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蒸好饅頭時,饅頭總是粘在蒸籠布上?有沒有解決的好辦法?

菩提星月


把籠布打溼,水不要擰乾,這樣就不會粘了,小時候在家老媽蒸饅頭就這樣用籠布。我現在蒸饅頭不用籠布,給篦子抹油就不要籠布了。


愛說大實話的女人


做為北方人,這個問題我要回答一下。我是山東人,饅頭是從小吃到大的,家裡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都是自己動手蒸饅頭。饅頭沾籠布的這個問題也是困擾我多年啊,老做法就是蒸前先把籠布浸溼,蒸熟後饅頭上撒上涼水,過2 3分鐘後把饅頭反過來,這樣絕大多數的饅頭不沾籠布,所以說這個方法並不是百分之百管用,因為人手撒水畢竟撒不那麼均勻,饅頭也並不聽話😛😛😛。

後來聽別人說籠布抹點食用油饅頭不沾籠布,我也試過,倒是不沾了,可饅頭油乎乎的,拿手裡都不得勁,洗籠布也麻煩,不放洗潔精都洗不乾淨,所以這個方法我就放棄了。

直到我有一次看李子柒的視頻,有一個鏡頭是蒸包子,發現她是把包子放到一些像桑葉的一種葉子上去蒸,我也是靈光一閃,咱沒有那種葉子可以用別的葉子代替啊。端午剩下一些粽子葉,我先把粽子葉剪成比饅頭大的圓形,泡軟後再蒸饅頭,蒸的饅頭既有粽葉的清香,又不沾籠布,一舉兩得。後來我又嘗試用芭蕉葉、玉米皮來蒸,我還用過白菜葉來蒸,哈哈,白菜葉晾涼後我又把它切絲,和油鹽辣椒香油一塊拌勻, 成了一道涼拌白菜,一點也沒浪費啊😄😛。



冷香小築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從小到大的主食就是饅頭。小的時候生活在農村,每次媽媽,在蒸饅頭的時候,我都會在旁邊看著。我幫媽媽生火,媽媽在旁邊做饅頭,還挺想念小時候呢。蒸饅頭的方法從小看到大,自我覺得,蒸饅頭,是非常簡單的,沒有技術含量。

等到有一次。自己生活在外面,想要吃家裡饅頭的時候,自己在家裡做了一次蒸饅頭,沒想到做出來的饅頭,全都沾在蒸籠布上了。當時的自信心特別受挫,所以,就讓媽媽遠程指導了一次,才知道蒸饅頭的時候原來很多細節都沒有掌握。特別是怎樣讓饅頭不粘在蒸籠布上?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經常用到的方法。

如果你在蒸饅頭的時候,遇到了和我一樣的問題,蒸籠布和饅頭在一起,那麼你不妨試一下。把饅頭放進鍋裡的時候,蒸籠布先用水浸溼,在上面再潑上一層清水。讓清水慢慢的浸下去。這個時候我們在把饅頭擺在上面。開火進行蒸制,等鍋開了之後,20分鐘關火,再燜5分鐘。把鍋蓋掀開,接著,再拿出一碗清水,在鍋的周圍撒一圈。這樣直接趁熱,把饅頭拿出來,絕對不會沾在蒸籠布上,這個方法已經用了很多年了,非常好用。

除了我經常用到的這個方法,也聽別人說起過別的辦法,比如,在蒸饅頭的時候。蒸籠布上抹上一層食用油,把饅頭放上去進行蒸制,蒸出來也不沾蒸籠布。不過在抹食用油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要塗薄薄的一層,千萬不要抹多,如果抹的食用油過多,蒸出來的饅頭粘粘糊糊的,口感也不好。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大家在蒸饅頭的時候,不要再用傳統的,蒸籠布了,可以去超市裡買那種,蒸包子用的油紙。或者是有專門那種,不沾饅頭的籠布。如果你做的饅頭總是沾蒸籠布,那麼,就很有必要試一試這些方法了,你覺得哪一種方便,就可以用那一種。不過我強推第一種,因為我經常用到。


GSL探美食


我們不常做包子饅頭,但是可以說說我的兩個小經驗。。

一是,籠布先浸溼,再下去蒸包子,蒸好了開蓋馬上把包子饅頭都拿起來,這時候是不怎麼黏的。放涼了就拿不起來了。

二是,拿一碗冷開水,在黏住的籠布底部拍水,把籠布拍溼,就容易拿下來了。。

可以買那種不粘籠布,也可以買包子專用的油紙,我看有些會用玉米衣,芭蕉葉剪下感覺也是可以的。😁




墨媽加油吖


說一下解決饅頭沾籠布的幾個方法。

一,可以不用棉布的網紗布,直接用油紙。

油紙中間是沒有孔的,就是我們平時做蛋糕放在烤箱底盤裡的那種白色的油紙,它比較適合放入蒸籠裡面去蒸饅頭,也不會粘到一起,取出來以後直接到在案板上把饅頭晾乾就可以了。在用的時候可以把油紙裁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後每一塊上面放上一個饅頭,不用浪費太多。



