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


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

這些天,只要打開網絡,“潘石屹”這個名字,一定會跳入你的眼簾。

因為,除夕那天,潘石屹在微博上發了一封SOHO致中建三局的信。意在讚歎中建三局,曾承攬建設了SOHO在上海古北SOHO的往事。

以此,為中建三局在抗疫關鍵時期,臨危受命,僅用六天時間,將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壯舉。


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


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


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


但是,在全國上下同心協力,眾志成城,堅決打贏防疫阻擊戰和攻堅戰的特殊時期,沉寂許久,更沒有在捐款企業家名單中出現過的潘石屹,在微博上的發聲,立刻引來了網友重磅炸彈般的指責和謾罵。

此時,潘石屹微博評論區裡,網友們的憤怒聲夾雜著謾罵聲,似波濤洶湧,滾滾而來。

“一分錢都不捐還跑來蹭熱度?”

“這個時候學會按兵不動了?”

“你們潘家,是不是隻有見到錢才會投資,捐贈哈佛是因為能讓自己的孩子上學吧,大家都知道,在美國只要能給學校捐教學樓、圖書館,就能讓孩子就讀。”

“真的想不明白,你們的心是什麼顏色的,連環衛工人都能捐一萬二,你們一毛不拔,在中國賺夠了錢就改美國國籍,大家以後不要再買他家的房子了!”

……


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


除夕那天,潘石屹連發三條微博後,網友們便開始了炮轟老潘。

可以說,從初一罵到了十五。如今,謾罵不斷,眼看又要從十五罵到初一了。

但是,老潘呢,卻表現出了我行我素的態勢,縱然面對網友如此火氣沖天的謾罵和指責,他老潘,索性關閉評論區,該幹啥幹啥。

瞧瞧,微博照樣發,心聲依舊吐。任憑網友罵翻天,又能奈他如何?

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


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

是的,武漢疫情爆發後,我們不僅看了許家印、馬雲等這些企業家們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

我們還看到了眾多明星們的捐款善舉。更是看到了眾多平民百姓的涓涓愛心。

此時,在舉國上下同心協力嚴防疫情傳播的關鍵時期,做好防控工作,於己於人於單位,都是義不容辭的一份責任。


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


許多人都知道潘石屹夫婦捐款2500萬美元,給耶魯和哈弗這樁事。關於這些捐款,據潘石屹說,是這樣的:“資助中國貧困生,接受世界一流大學的教育”。

但是,被稱為中國玻璃大王的企業家曹德旺,是這樣評價潘石屹捐助哈佛和耶魯的:“存在都是有道理的,發生都是有道理的,潘石屹和他的太太,鬼精鬼精的。”

用劉強東的話說:“窮人想上人大、北大、清華都很困難,何況去上哈佛和耶魯呢?”

網友也質疑潘石屹,“為什麼不在國內直接給考入耶魯、哈佛的學生贊助,而要把錢直接給耶魯、哈佛呢?除非另有所圖。”

哈哈,結果呢,老潘的兩個兒子,一個入讀耶魯,一個入讀哈佛,所有的質疑,終於實錘落地。

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

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母親,她有個大款兒子。母親老了,牙齒全壞掉了。那天,她的大款兒子陪母親去鑲牙。

於是,醫生給老人家介紹假牙的材質和價格。材質好的自然價格昂貴,母親不捨得花錢,便選了最便宜的那種。這時,醫生一邊看著老人的兒子,一邊耐心地說明,材質不同的意義和效果。然而,令醫生失望的是,這位看上去大款般的兒子,一直在無動於衷的打著他的電話,抽著他的雪茄,

最終,還是在這位母親的堅持下,選擇了最便宜的那款。老人顫顫巍巍地從口袋裡掏出布包,一層一層撥開,交上了押金。一週後再來鑲牙。

大款兒子陪母親離開後,診所裡的人開始大罵這個大款兒子。說他衣冠楚楚,開著豪車,吸著雪茄,卻不捨得花錢給母親鑲一副好牙。

正當診所裡的人們義憤填膺時,不想那位大款兒子又回來了。

他說:“醫生,麻煩您給我母親鑲最好的牙,費用我出,多少錢都無所謂。不過,您千萬不要告訴她實情。因為,我母親是個非常節儉的人,我不想讓她不高興。”


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

當看完這個故事後,對那些謾罵和指責潘石屹的人,不知是否能悟出些什麼。

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他就是他。有些時候,我們永遠都不知道,別人的心裡在想什麼。別人也永遠不知道,我們的心裡在想些什麼。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風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

有時,我們看到的或聽到的,不一定就是你看到或聽到的樣子。真正的內心世界,只有自己知道。在這種危急關頭,不惹事、不出亂,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做好我們每個人本該做好的那些,比什麼都好。

無論什麼時候,面對某些人或某些事,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否則,就是給自己找煩添堵。


有些話無需說破,有些事無需走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