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中国最早对第一届冬奥会的报道

位于欧洲最高峰勃朗峰北部的法国小镇夏蒙尼注定载入史册。1924年1月25日至2月5日,“奥林匹克冬季体育周”在这里举办,比赛项目有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男子冰球、越野滑雪、跳台滑雪、有舵雪橇和北欧两项7个项目,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258名运动员参赛。国际奥委会于1926年在里斯本召开的第25次全会上正式将这届运动会追认为“第一届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之所以赛前没有将这届运动会称为冬奥会,是因为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家担心单独举办冬奥会会削弱北欧运动会的影响,因此一开始不支持举办冬奥会,而国际奥委会也担心单独举办冬奥会会削弱夏奥会的影响。但这并没有降低这次比赛的影响力,远在东方的中国,此时的现代体育正在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即使是如此“低调”举办的运动会,在当时也有中国媒体进行了报导。

「史话」中国最早对第一届冬奥会的报道

1924年2月11日,也就是在第一届冬奥会闭幕一周后,上海《申报》副刊《教育与人生周刊》的“体育消息”栏以《万国冬季运动会消息》为题对本次比赛进行了报导。报导称:“第八次万国冬季运动大会,已于一月二十六日起,在法国夏摩尼举行。与赛者共二十七人,代表十国。第一第二两日,举行跑冰比赛。结果:五百密达跑冰,美国朱特洛氏胜,占时四十四秒。五千密达跑冰,芬兰森白氏胜,占时八分三十九秒。一千五百密达跑冰,第一芬兰森白氏,二分二十秒又五分之四;第二瑙威拉森氏,二分廿二秒。一万密达跑冰,第一芬兰史古纳白氏,十八分零五分之四秒;第二芬兰森白氏,十八分七秒又五分之四。计跑冰四次,第一第三皆芬兰,第二为瑙威,芬兰得四十八分半,瑙威得三十九分,美国得十一分。第三日举行冰球比赛,美国以十对零打败比国,瑞典以九对零打败瑞士,加拿大以三十对零打败捷克云。”这段报导将当届冬奥会当成第八届奥运会(当时称奥运会为万国运动会)的冬季运动,这不是报导的错误,主办国也将本次比赛当成是第八届奥运会的一部分。冬奥会举办之初,冬奥会与夏奥会是在同一年举办的,如果主办国条件允许,还会在同一国举办,1924年夏奥会在法国巴黎举办,因此冬奥会同样在法国举办。组委会印制的海报上赫然印有“向第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胜利者致敬”、“第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运动”的字样,比赛的奖牌背面也有“法国奥委会在国际奥委会支持下为庆祝第八届奥运会而举办”字样,这届比赛的举办情况以法语记录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的官方总结报告中,当时谁也没有想到,本次比赛事后会被追认为第一届冬奥会。报导中提到的“跑冰比赛”就是男子速度滑冰比赛,当届冬奥会的男子速度滑冰包括5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和四项全能五个项目,报导中提到的朱特洛,即冬奥会历史上首枚金牌获得者美国人查尔斯·朱特劳(Charles Jewtraw)。森白即那个时代的“速度滑冰之王”芬兰人克拉斯·顿博格(Clas Thunberg),他在本届冬奥会上获得了三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其中包含速度滑冰项目历史上第一枚也是唯一一枚全能金牌。10000米冠军史古纳白即芬兰34岁的老将朱丽叶斯·斯库特纳布(Julius Skutnabb),他的成绩是18分4秒8,不是报导中的“十八分零五分之四秒”。

这是我目前所见中国最早对第一届冬奥会的报导,报导虽然有一些错误,不仅忽视了雪上项目比赛,甚至还犯了参赛国只有10个国家,运动员27人这样的低级错误,要知道,光报导中提到的六支冰球队(本届冬奥会有八支冰球队参赛),参赛人数就不止于此了。但是,不能以过于挑剔的眼光看待这篇报导,它至少说明当时已经有人将眼光投向了世界。这也与当时国人对冬季体育项目的认知水平有关,即使是《申报》这样专业媒体的从业者中,也鲜有知情者。除了这篇报导,1924年中华体育师范学校发行的《体育月报》第一期上以“万国运动会冰球比赛”为标题报导了第三天的冰球比赛:“万国运动大会于一月二十八日在夏摩尼举行冰球比赛,美国以十对零败比国,瑞典以九对零败瑞士,加拿大以三十对零败捷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