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內什麼時間量血壓最好?

鄒軼玲


高血壓是一種長期慢性病,如果不幸確診為高血壓的話,總會被告知長期抗戰否則有嚴重風險,高血壓自身並不是很可怕,但是高血壓可怕之處是兇猛的併發症,所以對高血壓的診斷與監控非常重要。

對於血壓的診斷:嚴格來說兩次間隔一到兩週,檢測數值都超過140-90mmHg的話,就可確診為高血壓,對於血壓的治療最直觀的就是把血壓降下來,高血壓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血壓值發生明顯升高。

血壓測量的時間:那就要看為何測量血壓,如果就單純的想看看自己的血壓是否在正常指標內,那就沒有任何限制什麼時候測量都行(在沒有劇烈運動的情況下)。如果已經患有高血壓的話,自己居家測量,可以選擇早晚各一次。

我們血壓一天都是呈現波動型的,夜間深度睡眠狀態下,也就是凌晨12點到3點時,身體的血壓是基本是全天的低谷期,而早晨9點左右是一天的高峰期,下午五點左右是第二波高峰。但是不管血壓在高峰期還是低谷期,都在正常範圍內那就沒有問題,如果數值超過了140-90mmHg,那就有可能患有高血壓,如果2周內,隨機測量幾次都有超過140-90mmHg數值的話,那麼就可以確診為高血壓。

對於已經患有高血壓的人,可以選擇早晚各一次,早晨可以在服藥前測量,晚上可以在飯後就寢前測量,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在測量血壓時要有自己的規則,“固定的時間”、“固定的檢測上肢”、“固定的血壓計”,這樣測量出的血壓數值才有判斷意義。


羅民教授


正常人體血壓處於一定的波動範圍,血壓的高低不僅與心臟功能、血管阻力等有關,還受到神經、體液等因素的影響。運動、情緒變化會使血壓升高,休息、睡眠會使血壓降低。一般早上9-10點,下午4點-10點會出現血壓的高峰,而午夜1-3點會出現血壓的低峰。

如何正確測量血壓?

人體血壓處於晝夜波動,所以晨起時測量的血壓最接近基礎代謝血壓,建議每日固定時間,情緒平穩、安靜休息、坐位時測量血壓。

<strong>

如何診斷為高血壓?

正常人血壓都會有波動,所以不能僅憑1次或者2次血壓的測量值判斷是否血壓升高,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進一步觀察血壓變化和總體水平。

<strong>

目前血壓計有很多種,有水銀血壓計、家庭式電子血壓計、動態血壓監測儀等等。

診斷標準:

1.一般需要非同日測量三次。水銀血壓計血壓值收縮壓均≥140mmhg和(或)舒張壓均≥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2.家庭電子血壓計血壓收縮壓均≥135mmhg和(或)舒張壓≥85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3.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儀收縮壓平均值均≥130mmhg和(或)舒張壓平均值≥8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如何預防高血壓?

每天科普健康知識,神外柳葉刀-您身邊的健康守門人。謝謝你們的關注、點贊與評論。


神經外科段醫生


很多高血壓的朋友都會問到這樣的問題:王醫生,讓我們監測血壓,那到底幾點測量準啊?

其實只要血壓計準確,測量方法規範,什麼時候測量血壓都是準確的。只是每一個時間代表了不同時間點的血壓。

因為我們的血壓本身就是一條曲線,而非直線。

1、我們每個瞬間的血壓都會不一樣

我們所謂的測量的血壓,只是不同時間、不同狀態下的一個樣本,一個血壓代表。

不同時間段測量的血壓都是有意義的。它可以使我們瞭解不同時間、不同狀態時的血壓變化。

2、正常的晝夜血壓波動是有一定規律的。

在成年人,是“兩峰一谷”,就是兩高峰一低谷,即6點~10點期間為第一高峰,16點~20點期間為第二高峰,夜間0點~4點為明顯低谷。

這樣全天測定的血壓值畫出來的曲線就像一把長柄勺子,醫學上稱為“勺型血壓”。而老年人的晝夜血壓節律除了“兩峰一谷”外,在中午12~14時還有一個低谷,比較成年人多出一段血壓低谷期,呈現為“兩峰兩谷”(兩高峰兩低谷)。

