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人死去了,意味著他或她的身影不會再出現在人們的面前,這是一直以來人所共知的,也是一種常識存在人們的腦海裡。

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如果要說將這些身影重現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當然,並非是說將其“起死回生”這種天方夜譚的事情,而是在某種意義上,將他們曾經的形象重現。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2018年11月,在芝加哥歌劇院裡亮相的,是有著“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女高音之一”的瑪麗亞·卡拉斯。她在交響樂團激情澎湃的音樂下,用時而熱情洋溢,時而清新超脫的歌喉,征服在場的觀眾。

但是對這個領域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瑪麗亞在1977年9月16日的時候就已經去世。她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在2018年的歌劇院裡,但臺上的瑪麗亞,又是那麼的真實和自然。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這,就是目前在國外非常流行的全息音樂會。通過先進的技術和非凡的舞臺演出設備,將一些原本已經去世的人,重新帶回到舞臺上。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雖然原理很簡單,但是要協調舞臺人物動作還有和交響樂團或者樂隊的音樂節奏和演唱者的聲音,需要相當長的準備功夫和彩排。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但是通過這種方式營造出來的舞臺效果,可以超越一般呆板形式的舞臺表現手法,融合更多虛幻的元素,更能衝擊觀眾的視覺。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目前這種全息演唱會已經普及到多個國家,同時多個已經去世的明星,也在這種科技下重新出現在觀眾的眼前。包括知名的惠特妮·休斯頓,當她出現在舞臺上唱出那一首代表作品《I Will Always Love You》,勾起了多少人的心絃。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當然,還有其他在當年耳熟能詳的明星,通過這種方式都能夠“栩栩如生”的出現在大家眼前。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巴迪·霍利;羅伊·奧比森;帕克·沙庫爾)

不過這種重現已經死去的人物的做法,已經觸及到其他的領域,最明顯的就是目前最火熱的VR,虛擬現實技術。這種技術,能夠讓佩戴上設備的人有一種環境沉浸感,彷彿如身臨其境一樣。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雖然目前這種技術更多的應用於遊戲;商業;教育等領域,但如果將其應用於心理領域,會怎麼樣?

最近韓國一檔名為“遇見你”的電視特別節目,走進了一個普通的家庭裡,記錄這個家庭的日常。不過不一樣的是,這個家庭有點特別,其帶來的話題,也引發了各界的探討。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因為母親智成,早就在2016年的時候失去了患上疾病的7歲女兒,娜燕,但這個節目組特意利用VR技術,讓智成再次和自己的女兒“見面”。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當娜燕穿著鮮豔的紫色裙子,從木頭堆背後叫著“媽媽,我在這裡,媽媽,你有想我嗎?”然後蹦蹦跳跳的出現在智成面前的時候,這位母親一下子哭了出來。

智成帶著顫抖的聲音訴說著平淡,卻令人心痛的話語:“啊!我的寶貝,我很想念你!”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智成之所以一下子哭了出來,是因為在她面前,有著明亮的眼睛和一頭烏黑頭髮的小女孩,正正就是自己的女兒。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娜燕)

因為這不是簡單的捏造一個小女孩的形象,為了將娜燕更為真實的帶到智成面前,整個過程並不簡單。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製作方首先收集了很多娜燕生前的照片作為對比,然後一點點的按照娜燕的樣貌,塑造虛擬世界裡的“娜燕”。

而且從以往記錄有娜燕的錄像裡提取出娜燕的聲音,因此即使在虛擬世界,但在智成的心裡,“它”是真實的,活著的娜燕。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智成一開始不敢觸碰眼前的“娜燕”,因為她害怕娜燕會突然之間消失,但是當虛擬世界裡的娜燕拉著母親的手的時候,智成感受到來自女兒的撫摸。

因為智成的雙手上佩戴著的,是帶有觸感感應的手套,因此眼前的娜燕,是如此的真實,這位母親真的像和女兒牽手一樣,感受到來自女兒的愛。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媽媽,我看起來漂亮嗎?我一定是漂亮的,對嗎?”“你真漂亮。”“媽媽,你想握著我的手嗎?”“是的,我想握著你的手。”“如果你和我像這樣手碰手,我們就會飄上天堂啦”“媽媽,你害怕嗎?”“我不害怕。”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在那個被娜燕稱為天堂的地方里,有玩具,有蛋糕,有滑梯,有可以讓小孩子開心的東西。娜燕邀請母親智成一起舉辦生日派對,唱完生日歌后,智成在蛋糕上為娜燕插上第8根蠟燭。

娜燕許下的生日願望,是希望爸爸不要再吸菸,兄弟姐妹不要再吵架,希望媽媽不要再哭了。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當聽到這些願望的時候,在現實世界裡智成的一家人都流下了眼淚,雖然他們都不能看到智成看到的畫面,但他們知道那裡面有自己的女兒,自己的親人。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智成的丈夫)

而聽到女兒說喜歡自己的海藻湯時候,智成回憶起往日溫馨的日常,她笑了,開心的笑了。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娜燕在草地裡摘了一朵花送給母親:“媽媽,我不會再生病,不會再受傷了。你很難過嗎?不要哭,媽媽。”

“我不會哭,我不會哭了,我不會想你,但我會愛你,我會越來越愛你!”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在這一段神奇的經歷結束的時候,娜燕有點累了,躺在床上,慢慢的化成一隻蝴蝶,在智成溫柔的撫摸下,輕輕的飛走了。

“我非常愛你,娜燕,無論你身在何處,我都會去找你。待那天到來的時候,我們會愉快的度過每一天。”

“媽媽,我困了,媽媽你在我身邊,再見了,媽媽,我愛你!”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智成表示,雖然時間很短,但這一次的相遇真的是很幸福的時光,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對於同意自己和女兒相遇的這個紀錄片面向眾多的觀眾播出,是因為她希望像她一樣失去孩子,失去家人的人,能夠和自己一樣,真正的走出過往,用笑容迎向新的生活。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智成)

不過對於這個項目,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聲音。好比蘇塞克斯大學的哲學家和技術倫理學家布萊·惠特比博士表示,這項技術應用在生者與死者的領域裡,會觸發倫理的問題。

現在我們可以使用科技將已經離去的人再次重現在悲傷的人面前,究竟是否應該這樣做?第一個涉及的問題是已經離去的人的權利,究竟他們是否希望被數字化復活?誰控制他們說的話?這會被操縱來強迫他們進行不同意的對話嗎?

更近一步,令人擔心的是,生與死意味著離別,這是一種關係的結束,生者需要熬過悲傷的情緒然後繼續生活,有意的延長這種離別是否會造成心理影響,甚至是依賴等一連串問題。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也有人表示,通過這樣的技術應用,可以讓那些如智成一樣突然失去親人,連再見都沒有來得及說的人,提供一種悲傷情緒的釋放途徑,從而能夠更好的面對往後的生活。

但這種技術應用在這個領域,究竟是否合適?對於這樣的問題尚且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因為對於每一個不同經歷的人來說,都抱有不同的看法。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可以說,打從智成和女兒娜燕之間的故事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時候,就已經會引發不同的言論,因為她們之間的故事是如此的唯一,特別。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對於智成來說,那次的經歷已經在心裡佔據了很大的位置,那個臉龐還有笑容,是自己的娜燕。自己的女兒,雖離去,但還活著!

利用VR將去世孩子“重現”,並與悲傷的母親重聚,究竟是好是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