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超預期!1月新增社融突破5萬億,M1增速卻首次為0%…疫情如何影響2月信貸投放?

遠超預期!1月新增社融突破5萬億,M1增速卻首次為0%…疫情如何影響2月信貸投放?

遲到的1月信貸社融數據終於來了。

2月20日,央行發佈1月信貸社融數據。雖然受春節假期和疫情等因素影響,本次數據公佈時間比往常晚了近一週,但1月信貸社融的超預期表現還是讓市場眼前一亮。

受春節假期影響,1月實際工作天數只有三週多,但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34萬億元,較去年同期還增加1109億元;社融增量更是大超預期,當月受地方債發行放量和表外融資回升推動,新增社融高達5.07萬億元,同比多增3883億元。

由於新冠疫情是在1月下旬蔓延至全國,正好與春節假期重疊,對1月信貸社融投放幾乎沒有影響。業內普遍認為,2月新增信貸社融數據雖將受疫情影響會有所回落,但考慮到2月曆來是信貸社融的小月,如果大部分企業在2月末3月初復工,3月信貸社融依然將保持同比增長,整個季度信貸社融同比回升態勢將不會發生改變。

企業中長期貸款佔新增貸款近半數

<strong>

1月信貸投放通常有著“開門紅”效應,銀行會將上年底儲備的貸款項目集中在來年年初投放,實現早投放、早收益,今年1月也延續了這一趨勢。當月信貸社融數據顯示實體融資保持強勢,結構與總量都有改善。

從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細項看,新增信貸以中長期貸款為主,其中,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2600億元至1.66萬億,佔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近一半。企業中長期貸款的持續轉好,也反映出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相對強勁。以住房按揭貸款為主的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522億元至7491億元,同樣反映房貸需求的平穩。

民生銀行首席宏觀研究員溫彬表示,從增量結構上看,企業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都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說明在逆週期調控政策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增強;同時,企業中長期貸款比上月和去年同期的增量又分別高於企業短期貸款的相應增量,說明金融機構按照監管要求不斷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民企、製造業的中長期融資支持力度。

M1餘額同比增長1%

<strong>

除新增貸款表現不俗外,當月社融增量更是大超預期。社融回升主要受地方債發行放量推動,1月政府債券淨融資7613億元,同比多增5913億元。表外融資同樣有所回升,信託貸款和委託貸款合計較去年同期多增760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同比少增2384億元,顯示出銀行用票據衝量的情況大為減少,融資結構進一步改善。

在貨幣增速方面,受春節因素擾動,狹義貨幣(M1)和廣義貨幣(M2)增速均較上月末有所回落,前者降至0%,後者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至8.4%。

據西南證券宏觀研究團隊解釋,今年春節在1月下旬,臨近春節,企業存款下降更明顯,而居民手持現金會增加,這就導致M1和M2增速回落,而M0增速回升。由於居民手持現金規模增加,貨幣乘數有所下降,M2增速也會有所回落。隨著春節因素衝擊退出,M1、M2等貨幣增速將再度回升。

對於為何M1同比增長會降到0%,中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團隊認為,1月企業存款減少16100億元,與春節前結算居民薪酬直接相關;但疫情直接導致了春節期間居民外出消費有較大減少,居民存款迴流企業這一過程受到抑制,這也是M1增速較低但居民存款顯示多增的直接原因。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M1餘額只有M2的四分之一左右,其單月的增速波動不影響對全社會流動性的判斷。

2月信貸投放受疫情影響將現結構性變化

<strong>

由於疫情蔓延至全國恰逢春節假期期間,因此疫情對1月信貸投放無太大擾動,但對2月的衝擊會更為明顯。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佩珈表示,疫情將改變短期的信貸投放節奏和方向,預計2020年新增信貸將呈現“前低後高、逐步企穩”的運行態勢。未來一段時間,信貸需求將呈現階段性、局部性變化。具體來說,服務業和中小企業受疫情衝擊較大,其信貸需求將有所減少;基建領域信貸投放前低後高,全年基建領域信貸投放規模多於上年同期;衛生醫療等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的信貸需求將逆勢增長;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受疫情衝擊較小,信貸需求保持穩定;傳統消費信貸增長放緩,但新消費信貸需求上升。

“全年看,考慮到今年穩增長壓力加大,政策層面可能會出臺更多扶持措施,未來一段時間信貸規模有望迎來反彈性增長,全年新增信貸規模或將與2019年基本持平。”李佩珈稱。

西南證券宏觀團隊則認為,疫情對2月信貸投放的結構影響大於總量影響,一季度信貸社融投放依然會保持增長態勢。

“雖然疫情衝擊之下,開工延遲會對2月信貸社融投放形成衝擊,但對企業貸款等衝擊相對有限,更多衝擊在於個人按揭貸款。同時考慮到去年2月為春節所在月份,信貸社融均為小月,對整個一季度信貸社融投放影響有限。”西南證券宏觀團隊稱,近期政策強調加快復工進度,預計未來一兩週將進入集中復工期。而復工將伴隨著融資需求增加,在寬鬆政策的呵護下,信貸社融將再度回升,預計一季度新增信貸在6.6萬億左右,一季度信貸社融同比回升態勢不會發生改變。

溫彬表示,疫情對金融數據的影響將逐漸體現,短期內需求或有所回落,但供給不斷髮力,刺激信貸增長的因素不斷增多。短期來看,要繼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靈活運用降息降準、公開市場操作、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疫情防控的貨幣信貸支持力度,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隨著疫情不斷改善,實體經濟需求回升將帶動融資增加,要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企、小微、製造業等領域的中長期信貸支持,促進經濟加快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