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毛筆書法如何做才能不走彎路?

雲逸書院


初學毛筆書法首先學會正確執筆和用筆。如指實掌虛腕動,筆筆送到底,無往而不收,無垂而不縮,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等筆法。從靜態書法學起,篆,隸,楷書體學起,最好從楷書永字八種筆畫學起,把八種筆畫的韻味體現出來!刻苦專研,打好紮實基本功,書聖王羲之永字練了十八年,精神可佳!初學書從書聖王右軍楷,行,草書學起。王書法比較全面!學書法必經之路。然後學顏筋柳骨,虞世南等楷書學起吧!個人看法,斧正!


冰城晉人李


我曾當過教師,當過校長,教育局長,現在還是國省級書協會員、書畫院長。我的主要任務一是抓會員提升;二是與教育部門協力抓好後備力量的教學。對初學者來說,尤其是孩子們學書法,首先要從基礎抓起。什麼是基礎?基礎就是握筆姿勢,遠筆方法,點畫的書寫,結構的應用,筆墨的選擇,碑帖的選用。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初學者必須首先掌握這些要義技法,方可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尤其是書法是一個時間工程,沒有幾年或十幾年乃至終身學習是練不好的。其次要選好帖終身臨帖。臨什麼帖,先從楷還是先行草,也要因人而宜,不可一刀切。對中老年人而言,未必先從楷書開始,可以首先行草,尤其是從聖教序、蘭亭序等王羲之學起。道理再簡單不過了,漢字七體暨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中,楷書是較後產生的,為什麼必須先從楷書入手呢?再說中老年人硬筆成形,這也為軟筆結構奠定了好的基礎。作為青少年學生,則應按照中小學課程標準中書法課的要求,先從楷入手,打牢楷書關。中書協主席蘇士樹倡導: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就是這個道理。





鵬鳥齋中書協老李


不懂,請指教。


大大重慶


看啟功的書,從基礎開始。


馬尾松23


正確的臨帖


豫左布衣


伴隨著國家對於書法文化的重視和推廣,目前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全民學習書法的熱潮。隨著書法進校園的政策,現在在我國的中小學也逐漸掀起了寫好字,練習書法的各種課程。俗話說:“書乃十年功”。作為書法愛好者怎麼樣能在短時間內練好書法呢?儀然在此推薦一些快速練字的秘訣,希望書友們能在短時間內通過儀然的方法有所幫助受益。

根據書友們日常的交流和推薦,大家都覺得田蘊章的書法字帖《真行草每日一字》其內容不錯。對於書法入門有很大的幫助和提高。在此儀然也認真看了這本字帖,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很專業,同時也十分適合書法初學者,或者業餘愛好者學習。翻開書本,這本書是由我國的著名書法家田蘊章先生編寫的,每日一字,講解的很專業,同時也很細緻。每一個字分為三體,楷書、行書和草書。下面橙子就為大家分享下這本寶帖。

田蘊章,我國著名書法家,出生在書香世家,從小天資聰穎,從小攻習書法,刻苦求學,從五歲便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毛筆大字常常得到老師的稱讚,在他青年時期在書法上的成就已經小有成就。之後遍臨古代大家的碑帖,可謂是博採眾長,融會貫通,自成風格,長於楷法,兼精行草。儀然覺得田老師的字和人品都是不錯的。可謂是德藝雙馨。曾受邀在北方網錄製的書法節目《每日一題每日一字》,在全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專業的講解,細緻入微,使得書風為之一正!

