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提成已经out,用这种激励让业务员犹如打鸡血(附案例分析)

导读:

张总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今年公司的业绩同比增长幅度微乎其微,但同行都是两位数的增长,业务部门不给力,一些业务员工作状态很不好,业绩也一般,但也不肯去努力提高,甚至还有离职念头;还有一些老业务员客户相对稳定,收入也比较稳定,业务员安于现状,没有动力开发新客户。自己亲自抓一抓稍见效果,但自己还有其他事情要去做,所以倍感烦恼。

业务部门是公司的核心部门,如何让业务员保持持续的动力去开发客户,提高业绩,对公司来特别重要。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设计激励模式,让业务员有动力持续努力提高业绩,并愿意死心塌地跟着公司干。

底薪+提成已经out,用这种激励让业务员犹如打鸡血(附案例分析)

业务人员良好的工作状态主要来自于利益驱动


首先看看张总的业务部提成方案:业绩提成分档级,提成比例由低而高,具体见下表:

底薪+提成已经out,用这种激励让业务员犹如打鸡血(附案例分析)

张总的业务员提成机制,貌似很有激励性,但实际效果不佳

点评:这样的设计有哪些漏洞和问题?

  1. 有的业务员因为达不到高业绩指标,提成点数很低,内心存有诸多不满,萌生离职念头。
  2. 为了达到更高业务级别,有的销售员不是在业绩上做文章,而是钻空子、搞关系。
  3. 有的业务员发现当月业绩达不到高提成目标,将业绩硬推到下个月。
  4. 有的业务员为了获得当月的高提成,和其他业务员合拼业绩,以达到表面上的高业绩。

说明:在设计分配机制上,不要让员工有漏洞可钻,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要避免对企业文化的冲击,失去公平分配的基础。

底薪+提成已经out,用这种激励让业务员犹如打鸡血(附案例分析)


另外张总为了激励员工,规定每年加一次薪,只要当年业绩超出目标的5~10%,就按比例给员工加工资。

一开始,大家都欢呼雀跃冲劲很足,但是时间长了,业务员动力也就慢慢减弱了,目前公司的业绩也没有达到张总的预期,张总现在也陷入是否还要员工加薪的困境中。

思考:业务员要不要加底薪或提成?

  1. 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带走利润,而且如果底薪部分占比越大,还会降低员工的创造力。
  2. 加提成点数,虽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业绩的情况下,公司的成本费用率会上升,相对而言利润率下降,而且增加点数的激励性有时效性,一般在增加的头几个月有点效果,之后又会回归过去和常态。况且加少了员工没感觉,加多了企业吃不消。
底薪+提成已经out,用这种激励让业务员犹如打鸡血(附案例分析)


思考:如何设计提成激励才是正确的方向?

销售提成点数的差异应着眼于产品与客户,而非员工自身的区别。一名优秀、高级的销售员必须是通过卖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不是因为等级高、工作时间长获得比其他销售员更多的收入。

销售服务与技术服务是不相同的,销售同一产品或服务提成点数应该相同,但是对同一服务项目而由不同技术人员来完成的,技术人员获得的提取完全可以不同。例如,同一家理发店,最好的理发师可以收人头100元,而一般的理发师只收40元。

同一产品和服务,应该统一提成比例,而不应该是销售额越高,就提成比例就越高。表面看上去,是对员工冲刺更高销售目标的激励,实际是将目标管理简单地交给提成点数,而忽视目标激励的设计。

让新客户提成点数高、老客户提成点数稍低。因为开发新客户的难度、时间长度都要大于老客户。

让客户首次购买、首次之后的购买,提成点数不相同,正常来看,让客户从对公司产品服务不了解到接受,这个难度肯定大一些。

底薪+提成已经out,用这种激励让业务员犹如打鸡血(附案例分析)

业绩的增长数字背后必是不断的付出


业务员的薪酬怎么调整才更有效?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业务人员的激励系统入手,具有系统性的思维,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首先我们的薪酬模式必须要解决几个问题:

  1. 员工增加的收入,必须来自他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以降低企业利润为代价。
  2. 员工必须有持续收入增长的空间。
  3. 员工不能只关注营业额,还要关注企业需要关注的利润率,成本费用率等。
  4. 员工可以有多种增加收入的渠道,而不仅仅是靠销售收入。

总的来说,要实现给员工加薪却不增加企业成本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员工的收入和企业经营效益挂钩。而企业的经营效益提高,不仅仅要依靠销售额的增加,也因为人创绩效提高,和成本费用的下降而提高。

KSF增值加薪法:

KSF模式是最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在销售业绩之外,根据业务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 高毛利产品销售指标
  • 回款率指标
  • 新市场开发销售指标
  • 客户开发或服务成本指标
  • 新客户开发销售(数量或金额)指标
  • 客户投诉率或数量指标
  • 客户服务满意度指标
  • 客户有效服务数量指标
  • 协助开发产品指标

操作:以过去的实现值作为基点,超过这个基点(也可以建共识标准)就可以给予奖励加薪!

具体方案:建立业务员等级体系,等级体系主要在以下维度进行设计

1)入职3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低值(如10万/月),主要关注过程性指标(如:跟踪量、询盘量、电话量、考核分值等),奖励力度为小值。

底薪+提成已经out,用这种激励让业务员犹如打鸡血(附案例分析)

入职3个月KSF薪酬绩效方案

2)入职6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中值(如2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为中值。

底薪+提成已经out,用这种激励让业务员犹如打鸡血(附案例分析)

入职6个月KSF薪酬绩效方案

3)入职1年以上:业绩平衡点为常规值(如3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为常规值。

底薪+提成已经out,用这种激励让业务员犹如打鸡血(附案例分析)

入职1年KSF薪酬绩效方案

4)高级业务员:1年平均业绩达500万以上,次年自动升级为高级业务员,KSF薪酬增长20%-30%,奖励力度为高值。

底薪+提成已经out,用这种激励让业务员犹如打鸡血(附案例分析)

高级业务员KSF薪酬绩效方案

KSF设计思维

底薪+提成已经out,用这种激励让业务员犹如打鸡血(附案例分析)

KSF绩效管理模式的效果

  1. 将岗位原工资分解到核心K指标上;
  2. 每个K指标从数据
  3. 分析找到平衡点;
  4. 每个指标超过平衡点即有奖励,低于平衡点即有压力;
  5. 每一个K指标:对于企业,是利润增长的渠道;对于员工,是工资增长的渠道;

遵循以上的思路,那么员工工资越高,企业利润也越高;员工和企业利益是趋同的,方向和目标也是一致的。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