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055大驅的艦炮火力相當於一個炮兵營?

老牛做解說


說005大驅艦炮的火力的等同於一個炮兵營誇張了,一個炮兵連還差不多。先來看看055大驅的主炮性能數據是怎樣的,根據網絡上的資料,目前我們的055萬噸大驅使用的是H/PJ38型單管130mm艦炮,該款艦炮的部分技術借鑑了俄羅斯的AK-130雙管艦炮,關於AK-130雙管艦炮的相關性能介紹如下:

從上面的截圖中可以看到,AK-130雙管艦炮的最大射速達到了70發,持續射速則是隻有35發,如果以最大射速計算,那麼055大驅上單管的H/PJ38型艦炮的最大射速應該在35~40發左右(考慮到有技術改進),當然,要是考慮到該艦炮的火力持續性,比如炮管的散熱,那麼其射速可能也就只有20發/分鐘左右了,然後再來看看題目中說到的一個炮兵營的火力有多強,為了方便計算,以三三製為例,即一個陸炮營裡包含有3個炮兵連,而一個炮兵連通常擁有6~8門火炮(數量由實際情況決定),這裡我們統一以6門來計算,那麼一個炮兵營實際上就擁有18門火炮。

然後再來看射速,大口徑陸炮的最大射速一半不會超過10發/分鐘,哪怕是自行火炮也一樣(射速超過每分鐘10發的自行火炮很少),即使是自行火炮,射速也通常是在6~8發,至於牽引式火炮,就更不用說了,在持續性火力上還要弱於自行火炮,所以,我們這裡就以每分鐘5發來拿計算,那麼一個大口徑炮兵連的火力為30發/分鐘,營的話,則更是達到了90發/分鐘,這樣的射速是遠遠大於055大驅上的130mm主炮的,如果真要對比,那麼055驅逐艦上的主炮在一分鐘內的火力輸出,也就大概相當於一個陸炮連,跟炮兵營是肯定沒得比的


當然了,這也僅僅是一個粗糙的對比,如果真要量化對比兩者的威力的話,炮彈的口徑和種類也需要考慮進去,畢竟155口徑的陸炮,威力上怎麼說也要比130口徑的艦炮強吧,再者,題目中只說到了炮兵營,然而一個炮兵營的火炮種類可不僅僅有牽引式火炮和自行火炮,還有火箭炮啊,要是跟這玩意比威力的話,艦炮的射速再快也沒用。


哨兵ZH


055大驅在中國攝影師眼中是導彈艇,在攝影師眼中是末期戰艦,吐槽一下。下面進入正文,055一個炮趕一個炮兵營?沒錯就是這樣。055型艦炮口徑很大,大約有130毫米,它的射速同樣不低,能達每分鐘40發,同時是052D型主艦炮HPJ_38型130加農炮的改進型。

有人認為,055型大驅的一門主炮相當於陸軍的一個榴炮營,其實,這種觀點也是有一定正確性與可信度的,因為055型艦炮的主艦炮採用了自動填充方式、在炮瞄雷達和光學跟蹤以及測距等,這些都是榴彈炮無法企及的,畢竟,海軍艦炮空間是很大的,艦炮的填充系統是很複雜的。

另外,就艦炮的伺服系統,055艦的伺服系統遠比遠比陸軍自行火炮的自動裝彈機要繁雜的多。它包括很多東西的,有自動彈藥庫、揚彈機和自動裝彈機。055艦的甲板下層中彈藥庫中存儲的彈藥可以通過揚彈機提取的,這樣一來,彈藥填充的速度就會比較快了,陸軍炮根本沒有辦法做到如此大的空間和重量承受能力的。

還有就是身管水冷。055艦炮連續射擊後會身管過熱。海軍艦炮就像055艦炮一樣使用循環水冷系統給炮管散熱,用這種方法來保障持續不斷的火力,然而陸軍火炮卻沒有辦法來提供這樣的重量和空間,更別說肆無忌憚地持續開火了。

再說說陸軍炮兵營。現今,我國反炮兵技術越來越發達,牽引式火炮的發揮空間也越來越小,對方只能根據反炮兵雷達快速推算火炮位置進行反炮兵打擊。我國現在也開始用122和155兩種口徑的卡車炮來代替原來的牽引式火炮。