這本字帖儀然個人覺得,非常適合書法自學的朋友們練習的。書中楷書屬於歐體。其法度嚴謹,章法有度,每個字都是作者精心書寫的,從書中儀然可以感覺到作者功力之深厚。楷書點畫之間,可以說是法之正統,沒有幾十年的功底是打不到這個高度的。這些字都是典型的且會用到的字。其字型也是很有代表性。由簡到繁,對於書法練習者也是很有幫助的。一天一個字,既是打基礎,也是對於書友們整體書法水平的提高。由楷到行書,再到草書,書法三步練習,既簡單,同時還能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俗話說,楷書是基本功,是為了以後書法打基礎,也是像行書和草書練習的一個過渡。此本字帖中的行書,總體上瀟灑飄逸,行雲流水,同時點畫之間靈活呼應,可謂是字字珠璣,算是目前行書的高水準。線條粗細變化明顯,流暢但不生硬可謂是自成格調。筆記行雲流水,給人一種玲瓏飛動之姿。可以看出 法度嚴謹,筆跡有古意,給人一種在揮毫之間靈動自如,很有氣韻的線條美。目前書壇紛亂,田老師練字遵循古人,教學之中總是沒有架子,鼓勵後人。

咱們再來看看其草書,也是代表著書法的最高水平。觀其字體可謂是力度不失,草書字形身姿舒展而不柔媚,筆跡靈動而古意並存。筆畫之間連貫之處可謂是筆走龍蛇,上下之間筆意貫穿,首尾呼應相顧。給人一種筆墨飛舞,飄如浮雲的感覺。草書的魅力在於一種氣勢,一種看似狂放不羈,實則內有筋骨的氣度。在點畫之間,在章法之中是書寫著的創作,是書法的獨特風格。建議書友們,合理安排好練習時間,這一本字帖在已有的基礎上,可以為自己行書和草書打下基礎。也是書法快速入門的捷徑。一定要有基本功底,才能學習行書,行書字體寫的熟練了,在慢慢過渡到草書。



橙子消防工程師講師


書法藝術是我們祖先偉大的發明和智慧的結晶。近年來又開始在中小學普及,贏得了多數人的興趣和愛好。書法班處處皆是,但真實效果微微。作到毛筆書法不走彎路,首先要了解我們國家獨有的文書工具——文房四寶。書法藝術的發展與文房四寶的關係極為密切。所以,書法愛好者應該瞭解文房四寶的性能。其次,執筆方法是很重要的。古人“執筆無定法”,有二指,三指,五指執筆法。執筆姿勢對處學者相當重要,因為書寫速度與關節運動要形成良好的配合,所以有正確姿勢書寫效果會更好。最後,正確的基礎,應該有一冊正確的臨習範本來認真臨摹。我們習慣上是以唐楷為基礎,楷書點畫規矩,結溝端正。但是從篆隸書開始練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總之,練習書法是日積月累,千錘百煉才能達到一定境界,才能有所成就的。




杏園人2


我不長篇大論,最重的是認準一個字帖反覆練,直到能夠背臨,


翰墨榮華


不知道啊,我自學的感覺找不到巧處,只能自己日復一日的練


JAKEq


初學毛筆書法是不可能做到不走彎路的,就是古代著名書法家也避免不了走走彎路,因為筆法實在太難了,難就難在太容易了,人人誤會、忽視,所以只有聰明好學的人可以少走點彎路,就是找到了秘訣即學書法的正確方法,才避免了南轅北轍而走上了康莊大道。

三國時代的人天天在拿毛筆寫字,曹操還要召集韋誕、鍾繇等人來舉辦書法研討會,研究學習書法的筆法。可想而知現代人學書法會有多難!

所以不要輕信書法家和書法老師,學書法首先要搞清楚了什麼是毛筆書法,什麼是毛筆書寫,怎樣做到學書法而不是學書寫,再開始學書法,才能少走點彎路,不走彎路是不可能的。

本人七、八歲時就喜歡書法,當時見到人民幣上毛筆大寫的壹、貳、伍、拾等字常會多看一會,十幾歲後幸遇兩位名師和一位書法高人,至今鑽研苦學六十多年,略知一二。現在總結出書法藝術特別訓練法,重在學筆法,每天只寫六個大字,幾個月就可以基本掌握用筆方法。

現將學書秘訣三三說公開供參考,希望真心學書法者能據此少走彎路。“三三說”是三方、三手、三筆:

一、明方向,找方法,定方位。這是認識問題。

二、限手指、鬆手臂、運手腕。這是運筆問題。

三、合筆法、出筆鋒、極筆性。這是用鋒問題。

方法簡單,行之有效,有興趣者可以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