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婆面前,大媳婦做什麼是不是都是應該的?怎麼處理好與公婆的關係?

臺灣騏軒媽媽的生活


雖說天下無不是父母,但人與人還是有差別的,為人父母應該知道家和萬事興,對兒女應該一碗水端平,對媳婦更應該多一些包容理解,厚此薄彼勢必對家庭合睦造成影響,這是不應該的。

作為媳婦,直接跟公婆發生衝突自然是不明智不可取的,不如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老公身上。

因為很多婆媳關係好壞並不是婆婆不好,也不是媳婦不孝,反而是取決於作為中間人的老公身上。


江湖人稱秋香姐


閨蜜也是家裡的大媳婦,她的先生兄弟兩人,沒有姐妹,結婚八年,婆媳關係和睦,與妯娌關係也不錯。私以為她的處理方式非常值得借鑑。經她同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 情感上,不要把公婆當成爸媽。

不把公婆當爸媽,這樣既不會對他們有更多的期待,也不會在心中形成比較。遇到矛盾,也更能理解他們為什麼這樣做了。閨蜜的弟媳婦非常優秀,情商也高。婆婆經常當著閨蜜的面誇弟媳婦如何如何。剛開始,閨蜜也會和我吐槽這一點。後來想明白了,父母看自己,當然認為滿是優點。而別人看自己,則會有許多評價標準。剛好,公婆也屬於“別人”。他們就會從待人接物,收入,處理夫妻關係等等各個方面來綜合“考量”自己。這不合理,但人在世上,誰還沒被品評過呢?想明白了這一點,閨蜜也就釋然了。巧的是,弟媳婦有一次無意間跟她吐槽,說:“嫂子,你知道嗎?媽總是當我面說你有多好多好。”看,原來這只是婆婆的伎倆而已。

雖然不能把公婆當成爸媽,但是他們始終是丈夫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一定要尊重他們,這是討論這個問題的前提。

  • 行為上,有進退有取捨,但不盲目忍讓。

現代人夫妻都上班,不放心保姆帶孩子,很多人選擇請公婆來同住,方便照顧小孩。很多矛盾也是由於住在一起引起的。有的朋友先生是家中獨子,公婆來帶孩子,基本能夠做到和平相處,大概是因為沒有選擇吧!如果先生有兄弟,有的公婆就開始比較,提要求。畢竟多個孩子多條路子,不在你家也能在他家。遇到這種情況,小事便罷了,畢竟公婆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旦觸及到了你的底線,比如涉及到孩子養育,夫妻感情和生活品質等問題,第一次就要把苗頭扼殺在搖籃裡。讓他們看到你的底線在哪裡,這樣比一直忍讓,要麼憋出內傷,要麼集中一次大爆發來得好。

  • 技巧上,遇事溝通,不留心結。

大部分的家庭問題都有溝通不暢的原因。有的家庭甚至壓根沒有溝通過,碰到事情了,忍一忍,摔個盆打個碗發洩一下,就過去了。借中醫的一個說法“通則不痛”。家庭問題也宜疏不宜堵,否則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結。溝通時,注意方法技巧,多換位思考。很多極端案例,起因都是很小的誤會。如果題主認為自己身為大媳婦,有受委屈的地方,也可以聯合自己的隊友,和家庭中的其他成員做一次溝通。相信能起到效果。

  • 經濟上,先小家後大家,好好掙錢。

最重要的事情最後說。現在人們的壓力很多,房貸、教育、醫療、保險,每一樣都是一座山,壓得人透不過氣。不過好在生在中國,遇到了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的時候,大部分家庭過得都不錯。要知道,三十年前,有的妯娌還會為誰拿死去的婆婆留下的一床破被絮打架呢!現實生活中,“蘇明哲”是少數。經濟上,做到先小家再大家,即便是做大媳婦吃虧,也虧不到哪裡去。投身到好好掙錢的大流中去,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的最後,希望疫情儘快過去,大家都過回從前有滋有味的日子。


八萬裡的風


在公婆面前,大媳婦做什麼都是應該的?我覺得作為大媳婦應該心胸開闊些,姿態放低些,給其他媳婦做好榜樣。如果老是斤斤計較,自己是不是做多了?吃虧了?算來算去只能算得自己心累!怎樣處理好和公婆的關係呢?我想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下面分享我的觀點。

一、去除私心,視公婆如親媽

現實中,大多數公婆關係不和諧,只主要原因為公婆和媳婦都存在一定的私心。公婆總認為媳婦再好不如親閨女,媳婦總認為公婆再好不如自己親媽。因此,相互心理總是存在一定的戒心和隔閡。因此首先要從改變自我做起。

