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閱”讀到“悅”讀——特級校長的居家親子閱讀建議

雙“特”戰“疫” | 從“閱”讀到“悅”讀——特級校長的居家親子閱讀建議


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能提升思維能力水平,為孩子終身學習和成長打下基礎。延期開學給孩子們提供了大量自主學習時間,正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的好時機。


那麼,居家學習期間如何選書,如何讀書,如何保證閱讀效果?且聽特級校長們來支招!


陪伴、引導孩子讀整本的書


雙“特”戰“疫” | 從“閱”讀到“悅”讀——特級校長的居家親子閱讀建議

北京市特級校長

北京市西城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

李慶元


☑ 選好書


就是選擇一本好書,對於6至12歲的小學生來講,建議選擇故事性強,人物關係相對簡單的經典書籍。不建議使用繪本,要選擇整本的、紙質書;不建議使用電子閱讀器;建議選擇經典原著,不建議讀經典的改寫本。教育部對各年級段有相應的推薦書目,大家可以參考。


☑ 定計劃


制定一個讀書計劃,與自己的孩子商量好,在一定的時間,各自讀書,互不干擾。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確定每天的閱讀量,以保證每天的閱讀量,並能閱讀完整本的書。能讀整本的書,是人學習的一個重要能力,一定要從小養成。


☑ 嘗試寫


寫,可以摘抄一些好的詞句。寫,還可以是把書中的人物關係理清,並寫出來,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與作者、與文本對話。


☑ 用情誦


可以把書中好的句段,大聲的誦讀出來。家長可以示範自己感興趣的句段,引導孩子深刻理解書中內容。也可以把誦讀錄音,然後回放,聽聽自己的聲音,多種方法,培養孩子的興趣,引導孩子讀完整本書。


☑ 讀中畫


讀書的同時,如果孩子對繪畫感興趣,還可以引導孩子把書中所寫畫成連環畫,這對他們理解書中內容會有很大的幫助。


來一場甜蜜的親子閱讀“持久戰”


雙“特”戰“疫” | 從“閱”讀到“悅”讀——特級校長的居家親子閱讀建議

北京市特級校長

北京市豐臺區芳古園小學

申瑞芝


一、閱讀前的準備


☑ 確定一個讀書時間


每天為孩子安排不低於30分鐘的親子閱讀時間,時間要相對固定,例如睡前。固定時間對孩子習慣的養成很有幫助。只要堅持幾個月的時間,你會發現孩子對閱讀的熱愛。


☑ 積累一套書庫


一是公共書籍。可參考教育部提出的必讀書目和教師上課時推薦的書目。二是個性書籍(這個更重要)。首次選書最好從個性書目開始。隨著閱讀興趣的不斷提升,閱讀面的不斷擴大,逐漸豐富書庫。建議書庫中的書籍不要隨意擺放,讓孩子學會自主分類。


☑ 設計一份成長記錄卡


和孩子共同繪製一份閱讀記錄卡。如:低年級的學生可以設計一個類似測身高的紙質掛圖,每讀完一本書在掛圖上記錄時間和書目名稱。中、高年級的學生可以獨立設計記錄卡。記錄卡讓孩子們體會到日積月累的快樂。


☑ 打造一個閱讀空間


最簡單的方法是,準備一個單獨的書櫃,碼放不同類型和風格的兒童書籍。為了創造讀書的氛圍,還可以為他們搭建一個“專屬的閱讀空間”,讓他們建立對書的歸屬感。

雙“特”戰“疫” | 從“閱”讀到“悅”讀——特級校長的居家親子閱讀建議


二、閱讀實戰階段


☑ 豎起“戰旗”


在開始親子閱讀之前,家長和孩子約定好,不論發生什麼,都要堅持。在彼此心中豎起“戰旗”,上面寫著大大的“堅持”。即使在親子閱讀過程中出現心理波動,只要“戰旗”在,也不會迷失方向,半途而廢。爸爸媽媽也要做出榜樣:放下手機,拿起書本。


☑ “邁好第一步”


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好孩子“愛看”的第一批書。選書不能太功利,也不能從大人角度出發,培養孩子看書要做到無壓力閱讀,即為了興趣而閱讀,因為想閱讀而閱讀。其次,讓孩子多多接觸各種各樣的書籍,繪本、小說、漫畫……開闊眼界。家長要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隨時記得鼓勵,直接的鼓勵最好。


☑ “共同作戰”


