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師把很多教育的事情推給家長做,這種做法合適嗎?

新遊集


我覺得偶爾的是可以的,比如親子一起做個手工之類的,可以增進感情,可是把檢查作業的對錯,批改聽寫本全交給家長這是不合適的,家長檢查過的作業全是對的,老師再改還有什麼意義,老師就不能從作業中看出問題,比如哪些題孩子掌握了沒有,哪些孩子學會了沒有,孩子不會怎麼辦?難道都交給家長嗎,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陌小璇


我深有體會,老師講課走過場,要家長判卷子,佈置作業在群裡佈置,目的就是讓家長也知道是什麼作業,你家長就沒有找藉口的理由了,改錯,監督作業,每天還要簽字,好多時候都想發火罵人,但又考慮孩子還在她們手裡……!我是一個小學六年級孩子的家長!


人生如藝320


呵呵,這就是當今教育有意思的地方,老師不敢管,家長非讓管,管出事兒了,家長又是鬧,又是投訴!

現在學生,家長打老師,最後是相互諒解!

老師打學生,嚴肅處理,賠錢道歉甚至開除!

我一個校長朋友上午接到電話,市長熱線投訴:嫌留作業多!下午又接到電話投訴,怪留作業少!

現在不是老師讓家長做什麼?而是家長把教育局和校長都管理了!


老韓聊教育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雖然我也是一名教師,但我覺得把很多教育的事情 推給家長,這種做法不合適。

首先,我們要明白教育分為3大部分,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每個教育對孩子來說都至關重要。教育本身來說並不是某個人或者某一群人來負責,而是整個大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就單純的學校教育而言,我覺得應該是學校教育為主,家庭教育全力配合學校教育。 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確實發現很多的作業,完全交給家長。比如說:放學回家,讓家長負責出題,家長負責講題,負責幫忙預習,負責給孩子一塊弄手工報,協助孩子去鍛鍊完成其他作業。幫孩子們幫助完成生活點滴,並且拍照打印弄成表單,簽字等等。 這種情況現在真是也越來越多,我感覺家長確實也負擔了太多太多。心裡特別疲憊。工作一天了,回家之後感覺比上班還累。如果家長都幫忙完成了,那老師幹什麼用。確實有點說不過去。我雖然也是一線老師,對於這種情況,我也是感到很無奈。

尤其是現在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老師會在交流群裡面佈置很多在我看來離譜的作業。有些家長敢怒不敢言。也有很多家長,在交流群裡直接與老師發生正面衝突。

我認為,老師把作業全部交給家長不合情也不合理。孩子們平時在校園的時間要遠遠大於在家的時間,老師應該把在課堂上交給孩子的知識正確的傳遞給孩子們。而不是,先讓家長學會在交給孩子,不然,老師的價值何在?退一步講,家長的文化水平有限,或者家長和家長之間是有文化差異的,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也會參差不齊。現在孩子們1年級還可以輔導,如果到了初中或者高中,家長們就無能為力了。

另外,如果把問題都拋給家長解決也會帶來其他不好的地方。比如,很多家長不會輔導孩子,只有把他送到校外輔導,校外輔導的水平不一樣,對孩子的情況不是很瞭解,反而對孩子們的發展起不到正確的作用。

我始終認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影響孩子發展的兩個完全不同的系統,而這相輔相成,不可分割。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國家教育部門推行家校聯合,家校共育了。兩者的目標相同,但也要劃清界限。在家庭管的父母要執行,該老師教育的一定要執行,而不是推給家長。

學校作為學生教育的主體,一定要承擔起其相應的作用,必須按照學生學習的發展規律來,不能本末倒置。而家庭教育更是孩子樹立品德的地方,家長也理應在自己的責任履行好。家庭教育要有分工,要相互協作,配合融洽。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快,更好。

綜上所屬,我認為老師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家長,是不合適的。


聊城大叔愛上練字


從本質上來說,這樣肯定是不對的。尤其是在學校的一些問題,老師應該和家長一起幫助孩子而不是單純的把問題推給另一方。

當然,這個問題我們也要理性看待。老師,為什麼會推給家長?

