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魚咬鉤,提竿沒有魚怎麼辦?

天使降臨2019


有魚咬鉤,提竿不中魚這個問題存在的因素很多。分析有以下幾點:

1。釣點小雜魚太多,窩點當你拋竿入水,小魚就會過來搶食,小魚主要吃餌團旁散落的細小食物,浮漂還沒等站立下沉就有很大的動作,因為小魚嘴巴小,還有就是全部都在搶食餌料。所以動作大,提竿不中魚。

2。餌料霧化過大,或過硬。霧化太大會招來成群的小魚搶食。也就是第一種原因了,餌料過硬的話,魚吸食餌料時如嘴後魚漂會產生動作,當你提竿時魚鉤不能刺中魚嘴,導致魚迅速吐鉤,提竿空槍。

3。線組,子線過大,魚搶食時導致擋口,迅速吐餌,到時提竿空槍。

4。魚漂調得太靈,當魚剛進窩吸食餌料時,嘴唇剛碰到餌料或者警惕性高的滑魚圍著餌料打轉試探,尾部煽動水流導致有漂像,提竿不中魚。

以上我個人認為的幾種魚咬鉤,提竿不中魚的幾種原因,稍注意調整一下就應該可以有漂像提竿中魚了。

我是海珊天萌,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有所幫助。謝謝🙏。


海珊天萌


我是野釣大彎弓,一位熱愛垂釣喜歡野釣的釣魚人,很高興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關於有魚咬鉤,提竿不中魚的情況,我們首先要分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情況,然後才能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依我個人的經驗,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小雜魚鬧窩(麥穗,鰟鮍,趴地虎等)。這種情況在野釣時會經常的碰到,尤其是夏季垂釣時,由於溫度適宜,小魚非常的活躍,如果用的餌料是腥味的,而且霧化很好的話就會招致大量的小魚,小魚一來,由於他們的個體小,嘴巴太小,根本無法吞下餌料,這就導致浮漂會出現各種漂相,上上下下,如同跳舞一般,無論是黑漂還是大頂漂,抬竿也不會中魚,讓人十分的惱火。關於如何應對小魚鬧窩,我們可以儘量選用本味,香味和腥香味的餌料;實在鬧得厲害可以掛顆粒商品餌或者穀物顆粒;浮漂調的頓一些;極端情況可以用跑鉛甚至雙鉛釣法;更詳細情況可以參看我對“河裡釣魚,小魚鬧窩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解答。

二、魚鉤過大。魚鉤大了。在排除小魚鬧窩的前提下,魚鉤大了的話,魚在吸餌的時候就會造成檔口,無法將餌料完全的吸入口中,這時候就會經常出現魚咬鉤而不中魚的情況。比如說我們想釣一兩左右的小鯽魚,正常情況我們用到二號或者三號的袖鉤就可以了,如果我們做釣時用了五號甚至六號的袖鉤,由於魚鉤過大,這就會導致魚吃口困難,出現頻頻提竿而不中魚的情況。

其實選魚鉤是有個標準的,就是魚鉤的大小是你想垂釣目標魚魚嘴的1/3大小就可以。


三、餌料擋口。有的時候你用的魚鉤合適,但是做釣用的餌料過大,而且狀態不好也會出現擋口的情況。比如我們搓餌垂釣,搓的餌料過大,過硬,餌料的大小已經超過魚嘴的大小,這也會使魚吸食困難。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開制餌料時掌握好水比,上的餌料不要過大,尤其是搓餌和掛顆粒垂釣時。

四、浮漂調釣過靈。如果調釣過於靈敏,魚進窩攪動水流,甚至觸碰餌料,浮漂都會出現信號,這時候提竿,很顯然是無法中魚的。其實浮漂的調漂也是需要針對目標魚的。比如說,我們野外垂釣鯽魚,由於鯽魚屬於底層魚類,大部分時間都在水底,而且他們吃食的時候有個特點就是尾巴朝上,嘴朝下吸食餌料。那麼我們垂釣這種魚類,調釣必須釣的鈍一些,可以調低目釣高目。浮漂調釣過靈可以通過上拉浮漂使釣目高一些解決。

五、抬竿時機不會。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對抓漂有一定的經驗,如果抬竿過早,魚還沒有把魚餌吸進嘴裡就提竿,這顯然是無法中魚的,反之,抬竿過晚也不行,有的魚類有涮餌的習慣,抬竿過晚,剛好魚在吐餌,也是不會中魚的。抬竿時機需要學會讀漂,記住經常中魚的漂相,多加練習就可以了。

綜上,我們從魚鉤、餌料、浮漂、抬竿時機等方面分析了抬竿不中魚的情況,並給出了想應的解決辦法,這僅限於個人的垂釣經驗,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師指正,畢竟釣無定法,需要我們多學多練。

我是野釣大彎弓,一位熱愛垂釣,痴迷野釣的釣魚人,如果你喜歡我,請關注我,並給我個贊。感謝!!!!