1、消除戒心,減少隔閡。在平時的生活和相處中,坦誠和公婆相待。多一份真誠 ,少一分虛偽;多一份實實在在,少一份做表面文章。從而儘量減少心理上的隔閡和疏遠。

2、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多站在公婆的角度和立場思考問題,遇事多換位,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

二、動之以情,以真情待公婆

1、付出真情真意。人心都是肉長的,如果你對公婆真心真意好,相信公婆也不會對你虛情假意。

2、多多關心體貼。平時多理解、關心、關注公婆的生活、健康、心理等,加強溝通談心,增加婆媳感情。

3、孝順公婆。

做兒媳的一定要孝順公婆,扮演好兒媳的角色,盡好做兒媳的義務,讓老人舒心開心。

三、冷靜智慧,及時化解婆媳矛盾

婆媳之間發生矛盾在所難免難免,作為兒媳要儘量現在冷處理,避免爭鋒相對。

1、多反思自我。婆媳矛盾雙方肯定都有問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作為兒媳應多靜心反思,自我剖析審視。

2、多冷靜處理。發生矛盾時,一定不要意氣做事,儘量選擇以柔克剛,冷靜智慧處理。避免將矛盾激化,儘量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多溝通談心。平時發現沒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婆媳矛盾時,主動和婆婆談心,承認自己的錯誤,消除誤會,將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

總之婆媳關係相處,既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關鍵是要以誠相待、以情對待。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關注@情感第一眼 為你點燃一盞心燈 照亮前行的心路!


情感第一眼


您好:

世上的事情本就沒有誰應該誰不應該的說法,作為一個家庭成員來講人人公平有份,但是公平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是心公平還是理公平?

一家五個孩子,上面四個女孩,最小一個男孩。動遷給了很多房子補償,但是老人要一碗水端平全部給了兒子,什麼叫平?女兒都不去爭要她心平靜了。但是其中兩個孩子離婚居無定所她們認為公平嗎?誰應該都哪去?誰又應該得不到?

所以想明白了,看開了,什麼都是沒用的計較。

大媳婦、兒媳婦、三媳婦……誰也不看,我能做我就做,我做的心安理得,誰覺得吃的理所應當誰就吃。我只享受做的開心過程,為家人提供美餐我快樂,別的不考慮。

公婆都是長輩,畢恭畢敬對待,笑臉相對,做小輩的盡心了就歐了。

人在做天在看,誰有多大的修行誰得多大的福德,安心做好自己。一旦計較,所做的一切就失去了意義。

祝吉祥!


尤主明


您好,我是雁柏居士,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婆媳問題自古以來就是不容易處理好的。我想做一個大媳婦的話,肯定首先要把要把你的心態放到長嫂如母的位置上去。不要凡事不要和家人去計較。和公婆怎麼去相處呢?我想有以下幾種方法供你參考。

第一:真心實意把公婆當成是自己的父母。

多去看待公婆的優點和長處少,去和弟妹們相比長論短,大哥大嫂就應該是大哥大嫂的樣子和風範。

第二:凡事多忍讓。

不能事事都爭個你輸我贏。往往贏來了理,輸了的是親情,家裡是講愛的地方,家和萬事興!

第三:不要和公婆針鋒相對。

中國傳統教育說的孝順,我覺得孝很多人都能做的很好,但是這個順從老人的心願這個比較是艱難的。

大哥大嫂呢,肯定吃虧的要多一點,人家說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啊!一家人不要怕吃虧,不要去斤斤計較,把公婆當成自己的父母去孝順,我想這樣的家庭一定會處的很和和美美的。

希望我的建議能給到你一點點的幫助。最後祝你家庭幸福美滿,謝謝!


雁柏居士


看起來至少還有二媳婦呢!這個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的,對的呢,就去做,如果覺得做了心裡不會很舒服,甚至有些委屈就不做,因為有的事即使你不做也不會糟糕哪裡去,做了也不一定是好的,所以按心裡想的去做最好。家裡老人難免偏心,或者老了有些糊塗,你做的過多,就會期望得到的肯定越多,如果得不到,難免不會產生怨恨,所以,不如不做。做到孝順即可,不要過分出頭,得不償失。


用努力感動所有


其實這種關係,主要的處理人是作為兒子的,兒子是一道橋


南沙鄉村Vlog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媳婦是排頭兵,是帶隊的。家務一起幹。總不能讓老人做給小的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