所以說,陸軍火炮實戰時只能打出2~3發炮彈,要是讓一個炮兵營每分鐘發出三四十左右的炮彈簡直就是讓它登天呢。這樣說來,055大型的艦炮火力完全能敵過一個炮兵營。


沐風談兵論道


055大型驅逐艦在艦艏裝備了一門130毫米艦炮,它是052D驅逐艦所使用的H/PJ-45A型130毫米艦炮的最新改進型號。原本052D驅逐艦所使用的H/PJ-45A型130毫米艦炮的性能就已經非常出色了,它的炮塔重量只有32噸,最高射速達40發/分,發射普通炮彈的射程約為30公里,發射超遠程滑翔制導炮彈的射程可能達到120公里,可以使用高爆殺傷榴彈、半穿甲爆破彈以及特殊制導炮彈等多種炮彈,總體打擊能力非常出色。

在介紹H/PJ-45A型130毫米艦炮時,經常會用到的一個說法就是它的火力打擊能力比得上一個常規炮兵營的火力打擊能力,而這種說法是沒有半點誇張成分的。

因為一直以來艦炮的持續射擊速度都要遠高於陸地常規火炮,所以艦炮的持續作戰能力、火力壓制效果都是要碾壓陸地常規火炮的。這主要是因為陸地常規火炮沒有配備炮管冷卻裝置,在連續高速射擊時很容易引起炮管過熱,必須停止射擊等待炮管冷卻下來。此外很多陸地常規火炮也沒有全自動的供彈、裝填系統,無法實現不間斷射擊。

而艦炮由於是安裝在艦上的,不需要考慮到移動轉移能力,體積、重量都沒有太大限制,擁有完善的炮管冷卻裝置,加上炮塔下方還擁有大型的彈藥庫,配備先進的自動供彈系統,可以支持它進行高速不間斷射擊。

以韓國的K-9自行火炮為例,它的最高射擊速度不過為8發/分,持續射擊速度更是降至數分鐘一發。而H/PJ-45A型130毫米艦炮可以持續以每分鐘40發的速度進行射擊,兩者的持續火力打擊能力差距一目瞭然。

值得說明的是,055大型驅逐艦裝備的是H/PJ-45A型130毫米艦炮的改進型號,總體性能將會更加出色。當初由於052D驅逐艦噸位相對較小,所以H/PJ-45A型130毫米艦炮不得不增加一個炮口制退器,為的是減小射擊後坐力,減輕炮塔總體結構重量,以擁有更好的適裝性,而加裝炮口制退器後,它的性能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限制。如今055大型驅逐艦裝備的是最終版、完美版的H/PJ-45A型130毫米艦炮,去掉了炮口制退器,恢復了雙路供彈設計,使得它的打擊能力又有一定的提升。


科羅廖夫


我認為這個說法不成立,055大驅上目前裝備的主炮是我國最新研製的H/PJ45A單管130艦炮,該炮源自現代級上的AK130雙管130艦炮,但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總體技術指標提升不少,許多人片面的從射速上下結論,一門130艦炮的火力超過一個普通的路炮營,事實真的如此嗎?




算從許多人最信以為真的射速上的分析也不靠譜,H/PJ45A單管130艦炮射速達到40發/分,而我國目前的主流59-1式130毫米加農炮,射速最高10發/分,一門055大驅主炮的火力也就相當於4門130陸炮。而一個130陸炮營通常編制3個連,每個連配置6門炮,一共18門炮,一分鐘急促射可以揮灑出180發炮彈,你說誰弱誰強?

(59式130加農炮曾是對越作戰的主力)

那麼從射程上來說呢?055大驅上的130艦炮正常射程只有30千米,使用火箭增程制導彈時雖然可以達到一百公里以上,但是使用的也並不多,而且價錢太貴。而59-1式130毫米艦炮的最大射程27千米,與130艦炮區別不大,使用底排彈時射程達到38千米,已經超過了130艦炮,所以你說誰強誰弱?