我們從小到大的在學校受到的教育,都是出自於課本知識,很少會聽到課本以外的道理。但我自己還是很幸運的遇到了一些好老師,在我青春期迷茫的階段,老師們給予了我很多的幫助和教誨。幫助我脫離了那些痛苦的經歷,我至今都很感謝老師。

但是更多的學生,還是沒有得到老師的人生教誨的,甚至一些老師還會把管教孩子的任務交給家長。前段時間,就曝光出了很多小學老師,將孩子的作業批改任務都交給了家長。家長的負擔變得非常的繁重。

老師和學校只想抓學生們的成績,以此來作為自己的業績。學校也會有成績的指標,現在教育的問題發生了嚴重的失衡。

現在的學校每個班級的人數都是很多的,通常一個班裡面就有四五十個孩子,老師面對這樣的壓力也很頭痛。其次,一些家庭真的就是秉著把孩子交給學校,除了供吃供喝交學費,其他一律都不管。

前幾年的楊永信電療班,就是這樣一群家長造成的。家長只是選擇省事,就將孩子完全的扔給學校。只是覺得自己養活了孩子,能讓他吃飽了長高了、長胖了就叫做教育了。這些家長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教育方式,這也給了學校一個巨大的難題。

所以,在我們以後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夠出錯誤,任何一方的偏差都會給另一方造成很大的困擾,也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盤事兒


我是一名初二男孩的家長,說到老師把很多教育推給家長,現在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是我認為教育不單單是哪一方面的事情,傳授知識,肯定是老師在學校的事情,絕大多數的老師還是非常負責任的把知識教給孩子們,回到家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家長監督。畢竟孩子是我們自己的,不能只靠學校教育。

如果家長從小就給孩子養成做事、學習規律的好習慣,到了小學,初中,家長會省事很多,之所以覺得把教育推給家長,家長覺得很累,都是前期家長沒有給孩子養成好的習慣。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不能指望在家一點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想著讓老師給教育好,那遠遠達不到所期望的。所謂教學相長,家長聯合,多跟老師溝通,都是為了孩子。


陋室印象


在一些教育工作上交代給家長做是可以的,但並非所有老師都會交代家長做。其實如果換一個角度想,不是家長把事情給家長做。比如,幼兒園的手工製作,學校老師佈置這個作業的目的是什麼?親子互動,在很多家長認為我孩子送到學校去,那教育是學校的問題,孩子學的好不好,都是老師會不會教。但是呢,教育的本質在於家庭,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現在微信傳達信息,佈置任務很簡單,家長只要一掏出手機就知道做什麼了。在忙碌家長和不重視孩子動手能力思維裡,就認為這老師有問題,又佈置這種任務累死家長,煩死了,然後開始買材料,開始動手做要求的燈籠🏮或是其他手工,但這個過程,家長認為只要完成任務就行,而忽略了孩子的參與。所以在很多幼兒園任務時候,孩子的參與是不存在的,那麼這一點就完全違背了親子活動的內涵。本身,一個幼兒園作業,是要讓孩子在父母教導之下,能夠自己動手完成一項挑戰,哪怕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呢,和父母一起參與的過程是無價的啊。很多父母當做自己要完成,把東西做的出色,而忽略了做的好不好不是重點,而是這個過程中和孩子的親子活動活動。

在應對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不是完全的接受者,他應該也能夠進行思考。當爸媽把做好的東西直接給他了,他沒有參與感,他也不懂得付出才能有收穫。因為爸媽去幫我做,而不是我去做。家長帶孩子做美工,是在一定程度上增進親子感情。

回想,80-90後,那時候可能很多孩子沒有讀讀幼兒園,在5-7歲這個年齡,很多孩子在大庭院,在田野,鼓搗各種可以用玩耍的東西,大人也沒有時間限制,也不像現在這麼擔心受怕。那時候,每個孩子會的本領超級多,掏蛋,抓魚,做竹蜻蜓。

