對汪氏當年的仗義執言,一直心存感恩,因此視汪氏如母,“事之甚恭”,孝順有加。後來,他繼位後,尊汪氏為母后。

  正德元年12月,80高齡的汪氏壽終正寢。朱見深悲痛不已,雖以嬪妃級別的葬禮厚葬她,但堅持讓她享有皇后級別的祭祀之禮,並將她與朱祁鈺合葬於金山景泰陵,上諡號“貞惠安和景皇后”。

  汪氏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從郕王妃到皇后再到庶人又復為郕王妃,後追諡為皇后,可以說嚐盡人生冷暖,然而她若不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哪裡又能活到80歲高齡呢!所以人的得失,真不是眼前能看得明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