正確的親子閱讀關係是合作共成長關係。親子閱讀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閱讀技能,還是家長學習成長,實現家庭人際協調的絕好機會。高質量讀物的廣泛適讀性、親子共讀的高專注度以及規律性時間投入,完全能夠提供親子之間積極的情感互動和深入的精神思考,使親與子在日常生活之外收穫不同的閱讀體驗。親子閱讀不僅僅是家長為尚沒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孩子提供幫助的被動協助方式,也是家長開拓視野,啟迪心靈,進行自我教育的最佳學習渠道。


☑ 排好“兵”布好“陣”


低年級孩子:給孩子讀書和孩子自讀相結合。漢字比較多的書籍,建議以家長多讀為主,讀完後,鼓勵孩子複述故事情節,講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家長還可以通過看圖說故事、角色扮演等方法指導孩子閱讀。家長在為孩子讀書時要聲情並茂,在孩子角色扮演時要積極配合參與。


中、高年級孩子:家長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在孩子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增強孩子思考能力、溝通和表述能力。對於高年級的孩子,還可以構建“家庭讀書俱樂部”。親子共同研究一類書籍,如:同一作者的小說。


☑ “作戰”成果展示


適時的分享“作戰”成果可以提高閱讀興趣,避免產生階段性疲勞。


分階段成果,鼓舞士氣。可以是親子共同設計的“伴讀手冊”,可記錄閱讀時最喜歡的內容、記錄閱讀了整本書後,“我”和父母的感受,通過(繪畫、寫一寫、做小報等)形式,將成果展示出來。


終結性成果,積累沉澱。每學期或者每學年做一次親子閱讀回顧展,進行家庭展示。還可以把每次的展示積累成冊。


親子閱讀時需注意的細節


雙“特”戰“疫” | 從“閱”讀到“悅”讀——特級校長的居家親子閱讀建議

北京市特級校長

史家衚衕小學

王歡


選擇一個適合親子交流的閱讀方式


對於小學生來說,閱讀時家長的陪伴和榜樣的力量非常重要。所以家長和孩子要有一起讀書的時間,把這個時間寫在“閱讀計劃”中。下面是一些適合親子閱讀的小方法供大家參考:

(1)家長和孩子可以閱讀同一本書,輪流朗讀。

(2)分別選擇一個喜歡的段落讀出來,然後分享喜歡的理由。

(3)家長可以先提出小問題,一起帶著問題讀,讀後分享。

(4)遇到經典語句或段落,還可以和孩子比一比看誰先記住。


雙“特”戰“疫” | 從“閱”讀到“悅”讀——特級校長的居家親子閱讀建議

北京市特級校長

北京市房山區良鄉第四小學

李紅蓮


閱讀要自由,引導滿足個性化需求


一方面,能讀盡讀,儘量少限制;尤其是對於不愛閱讀的孩子,就讓他讀自己喜歡的書。只要讀起來,就好。同時,要讓孩子以舒服的狀態讀,盡情地讓孩子享受讀書時光。當然,如果時間太長,家長要強制孩子休息。


另一方面,注意男孩與女孩閱讀的引導要有所區別。小學中低年級女孩大多對童話感興趣,(這是偏科的起始)要有意識地多給孩子推薦、討論科學、生物、歷史方面的,尤其是爸爸要多承擔一下;對於男孩子,要在人物、動物情感的細膩上多跟孩子交流。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還是要具體分析自己孩子的特點進行引導。


雙“特”戰“疫” | 從“閱”讀到“悅”讀——特級校長的居家親子閱讀建議

北京市特級校長

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小學

馬駿


和孩子同讀一本書。在和孩子一起分享、討論的過程中,引導孩子的價值觀;


讀孩子喜歡的書。以此瞭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擁有和孩子的共同話題;


採取更生動多元的閱讀形式。例如,結合“居家電影課堂”讀原著,以電影為生動的教學素材,以“信念的力量”“如何分辨事實和觀點”等一系列疫情居家學習期間學生和家長共同關心的話題展開線上討論,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

雙“特”戰“疫” | 從“閱”讀到“悅”讀——特級校長的居家親子閱讀建議

北京市特級校長

北京市順義區西辛小學

朱秋庭


引導孩子讀書要關注思維能力的提升


日常生活中,孩子讀書可能沉浸於某個故事情節、風土人情、某個崇拜的人物等等,關注點往往在淺顯層次上,在引導中我們更要關注孩子分析性、審辨性、創造性等思維能力水平的提升。


其一,可以讓孩子給自己講講這本書的內容,在講的過程家長適當地回應或者追問。


其二,可以用提問的形式幫助孩子進行深度思考。比如,作者是站在誰的角度去設計這個故事的?這本書與其他名著相比不同點在哪裡?


其三,可以引導孩子採用畫思維導圖的方式閱讀,把一些要素、層次進行可視化,促進孩子結構化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