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和老伴每月只有七千多元的退休金,怎樣才能活的好一些?

用戶630971046060


你們夫妻退休了有7000元退休金,如果想健康快樂安度晚年建議一千元做日常生活費,兩千元存起來做備用金,一千元做機動資金,,下餘的3000元拿去你們老家或貧窮山區做獻愛心活動,幫助那些失學孩子復學,幫助那些孤寡老人解決溫飽,你即提升了人生境界,豐富了生活,還一定會延年益壽,,,,,,


山野詩翁


退休了,和老伴每月只有七千多元的退休金,怎樣才能活的好一些?

我認為您夫妻倆月退休金有7000多足夠日常的正常開銷了,應該可以活的很滋潤才是!

首先,夫妻倆退休金月退休金7000多,相當於普通一對小年輕夫婦倆上班的總收入。我鄰居家一對小夫妻,丈夫在一個裝修公司搞行政,月工資扣完社醫保還不足4000元,妻子在一家超市收銀工資也是扣完社醫保後才3000左右。小夫妻倆要養育兩個孩子,還要每月支付房子按揭2000多元,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更別說孝敬父母了,反而有時還要父母支助一些。而您夫婦倆估計應該不用支付房子按揭,子女應該也已成家立業 ,且你們都有醫療保險。因此,你們的退休金基本不用用於日常生活以外的其他開支,僅僅用於日常生活是綽綽有餘有餘的。

其次,老年人退休後一般比較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退休後又有些許積蓄,很容易受到一些保健品推銷員的誘惑而上當受騙。我岳父月退休金近4000元,但他的退休金幾乎全用於購買保健品,一方面看到電視廣告宣傳什麼就買,另一方面經常受到一些保健品推銷員的誘惑而上當受騙,經常被忽悠什麼促銷呀搞活動降價呀!結果一買就一大堆,有些純屬假冒偽劣的三無產品。我們勸他吧,他說電視廣告不會假!勸他很多是騙人的,他不聽,反而說自己不是小孩子知道判斷!所以呢,老年人退休後,既要注重身體健康,加強運動和段練,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又要防止和避免被保健品推銷員忽悠上當受騙,而痛失辛苦一輩子積攢的錢財!

第三,老年人退休後還要有好的心態,不貪婪。很多老年人就是因為貪圖高利息、高回報,購買了所謂的網絡上的ⅩX幣等,而血本無歸,導致心理上受到極大的創傷。因此,絕不能有貪婪的心態,要時刻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

總結:夫妻倆退休金7000多足夠日常生活開支,平常建議加強運動健身,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輕信保健品宣傳,生命在於運動。不要貪婪,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受高利息、高回報投資的誘惑,防止上當受騙。7000多的退休金足夠夫妻倆日子過的逍遙,何況國家每年還在提高退休人員的退休金。

最後,祝您夫妻倆退休生活快樂!


悠閒自得話職場


說實話,只要不是在北上廣超一線城市,和老伴七千多元的退休金,退休生活應該算是很舒適的了。即使在北上廣,只要有房子,也不會過得很差!

一、一個真實的案例分享

我三叔公前兩年從氣象局退休後,每個月也只有6000多的退休金,但他跟叔婆對退休生活過得很滿意,兩個人退休後日子過的很愜意。他們的退休生活是這樣安排的,因為三叔公覺得自己剛退休,身體還不錯,擔心一退休下來就休息,會很不習慣,於是找了兩個兼職來做,保險和房產。
這兩個兼職也花費不了他的太多時間,有則做,沒有也不勉強。基於多年的人脈資源,偶爾有人諮詢時才答覆,對他來說,沒有生活壓力,只是給自己在無聊時找份事情來解悶。
另外除了兼職之外,他還每天接送小孩,如果還有空閒時間,幫著兒媳婦的網店發貨,而三叔婆主要負責家務,這他們夫妻倆每天的生活過的很充實,真正的退休金除了平時一些醫院費用檢查及出去旅遊開銷,基本花不了什麼錢。

一年當中可能最大的開銷是他們夫妻倆每年暑假會帶著孫子一起出去旅遊,而這一部分的支出是由他們自己掏腰包,剩下日常生活費用都由兒子兒媳來承擔。


總計,我的三叔公對自己的退休生活過得很滿意……

二、7000元在全國算是什麼樣的水平

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每月7000多的退休金,其實也是一項不錯的收入。2019全國退休金2604元,比2018增長5%,但這畢竟是全國平均數,實因為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甚至不同單位性質,養老金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但不管怎麼說,每個月夫妻合起來7000多退休金,放在全國各地來說,也是很高的水平,如果單個人能夠領如此高的退休金,那也說明退休前至少是企事業高級職工或、高級幹部,或者政府的幹部。
不過,如果在超一線城市,比如在北上廣深,又沒有的自己房子,即使城外郊區也有兩三千的房租,加上生活成本較高,那麼兩位老人7000多的退休金也就足夠日常生活使用,只是必須精打細算地過生活;而如果在其他城市,甚至在二三線城市的縣城裡,當地物價都相對較低,那麼7000多退休金應該過得很好很滋潤。