(130陸炮單炮射擊)

再從使用的彈種類型上分析,130艦炮目前使用的彈種主要是就是三種,殺爆彈、高爆彈、炮射導彈,而130陸炮能配備的彈種可就多了,殺爆榴彈、反坦克子母彈、箭式榴霰彈、煙霧彈、照明彈等等各種,眼花繚亂,在用途上130陸炮也明顯比138艦炮多的多,不管從哪個方面講,055大驅上的一門130艦炮都不可能匹敵一個營的陸炮。


軍武吐槽君


大驅055所裝備的H/PJ45型130毫米艦炮,因使用了前沿技術,其密集的火力,大致相當於過去陸軍一個榴彈炮兵營,這話本身沒毛病。不必過於較真。這一說法,是藉此說明它的先進程度。陸軍過去裝備的122毫米榴彈炮,一個營只有裝備18門炮,每分鐘能發射大約50發炮彈,而H/PJ45每分鐘40發以上,但因使用技術先進,可以不間歇射擊,因此持續火力要比一個陸軍炮營猛得多。由此可見055艦炮的先進程度,以及為什麼大驅055要加裝這型艦炮的原因了。據公開資料披露,發射殺爆彈時,射程在30公里左右,而要使用增程彈的話,可以達到100多公里,命中精度也是不錯的。

先進在哪裡?

先進自有絕活,比如伺服裝彈系統,通過揚彈機直接從彈藥庫中提取彈藥,彈藥庫號為自動彈藥庫,裝填系統號為自動裝彈藥,從取出彈藥到裝填發射,全部是自動的,裝填速度自可大為提高。供彈是雙路提供,可以任意切換不同彈種,技術設計精心獨到,當然要發射什麼彈,由人工控制和干預,這便是全自動化的定裝彈藥系統。發射中,由於使用了循環水冷技術,可給炮管散熱,不再憂心散熱問題,想打多少可以打多少,從而確保了艦炮的火力延續性。

此炮何來?

說到一種先進叫全國產,不必非要查到它的技術源頭,有人生搬硬套,講說它來自AK130,現代級驅逐艦的主炮,參照設計自然,要說照抄照搬,說法則站不住腳。如果如此較真的話,也請捋一捋,AK130技術是如何來的,這樣捋一下的話,就會捋到第一門大炮的誕生,還有意思嗎?總是忙於跟武器裝備找根者,也務請想一想,是否如此。應該說,我們在經過了多年技術發展,已徹底掌握了所有的當代前沿技術,已迎來了非常明朗的艦炮技術明天,想怎麼設計就怎麼設計。


魂舞大漠


▲055上面的這門130艦炮的優異性能就算在全球來說也是數一數二的(圖片來源於:網絡)

055大型導彈驅逐艦的那門130毫米艦炮,可謂是中國目前最先進的艦炮(畢竟052D上面的130毫米艦炮由於其本身噸位較小的關係,故而需要進行減重,因此在部分性能上就不及055上面的這門),而之所說其先進,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052D的130毫米主炮發射瞬間,其實為055上面的那門130炮的簡化版(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這型H/PJ45型130毫米艦炮的射程十分驚人,其在發射普通130毫米殺爆彈時的射程可達29.5公里左右,此外,其還能發射國產某型130毫米火箭助推滑翔增程制導炮彈,在使用該彈種時的射程可達100多公里,並且由於該彈採用了先進的北斗衛星末制導技術,因此具備了較強的命中精度;其次,該炮同時也具備了較為不錯的射速,其每分鐘射速可達40發左右,且由於其採用了炮管水冷裝置,因此可以較長時間的保持高速射擊模式。

▲一個18門制的155毫米炮兵營(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如果將其對比起現在的陸軍炮兵營來說,首先雖然現在的先進的155毫米自行加榴炮也具備發射100多公里火箭助推滑翔增程制導炮彈的能力,但由於自行加榴炮的炮管考慮到重量等因素,並沒有像艦炮一樣加裝水冷裝置,因此在射擊一段時間後,就必然要停下來進行冷卻,而就以一個18門制的155加榴炮炮兵營而言,按照單車每分鐘5發左右的射速來算,其最初每分鐘投射的量雖然可達90發,但考慮到後期不得不停止因為炮管過熱的問題而停止輸出,因此這時候,130毫米艦炮的持續射擊優勢就會凸顯出來,此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艦炮的投射量也就會大於一個陸軍身管火炮炮兵營的投射量了。


