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線日記|重症監護室裡的“寶貝”拉著我們合影

醫線日記|重症監護室裡的“寶貝”拉著我們合影

講述者:黃汝梁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ICU主管護師

赴武漢馳援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西院區ICU

2月18日,今天是我們廣醫腫瘤醫院醫療團隊支援武漢的第十二天。連續高強度工作了12天難免疲憊,但我們四個人無一例外,一旦準備上班,總是能激發出潛能,精神煥發地進入工作狀態。

午飯後,我們提前2小時驅車到住處二十多公里外的協和醫院西區。每天到達醫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嚴格按照工作規章完成一套繁瑣的防護服穿戴流程,隊友們之間相互幫忙提醒,熟練之後,以往需要耗時三四十分鐘的工作,現在大概20分鐘大家都完成了!

14時我們準時進入ICU病房接班。戰士們默契地點頭,帶著鼓勵的眼神,互相比著加油的手勢,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病房的交接:各床病人的病情變化、各種儀器設備的繁雜參數,藥物的使用情況等,並且需要完成一系列吸痰、翻身等的操作,這些操作對於平時的我們來說,輕車熟路毫無難度可言,可一旦穿上整套的防護裝備,我們的操作就像是牽線木偶似的,根本施展不開,要精確地完成操作真的需要耗費很多的精力!

医线日记|重症监护室里的“宝贝”拉着我们合影

我管的10和11床今天的呼吸機參數下降了很多,特別是10床,鎮痛肌松的藥物停用了,鎮靜藥物的用量已經減至很小了!這是令我們歡欣鼓舞的一個好消息,如無意外,這個患者有機會離開呼吸機輔助通氣,繼而拔管轉出ICU!

接完班後病房繁忙的工作就交到我們手上了,除了需要完成常規的治療護理如口腔護理、會陰抹洗、更換及檢查管道情況、定點藥物治療、臥床相關併發症預防、病情觀察等等……

眨眼時間已經來到了18:25,15床的患者到時間改變體位了,他的氧合情況非常差,近期在進行俯臥位通氣,要對這位體重差不多100公斤的患者大哥進行該項治療真的是一項考驗。不僅要頻繁定時地給患者改變體位,還需要預防壓傷,我們要像舉重運動員一樣使出吃奶的力氣,還時刻小心翼翼,得保證病人不能出現任何的皮膚損傷。完成翻身護理,這時候病人需要開始做CRRT(連續性腎替代)治療。管床的護士同是前來支援戰友,因為各個醫院的儀器設備略有不同,她對費森尤斯這臺機器不夠熟練,請我幫忙指導。CRRT治療是我的技術強項,我很樂意就答應了。一邊操作一邊對她進行帶教……完成這一系列工作,不知不覺,我全身都溼透了,感覺我的腰也快直不起來了。

医线日记|重症监护室里的“宝贝”拉着我们合影

接著我們去巡查科裡的“寶貝”——全科20個病人中唯一一位沒有進行機械通氣的患者。他當初剛進ICU的時候呼吸非常窘迫,入科立即給予了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經過我們的精心治療和不懈努力,患者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現在病人已經在數著手指頭,盼著回家的日子趕快到來。現在該患者沒有氣促呼吸困難等症狀,精神狀態很好。還隔著老遠,病人熱情地向我們招手,原來他正在玩自拍,要求和我們這些“救命恩人”合照。他說,非常感謝我們醫護人員救他的命,特別感謝我們廣東過來支援的醫護人員,他一再叮囑,到時我們凱旋而歸,返回廣州的時候必須通知他,他要來給我們送行。“好的,沒問題!”大家難掩內心的喜悅,留下了珍貴的合影。我們鼓勵他在床上多鍛鍊,晚上好好休息,爭取早日戰勝病魔!

今天雖然一如既往的累,但內心仍是充實的,接連的好消息好像讓我們有使不完的勁,我們要好好努力,爭取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記者】嚴慧芳

【通訊員】闞文婧 魏彤 冼樂武

【作者】 嚴慧芳

【來源】 健康生活圈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