二,使用竹子的蒸籠,在下面刷一層油。

記得小時候母親在蒸饅頭的時候用到的籠屜都是竹子的,竹子不吸水,所以也不會塌底粘連。用竹子籠屜蒸出來的饅頭,直接就可以倒出來,非常方便,所以現在如果蒸饅頭的話,也可以去市場上購買這樣的籠屜。如果在竹子籠屜上刷上一層油再去放饅頭的話,效果就更好了,百分之百不會粘。


三,使用硅膠饅頭墊。

最近經常看到網上有人在賣,也在線下的店中看到過,朋友也有用的這種硅膠饅頭墊,確實非常好用,而且看上去比較整潔乾淨,不會影響饅頭的顏色。如果剛開始學習蒸饅頭的話,用這樣的饅頭墊也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

以上就是我在蒸饅頭的時候,所避免饅頭粘籠布的一些具體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大家還有什麼好的方法,歡迎一起交流,共同提高廚藝!


我是一個為了孩子吃的健康而努力學做飯的寶媽,五個月前加入悟空問答,堅持每天輸出原創問答文字,創造過單篇閱讀量349萬的成績,積累粉絲10000人,感謝大家對鏟子愛廚房的支持,每天在頭條持續分享家常菜,麵食,烘焙小吃的製作方法,喜歡做飯的朋友記得動動手指點下關注,球球媽感謝大家觀看!

鏟子愛廚房


你好,我平時總蒸饅頭,關於饅頭總是粘在蒸籠布上的問題,我有幾個解決的辦法。

一、籠布用之前要先弄溼,或者在饅頭下面再撒點乾粉。

二、籠布用時間長了容易有味,如果是不鏽鋼籠屜,最好不用籠布,直接刷油,然後再放饅頭,這個辦法最方便。

三、現在網上有賣硅膠饅頭墊的,可以根據鍋的大小來訂硅膠墊的尺寸,饅頭熟後不沾。但現在的硅膠墊多數都是帶密密麻麻的小孔那種,所以饅頭熟了底部會有許多立體的小點點,有時看著不太舒服。

四、我平時最喜歡用的就是油紙或者油布。如果上面沒有孔,自己用剪刀就可以剪出幾個孔。油布可以用好多次,油紙是用兩次就換。網上有賣的,都很便宜。

五、如果以上四種方法都不行,饅頭都粘,那就是饅頭在二次醒發時溼度太大了。為了醒發方便,我們可能會在鍋內放上溫水醒發。如果溼度太大,饅頭底部就會粘。

以上幾個方法可以試下,下面幾張圖片是我蒸的饅頭,用的油紙,很方便。

南瓜燕麥饅頭

老面饅頭

開花大饅頭

感謝大家的閱讀,記得點贊,收藏,分享給更多的朋友。您如果有好的建議,也可以給我留言,感謝關注,一起分享交流吧!


娟姐說饅頭


饅頭因為需要再進行二次醒發,在蒸屜上面比原來發面還要大上快一倍不止。所以發麵時候所有部分都會膨脹。這樣發好的饅頭會在豎直方向也脹大。



本來好好的放在蒸屜上面,因為膨脹肯定會壓到蒸屜布里面,穿進去蒸屜布。而蒸屜布又是密密麻麻的小細紋,所以肯定會粘住蒸屜布,等我們用力把饅頭扯下來的時候,饅頭的底面就會粘連在蒸屜上面,把底部饅頭的面給破壞掉,然後在蒸屜上面殘留點饅頭的面,大家在蒸饅頭的時候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解決這個饅頭附著在蒸簾布的問題的方法其實很簡單。第一種方法就是在蒸屜布上加點水,因為加水之後蒸屜布就會潮溼,這樣就不容易輕易蘸上面了。等蒸屜布上面的水分快乾了,饅頭也快熟了。這樣加一點水就不會讓蒸屜布粘在饅頭上。

第二種方法就是在蒸屜布上面抹一層油。就是我們平時燒菜做飯用的食用油就可以。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買的饅頭或者家裡的老人做的饅頭底部有一層金黃的,吃起來還帶著點香噴噴的味道。這個就是家裡人在饅頭底部抹到一層油,如果把一層油抹到蒸屜布上面,就能形成一層油脂。



就相當於在面的表面也蘸上了一層油脂防止粘連,這樣做出來就不會蘸到蒸屜布上面了。我們蒸完之後拿下來也不會發生把底部的饅頭弄壞的情況。所以一般我們常用的就是在上面抹一層油。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二姐美食