軍武次位面


055型驅逐艦的主炮,口徑為130㎜、射速40發/分鐘,它是052D型艦主炮HPJ–38型130加農炮的改進型。

055型大驅的一門主炮相當於陸軍一個榴炮營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主要原因還是055艦的主炮採用自動裝填和在炮瞄雷達和光學跟蹤、測距等方面要大大高於陸軍一般都榴彈炮,最起碼機械裝填的速度肯定要超過人工裝填。


目前052D型艦安裝的HPJ–38型加農炮。

但是雖說有一定道理,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一門艦炮抵不上陸軍一個榴彈炮營,按照我軍現在的編制122、152、155口徑的榴彈炮營配屬18門炮,如果這18門炮進行急促發射,單門炮為6~8發/分鐘,18門同時發射一分鐘就是108發~148發炮彈的發射量,這個數字顯然要大於HPJ–38型炮40/分鐘的彈藥發射量!別說是一個營就是一個連急促射也在40發左右,也與一門130㎜艦炮相當。
我軍野戰炮兵的新型09式122㎜“卡車炮”,這種圖片裡有十多輛,大概就是一個營的編制。

另外,130㎜艦炮也必須要和它口徑差不多的榴彈炮營相比較,而比它口徑大的,比如:我軍05式155㎜自行榴彈炮的炮彈威力肯定大於130㎜艦炮所用炮彈……拿一門艦炮與一個“155榴”營相比顯然不合適。

還有開頭說的射速問題,HPJ–38艦炮40發/分鐘只是理論射速和靶場實驗射速,到了真正的戰場射速是不會這樣快的,火炮發射時炮管所處的環境是極其惡劣的,在高溫高壓氣體和彈丸彈帶的高速旋轉摩擦下,幾個輪次的射擊炮管就需要停射了,否則炮管有可能變形,雖然現代艦炮的炮管內壁都鍍鉻和採用水冷的耐腐蝕降溫措施,但是仍然不能消除高速射擊對炮管帶來了損耗!所以,艦炮也是3~5發這樣的輪次射擊,而非經常性的40發/分鐘促射。

最後就是軍隊對於火炮射擊的要求是打的準!而非打的遠和打的多,對於目標的打擊力度以摧毀為根本目的,5發炮彈能解決的事情絕不用10發!連目標都找不到就胡亂開炮要上軍事法庭的,因為炮彈是很貴的東西,浪費是要受到懲罰的!


皇家橡樹1972


確實是這樣的,由於130艦炮使用水冷套管,具有極大的熱容量(火炮熱容量是指炮身在一定時間內承受的持續發射頻率),能夠長時間保持40發/分鐘的最高射速,而且該火炮採用先進的火控和瞄準系統能夠迅速修正彈道誤差,射擊精度高,也可使用制導炮彈對高價值目標實施精確打擊。055大驅在進行對岸火力打擊時,可以遠離海岸30公里以上,使用普通的非制導殺傷爆破彈,在5分鐘內傾斜200發炮彈,打擊或壓制10到20個目標,支援一個陸戰合成營的進攻作戰。3艘055同時進行對岸射擊,每分鐘射彈量可達120發以上,完全可以支援一個兩棲旅的主攻部隊的登陸作戰。

而陸軍火炮由於沒有冷卻裝置,火炮的持續射速大大低於海軍艦炮,以中國陸軍最常用的152毫米加農榴彈炮為例,其最大射速為每分鐘6~8發,但這僅僅是指火炮開火後第一分鐘的爆發射速,152毫米加農榴彈炮以爆發射速打不了兩分鐘就會炮管過熱,射速會下降到3~4發/分鐘,射擊5分鐘以上的射速更是降低到1~2發/分鐘,所以陸軍火炮的持續射速通常只有1~2發/分鐘以下。

一個陸軍野戰炮營按十九門火炮算,在不考慮炮管過熱和士兵體力的情況下平均每分鐘發射5發,五分鐘齊射的火力輸送不到500發;而一門130艦炮五分鐘就能發射200發,假如三艦齊射,火力輸送可達600發!

