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和長沙相比,誰的GDP發展得更快呢?你怎麼看?

gfdd428


鄭州和長沙分別是我國中部地區河南與湖南的省會城市,這些年在貫徹落實“中部崛起”戰略以來,河南與湖南經濟都實現了快速發展,作為它們的省會,鄭州和長沙的發展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兩市都已經躋身“萬億俱樂部”。2018年鄭州GDP為10143.32億元,位居全國第16;而長沙GDP略高於鄭州,其2018年的GDP為11003.41億元,位居全國第14。



進入21世紀以來,鄭州GDP從2000年的738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0143億元,名義增長倍數達到了13.7倍;而長沙GDP從2000年的656億,增長到2018年的11003億元,名義增長倍數達到16.77倍,高於鄭州,也就是說,過去近20年長沙經濟發展是要快於鄭州的。

但最近幾年,無疑鄭州的發展更快。鄭州地處中國地理中心,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和交通樞紐,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城市,近年來河南開始大力發展省會城市,推行“強省會”戰略,而且2017年鄭州已經被納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無疑更是錦上添花,所以鄭州經濟發展得很快,未來風頭可能會蓋過長沙。其實湖南推行“強省會”戰略要早於河南,因此過去十多年長沙經濟發展整體上要快於鄭州。

其實,單純的比較這兩座城市的GDP並沒有多大意義,鄭州和長沙分別都是各自省份的行政、經濟、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目前兩省走的都是“省會獨大”的發展模式,省會優先享有省內的政策、資金、人口、產業等支持,因此未來鄭州和長沙的發展都不會差。但與此同時,鄭州和長沙在各自省內基本上也是“一城獨大”,如何肩負起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的重任,帶動省內兄弟城市的發展,才應該是鄭州與河南要考慮的事情,而不是單純比較兩城的GDP數據。


錦繡中源


鄭州經濟崛起速度很快,但就GDP發展速度來看,鄭州還真比不過長沙。

2017年鄭州GDP總量9130億,名義增速14.21%,實際增速8.2%,增量1136億;

2017年長沙GDP總量10535億,名義增速10%,實際增速9%,增量1211億。

長沙的GDP基數大於鄭州,而且實際增速更快,增量也更高,所以自然是長沙GDP發展更快。但鄭州與之差距並不大。

再看過往幾十年的GDP變化,鄭州在1980年時經濟規模已經領先長沙,但在2005年統計數據欄就已經被長沙超越,長沙就此領先至今。

不過可以看出,1980年時這兩座城市和幾個副省級城市經濟規模差距都很大,尤其長沙還不及青島的一半,而如今已經緊隨其後,鄭州比長沙也只有3個名次差距。進步速度都非常的驚人。

長沙的經濟增速已經領先鄭州幾十年,不過今年這一規律可能有所打破,因為就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鄭州已經逆襲長沙,這或許是國家中心城市的利好給鄭州帶來了更多的機會。所以未來如果鄭州真的實現了逆轉,其實也並不值得驚訝。


城市發展報告


2018年鄭州和長沙的GDP都超過萬億元,晉升GDP萬億俱樂部,兩座城市是中南地區中經濟實力較強城市,鄭州市是河南的省會,2018年GDP為10200億元,是萬億GDP新晉成員,全國城市中排名第16。長沙是湖南省會城市,2018年GDP總額為11527億元,全國城市中排名第13。

1、2000年~2008年兩座城市GDP對比

2000年~2008年,鄭州的GDP總量歷年都是高於長沙的。

2000年鄭州GDP總量為738億元,2008年鄭州GDP總量為3003.99億元,GDP名義年平均增長率為19.18%。

2000年長沙GDP總量為656億元,2008年鄭州GDP總量為3000.98億元,GDP名義年平均增長率為20.93%。

2、2009年~2018年兩座城市GDP對比

2009年開始長沙GDP反超鄭州GDP,從2009年~2018年,長沙GDP總量歷年都是高於鄭州的。

2009年鄭州GDP總量為3308億元,2018年鄭州GDP總量為10200億元,GDP名義年平均增長率為13.32%。

2009年長沙GDP總量為3745億元,2018年鄭州GDP總量為11527億元,GDP名義年平均增長率為13.30%。

2000~2018年,長沙GDP名義年增長率為17.26%,鄭州GDP名義年增長率為15.70%,從GDP增長率看,長沙的GDP增長率更快,從2009年開始長沙的GDP完成對鄭州GDP的反超後一直領先於鄭州。