野釣大彎弓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有魚咬鉤,甚至是黑漂,迅速提竿,但是卻沒有中魚,這種情況很常見,讓我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個方面,就是咬鉤的魚的問題。像餐條、鰟鮍、麥穗、趴地虎這類雜魚,遊動速度非常快,咬鉤速度也很快,一咬一吐就是一個黑漂,這類魚嘴巴又很小,有的時候只咬到餌料的旁邊,也會引起漂動甚至黑漂,所以就會出現提竿沒有魚情況。釣魚人遇到雜魚鬧夠的情況,是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的,常用的辦法是少用腥餌,餌料的狀態需要硬一些,霧化性少一些,或者乾脆用沒有霧化的顆粒,例如小麥粒、玉米粒等等。

第二個方面,就是我們調釣的方面入手。排除雜魚鬧鉤的情況,提竿無魚,那就是我們的調釣過靈,魚兒嘴剛碰到餌料,浮漂就有大的動作甚至黑漂,這個時候提竿,當然就無魚了,越是釣小魚,對線組的搭配、浮漂的選型、現場的調釣要求就越高,像我們野釣,理想的狀態是不靈不頓,但是這只是個理論的狀態,實際做釣過程中,我們對子線的彎曲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我們才好根據實際的上鉤情況,來做下一步的調整。歸整下來可以這樣說,漂動起竿無魚,太靈;漂不動起竿有魚,太頓;水底跑魚,太靈;水面跑魚,太頓。然後就是可以看釣上來的魚鉤掛的魚嘴的位置判斷水底的靈頓情況。

當我們明白上面的道理後,自己就知道怎麼根據實際的做釣情況來調整浮漂了。碼字不易,希望對大家有用,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贊成我的見解或者想要給我多一點鼓勵和支持,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棲野釣娛!不甚感激!!!後期我準備和我的發小每個週末出外拍攝釣魚的視頻,跟大家交流學習釣魚的技巧和心得,萬望支持!!!








棲野釣娛


有漂相不中魚,原因很多。首先是漂調的太靈或者太鈍,可以試試釣鈍或者釣靈一點;其次是鉤子是不是太大擋口,或者子線太粗不夠柔軟魚吸不到位;再就是餌料是否拉絲粉太多擋口。有吃口不中魚,我們要一項一項排查只到中魚為止。



梅西阿建


感謝提問!

有的釣友釣魚時釣正得不亦樂乎,但同樣有很多釣友釣得很頭疼。為啥呢?除了資源不給力釣不到幾條魚以外,好不容易有魚咬鉤,抬杆卻沒有魚,就是釣友們常說的跑魚。可能有的釣友會覺得是因為沒有用帶倒刺的魚竿才會跑魚,於是換了倒刺的魚鉤也照樣跑魚,甚至跑魚的幾率更大。這是為啥呢?又該怎樣避免?下面小編給大家羅列出幾種脫鉤跑魚的情況和應對方法。

一,提竿刺魚馬上切線跑魚出現這種情況,十有八九都是拋滿竿造成的。在拋滿竿的情況下,魚兒掙扎時很容易形成“拔河”的現象,哪怕你的線組不小,也很容易切線。可以說只要是出現拔河,切線的幾率幾乎在九層以上,如果拔河都還沒切線,但是鉤拉直了,那麼說明你的線組真的有點大。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議大家不要拋滿竿,在拋竿之後可以有個向後拖的動作,將線組後拖個20釐米左右,這樣就不容易拔河切線了。

二,中魚後魚都快出水面了卻跑魚這種情況有時候是子線斷了,有時候是子線沒斷。如果是子線斷了,那麼說明你子線比較小,但是遛魚的過程中太著急將魚遛出水面,魚兒見光的一瞬間產生極大的爆發力而切線。如果是大魚,建議先在水底遛魚消耗魚的體力,等消耗得差不多了再遛出水面。如果是沒有切線,那麼說明魚的個體不大,主要是魚鉤沒有掛牢固,比如說只掛到一點點嘴唇的肉,這說明是你抓口有問題。建議適當的放口,主抓有把握的信號。當然了,如果是魚口很弱的情況下,餌料的味型,狀態如果不給力也會讓魚兒覓食慾望不高,吃口比較小,容易出現掛到一點點嘴巴皮的現象。

三、魚鉤沒選對所謂的脫鉤跑魚其實就是魚在上鉤之後,人用力拉不上來,沒一會兒就讓魚給跑了。要想避免這種情況,首先就是魚鉤選的不對。有大部分的釣友都會產生一種誤區,就是覺得我只要是用了大的魚鉤,就不會出現跑魚的現象。