當然,這只是紙面上的火力輸送,實戰中登錄部隊都已經開始衝灘了而敵方居然還有能力組織營級炮兵反擊的可能性不大,一般都是先用東風快遞點穴,戰機制空,遠火掃地以後才輪得著艦炮補充,最後才是步兵上去收玉米。

圖一:陸軍152野戰炮連展開準備射擊

圖二:世紀之初我軍缺乏登陸戰火力支援的無奈之舉

圖三圖四:055大驅130主炮(該炮取消了炮口制退器,打得賊準)

圖五:052C/D同樣裝備130艦炮,但由於噸位小,無奈之下只能加裝炮口制退器以減小後坐力,同時犧牲了射擊精度。







兵器知識譜


火炮作戰單位的火力強度決定於彈藥投射量,而決定彈藥投射量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單枚炮彈的戰鬥部重量、單門火炮的射速以及作戰單位內火炮的數量。一個炮兵營裝備18門榴彈炮/加農炮/加榴炮,目前中國軍隊中使用的身管火炮主要為122毫米榴彈炮、130毫米加農炮、152毫米加榴炮和155毫米加榴炮,目前130毫米和152毫米正在被155毫米取代。國產155毫米火炮中,PLZ-05型自行加榴炮的射速為7發/分,AH4輕型榴彈炮的射速為5發/分,PLL-01牽引式榴彈炮最大射速為4發/分。

以此計算,裝備PLZ-05的炮兵營每分鐘可發射126發炮彈,裝備AH4的炮兵營每分鐘可發射90發炮彈,裝備PLL-01的炮兵營每分鐘可發射72發炮彈,而055型驅逐艦的H/PJ38型艦炮射速為40發/分,相比來說055型的艦炮射速不佔優勢。

而130毫米艦炮炮彈的戰鬥部重量略低於155毫米加榴炮彈,這樣算下來055型的艦炮火力強度就更不如炮兵營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實戰中加榴炮在持續射擊時往往難以維持最高射速,而持續射速往往只有最高射速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左右,相比之下055型的艦炮卻能維持40發/分的射速,因此在持續射擊時055型的艦炮火力雖然仍然比不上加榴炮營,但至少能夠達到接近的水準,此時認為055型的艦炮火力大致等同於一個炮兵營不是沒有理由的。

而之所以055型的艦炮射速射速遠高於身管火炮,原因在於艦炮可使用自動供彈機構、而身管火炮則只能使用半自動裝填或人工裝填,射速自然存在差距了。


軍機圖


為什麼說055型大型驅逐艦的火力頂個炮兵原因非常簡單,一艘055的射速能摁著一個炮兵營打,

055型驅逐艦使用的是HPJ–38型艦炮的改進型,口徑為130毫米,射速40發以上。



一個炮兵營通常配備有18門左右的自行火炮,考慮到,自媒體在描述事實的時候通常會誇大其詞,所以這個炮兵營應當使用的是牽引式火炮,


59式130mm加農炮的射速為6-8發/分鐘(儘可能往老的算)如果持續3~4發都算撞大運。

那些無良自媒體會誇大數據,往往都是儘可能壓縮,加大對比。

比如說如果加農炮營的編制6門12門18門編制的話,他就選擇6門的編制。

如果射速為8~12發,他也會選擇底線八發

而為了誇大055的戰鬥力,如果說艦炮射速在40~50之間,那麼就會取50發。

很明顯 36個小於40。

所以按照那群人的邏輯,055的火力頂得上一個炮兵營,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罷了,就跟吐槽說三個每天掉飛機一樣,那都是一種玩笑話。

當然了,考慮到,陸地上的炮兵普遍不敢在一個點蹲多久,通常打兩三發就得趕緊跑路。畢竟這年頭各種反炮兵雷達的對於定點輸出的人來說是相當的不友好好。

所以說這樣的話,一個炮兵營一分鐘的火力投射量還真沒多少。所以這樣看的話,一艘055型大型驅逐艦的火力還能頂得上一個炮兵營.....原因非常簡單,那些牽引式火炮打一兩發就掛起來跑路,水面艦艇表示沒事,你過來打我啊?

實際上單艦大於炮兵營,指的是二戰時期....畢竟二戰時期全部都是火炮戰艦的 尤其是戰列艦,要知道,陸地上406級別的火炮,少說也得是一個師級單位。

比如說多拉巨炮那種嗎....需要4000多人...軍級單位。

但是論火力投射量,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