互金圈


就長沙和鄭州的經濟發展情況,我特意做了一個圖表,將2000年到2015年的經濟進行了對比,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大約在2010年前,兩座城市幾乎是不相上下,鄭州略勝一籌。但近十年來。長沙的發展速度明顯增快,鄭州與長沙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其實長沙與鄭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地理位置上並不靠近於任何一個城市群,但長沙近些年在城市基建方面發展迅速,投資日益增加,在交通上有京廣線穿過,與附近的株洲、湘潭聯繫緊密,在服務業上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尤其是長沙的新媒體、互聯網行業等更是城市發展的特色。

同樣,鄭州作為河南省省會,近些年的發展速度也十分驚人,但放眼全國,鄭州雖然亮眼,但還不是最亮眼,受地理位置和人口流失的影響,鄭州的經濟發展也離不開河南招商引資難的現實,因此在發展速度和經濟實力還不如長沙。


總之,我認為無論是鄭州還是長沙,在城市經濟對比上的意義不大,而對於全省的影響則至關重要,河南與湖南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實際情況也是千差萬別。因此作為省會,只要能帶動全省變得更好,便是值得肯定的發展速度。

我是河南這些事兒,持續更新更多河南本地問答,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謝謝!


河南這些事兒


鄭州和長沙皆為省會城市,鄭州更是國家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而長沙只能屈居長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武漢之後。

不過這幾年兩地都在高速發展。從總體上看目前還是長沙居於前面,鄭州還是有一點差距。

可未來的發展又會如何?長沙,又或者鄭州!


經濟總量比較

根據2013年的經濟數據顯示,長沙以GDP總量7153億排在全國第16位;鄭州以GDP總量6201億排在第19位,與長沙的經濟差距15%。

5年後的2017年,長沙進入了萬億俱樂部,GDP總量為10200億,排名14位,向前進了2位;鄭州也以9003億,排名17位,較2012年也前進了2位,與長沙的經濟總量差距縮小到13%。

經過5年的經濟快速發展,長沙和鄭州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可以說超越了很多城市到發展。但鄭州還是沒有拉近長沙太多的距離,按照這樣的你追我趕速度發展,鄭州估計很難在短時間超過長沙。

其他方面的比較

長沙的最大的優勢,不僅僅在於省會城市,還有一個就是距離珠三角地區很近。在珠三角產業轉移過程中長沙非常收益,一些電子產業、中端製造業也在快速承接。甚至,在與珠三角的人才流動、科技成果市場化、創新機會等方面也是有了很大的互動。

鄭州雖然有一些產業在轉移,但大部分是看中了鄭州的人口優勢,及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優勢。而沒有把一些比較高端的創新和科技服務類的轉移過來,這就是鄭州的硬傷。如果不及時調整這種狀態,一旦人工工資被其他更低區域代替,那麼經濟增長就會減緩。鄭州必須加快尋找自己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才能立足於不敗之地。

雖然,兩個城市的很多優勢都比較接近,甚至在國家戰略定位上還是鄭州要高不少。

可兩個城市的弱點都是教育資源不豐富、個體經濟不發達、人才很都是在不斷流出。

可珠三角的經濟輻射開始蔓延到了長沙,而鄭州要承接三大城市群的輻射基本不可能,只能承接他們的產業轉移。就這一點,就足以讓長沙在未來的發展中站到更高的位置,經濟發展的潛力也是大過鄭州。


鞅論財經


鄭州與長沙作為兩省的省會城市,兩市的經濟情況肯定在各自省內是處於領先地位的,但是兩者之間的發展情況相比究竟如何?