其實魚鉤過大,小魚反而很難將鉤子吞進嘴裡,尤其是天冷的時候,釣鯽魚一定要用小鉤細線才能吃得穩。其實大家可以用那種帶倒刺的魚鉤,這樣就相當於上了雙層的保障,只不過大家一定要選好尺寸,選大、選小都不可以。

四、飼料搭配不對跑魚餌料是很講究對魚口的,如果你的餌料太硬,就會讓魚兒不好消化,一般吃進去就會很容易吐出來。而且還容易出現假漂相,所以出現脫鉤跑魚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大家是進行野釣,建議餌料的霧化不要太好,若是立馬散成一大團,就會增加大魚的警惕性,咬鉤時動作就會很輕,很容易讓到手的魚兒跑掉。建議大家用那種拉絲粉,不僅柔軟易定型,還不容易散,用來釣魚最合適不過了。

五、調釣不對調釣不對是造成脫鉤跑魚最常見的原因,而這也是大家很難學習的一點,需要經驗的積累才會掌握。有時調太靈,魚兒小小的動作就會讓我們誤以為魚兒上鉤,這時一旦提竿,就很容易“打草驚蛇”,尤其是警惕性比較大的大魚。如果大家實在是搞不明白,建議大家備個調釣器,從外形上看就像是水母,它可以幫助大家找底更快更準,各種複雜的水底情況都應對自如。

六、魚竿太硬,刺魚太過用力也會造成跑魚追求硬竿是很多新手的通病,很多釣友28調的魚竿都不看在眼裡了,但是對於釣鯽魚來說硬竿真的沒必要。為啥呢?鯽魚力氣小,用硬竿一點感覺都沒有,而且魚竿太硬,用力刺魚的時候瞬間產生的力量很容易切線,脫鉤跑魚也就不奇怪了。即使沒有切線,也很容易拉豁魚嘴,魚嘴都拉豁了還哪裡不跑魚呢?

七、抓口不及時也會跑魚很多時候釣魚釣的是基本功,抓口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比如說有時候抓口太早,魚兒還沒將餌料吸入嘴裡你卻提竿了,那麼直掛到一點點嘴巴皮,跑魚的幾率就相當大了。如果提竿太晚,也同樣如此,這時候魚兒都要把魚鉤吐出去了在提竿也很容易跑魚。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在冬季釣鯽魚的時候,很多釣友都習慣用長竿釣深水,但是注意力不集中,手腳稍微慢一點就是空竿或跑魚。因為水深,信號傳遞有延遲,也有衰減,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容易出現魚兒吐鉤了再提竿的現象。只要相對的做出改變基本上跑魚的幾率還是不大的,遇到這些情況咱們要找到原因然後適當調整就好。

希望以上講的對大家有用,覺得還不錯的話 請點點關注







小青年釣魚人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提杆不中魚有以下四中原因,

1、釣餌狀態不夠理想

儘管有口不中魚的原因有很多,但絕大部分都是餌料狀態不夠好,就比如在釣小鯽魚時,由於魚嘴小,餌料大,所以魚也能只能在餌料邊緣慢慢細食。另外就是在垂釣輕口魚時,如果餌料的比重過大或太硬,也會導致入口性比較差,魚不喜歡直接吞食,最後才導致魚有吃口而不中魚的現象。

2、浮漂調釣過於靈敏

另外除了餌料狀態不夠好之外,還有可能跟浮漂調釣有關係,雖然臺釣靈敏度較高,釣靈一些可以使漂相增多,但由於這些漂相過於雜亂,釣友很難正確辨別漂相,所以才會導致有口揚竿不中魚的現象。

3、魚鉤大小選擇不當

其實這跟第一點有點相似,因為選擇的魚鉤偏大,餌團也就相應的增大,而如果只是釣個體偏小的鯽魚或白條,魚不可能直接將餌吞下,所以才會一點一點吸食它,當然魚鉤選擇過小也不好,魚鉤太小,就很難將魚唇刺穿,往往中魚一瞬間就“蹬”的一聲跑了,所以釣多大的就該用多大的鉤。

4、魚已經被釣滑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魚被釣滑了,就相當於黑坑中的魚一樣,釣了又放,放了又釣,這時魚經過了不少釣友的訓練,吃餌就變得非常謹慎小心,當釣友遇到這種情況時,要麼以釣黑坑的方式來作釣,要麼就果斷換釣場,如果還是按照原套路來釣的話,有口不中魚那是常有的事。

