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爽:2月底開工率將升至80%,調降存款利率時機未到

記者:周艾琳

隨著疫情傳播速度放緩,湖北以外新增確證病例持續下降,中國的生產活動有望在3月逐步恢復正常。但也正是由於防護措施更加嚴格、開工的滯後久於預期,近期渣打下調中國一季度GDP增速至2.8%(此前為4.5%),使全年GDP增速預測來到5.5%(此前為5.8%),不過一季度的衝擊將部分被二、三季度的溫和反彈所抵消,今年財政刺激則有望加碼(比起減稅,或更側重基建),貨幣政策則以定向為主,在基線情景假設下,調降存款基準利率時機未到。

2 月底開工率有望回升至80%以上

“生產的擾動是暫時的,此後可能會迎來‘V型反彈’,只要需求屆時仍維持韌性。復工以及補庫存的需求可能會使得其它幾個季度的增速維持在6%以上,我們把二季度、三季度預測分別提升到6.5%(前值6.3%)和6.2%(前值6.1%)。”渣打銀行大中華區及北亞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工廠恢復生產,預計2月底復工率可達80%以上。

此前,為了更快控制疫情,中國採取了更為嚴厲的防控手段,例如武漢封城、對小區進行封閉式原理、延長春節假期、延遲復工、實行返程人員14天隔離期等。從2月開始,新增確證病例(湖北省以外)開始下降,丁爽稱,“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病毒擴散度的監測指標,截至2月18日,已連續下降15日。疫情震中心的湖北新增確證案例也已開始下降。我們仍然預計,病毒的擴散會在3月中旬停止,新增確證病例看似已經觸頂。”

因此他認為,生產可能會在3月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但這對交通、餐飲、酒店住宿等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到二季度。部分參照2003年的SARS相關研究,負面影響可能會集中在2020年一季度。

此外,該機構預計,湖北省委書記更替後,大概率將持續推進此前嚴格的防控措施。“這些措施會在短期內影響湖北的經濟增速,湖北對中國GDP增速的貢獻率約為4.3%,2019年湖北GDP增速為7.5%,超出全國平均。湖北也是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根據2018年數據,湖北佔了中國整體汽車生產的7.1%。”丁爽稱。

財政政策加碼、基建再扛大旗

也正因中國採取了更為嚴厲的防控手段,因此後續財政刺激力度也可能將加大,以提振經濟增長,財政刺激的組合也會更側重於基建支出,其財政乘數效應往往高於減稅政策。

丁爽表示,2020年官方預算(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可能會從2019年的2.8%進一步提高到3.0%,地專項債券發行額度可能會由2019年的2.15萬億元增加到3萬億元左右。目前政府已出臺部分財稅支持措施,幫助中小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但今年出臺類似2019年的全面減稅措施的可能性似乎較小。另一方面,政府多次強調基建投資的重要性。2020年已提前下達約1.29萬億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額度中,1月的發行額已佔額度的55.4%,發行收入主要用於支持基礎設施項目。

比起官方統計的一般公共預算,渣打一直以來都會另外測算經調節後的廣義預算執行赤字。即,渣打將一般公共預算與政府性基金預算(包括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及支出)合併起來,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財政政策。另外,渣打也根據國際通用財政標準對官方預算數據進行了重新分類,不僅將地方專項債募集資金算作彌補赤字的融資項目(官方統計口徑將地方債的募集資金算作收入而非融資),並且將中央和地方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的調入以及以前年度結轉結餘資金的使用,都計為彌補赤字的融資項目(官方預算將其作為當前年度的收入)。丁爽稱,此前據此此方法算出的2019年的廣義預算赤字率為6.5%,比官方赤字率2.8%高出3.7個百分點。

“但根據最新數據,事實上2019年的完成度為為5.6%,比預測的6.5%低0.9%,政策餘地並未用足,特別是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低於預算水平,因此2020年的預算在赤字率和收支結構方面都有進一步擴張的空間,實際刺激的力度取決於預算的執行情況。” 他稱。

貨幣政策以定向為主

談及貨幣政策,丁爽認為,2020年仍有望降準100bp,三季度前MLF(中期借貸便利)仍將再下調10BP。不過,上述基線假設的前提是,疫情在3月底前受到控制。

2月20日,LPR(貸款報價利率)報價出爐:其中1年期品種報4.05%,上次為4.15%;5年期以上品種報4.75%,上次為4.80%,兩者均為本年度首次下調。市場也認為,本次的1年期LPR下調既體現了了LPR利率與MLF利率的聯動性,顯示了央行特殊時期的調控導向,此次調降將在短期內帶動企業貸款利率更大幅度下行。

近期“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的聲音漸強,也是因為金融市場上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樣可以減輕商業銀行的計息負債成本,從而提高其投放信貸和服務實體經濟的意願。丁爽解釋稱,目前來看,MLF的存量僅5萬億,降低MLF利率對銀行而言受益有限,但進而隨之下調的LPR則直接影響到銀行的負債端成本、擠壓利差。因此,市場認為可先考慮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為銀行“減負”。不過,反對意見則認為,應以市場化為導向逐步取消存款基準利率,讓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逐漸由貨幣市場和貨幣政策工具決定。

丁爽表示,在基線情境下,維持存款基準利率不變的判斷,且降準可能更多表現為定向降準。未來根據疫情和復工情況變化,若有進一步的需要,央行可能會考慮下調存款基準利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