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埃博拉一戰成名 這家舉著港股"大旗"的企業又殺進科創板

近日,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下稱“康希諾”)提交的科創板上市申報稿顯示進入“已問詢”狀態。

因埃博拉一戰成名 這家舉著港股

這家創新型疫苗企業並不陌生。

早在2014年,因研製成功“亞洲首款”埃博拉疫苗,成立僅5年的康希諾聲名大噪,站上世界頂尖級創新疫苗研發的舞臺;2019年3月28日,康希諾敲開了港交所的大門,在開市鑼聲中掀起股價暴漲的高潮;僅約半年時間後,也就是2019年10月14日,它再次吹響了向科創板進軍的號角。

而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取得正向進展的當下,更有消息顯示康希諾已展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

不可否認,自2019年成立以來康希諾表現出的勢頭可謂強勁。但熱鬧背後,其實力究竟幾何?

01:從埃博拉病毒說起

埃博拉病毒疫苗可謂康希諾的頭號招牌。

將時間撥回2014年。這一年3月21日,一種急性傳染病在幾內亞最先出現,初期感染病例數為49人,隨後3月底鄰國利比亞里發現感染病例,5月塞拉利昂發現感染者。到6月18日,三國已經合併感染528例,死亡率高達64%。

這正是埃博拉病毒感染。也正是這一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大面積爆發後,各國將防治此類病毒疾病上升到國家安全戰略層次。

實際上,這並不是埃博拉病毒第一次對人類發起侵襲。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這一令人聞之戰慄的病毒就在非洲蘇丹和扎伊爾出現。2000年,埃博拉病毒疫情在烏干達爆發。2018年,在剛果爆發的埃博拉疫情更是被列為全球衛生緊急事件,到2019年8月剛果確診和疑似病例為2934例,其中死亡病例佔1965例,死亡率近七成。

病毒肆虐下,中國早年也就加入了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製行列。到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爆發之時,疫苗技術儲備已然成熟的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正急需一個產業轉化平臺將埃博拉疫苗推出實驗室。

康希諾由此登場。

彼時,康希諾原計劃用於研發新型肺結核疫苗的平臺是國內唯一的腺病毒載體平臺。“我們曾經做過肺結核疫苗,技術路線和埃博拉疫苗是完全一樣的,我們有技術儲備也有技術平臺,立即就把埃博拉疫苗推了上去。”康希諾創始人宇學峰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為了考察並確定臨床試驗能否順利開展,2015年4月下旬宇學峰帶著團隊,趕往正處於疫情暴亂期的非洲塞拉利昂。幾個月後,19個裝著埃博拉疫苗的大箱子被運到了中塞友好醫院,臨床試驗開始。

終於,2017年10月20日上午10點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在官網公佈,“批准重組埃博拉病毒疫苗(Ad5-EBOV)的新藥註冊申請”。這是全球第三個、亞洲第一支進入人體臨床的埃博拉疫苗。

Ad5-EBOV也在無意中成為了康希諾首個上市的產品,也是中國第一種經批准作應急使用及國家儲備的埃博拉病毒疫苗。這是一種5型腺病毒載體埃博拉病毒病疫苗,通過利用重組複製缺陷人5型腺病毒載體引發免疫應答以預防埃博拉病毒。

據悉,與跨國藥企競品相比,康希諾生物的Ad5-EBOV展示出更佳的穩定性且不需要超低溫儲存條件。該疫苗採用的凍乾製劑在2-8度儲存條件下有一年的有效期性,比國外研發的必須在-60度超低溫儲存的埃博拉病毒試驗疫苗具備更優良的穩定性,在非洲等高溫地區運輸、使用時,具有很大優勢。

當然,也正是由於這個原本不在開發計劃中的疫苗,康希諾開始在市場嶄露頭角。

02:科創板,再出發

但遺憾的是,埃博拉病毒疫苗的成名,卻沒有給康希諾帶來直接的收益。

康希諾方此前向媒體介紹,“公司的重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載體)產品目前供應急使用及未來國家儲備安排,會在國家有關衛生管理部門指導下使用,公司會根據國家特別需求安排生產。”

而康希諾整體的財務數據也難以說得上漂亮。招股書提及“報告期內無主營業務收入,僅產生偶發性的其他業務收入“,而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其實現淨利潤別為-4985.2萬元、-6444.91萬元、-13827.17萬元、-9347.36萬元。

因埃博拉一戰成名 這家舉著港股

從成本結構來看,目前康希諾最大的投入是研發費用。根據招股書,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康希諾的研發費用分別為5163.34萬元、6810萬元、1.13億元和9459.18萬元,其中2017年較2016年同比增長三成,2018年同比增長超七成,2019年前三季度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了九成。

高研發投入下,康希諾研發管線中總計在12個疾病領域(肺炎、結核病、埃博拉病毒病、腦膜炎、百白破等)擁有15種在研疫苗。除了埃博拉病毒(Ad5-EBOV)疫苗,公司核心產品預防腦膜炎球菌疫苗(MCV)目前有兩種(MCV2、MCV4)均已過了臨床試驗III期,並且MCV2目前已獲新藥申請批准。

因埃博拉一戰成名 這家舉著港股

其中,MCV2是用於預防感染腦膜炎奈瑟球菌(Lta)的疫苗,與目前中國批准的MCV2產品相比,康希諾在研MCV2在其3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更佳的安全性和更佳的免疫原性;MCV4產品則是中國首創疫苗,被認為具安全性及良好的耐受性,及在三個月至六歲的年齡組中顯示出良好的免疫原性。

另外,康希諾兩款百白破疫苗(DTcP)預計在2020年完成所有臨床試驗。

而當下,據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官微消息,“作為國內疫苗業內領軍企業和港股上市企業,康希諾主要承擔新冠病毒疫苗和臨床前評價研發任務,開展快速滿足應急的多種疫苗技術的評價,研發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重組蛋白疫苗等關鍵技術。”

也就是說,康希諾也已加入到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

因該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進展尚未有進一步披露,這裡暫不過多展開。回到“科創板上市”這一事件中來,如若順利登陸科創板,康希諾將無疑將是“港股+科創板”疫苗概念第一股。

目前來看,截至2月20日收盤的最新數據,康希諾在港股市值達183億港元,股價為82港元/股。相比2019年3月28日22港元/股的發行價,康希諾的股價已實現近4倍的高速增長。

因埃博拉一戰成名 這家舉著港股

接下來,康希諾在港交所的故事,是否能夠在科創板重寫?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