綜上所講述的正是:魚有咬鉤,卻釣不上來的一些原因,以及各位新手釣友容易犯的4個錯誤,當然如果你對此有不同的看法,還請多多指教與提醒。



農家小屁孩


雖然野釣中最讓人發愁的就是雜魚鬧鉤,但除了這一煩惱,有時還會遇到有口不中魚,儘管漂相居多,魚咬鉤的頻率也很高,可就是每次揚竿都釣不上來魚。

可能這種現象,釣魚老司機一眼就能看出“玄機”,但對於新手釣友而言,現在能做的,也就只能後悔自己犯下了4個錯,當然此時改改也不吃虧。

1、釣餌狀態不夠理想

儘管有口不中魚的原因有很多,但絕大部分都是餌料狀態不夠好,就比如在釣小鯽魚時,由於魚嘴小,餌料大,所以魚也能只能在餌料邊緣慢慢細食。另外就是在垂釣輕口魚時,如果餌料的比重過大或太硬,也會導致入口性比較差,魚不喜歡直接吞食,最後才導致魚有吃口而不中魚的現象。

2、浮漂調釣過於靈敏

另外除了餌料狀態不夠好之外,還有可能跟浮漂調釣有關係,雖然臺釣靈敏度較高,釣靈一些可以使漂相增多,但由於這些漂相過於雜亂,釣友很難正確辨別漂相,所以才會導致有口揚竿不中魚的現象。

3、魚鉤大小選擇不當

其實這跟第一點有點相似,因為選擇的魚鉤偏大,餌團也就相應的增大,而如果只是釣個體偏小的鯽魚或白條,魚不可能直接將餌吞下,所以才會一點一點吸食它,當然魚鉤選擇過小也不好,魚鉤太小,就很難將魚唇刺穿,往往中魚一瞬間就“蹬”的一聲跑了,所以釣多大的就該用多大的鉤。

4、魚已經被釣滑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魚被釣滑了,就相當於黑坑中的魚一樣,釣了又放,放了又釣,這時魚經過了不少釣友的訓練,吃餌就變得非常謹慎小心,當釣友遇到這種情況時,要麼以釣黑坑的方式來作釣,要麼就果斷換釣場,如果還是按照原套路來釣的話,有口不中魚那是常有的事。

綜上所講述的正是:魚有咬鉤,卻釣不上來的一些原因,以及各位新手釣友容易犯的4個錯誤,當然如果你對此有不同的看法,還請多多指教與提醒。






釣魚阿桂


可能有幾個原因導致。1.調釣過於靈敏,會造成虛假新號多,中魚率下降,換大吃鉛的浮漂或上退漂座調頓,會適當解決;2.小魚鬧窩,白條,麥穗等小型魚因為嘴小,所以會頻繁啄食,造成漂相異常,把魚餌換成素餌或者本味餌,加大餌團和瓷實度,會適當解決。



我漂呢


1、魚沒有進窩。這個又分兩種情況,即釣點周圍沒有魚和魚路過卻不敢進窩

2、魚進窩了,卻不吃餌。魚不吃餌的情況就多了,可能是小魚搶食嚴重輪不到吃;可能是光吃窩料不想吃餌;也可能是餌料不對路。

提高提竿率的技巧,可參考下。

1、開一份散餌。持續誘魚,而且魚進窩後會直接咬鉤

2、換釣位。如果咱們釣了很久仍然沒有誘來魚,說明附近沒有魚,或者魚的活性不高

3、換蚯蚓等活餌。魚進窩了,但活性不高或者對商品餌不喜歡也是很少甚至不會咬鉤的,這時掛上蚯蚓、紅蟲效果立竿見影

4、改用皮筋顆粒、麥粒、玉米等不易化開的餌料。窩子裡有魚、活性也高,但因為小雜魚搶食太嚴重,造成餌料到底就沒了,咱們就要用不易化開、不易被小魚吃掉的餌料掛鉤


嘻嘻哈哈快來人啊


1、調整餌料,排除雜魚鬧窩等情況,餌料味型決定了魚是否會咬鉤,而它的狀態就決定了魚口的快慢。

雖然揚竿不中魚的原因有很多,可餌料狀態卻是影響中魚率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在吃口亂的情況下作釣,可對餌料進行搓拉結合,魚少用搓,魚多用拉。另外搭配餌料的時候,如果確定雜魚少,可以在裡邊添加一些輕麩來調整狀態。

2、上推浮漂釣鈍

作為一名老釣手應該很清楚,野釣過程中的魚情並非一成不變,所以浮漂調釣方面也要隨之改變。比如在釣靈的情況下,魚口比較亂,揚竿總不中魚時,可以試試上推浮漂釣鈍一些,因為在釣鈍期間,兩子線會處於彎曲或躺底的狀態,這樣浮漂漂相會更為真實可信,從而達到提高上魚率的目的。

3、學會適當放口

當然要想在野釣中釣一天都不想收竿, 就一定要學會看魚口,所謂“看口”,就是根據魚咬鉤出現的漂相,從而決定要不要揚竿刺魚的一種判斷。所以多次揚竿不中魚時,務必要學會看口和放口,不要一見漂相就提竿,否則將會越釣越煩,越釣越迷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