饅頭粘籠布是避免不了的。因為在高溫蒸熟的過程中不斷有水蒸氣的生成,蒸鍋又是一個相對密封的環境,所有的水蒸氣全部在鍋裡循環,部分水氣會滴到饅頭上,流到饅頭底部導致水分太足了,饅頭包子這些以麵粉為原料的食物當然很容易跟籠布粘連在一起。

不管你是提前弄溼籠布,還是往籠布上抹油,想完全不粘連是很難的。要不然題主也不會提出這個問題,喜歡做麵食的朋友應該也都深有體會。這裡說一下,我有一個特別會做麵食的東北朋友,她的方法是在饅頭包子剛一出籠很燙很燙的時候,以極快的速度把它們一個一個的翻轉過來,也不知道這辦法需要超快的手速還是平常經驗的積累 ,不知道對別人來說有沒有很好的效果,這位題主朋友可以試試看這個方法。

如果確定不是你做饅頭的配方出了問題,或者是在你操作的時候細節方面沒有注意,又或者是試了剛剛我講的辦法,還是沒有用,建議你別用籠布了。

建議你直接購買硅膠蒸籠墊,我不是託,而是因為這東西是真的省事。油紙和油布可以用,但是你還要根據蒸籠的大小去裁剪,要剪出洞眼,有點麻煩。而硅膠墊某寶上很多,家用尺寸的價格幾乎都在5元以下,個人認為經濟實惠、方便快捷,還解決了一個大問題,何樂而不為。你說是嗎~


歡笑美食


你好,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因為我也曾遇到同樣的事情。後來經過學習和實踐我成功解決了蒸饅頭佔籠布的煩惱。其實很簡單,會了不難難了不會,就是饅頭上鍋前把籠布泡溼透鋪到簾子上,起鍋時饅頭就很好拿出來了[666]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個南瓜饅頭的做法 [微笑]1,南瓜去皮切開分成幾塊上鍋蒸30分鐘,熟透了取出搗成泥,晾一會兒備用。

2,取一個發麵盆,加入500克麵粉,五克酵母十克白糖拌勻倒入晾好的南瓜泥300克左右,用筷子活成面絮,南瓜泥裡的水分就足夠了我沒再加水,但如果你的南瓜泥太乾的話也可加點水,然後下手揉成光滑的麵糰,面盆蓋上蓋醒發30分鐘以上,面發至兩倍大,裡面全是蜂窩就發好了。

3,揉麵排氣,做成大小相同的面劑子,一個一個揉成饅頭狀,上鍋再醒15分鐘,待饅頭生匹漲到兩倍大時,蓋上鍋蒸20分鐘。

4,香噴噴的南瓜饅頭就做好了[笑]喜歡的你就做。疫情嚴峻,宅在家裡,正好是我們展示廚藝的時候,多為家人做一些營養又美味的佳餚,何嘗不是一件樂事[耶]





奚紅是首富


1、蒸饅頭怎樣才能不粘屜布:饅頭蒸熟後不要急於卸屜。先把籠屜上蓋揭開,繼續蒸3~5分鐘。待最上面一屜饅頭很快乾結後,卸屜翻扣案板上,取下屜布。這樣,饅頭既不粘屜布,也不粘案板。稍等1分鐘再卸第二屜,如是依次卸完。 2、發麵的最佳溫度:發麵最適宜的溫度是27~30度。麵糰在這個溫度下,2~3小時便可發酵成功。為了達到這個溫度,根據氣候的變化,發麵用水的溫度可作適當調整:夏季用冷水;春秋季用40度左右的溫水;冬季可用60~70度熱水和麵,蓋上溼布,放置在比較暖和的地方。 3、發麵酸鹼度的檢測:麵糰發酵以後,必須對入適量鹼液,揉勻。可用以下方法來檢測其酸鹼度:

(1) 拍。用手拍麵糰,如果聽到“嘭嘭”聲,說明酸鹼度合適;如果聽到“空空”聲,說明鹼放少了;如果發出“叭嗒,叭嗒”的聲音,說明鹼放多了。

(2) 看。切開面團來看,如剖面有分佈均勻的芝麻粒大小的孔,說明鹼放得合適;如出現的孔小,呈細長條形,麵糰顏色發黃,說明鹼放多了;如出現不均勻的大孔,麵糰顏色發暗,說明鹼放少了。

(3) 嗅。扒開面團嗅味,如有酸味,說明鹼放少了;如有鹼味,說明鹼放多了;如只聞到麵糰的香味,說明鹼放得正合適。

(4) 抓。手抓麵糰,如麵糰發沉,無彈性,說明鹼放多了;如不發粘,也不發沉,而且有一定彈性,說明鹼放得正好。

(5) 嘗。將揉好鹼液的麵糰揪下一丁點兒放入口中嘗味,如有酸味說明鹼放少了;如有鹼澀味,說明鹼放多了;如果覺得有甜味,就是鹼放得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