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龍椅為何一般人不敢坐?

Wenziying


龍椅是中國古代最高權力的象徵,只要是坐上龍椅,那就是皇帝沒跑了,但是這個龍椅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坐的,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的時候,還假裝喝醉,部下趁著他睡著的時候披上的龍袍。

北京故宮的龍椅我還沒見過,但是瀋陽故宮的龍椅我是親眼所見,而且有一把還是貨真價實的,是當年皇太極坐的那把,這個椅子就在大政殿,由紫檀木雕刻而成,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威武霸氣,當然這也符合當時後金政權一貫的樸素風格。

要說威武霸氣,還是北京故宮裡面的髤(xiu)金雕木龍椅,這把椅子是嘉靖年間所造,據說是宮廷從來自全國各地,百裡挑一,才選了那麼幾根木頭,然後精雕細刻,尋找到全國最厲害的木匠,經過層層打磨,最後再塗個金漆,一個熠熠生輝的龍椅就誕生了。

那麼,龍椅坐起來到底舒不服舒服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據說,唐代重臣魏徵曾經問過唐太宗李世民,“您知道您為什麼是皇帝嗎?”

李世民說了幾個答案,魏徵都不滿意,最後魏徵告訴李世民,是因為他坐在這把龍椅上,才是皇帝。大概意思就是,不是因為你是皇帝,才能夠坐在這把椅子上,而是誰做在這把椅子上,誰就皇帝,他那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一個道理,所以唐太宗也是時刻檢討自己,擔心做了什麼錯事。

而近代更多的資料顯示,龍椅還真就不是一般人能坐的,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應該是最後一個坐上龍椅上的皇帝了。

溥儀三歲登基,連話都不會說就座到了龍椅上,在整個歷史上也不多見,然而溥儀的悲催更是獨一份,1912年,在位僅僅三年的溥儀就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被拉下皇位。

1917年,張勳復辟,再次將溥儀推到了皇位的位置上,結果僅僅幾天,再次被反對帝制的人推下皇位。

可以說,溥儀應該是兩度登上紫禁城中的皇位,儘管九一八事變後,溥儀被日本人誘騙到東北,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擔任偽滿洲國的皇帝,但是卻再也未能坐上紫禁城裡的那把龍椅。

溥儀的人生體驗並不算好,一切都是因為他坐過那把龍椅有關,先是被日本人當作傀儡,後來又被蘇聯當作戰俘,在蘇聯待過一陣子後,又進了戰犯管理所改造,按照道理來說,這種以前坐上過龍椅的人,絕對沒有什麼好下場,但是政府最後寬大處理了他,1959年被特赦,後來還給安排了工作。

被特赦後的溥儀,和別人一起到故宮去參觀,鑑於溥儀的特殊身份,當時故宮工作人員還破例允許溥儀到龍椅上坐一下,當時溥儀連忙擺手,並且說:“這龍椅不好坐啊。”這句話,看似玩笑,實則是溥儀對自己“苦難”一生的總結。

溥儀算作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卻不是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我們不要忘了,袁世凱在辛亥革命後篡奪了勝利果實,於1915年底,登基稱帝,雖然在位只有83天,但是也算是皇帝了。

然而,袁世凱登基之後,卻沒有坐上那把髤(xiu)金雕木龍椅,而是定製了一把西式座椅,原來的龍椅則被放在新龍椅後面三米處。

為何袁世凱登基之後,不敢坐這把龍椅呢?不是袁世凱感念清朝的恩德,而是袁世凱是一個很迷信的人,中國古代講皇帝都是“受命於天”,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坐,如果不是皇帝坐的話,會倒黴的,估計袁世凱考慮到這個問題,因此才沒有坐上去。

其實,歷史上也有非皇帝的人坐過這把龍椅,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八國聯軍統帥,德國的將軍瓦德西進入北京後,就很有勇氣的坐了上去。結果僅僅四年後,就離奇去世,在臨終遺言中說道:“祈求上帝,我所預見的未來,不要我去親身經歷了……”

儘管時隔十五年,袁世凱還是不敢以身去試龍椅,而是將龍椅放到了一邊,但是不管袁世凱沒有坐到故宮的真龍椅上,在位八十三天的袁世凱卻也離奇去世。

又經過了幾十年,一直到1959年,研究故宮文化的專家,為了重新恢復故宮的樣貌,四處尋找那把真龍椅,當時已經不知道龍椅的模樣,還是根據一張舊照片,得知龍椅的形狀,幾經尋找,才在一處舊庫房裡找到了已經殘缺不全的龍椅。