三、退休生活,怎麼才能活得好一些

退休生活究竟怎麼過,才能獲得更好一些,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活法,但最根本的信條,那就是退休後要爭取自己過得輕鬆自在!
1.不虧待自己。過去還沒退休前,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甚至為了工作,退休後應該不用太為難自己,而是自己喜歡做什麼就做,充分利用自己的退休金比如買一件衣服,吃一餐美食,偶爾外出一趟旅行。
2.不要壓抑自己。有的人年紀大了,腰椎一些老毛病也不少,但是家庭又有子女,需要幫忙帶孩子,這時候很為難,就要學會跟子女溝通,能幫襯就儘量幫,如果感覺自己力不從心,那就不要壓抑自己,努力溝通好就行,大部分孩子也不會因此責怪。
3.努力活在當下。人一旦退休,可能焦慮還會多,為孩子為家庭操心,其實大可不必,努力活出自我才是最主要的。幹了一輩子了,其他都不要發愁,現在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活在當下,好好享受才是第一位!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一定會努力回答的更好】

莊子說職場


這兩位老太老頭我想問問你們,你們覺得要有多少錢才能過得好一些,兩位老頭老太太手上拿著七千多元,沒房貸,沒房貸,沒車貸,更沒有機會談戀愛,除非再婚,你們看看剛畢業的的大學生,他們也是三千來塊錢,房貸,車貸,還要談戀愛,他們怎麼活啊!再說那些拖家帶口的農民工,他們背井離鄉,吃住都在工地,還有那些環衛工人,他們一月能拿多少錢,他們也都是拖家帶口的年齡,他們怎麼活啊!我覺得你真是吃飽了撐著沒事找事,你們兩個人七千多元光顧著吃,什麼負擔都沒有,連生個病國家都還幫你看,你還想怎麼招?真是看不過去了


風鈴52539582


退休生意過不過得好不是看你退休工資有多高,7000多的退休金是比較高的了。我在縣城生活,兩老退休金一共才2600元,油鹽柴米一個月1000元就夠了。平常兩老在公園唱唱歌,拉拉二胡,晚上跳廣場舞,時間過得很充實也很愉快。兩人對旅遊不感興趣,平時早晨就爬爬山,練練步很愜意。


珍大哥263


跟你分享一個情況很類似的案例:

我舅公舅婆退休10多年,兩個人退休金加起來和你是差不多的。

他們退休生活過得挺愜意,主要他們在生活中有個共同理念,那就是極簡。

極簡,並不代表我舅公舅婆生活很苦,相反,她們過得特充實。

在極簡的理念下,他們只需捨棄無用的物品,不購買不需要的東西。


1、他們慾望極簡。

瞭解自己的真實慾望,不盲從,不跟風。

把他們退休生活的精力全部用在自己最迫切的慾望上,

如關心子女、追求美食。

2、他們精神極簡

退休生活專注於一兩項自己真正想從事的精神活動。

一次專注做一件事,做到最好。

3、他們物質極簡

他們將家中超過一年不用的物品丟棄、送人。

明確自己的慾望和需求,不買不需之物。

確有必要的物品,買最好的,充分使用它。

他們基本上不囤積東西,不用便宜貨、次品。


4、他們生活極簡

他們享受退休慢生活。

不做無效社交。堅持鍛鍊身體。比如每天定時飯後散步。他們不吃垃圾食品。穿著簡潔、不花哨。

在這樣的極簡思維下,我舅公舅婆退休生活過得還不賴。不用思考收入多了少了會怎樣。

所以上面案例你是可以直接借鑑的。用極簡思維落地到你的退休生活中,我相信你會過得越來越好。

好,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關注@華迪說,職場問答達人,每天與你分享職場、銷售思維與方法論。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華迪說


我和我老太婆倆人農村老養老金,合起來只600多元,和你們7OOO多來比,真得感到汗顏無奈,在同一個制度下都是國民,為什麼會有這種差距。


龍嶼閒人26130939ABC


退休老人老倆口每月7000千元退休金,可以說是花不完,確切地說老倆口每月花3500塊錢作生活費用,剩餘3500塊錢存入銀行,一年後取回買理財收入高過存期,這部錢用來養老備用。這樣老倆口其實光是生活吃飯花不了多少錢,把其餘部分錢買些時尚的衣服,買點水果之類的零食,花少部分錢就近旅遊散散心,看看外界風景,蓬年過節包個紅包看看孫子、孫女和兒孫們團聚在一起吃餐飯,大家高高興興的,平常老倆口有空就去公園遛遛彎,和其他老人下下棋牌等等。

還有平常保持良好的心態,多鍛鍊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的身體就擁有一切。最後祝老倆口健康長壽,青春長在永不老!




相識是緣78665661


你讓我們這些月工資不到七千的情何以堪啊!

說正題。

首先就是多運動,養養花,溜溜狗,年齡大了,運動一定不能停,畢竟好身體才是一切的本錢。

其次,就是攢錢,去掉每月必須的生活費,剩下的攢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再次,每幾個月可以出去溜達下,國家這麼大,總有沒去過的地方。

總結一下,多運動,笑口常開,三餐均衡,沒事出去看風景。


狗子來了


兩個老人每個月有7000多元養老金,如果在三四線城市,還有自住房的話,基本生活還是過得可以的。你要放寬心態,多想想那些生活在農村,每個月只有百元不到養老金的老人們,他們不少人的壽命甚至比拿高額退休金的人還長。因為他們知足常樂,心寬才能無憂。而無憂才能病少。錢多多用,錢少少用。有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活得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