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抗疫一線】範凱:用雙腳編織社區“防疫網”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有一個人穿梭於大街小巷,用自己的足跡編織緊密的網,把病毒牢牢阻隔在外。這個人諄諄不倦地排查核實,事無鉅細地宣傳講解,不辭辛勞地盡職履責。面對群眾,他以真心換真情;面對疫情,他堅守生命前沿。他,就是抱石路派出所副所長範凱。

【我在抗疫一線】範凱:用雙腳編織社區“防疫網”

作為分管社區警務工作的所領導,同時又是共產黨員的範凱,在站前社區民警抽調外出執行任務的情況下,主動承擔起站前社區民警的工作職責,履行公安民警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的宗旨。站前社區位於新餘的老城區,是最為複雜的社區之一,人流量大,外來人口多,各類場所眾多,防疫任務相當艱鉅。範凱每天安排完所裡的社區警務工作後,就立即來到站前社區,走訪社區小賓館小旅店,檢查總檯登記、清查房間、督促賓館消毒、對入住人員測量體溫。範凱時刻把轄區疫情防控放在自己心裡,提醒社區群眾不要外出,但自己卻做疫情防控的“逆行者”,走街串巷,用腳步履行社區民警的防控使命。範凱說:“我是一名社區民警,我要用雙腳在社區編織一張‘防疫網’,讓社區群眾不受病毒侵害!”

【我在抗疫一線】範凱:用雙腳編織社區“防疫網”

疫情期間,有數名湖北籍人員滯留在新餘無法返鄉,這些滯留的湖北籍人員大多都入住在新餘火車站周邊的小賓館小旅店。他們有的是春節前就來到新餘的,有的則是疫情爆發後才流入新餘的,給新餘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因素。範凱主動靠前工作,積極聯繫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將情況通報給街道辦事處。工作開展初期,範凱顧不上太多,深入“險境”,只戴著一隻口罩便帶領著全身防護服的醫務人員上門為每一位湖北籍人員進行體測。隨後,範凱每日都要上門對這些湖北籍人員的體溫進行監測,一日兩次,容不得一絲馬虎。長時間滯留外地有家不能回的日子是難熬的,加上長期在外開銷很大,疫情期間就連吃飯都成問題,滯留的湖北籍人員普遍情緒波動很大,範凱就時常與他們交流,疏導他們心中的鬱悶情緒,並且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們提供幫助。

【我在抗疫一線】範凱:用雙腳編織社區“防疫網”

湖北孝感的王某一家三口今年1月初從老家前往江西、浙江等地旅遊,返家的時候已經進入疫情高發期,一家三口被滯留在新餘火車站旁的一家酒店內。後來隨著春節期間疫情的持續發展,大多數酒店相繼停業,王某一家三口入住的酒店也做出了停業的決定,這道“逐客令”讓王某一家三口頓時不知所措。因找不到入住的酒店,王某隻能向民警求助,範凱得知情況後積極尋找營業的酒店,成功為王某一家三口聯繫入住了另一家酒店,王某一家對範凱感激不已。“疫情無情人有情,範警官的關切與救助,使我們這些外鄉人員感受到新餘人民的大愛無疆,感受到了人民警察的使命擔當。”王某一家對範凱的熱心幫助給予了高度讚揚。

【我在抗疫一線】範凱:用雙腳編織社區“防疫網”

社區民警是基層溝通的一扇窗,讓群眾深刻認識到疫情防控的緊迫性,積極採取防護措施,不恐慌、不信謠、不傳謠,是一項重點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範凱發現社區部分群眾並未從思想上引起足夠重視,認為自己遠離疫區就沒有危險。面對這樣的實際情況,範凱為了確保自己在防控宣傳中做到有理有據,他早早做好功課,熟記防疫知識,再深入社區,不厭其煩地開展入戶宣傳,進行耐心勸解。在日常疫情防控中,往往面臨著各種困難,比如在與社區群眾、商家的溝通中,說輕了,群眾、商家不重視,說重了,就有可能會帶來恐慌情緒。範凱深知做好防疫工作的不易,一次不成功,就兩次、三次……只要信息不完善、不準確就決不罷休。“範警官,每天都看到你樂此不疲的跑來跑去,一刻都不消停,這樣不累嗎?”一名小區保安問範凱,範凱回答道:“我在單位上外號是‘老馬’,跑是跑不累的,疫情就是警情,一刻都不能耽誤。”

【我在抗疫一線】範凱:用雙腳編織社區“防疫網”

在這關鍵時期,除了在社區排查走訪做好防疫工作之外,範凱還肩負了所裡帶班的任務,每六天就一次24小時值班,指揮協調處理各類警情,工作量遠超平日的社區警務工作。教導員心疼範凱的身體,讓範凱選擇調休,但被範凱婉言拒絕,第二天仍然堅守在崗位上。

【我在抗疫一線】範凱:用雙腳編織社區“防疫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當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戰鬥中,範凱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全力衝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他用日均20000步的足跡,默默走在社區的各個角落,始終牢記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彰顯著一名人民警察的責任與擔當。

【我在抗疫一線】範凱:用雙腳編織社區“防疫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