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打仗士兵明明知道衝在最前面死亡機率大,為何還爭著衝?

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戰爭的場面,士兵們驍勇善戰,不斷的攻城掠地。但是如果真的在古代,士兵們為什麼明知是九死一生,還這麼有勇氣去向前衝鋒陷陣。尤其是在前排的士兵們,難道他們真的不怕犧牲嗎?他們搶著衝鋒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古時候打仗士兵明明知道衝在最前面死亡幾率大,為何還爭著衝?

在古代,將軍為了能夠讓士兵們衝鋒陷陣,會選擇一些比較精幹的部隊衝在最前面,他們才能夠讓整個部隊士氣振作,從而為戰爭的勝利做保證。而這些士兵們都是從普通的隊伍中選拔出來的,不是任何一個人都有資格能夠進入先鋒部隊的。在選擇先鋒部隊人選的時候就做了一下篩選,是保證先鋒部隊不出問題的一個關鍵。

古時候打仗士兵明明知道衝在最前面死亡幾率大,為何還爭著衝?

當然人的本性都是貪生怕死的,在古代的部隊裡,經常會有這樣的制度:先鋒隊會每幾個人劃分一個小組,小組成員之中,假如有一個人臨陣脫逃,整個小組成員都面臨著被砍頭的危險。所以當一個小組之中有一個人選擇臨陣脫逃的時候,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就可能會選擇把這個人殺掉,從而保證其他人的性命。部隊這種小組的制度,也能夠很有效的讓先鋒部隊努力向前衝鋒,而不是臨陣退縮,因為退縮也會被殺死,還不如英勇而死。

古時候打仗士兵明明知道衝在最前面死亡幾率大,為何還爭著衝?

而且在很多時候,最前邊的士兵往往裝備是最精良的,所以他們死亡的概率有時候甚至要比後面的戰士小很多,只要能夠取得勝利,他們活下來的機會也更大些。假如軍隊被打敗潰散,那時候最前排的士兵才傷亡最慘重,所以即使在衝鋒陷陣的最前排,他們也會努力搶著戰鬥。

古時候打仗士兵明明知道衝在最前面死亡幾率大,為何還爭著衝?

當然除了懲罰以外,古代部隊裡還有豐厚的獎賞制度,比如說,能夠拿到對方軍隊的將士的頭顱,是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獎賞的。獎賞的程度根據對方頭顱的官職大小而定,每個朝代對這種獎勵制度的規定有所不同,比如秦朝的商鞅變法之後就大力獎賞斬獲對方頭顱的士兵們,士兵們的戰鬥力大大增強。

古時候打仗士兵明明知道衝在最前面死亡幾率大,為何還爭著衝?

甚至因為一次戰爭就可以加官進爵,從此改變自己人生的命運,飛黃騰達。以後再也不必在戰場上打打殺殺,可以享受榮華富貴。而能夠拿到這樣的獎勵的士兵,當然是那些衝鋒陷陣在最前排的士兵們。儘管這樣的概率並不高,但是即使衝鋒陷陣而犧牲,家人可以拿到不菲的體卹金,也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