3、清晨是血壓容易升高

有一種高血壓叫做“清晨高血壓”。就是清晨醒後1小時內、服藥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壓測量結果或動態血壓記錄的起床後2小時或早晨6點到10點間的血壓達到或超過高血壓診斷標準。所以家庭自測血壓一般都要監測清晨的血壓。

4、夜間高血壓

睡眠不佳、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徵、降壓藥吃得不合適,作用時間太短,沒控制住夜間血壓,等等。

5、餐後低血壓

如果老年人出現餐後頭暈、乏力、睏倦、嗜睡,甚至發生暈厥,就要注意監測餐後的血壓。

6、體位性低血壓

也多見於老年人,所以來年人改變體位的時候動作慢一點,尤其站起來的時候。


我們要想更詳細的瞭解我們全天的血壓水平及波動情況,最好動態血壓監測,可以瞭解那些高血壓或低血壓發生時段的血壓,觀察血壓變化,觀察藥物療效,並可以為醫生調整降壓藥物提供依據。

所以,我們什麼時間測量血壓都是自己的血壓,只是不同時間意義不同而已!


心血管王醫生


人類在千百年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血壓曲線,可以說根據人類一天中不同時間完成不同任務的特點,血壓會出現有高有低的不同情況。這些血壓變化是我們千百年來進化的結果,並不是說血壓升高就不好,血壓特別低的時候就一定很好。所以說,不能說哪個時候的血壓就不好,哪個時候的血壓就特別好,因為無論高低,都是為了滿足我們機體需要的情況。

一、人類的血壓曲線是什麼樣的?

正常人動態血壓波動曲線呈雙峰一谷的長柄杓形,血壓在凌晨2:00~3:00時處於最低谷,這個時間段是不是就是那些想問什麼時候血壓最好的朋友最關心的,是不是就想問血壓最低的這個時候。從凌晨覺醒後血壓急劇上升並於6:00-10:00達到峰值,白晝基本上處於相對較高水平,原理是因為人類白天需要勞動,所以白天血壓需要較高一些。多數人白天血壓有兩個高峰(06:00~10:00和16:00~18:00),18:00以後血壓呈緩慢下降趨勢,直至夜間凌晨最低。

二、哪個時間段最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

血壓高長期沒有合理的管理會使心、腦、腎等靶器官發生嚴重損傷,嚴重的心腦血管事件,比如心梗、腦梗也和血壓節律密切相關,大量的研究表明這些心腦血管疾病事件尤其喜歡發生在清晨(早晨6-10點),於是清晨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疾病高發時間”,學術上管這個時期的血壓升高叫做清晨高血壓,清晨高血壓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和特別應該關注的問題。

所以,張大夫特別指出,廣大高血壓患者在控制血壓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血壓升高的時間點,控制清晨血壓升高情況尤為重要。

更多健康信息,請關注張之瀛大夫頭條號。


張之瀛大夫


在現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在閒暇之餘,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養生及自我保健的大軍之中。喝喝代茶飲、中藥泡泡腳、每天測量一下血壓,但是您每天的血壓測對了嗎?

想要精確測量血壓一定要知道血壓在一天當中的變化,這樣抓住幾個關鍵點才可以認識到血壓的波動情況,瞭解血壓是否對健康造成危害!一般說來,早晨剛醒,尚未起床時測量為最淮,最接近基礎代謝標淮血壓。 但經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表明,每一個時間段的血壓是不一樣的。正常人血壓呈明顯的晝夜波動性,即夜間血壓最低,晨起活動後迅速上升,在上午6~10點和下午4~8點各有一高峰,繼之緩慢下降。在活動、飽食、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日常生活中失眠、吸菸、飲酒和飲咖啡等也都會影響血壓的變化。

還有測量血壓的也是有門道兒的,它有四固定是指:固定時間、固定血壓計、固定部位(右臂或者 左臂,通常為右臂,如果雙側血壓相差10毫米汞柱以上,固定為高側)、固定姿勢(平躺或坐位),這樣測量出來的數值才有對比意義。