為了將其恢復原貌,故宮方面請來了許多名家高手為其做修復工作,用了將近三年的時間才將其恢復成大家如今可以見到的樣子。

儘管,早在兩千年之前的陳勝吳國起義中,就已經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但是在實際歷史中,當有些人真正面對龍椅,面對皇位的時候,還是抱有一絲敬畏之心的,比如,曹操生前不奪漢朝皇帝的位子,司馬懿生前不奪曹氏皇帝的位子等等,大概都有這方面的考量。

所以,龍椅還真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坐得。


史論縱橫


我師姐在就職於故宮,聽她講述,太和殿的龍椅確實有些“邪門兒”:相傳,此前制度比較寬鬆的時候,有年輕的同事坐到龍椅上拍照,但照出的相片人像十分模糊。

這個故事,是我師姐聽在故宮任職多年的同事所講。當時,她們覺得有些離譜,結果有人跑去站在龍椅前拍照(因為不能輕易坐了),發現拍出來的照片確實不是很清晰。

對於這個現象,並沒有看起來太科學的解釋。畢竟,這是個私底下流傳著的“秘密”,哪怕它是半公開化的。不過,大傢俬底下閒談時,似乎都認可這樣一個事實:龍椅,真不是誰都能坐的。

中國有句古話:德不配位,必有餘殃。

這句古語套在龍椅之上,似乎還真有一定道理。

秦王嬴政橫掃六國,實現統一後,自認為功蓋三皇五帝,便給自己加上了個“始皇帝”的頭銜。至此,皇帝成為了歷代政權最高統治者的專屬稱謂。

為了強化皇權,皇帝們宣揚自己是真龍天子,而他們所坐的椅子,也就成了“龍椅”。龍椅,是古代皇帝的專屬坐具,也是皇權的象徵。古往今來,權力二字都有著神奇的吸引力。秦始皇東巡時,項羽曾認為“彼可取而代也!”劉邦也感嘆“大丈夫當如是也!”

然而,皇位雖好,卻並非誰都能坐。而且,一些有自知之明的人,更是會敬而遠之。秦末大起義時,沛縣軍民所推者,竟是個泗水亭長,連蕭何等人都甘願躲在幕後。說白了,那些有識之士看的很清楚,從揭竿而起到奪取皇位,將是一條坎坷而漫長的道路。

更為重要的是,皇帝雖然看起來高高在上,但皇帝的日子倒也不會那麼好過。即便是乾隆皇帝,也不斷感嘆著為君難,甚至將這三個字刻成印章。從這一點來講,龍椅既不好坐上去,也不好坐得穩。

清朝末年,溥儀生母得知慈禧太后欲立自己兒子為大阿哥時,不僅哭的死去活來。因為,清王朝上上下下早已心知肚明,皇位根本就是塊燙手的山芋,誰也說不準哪天就土崩瓦解了。

龍椅高高在上,閃耀著誘人的金光。然而,儘管人們都蠢蠢欲動,又有幾人能成為九五之尊呢?況且,即便是僥倖奪得帝位,又有幾人能做的安穩呢?誰都想成為秦皇漢武,但無奈多數都活成了光緒宣統啊。


史海爛柯人


題主說的龍椅,指的是金鑾殿龍椅。在這個龍椅的正上方有一個,向上隆起“藻井”。其正中間一條龍,龍嘴裡含有一顆龍珠,名曰“軒轅鏡”。據說,這個“軒轅鏡”有鑑別真命天子的能力。如果,不是真命天子的人坐了下面的龍椅,就會被“克”死!

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德國將軍瓦德西不僅坐了龍椅,還睡了龍床。據野史故事說,瓦德西坐上龍椅以後,覺得頭暈目眩,趕緊從龍椅上起來了。之後,他就開始一直生病,四年後病死了。

當然,瓦德西被龍椅剋死的事,就是野史故事罷了。畢竟,瓦德西死的時候已經73歲了,算是壽終正寢了。

1915年,袁世凱稱帝的時候,也曾想坐坐流傳了500多年的金鑾殿龍椅。可是,袁世凱這個人比較迷信,不敢坐之前留下的龍椅。而且,之前留下的龍椅太過寬大,坐上去四面不靠的,不舒適。所以,袁世凱自己定製了一把西式大靠背龍椅。

袁世凱雖然只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但是,他那把龍椅一直等到1947年才被搬出“金鑾殿”(太和殿)。

1959年,為了找到“合適的”龍椅,故宮博物院專家從一張光緒二十六年的舊照片上知道了龍椅的樣子。然後,從一箇舊倉庫中,將已經破敗不堪的龍椅翻了出來。之後,又用了934個工作日,經過多名文物修復專家的努力,才將那把流傳了500多年的龍椅修復完成。從此以後,金鑾殿擺的就是這把龍椅。

龍椅修復好以後,並沒有進行特殊的隔離保護。當遊人去太和殿遊覽時,還能去撫摸,甚至坐上去拍照。溥儀被特赦後,也曾去太和殿遊覽。當時,同行的工作人員還曾邀請他坐在龍椅上拍照,溥儀拒絕了。