那現在呢?除了會玩手機,玩電腦,似乎沒有活潑天性。家長也是被手機控制住。那幼兒園的這個親子活動就能讓孩子動起來,家長也動起來。

不是老師把教育推給給父母做,知識傳授的教育是老師應該做的,在校的監督是老師該做的。但孩子一生成長的教育是每一個父母的任務。老師面對的一群的孩子,完成授業解惑是老師任務。那麼老師沒辦法進入每一個孩子的家庭進去吧,那麼,這時候,父母不是應該主動承擔自己孩子的監督教育嗎?你想要孩子健康成長,學習成績優秀,父母完全不管不顧,孩子能夠自覺嗎?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那在孩子養成習慣的時候,家長就該對孩子負責,花時間去監督教育。


葉秋媛


從我的教學經驗來看啊,這個問題不能片面回答你。

在教育孩子理論知識方面,老師是應該首當其衝的,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孩子們,在此過程中老師也應該盡心盡責。這是在學校裡面。出了校門,回到家以後,學校老師可能會佈置作業,此時家長就要擔起一部分工作,那就是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有能力的也可以輔導,不過這個就看家長的能力範圍了,不過督促孩子學習倒不為過,算是老師給家長的一小部分需要做的事情吧。

對孩子的教育來說家長老師以及孩子自身三者都有密切聯繫,只不是擔當的角色不同,還是要適當的分工的,有的老師把自己職責之內的工作也推給家長那就說不過去了,不過作為家長來說,也站在老師的角度想一想,老師是否真的做的不對,或者想想我們做家長的真的不能接受老師的要求嗎?


物理學霸君


家校攜手,共鑄美好。

有些老師把很多教育的事情推給家長做,這個“推”字可見,本該老師做的事,現在要家長做了,這明顯是不對的。我們是否還可以思考,孩子教育的事情究竟是誰的責任呢?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何側重點?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擔當著使命,啟蒙孩子走進生活、融入生活、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熱愛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影響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行、健全的人格。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家庭教育的側重點,我想,在於培養孩子真善美的心靈、抗壓的能力、理想的信心、進取的渴望、自立的思想……孩子抗壓能力低,動不動要跳樓;孩子不懂感恩,動不動離家出走;孩子抑鬱成疾,孤獨寂寞……大多是家庭教育缺失所致。所以,家長要反思,自己是否將教育孩子的責任隨意推卸,是不是做到了對孩子的科學教育。有些家長會說,我沒有文化,水平有限。那也要不斷學習,在學習中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時提升自己。否則,只能看著別人家的孩子總比自家的優秀。

家庭教育是通過家庭成員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培養孩子習慣與品格的教育,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補充,側重於系統化地引導孩子學習文化知識、道德準則和社會規範等。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雖然學校也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但是,當前受考試成績等功利性思想的影響,學校教育側重點就成了指導學生學習文化知識了。

這樣看來,純粹地把孩子的教育推卸給某一方,這是不負責任的。教師要有擔當,不應該把過多的專業的工作交給家長做。家長要有情懷,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陪伴孩子學習,參與親子活動。

孩子的成長,是家庭和學校共同的願望,切勿將彼此割裂開來。家校攜手,才能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地球9999


老師把很多教育問題推給學生家長,當然不合適。

不過,看待問題要有兩面性。

首先,說一下這種做法的負面影響。

第一,過多地把教育事宜推給學生家長,就會把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作用淡化。學校教育作用變弱。

第二,會佔用家長很多時間,引來家長不滿。畢竟白天還要工作,晚上再輔導孩子,情緒不好,教育孩子起來,更加適得其反。

第三,家長會把這種不滿轉移給老師,以至於,產生家長和老師在教育孩子上產生潛在敵意。

老師把教育事宜轉移給家長,除了有負面影響,還會有一些正面影響。

接著,說說老師把教育事宜轉移給家長帶來的一些正面影響。

第一,老師把很多教育事宜轉移給家長,無疑是把家長和孩子的距離拉近了,當然,能處理好就是拉近了。反之,也會鬧得“母不慈,子不孝”。

第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教育也尤為重要,而家長的陪伴,對家庭教育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也是打磨家長與孩子的關係。

綜上所述,老師把教育事宜轉移給家長,既有負面影響,又有正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