從2018年GDP總量上來看長沙市的GDP總量略高於鄭州市,同時GDP的增長率也高於鄭州市,但是兩者的差距還是較小的,目前從總量上來看,長沙市的發展速度略強於鄭州。

從人均GDP來看,長沙市的人均GDP就遠遠高於鄭州市了,說明在長沙市的常住人口遠遠少於鄭州,但是所創造的產值卻比鄭州要高,可以看出長沙市的經濟水平是比鄭州更強的。

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來看,長沙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遠遠比鄭州要高,所以居民相對來說也更富裕,消費所能夠帶動的經濟也更強勁。

另外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房價,長沙市的房價還是低於鄭州市的,房價過高勢必會影響當地企業的創新、居民消費與人口的流動。

如果房價過高的話,那麼企業將無心經營自己的主營業務,將會減少研發投入,而是把錢投向房地產業賺熱錢,對於普通居民來說,房價過高勢必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普通消費,而經濟的三家馬車就是投資、消費還有淨出口,所投入在房地產的資金少了,那麼消費自然而然的就高了,有利於盤活本地經濟,同時對於外來流動人口來說,房子是能夠讓人安心紮根發展的關鍵,房價過高的話,對於外來人口的流入是不利的。

綜合以上,個人覺得長沙市的發展還是更快的。

(不同區域可能價格差距會較大,取市內平均作為參考)


與財為伴


鄭州、長沙國內生產總值統計數據

  • 國內生產總值,2009年前後是分界點。

  • 第一產業增長值

  • 第二產業增長值

  • 第三產業增長值

與人口關係較大的幾組數據

  • 年末戶籍人口數量

  • 城鄉居民儲蓄年末餘額

  • 房地產投資總額

  • 商品房銷售面積

  • 住宅商品房銷售價格

  • 社會商品零售總額

  • 貨物進出口總額

  • 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總體看近年長沙發展速度較快,鄭州潛力巨大。

  • <strong>長沙人均GDP在全國城市中靠前。

  • 鄭州常住人口增長潛力巨大,經濟總量上升空間巨大,人均則不會靠前。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2018年鄭州跨入萬億俱樂部,GDP為10134億,長沙11003億元,最近兩年鄭州的增速是大於長沙的,加上國家中心城市的名號給鄭州增添了不少活力,而長沙這兩年處於轉型期,大力打造新增長極,一心要把互聯網、人工智能、文化產業,做成與工程機械、傳媒等一樣的千億級產業,為對接廣東大灣區產業轉移,加強長沙地區競爭力,2018年長沙政府為企業直接減免稅收433億,長沙市政府一邊要嚴控房價,一邊又要對企業採取寬鬆政策,建立良好的營商環境,所以市財政吃緊,看起來有些疲軟,但一旦產業佈局成功以後,長沙經濟依舊會飛越性地提升。


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努力


長沙工業基礎好,GDP增速可觀,但要命的是,因為離著廣東太近,湖南人口流失嚴重


大河汽車


首先,我不擔心被標榜地域黑,評論就是要旗幟鮮明!!!

1.目前長沙GDP高於鄭州,長沙也梳理了自己的王牌產業,但長沙的GDP含金量有待考證,要打一個問號;

2.焦點訪談曾經對長沙GDP注水做過一個節目,2008年長沙GDP統計結果為3001億,當年濟南是3000億,鄭州是3012億;那麼問題來了,2007年長沙是多少呢,2190億,一年時間增長率為37%,而當年公佈增長率為15.1%;2004年至2011年,長沙市每年的GDP都在20%到30%的超高數字(怎麼可能?),長沙統計局對外公佈數字是15%左右,所以大家都有一個印象,那幾年長沙是反著個向上漲。注水了。因為注入免除了政績考核,某某市長也沒有幹成書記。

3.如果按照長沙市統計局每年公佈的增長率從2001年728億算起,長沙市2015年GDP是5230億,而不是8510,泡沫是3000多億。

4.一個城市的GDP:投資看城建速度、工地數量;三產看城市規模、人口數量及流動性;工業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看用電量。以上三點我們老百姓通過感應觀察都可以得出結論。

5.關於長沙和鄭州的發展潛力,只能說長沙的科教、文娛、重工領先鄭州,鄭州的城市發展格局和預期上要優於長沙。 不再細數,鄭州的核心比較優勢在於以鄭州為中心、70公里為半徑,雲集了五個全國百強地級市水準的雙百衛星城市,這種城市地理格局的先天優勢放眼全國、甚至全世界都是天賦異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