知道了該是什麼時候測量,那正確的測量血壓的方法您知道嗎?咱們以最常見的水銀柱血壓計為例,自測血壓正確方法是:取座位安靜休息5分鐘,暴露上臂,手掌向上放平,肘部和心臟大致在同一水平;將血壓計袖帶緊貼在上臂,袖帶下緣在肘窩上大約2釐米,將聽診器聽診部件放在肘窩動脈搏動的地方;血壓計快速充氣,隨後緩緩放氣,當聽到第一聲有規律的搏動聲的血壓計讀數即為收縮壓,繼續緩緩放氣,當搏動聲消失時的讀數為舒張壓。測量血壓時應儘量保持安靜,心情放鬆。緊張、焦慮、疲勞、失眠、劇烈活動後均影響測量血壓的準確性。

另外,測量血壓時,上臂必須充分暴露,如果衣物過多則測量出的數值偏高。您記住了嗎?那就一起行動吧!


菊一刀李醫生


“什麼時間測量血壓最準?”在我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高血壓患者這樣問我。

大家都知道,血壓控制達標的要求是24小時內任何時段的血壓都不應該高於控制目標。所以,最好在血壓的高峰時段測血壓,比如上午10:00,下午17:00,如果這個時段達標了,則一天基本達標了。

測量血壓是診斷高血壓並對高血壓進行有效管理的必需手段。

目前測量血壓的方式有三種:診室血壓、自測血壓和動態血壓監測。


1. 診室血壓

由醫護人員測量,操作比較規範,但一些患者容易緊張,測定值可能比實際血壓偏高,這就是常說的“白大衣血壓”。

此外,測血壓的時間往往是醫生的正常工作時間,“隱匿性高血壓”或個別患者凌晨出現的高血壓很可能被忽略。

2. 家庭自測血壓家庭自測血壓

目前推薦家庭自測血壓,其優點是:

(1)、有助於提升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

(2)、避免“白大衣血壓”;

(3)、隨時觀測、方便靈活;

(4)、及時評估療效;

推薦使用符合國際標準的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不推薦使用半自動、手腕式和指套式電子血壓計。

3. 動態血壓監測動態血壓監測

是使用儀器測定24小時的血壓。24小時的血壓。

患者佩帶一個動態血壓記錄器,在日常生活環境中自由行動,儀器會自動按設置的時間間隔進行血壓測量。

一般日間每15分鐘測一次,夜間每半小時測一次。

動態血壓監測有助於清晨高血壓、夜間高血壓這些特殊時段的隱蔽性高血壓的診斷。

動態血壓監測的優點:

(1)、受測者處在日常生活狀態下,能夠比較客觀的反映實際的血壓水平;

(2)、能夠發現一天之中任何時段出現的高血壓和血壓的晝夜節律變化;

(3)、鑑別“真”、“假”高血壓,發現“隱匿性高血壓”。

缺點是不方便、費用高。

三種方式,動態血壓監測最準,提倡家庭自測血壓。

(作者:周豔麗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遼寧省營養師協會執行秘書長/遼陽市健康管理學會會長)


營養百事通


這個取決於量血壓的目的,如果是想看看血壓是否正常,那一天之內任何時間量都可以;如果是已確診高血壓的患者,自我監測血壓,可以選在早晚各測一次血壓。

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升高,部分病人起病隱匿且病情進展緩慢。如果是懷疑有高血壓或因為頭暈、頭痛、眩暈等症狀到醫院想要測量血壓的,一天之內任何時間測量血壓都行。人的血壓在一天之內有個正常波動的過程,大多數人血壓早上6:00~9:00人體的血壓會升高,形成第一個高峰,之後開始下降,至下午4點~6點形成第二個高峰,到了深夜0~2點血壓最低,為波谷,然後血壓再次上升。但是不管怎麼波動,血壓都是在正常範圍內波動,如果超過140/90mmHg,就有可能患有高血壓,需要4周內非同日再複測兩次,如果均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則診為高血壓病。

對於已經確診為高血壓的患者,進行血壓自我監測的,應選在每日早、晚各測一次。早上起床後先去上廁所排尿,然後在吃飯、吃藥前測血壓。晚上測血壓選在晚飯後、服藥後、就寢前測。對於高血壓患者,應檢查測量的四定“定時間、定上肢、定血壓計、定人”測量的數值才有意義。

對於晨起血壓高的,建議服藥後再複測一次血壓。對於血壓不穩定波動大的,建議行24小時動態血壓瞭解血壓波動情況。對於血壓,也不過過於緊張,反覆測量反而更容易引起血壓升高。


