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大門向外挪了十幾公里,想進景區,必須附加四十元的車費,你還會來嗎?

長橋地產服務


多數景區都是這樣吧,售票處和停車場不設在景點處,必須坐景區交通才能抵達。

河南雲臺山這點做的比較合理,去景點確實要坐景區交通,但不另外收費,而且定時定點發車,想在哪個景點下車自己決定,停車場、售票處周圍吃飯、住宿、購物都很方便。

雲臺山的另一個景點“青龍峽”就有點扯了,說是有云台山門票遊青龍峽免費,但要自己開車去,四十多公里。

青龍峽離景區售票處十幾公里,必須坐景區大巴,所以說,你開了幾十公里來這裡,還是必須花三十五元坐景區大巴才能到達青龍峽。你去不去?不去,這段路是不是跑得有點冤?而且還只能原路返回。去吧,心裡又有點不爽。

玩過雲臺山,青龍峽真的沒什麼吸引力。三千多級臺階下山,走完七點五公里峽谷,還要爬三千多級臺階回到山上。走不動?那你就還得花一百多元坐纜車。

景區交通免費的,可以理解為對景區的保護和管理,景區交通另收費的,就是套路,就是變相收費。


青島夫妻房車行


記得第一次遊薊縣梨木臺,買票進景區有一趟接送小巴,下車後,走不多遠還有一趟接送小巴,我想,出來是逛景的,再坐車,嘛也看不見了,於是,選擇徒步,由於對景區不熟悉,害自己了!從第二趟接送小巴的起點開始走,四月初的日子,兩側山上剛剛嫩綠髮芽兒,光走山路了,精疲力盡的到了第二趟接送小巴終點站,一打聽,怎麼著?景點還在上邊啊![流淚],再爬上去,再下來,人家收車了,我回都回不去了,唉!認倒黴,就這一次。


馮sir4


標新立異,頭天一枝獨秀,第二天就百花齊放,學的快呀。這樣可以增加收入呀。比如去年我了某個景區,門票110元,景區區間車是兩方向,2次景區車加起來近300元。哈哈,不過,這樣管理也好,景區內只有一種車,不亂,有秩序。反正各有利有弊。


北極熊66


國內歷史遺蹟,博物館,文化古城景點,一律參照故宮門票價位,不得超過60元。5A自然山水景觀,門票價不得超過50元。4A景區30元,3A景區10元。景區大門與景點距離,不得超過一公里。因地形地理限制,遠於一公里的,擺渡車船,一律參考公路水路客運價,不得超出!讓普通百姓也能領略的起中國文化和自然風光!


渭河飛雁


武夷山風景區停車場、景區遊覽車出發站離真正的景區5公里。關鍵他是在跟景區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地方建的停車場。去的時候沒太注意走了多遠,遊覽完天遊峰下山時景區車收車了[流淚],原以為沒多遠,心想順公路走回去吧!誰知道有5公里啊還有岔道!😭我們可是剛剛爬完天遊峰啊😭😭😭,拖著兩條沉重的雙腿走了快兩個小時,回到停車場時天都黑透了,停車場裡就剩我們一個車了!


木頭1690748078663


中國式的收費,俗稱細繩子勒死人,移動公司的模式,門票不漲,漲附加,擺渡車收費,停車場收費,美名其曰,安全管理,交通管理,景區為您著想,稻城亞丁,門票150元,大門32公里開外擺渡車收你120元,到衝古寺換觀光車往返80元6公里到洛絨牛場,欲上牛奶海再換騎馬500元,否則你爬上去,體力好動作快一天來的及,體力差的不出錢你就別看,不強迫,純屬自願,反正你幾千公里來了,我不信你不看,現在一聽景區,反感的很,稍為有點風景,人去的多了,建個大門就收費,我還是相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風景都在路上,景區是有錢人消費的,我還是去荒野郊外,靠近大自然,找尋真正的自然風光!



熱帶鼠鼠


說實話,你雖然是中國公民,你雖然是所謂的國家的主人,但是有些地方你不拿錢還真的不讓你進去。但凡有點山水的地方,基本上都弄個門開始收錢了。

旅遊景點門票較貴和亂收費的原因是地方財政對門票收入的依賴,以及景區單純依靠門票作為主要收入,景區的事業性支出、建設資金支出、日常資源保護的經費等運營支出,全都依靠門票收入,而沒有利用自身優勢資源進行商業開發,帶動旅遊相關產業的發展。這樣下去無疑是飲鴆止渴。會惡性循環。


慎獨135230


最缺德的就是廣西天等的德天瀑布,本來省道(或者是縣道)經過景區門口的,車開進停車場買了票就可以進去。現在停車場移出去十幾公里,從那裡轉擺渡車幾十元才能到瀑布的景區門口,這就是純屬為了賺錢,沒有其他目的。


羊羊歡喜


不請自來,以景區工作人員的角度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咱們大家外出旅遊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注意過,我們去的好多景點,都要做“擺渡車”或“電瓶車”才能到達景區的景點。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麼做呢?怎麼就慢慢的景區都形成了這個模式了呢?

第一賺錢:大多數人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就想到了“賺錢”,首先不能否認的是,這的確是景區賺錢的一個比較重要的一項。<strong>

第二解決就業:解決一部分當地人的工作問題,好多景區開發的時候,都會保證給居民解決一部分就業問題,一方面本地人比較熟悉景區,另一方面也解決了當地人的就業難題,和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strong>

第三緩解交通:在遊客車輛越來越多,像有的景區旺季每天能接待3萬人以上,都按大巴車算也有上千臺,大家想想得多大的停車場。為了緩解交通壓力,景區大門建得遠遠的,可以規劃更多停車場,停更多的遊客車輛,避免造成交通擁堵。

第四安全保障:上千臺車和上萬遊人,都在景區門口不好管理而且危險,還顯得景區特別無序,很容易發生事故,所以分批進入景點則是比較好的選擇。

第五無法建停車場: 很多景區自然山區,門口沒有空曠場地,大門當然要選擇一個平坦一點的地方,而這也會導致大門離景區遠了。

第六沿途介紹:有些遊客可能對景區不是很熟悉,大門到景區的路上會有很多關於景區的介紹,從大門走到景區遊客可能會對景點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比如公交車返程時間,景區重要參觀景點,景區一些注意事項等

感謝觀看,關注老趙,每天為您分享旅遊行業的那些事。


八達嶺老趙


有景區小交通費的景點一律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