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與京東開戰,盤點那些年從甜蜜走向反目的企業

復工進行時,沒想到率先衝上熱搜的企業,竟是神舟和京東這兩家曾經的合作伙伴。

2月20日下午一點多,神舟電腦在其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因京東拖欠神舟3億多元貨款,“我們正式起訴京東”,配圖是神舟起訴京東的聲明與訴訟信息。隨後,神舟電腦董事長吳海軍評論並轉發此條微博,稱“欠賬還錢,天經地義”。

神舟與京東開戰,盤點那些年從甜蜜走向反目的企業

京東的回覆也相當迅速,兩個多小時後,京東電腦數碼官方微博發佈聲明,回應稱,“因神舟違反雙方簽署的產品購銷協議條款,導致其未結算貨款被暫緩支付。”

晚間,神舟電腦官方微博及吳海軍,針對京東的回應,再次發佈微博,“實錘,明天見”,並具體回覆:

1、京東的聲明證明京東確實拖欠了神舟鉅款;

2、神舟沒有違反雙方簽署的產品購銷協議的任何條款;

3、在神州再三追款而京東拒不支付的情況下,神舟去法院起訴完全是合理合法的解決途徑;

4、欠賬還錢,天經地義!希望京東遵守契約精神立即支付拖欠神舟的貨款。

神舟與京東的糾葛背後到底有怎樣的真相,還有待後續進一步追蹤。不過,京東和合作商家之間的愛恨情仇,倒並不是第一次。

早在2017年,京東曾將紅品愛家、杭州紅府家居兩家昔日的合作商告上法庭,分別索賠500萬。原因是京東認為,這些商家發佈“不忍京東霸權退出平臺”相關言論侵犯了京東名譽權。不過,當年“618”期間退出京東平臺銷售的商家其實遠遠不止這兩家,海瀾之家、真維斯、森馬等知名品牌以“戰略調整”、“業務調整”等名義退出。

神舟與京東開戰,盤點那些年從甜蜜走向反目的企業

京東之外,不盤點不知道,一盤點嚇一跳,原來這麼多知名企業都曾和自己的合作伙伴鬧翻,甚至從甜蜜合作走向水火不容。他們的背後,究竟都有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未曾揭開的真相呢?

菜鳥與順豐一度“分手”

江湖上從不缺少馬雲的各種傳說,還有這樣的一個段子:馬雲最佩服的人是王衛。段子真假難說,不過阿里與順豐倒是真真切切差點鬧翻“分手”。

阿里與順豐的關係也曾融洽過。在阿里進軍快遞物流行業之前,阿里的核心業務——電商,天然後包括順豐在內的快遞物流公司是盟友。但,隨著阿里成立菜鳥,雙方的關係就變得微妙起來。

2017年6月,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突然發佈了一份聲明,表示順豐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給商家和用戶帶來了傷害。次日,順豐也發了聲明。說是阿里把順豐從物流選項中剔除,因為順豐不願意把用戶隱私信息提供給菜鳥。

雙方各執一詞,事情鬧成了“羅生門”。京東、騰訊力挺順豐,四通一達站隊阿里,眼看雙方就要徹底鬧翻,中國郵政出面協調,這才勉強和解。

不過,暫時的平靜下,是阿里對順豐的逐步合圍。到2019年底,阿里已完成對圓通、中通、申通、百世等四家快遞公司的戰略投資,快遞櫃領頭羊豐巢也是阿里系投資公司。山無常勢,水無常形,阿里與順豐,其實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要麼走向深度合作,要麼走向競爭對峙。

神舟與京東開戰,盤點那些年從甜蜜走向反目的企業

鏈家與搜房網割席

2014年,北京鏈家房產全面終止與搜房網的合作,我愛我家、中原地產等二手房中介也紛紛表示跟進,考慮終止和搜房網的合作。除了搜房網,安居客、58同城等互聯網平臺同樣受到多家房產中介的抵制。

反目成仇的原因,除了鏈家等聲稱的,搜房網等網站端口收費過高之外,其實有更大的背景與更深的原因。

2014年中國各地樓市普遍不景氣,二手房銷量跌破冰點,房產中介日子難過。而此時,網站依然拿著高昂的端口費,對中介的生存空間造成進一步擠壓。這是雙方反目的背景前提。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日子難過的時候,雙方也在考慮自身的轉型,各自拓寬自己的經營模式,勢必和原先的合作伙伴產生了競爭與衝突。一方面,以鏈家房產為代表的的傳統線下中介已經開始大力發展O2O 模式,開始自己創辦電商網站;另一方面搜房網、安居客也開始試圖從線上轉為線上線下聯動模式。

神舟與京東開戰,盤點那些年從甜蜜走向反目的企業

沃爾沃與經銷商反目

汽車整車廠商和下游經銷商,原本是銷售鏈條上互相依賴、互相成就的合作伙伴,但在市場下行的環境下,原本相互依存的關係發生了變化,昔日親密合作的夥伴之間矛盾激化甚至反目成仇。

2018年,沃爾沃的三家經銷商退網,併發布聲明,稱從2014年底以來,三家4S店累計虧損已超過3000萬,但是沃爾沃方面卻遲遲不肯兌現三年多累計400多萬的返利,因此被逼退網。

不過,沃爾沃方面有不同的說法。沃爾沃曾因這三家經銷商不合格的銷售表現,對其發佈了正式的溝通警告函,要求在3個月內整改、提升業績表現。沃爾沃隨後還發現這三家經銷商存在一些違背雙方協議的行為,於是同意三家經銷商退網。但後者無理索求,並採取不正當方式試圖施加壓力。

除了沃爾沃之外,眾泰汽車也曾發生過類似事件。爭端的背後,是市場下行、銷量下滑的背景下,產業鏈的不同環節之間,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受到挑戰,各方的心態發生了失衡。

神舟與京東開戰,盤點那些年從甜蜜走向反目的企業

怡亞通與經銷子公司決裂

怡亞通(002183.SZ)成立於1997年,是A股首家供應鏈服務上市企業。怡亞通在2009年推出了“380分銷平臺計劃”——在全國380個主要城市建立深度供應鏈分銷平臺。

所謂深度供應鏈業務,就是分銷,即通過管理輸出、資金支持吸引地方經銷商參股,怡亞通控股,成立合資子公司。子公司將上游品牌商的商品輸送至終端渠道商及消費者,併為客戶提供銷售支持、市場服務、結算服務、物流分撥、售後保障等一站式服務。

然而,2016年,怡亞通的兩家合資子公司卻與其公然決裂。怡成公司、怡和公司的小股東向怡亞通“連發四彈”,甚至直指其碰觸相關法律法規底線。當然,怡亞通迅速反擊。只是作為上市公司,股價受到影響,公眾聲譽受到損害。

事件的背後,暴露出怡亞通在快速收購擴張的過程中,股權整合、與小股東溝通、管理磨合方面還存在工作缺失、手法粗糙的問題。

神舟與京東開戰,盤點那些年從甜蜜走向反目的企業

案例啟示

巴菲特說,“當潮水退去時,你才會知道誰一直在裸泳”,合作企業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當市場繁榮、銷量增長時,潛在的業務衝突、利益分配矛盾都會被掩蓋。而一旦外在形勢緊了,利益的爭奪就會顯得寸土必爭。對企業來說,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就應該未雨綢繆,建立好跟合作方的長效合作機制,並且,要把該做的整合工作做紮實、做細緻了。只有這樣,當陰雨連綿的日子來臨,雙方才能成為真正並肩作戰的親密戰友!

東掌通寡頭頂層設計,更高端的股權整合諮詢,超級股權模式創造超級企業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