醫患家


點右上角“關注”,更便捷瞭解醫學知識。

一、看下圖掌握24小時人體血壓波動規律。


人體血壓一般白天有兩個高峰期(對大多數人而言,並不是絕對),即上午6~10時及下午4~8時,在這兩個時間段之外即使高血壓病人,血壓也會有一定程度降低,故需要在這兩個時間段監測血壓,掌握真正高血壓的高值。

二、看下圖掌握怎麼確定高血壓。

①《中國高血壓基層管理指南》裡明確指出:高血壓是指在未用抗高血壓藥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患者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壓藥,血壓雖低於140/90mmHg,也應診斷為高血壓。

②目前仍以診室血壓作為高血壓診斷的依據。有條件的應同時積極採用家庭血壓或動態血壓診斷高血壓,家庭血壓≥135/85mmHg;動態血壓白天≥135/85mmHg,或24h平均值≥130/80mmHg為高血壓診斷的閾值。

三、看下圖掌握正確測血壓。

建議每天早晚各測量血壓1次,每次測量2-3遍,間隔1分鐘,取其平均值,更科學的掌握血壓真實水平。


路標指向老年病


患者在家庭自測血壓時,應該注意,如果你是新診斷的高血壓患者,或者是血壓未達標、血壓控制不穩定的患者,應該在前七天每天早晚各監測一次血壓。早上建議在,6點到10點之間,未服藥,未運動,未進餐時測量。晚上建議在16點到18點之間,未進餐,未運動的前提下測量。每次測血壓應該連續測量三次,取三次平均值。

為什麼要選擇在早上6點到10點和下午16點到18點之間測量血壓。因為我們血壓有一定的時間規律,血壓在每天的上午6點到10點和下午16點到18點之間是血壓最高的兩個時間段,這兩個時間段測出來的血壓能夠反映我們真實的血壓情況。而夜間血壓整體偏低,較白天血壓要低10%到20%。這就是我們臨床常說的常見的勺形血壓。不建議患者專門在夜間或半夜測量血壓,因為夜間測血壓受到環境影響的因素較大,測量出來的血壓值不準確。



如果你的血壓達標、控制穩定後,應該每週選擇一天來監測血壓。測量的方法同前,每次連續測量三次取平均值。


普內科劉醫生


這個問題非常好,是高血壓患者都應當瞭解的一個知識點,不僅對更好地控制血壓有幫助,對有效預防高血壓導致的器官損害大有益處。

高血壓患者對血壓的控制是指對全天血壓任何時間的控制,但人的血壓在全天又有一定的變化規律,把最高點以及最容易引起器官損害的血壓控制下來,全天血壓的整體水平即會得到有效控制,所以首先要好解血壓在24小時內是如何變化的。

人的血壓在凌晨6點時會出現一個高峰,這個高峰大約持續3-4個小時,且為全天的最高峰,然後後開始下降,至傍晚5-7點時會再次出現一個高峰,但比早晨的峰值要低,隨後開始下降,至半夜降到最低谷,全天血壓的最高峰與最低谷相差約20%。

根據這個變化規律,高血壓患者就知道了,哪幾個時間測血壓最有意義:

  • 清晨血壓 即6:00-10:00的血壓,代表著全天血壓的最高值,因此是高血壓患者最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時段,也是血壓控制最重要的時段,是高血壓患者最應定期測量血壓的時間,而且就好當是量過血壓之後再吃降壓藥。

  • 傍晚血壓 即傍晚5-7點的血壓,測量此時段的血壓有助於瞭解全天血壓水平的下降趨勢,對判斷降壓藥的降壓效果非常有幫助。

  • 夜間血壓 這是一個被大多數患者忽視的時段,即夜間1-3點的血壓。多項研究證實,這個時點的血壓如果高於120/80mmHg,將是造成器官損害最危險的一個因素,且獨立於清晨高血壓之外,也是引起清晨血壓升高的一個主要原因。

因此,對高血壓患者來說,對這三個點的血壓都應給予監測。實際生活中,測量清晨血壓、傍晚血壓比較容易做到,而半夜的血壓一是測量不方便,二是半夜醒來的狀態對對實際血壓會產生影響而不能準確反應血壓水平,因此建議定期採用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的方式來檢測。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