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隊員的戰“役”日常:享受“小確幸”,心懷“大擔當”

編者按:中西醫結合,共同戰“疫”。目前,已有28個省(市、區)630多家中醫醫院派出3100餘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選派由張伯禮、黃璐琦、仝小林三位院士領銜的專家團隊和4批國家中醫醫療隊共588人到武漢開展救治工作。中醫藥參與救治的確診病例共計60107例,佔確診總病例數85.2%。從社區防控到一線診療、危重症救治,中醫藥已經顯示了一定的效果,而這背後,離不開無數中醫人堅守的日日夜夜。

採集病史、靜脈注射、吸氧治療……這些不能再熟練的護理操作,在隔離病房中卻變得困難重重。厚重的防護服,好幾層乳膠手套,佈滿霧氣的護目鏡,每日都被汗水浸透的衣衫……這些是抗疫一線中醫醫療隊員的日常,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和不確定的生命風險,他們選擇彼此守望、彼此相助、彼此鼓勵,守護患者、築起希望!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每次推開病區入口的門,都有上戰場的感覺。每次推開病區入口的門,都有上戰場的感覺,但是有‘兄弟’陪伴,一路上順利很多。”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何靖是第二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他用文字記錄了自己與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魯曉龍醫生一起值班的點點滴滴。

2月13日早晨,他和魯曉龍醫生同時來到科室。魯曉龍醫生是90後,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一名兒科醫生。

交班完畢,他們倆熟練地戴好N95口罩和帽子,穿好防護服和鞋套,戴好護目鏡,相互檢查對方的防護措施。“還是老規矩,拍個照紀念?”何靖問道。“要不我們兄弟倆一起做個‘你最棒’的姿勢?”魯曉龍靦腆地回答道。

中醫隊員的戰“役”日常:享受“小確幸”,心懷“大擔當”

“醫生,趕緊去看看2床,額頭摔破了。”走廊上一名護士急促地呼叫。他倆快速走向2床阿姨,仔細詢問患者當時情況。所幸患者的神經系統查體正常,生命體徵監測比較穩定,經過傷口處理及精神安慰,阿姨的情緒很快穩定了。

“小夥子,真心謝謝你們。”阿姨感激地說道。“有我們在,不會讓您有事。”兩位醫生異口同聲地說道。

時間過得飛快,“兄弟”倆從1床很快就查到44床,基本掌握病區患者病情。魯曉龍醫生將記載患者病情的紙張拍成圖片,傳到清潔區的同事手機上。“兩位醫生辛苦了,暫時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出病區了。”手機裡傳來語音。

“老規矩,你先出,注意手衛生,脫防護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何靖關切道。魯曉龍給他做了個勝利的手勢。

經過嚴格的醫療操作後,他們依次從緩衝區出來,為彼此噴灑消毒水後就開始進行醫囑核對和醫療文書書寫工作。緊張忙碌的一天很快就結束了。何靖寫道,雖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還比較嚴峻,但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可愛”的集體 互相扶持共同進退

頻繁的清潔,讓薛春護士出現了皮膚過敏,每天還要悶著厚重的防護服,真是難受無比。得知這一情況,本來在清潔區值班的張靜護士主動提出替換薛春的隔離區班,讓她可以緩解不適……這是第二支國家中醫醫療隊的隊員、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唐杏杏所在的,她口中的“可愛”的集體。

“這樣的小確幸、小感動在我們集體裡不勝枚舉。”她記述說,為保證自身清潔,防止交叉感染,每天下班後大家都要進行自我清潔,要用消毒洗手液洗澡至少半小時,沖洗眼睛,清潔鼻腔和耳道。“昨晚出隔離病區在對頭、面部進行常規酒精噴灑消毒時,不慎將酒精誤入眼睛,導致了結膜炎。今早在隔離病房再被厚重的護目鏡壓迫了半天,眼睛又紅又腫,一直流淚。中午換班,吳會會主動頂替我完成下午的隔離病房工作。我心裡有一股暖流,彷彿淚水去到了心裡。”

這就是她們可愛的集體,默默牽掛,互相扶持,共同進退。苦中作樂,積極向上,而我們也把團隊中的這種精神,潛移默化帶給患者們。

夫妻攜手出征 光榮而溫暖

在此次天津市組織的60名第三支國家中醫醫療隊醫護人員中,來自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朱家旺醫生和張豔護士是一對夫妻。丈夫朱家旺是一名急診醫生,妻子張豔是手術室的護士長。

妻子張豔說:“早在疫情出現的時候,我就響應號召報名請戰了。上週五,我報名支援武漢的名額獲得了通過。我馬上打給他,他還淡定地叮囑我注意安全,平安回來。沒想到告訴他這個消息沒多久,他就給我撥回來了,說‘我也去,咱一起,我在我們科室也報名了’!我倆當時在電話裡就笑了起來。”

夫妻並肩奔赴抗疫前線,他們沒有任何怨言,而是互相鼓勵,堅定選擇攜手出征。張豔說:“醫院發現我們兩個人的名字同時出現在名單中時,還關心地徵詢我們的意見,我們兩個不約而同地說‘我們可以’。”說到這次的特殊經歷,丈夫朱家旺深情地說:“2003年的時候我是一名醫學院的學生,沒能參加那場‘戰役’。17年後,我已經是一名醫生,有機會去前線,而且是和妻子一起,我覺得光榮而溫暖。”

雖然夫婦倆作為醫務工作者早已習慣了這種事情,而且覺得這就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對於4歲的女兒,他們還是有些掛念。孩子的姥姥姥爺在得知消息後,主動承擔起照看孩子的重任,“我爸媽跟我們說,堅決支持你們倆的工作,你倆放心工作,孩子交給我們,就一定給你們帶好!”

張豔說,“只是孩子並不理解我們究竟是去做什麼,只是知道要離開爸爸媽媽很長一段時間,依依不捨哭得很傷心。但是我覺得等她長大之後一定會為我們自豪的……”說到孩子,夫婦倆剛才堅毅的目光立即充滿了溫柔,浸滿了淚水。(本文素材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