後來,為了拍攝電影《末代皇帝》,故宮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從此以後,故宮不再接受劇組的拍攝請求,龍椅也被隔離了起來,不讓隨便觸摸,更別說坐了。

當然,如果不怕被拘留的話,可以試試翻過隔離帶,衝上去過過癮。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故宮是中國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經常會有鬧鬼事件傳出,所以故宮中有很多的禁忌,很多地方都是不能碰的,不然肯定會招惹到殺身之禍,尤其是故宮的龍椅,下面小編帶你看故宮龍椅的秘密。

故宮龍椅

龍椅,是指古時候皇帝所坐的扶手上刻有龍的圖案的椅子,龍椅一般放在古時候大臣上早朝朝堂的臺上。龍椅一般由木頭製成,再在扶手上刻上龍型圖案,最後再漆上一層黃顏色的漆以表示皇家的威嚴



高培楓


誰說不敢坐?是你沒有機會靠近了。

四十年前,金水橋上也沒有欄杆,故宮的大殿從裡到外都沒有欄杆,只是龍椅四周有一圈繩子象徵性的攔著。

改革開放之初,有兩檔子事兒造成了此後的變化。

一是,據說是從通縣(今天的通州區)來了一幫遊客,進得太和殿,一人坐上龍椅,其他人跪拜,山呼萬歲,當然了這幫人被抓起來了。

二是,首汽公司女出租司機姚錦雲因與單位糾紛,駕車開上金水橋,撞死撞傷遊客,後被執行死刑。

這些事發生後,逐漸加強安保,各個公園的一些古蹟圈上圍欄,遊人不得靠近,天安門金水橋裝上了欄杆,遊人再也不能從橋上通過進入天安門了。


碧伶居士


每個王朝都有一把權力象徵的龍椅,龍椅固然重要但不是哪一個都可以坐上去。不僅僅是古代,現在的人也不能隨便坐在上面。據說這幾百年時間裡關於龍椅流傳一個很恐怖的傳說,說的就是故宮龍椅為什麼不能坐的原因,坐過的人都遭遇不測,為這把龍椅蒙上一層神秘面紗。

  這個傳說和袁世凱稱帝有關。袁世凱做皇帝之後形象一落千丈,他將太和殿所有的東西都拆掉重換,但唯獨留下了那把權利象徵的龍椅。難道說留下龍椅是要坐在上面和大臣們商議國家大事嗎?當然不是,主要是因為袁世凱不敢動這把龍椅。龍椅向來是皇帝坐的,後來袁世凱稱帝之後也沒有坐這把椅子,還是因為不敢。

  袁世凱後來在太和殿中放了一把椅子來坐,雖然如此小心,可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家應該有多瞭解。袁世凱在當了83天皇帝之後就被趕下臺,不久之後就死了,有人說是因為龍椅的事情,後來就更加沒人敢坐這把椅子。

  去過故宮的人應該能看到龍椅,其實在故宮的那把椅子是明朝的,還是經過修理之後才擺在上面的。袁世凱時雖然沒有拆掉龍椅,但手下人早已經將龍椅搬到了別的地方。龍椅自此在世人面前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59年在故宮的一個廢棄倉庫中才被發現,那時的龍椅早已經像破爛一般,由人修理之後才將其復原。

  在古代關於龍椅的傳說更多,傳說只有真龍天子命中註定成為皇帝的人才可以坐在上面,不然的話會為自己帶來禍事。誰都不想因為一時好奇坐上那把椅子讓自己今後的生活不好過,所以說對龍椅還是帶著一份敬畏之心,從此之後也沒人敢上去嘗試一下。





松樹柁


前些日子課代表去了一趟故宮,花了500多大洋請了故宮講解員全程講解,前幾個大殿,也就是皇帝辦公的地方,是不允許遊客進入的,所以大殿的內部的情況只是從外面大致看了一下,故宮從建成到現在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但是故宮中所發生的過往依然讓人們感到歷歷在目,現代社會的開放和封建社會的閉塞專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一面在感嘆古代封建社會的不合理的同時,也一面感念著先輩們曾經走過的風雨歷程,畢竟沒有古代封建歷史,也不會有現代社會的進程,所以提到故宮,想必是國人心目中複雜而又珍貴的存在。

太和殿中安置著龍椅,而這把龍椅雖然只是每日皇帝上早朝時所坐的,但是這把龍椅卻被賦予了重要意義,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多少人為了坐上龍椅你爭我奪,陷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有成功的,名垂千古,有失敗的,破釜沉舟,看到故宮中的龍椅一定會讓人們百感交集。但是在看到太和殿的龍椅後,人們都不敢去坐,雖然已經是現代社會了,在人們心中還是對龍椅心存“忌憚”。現在故宮太和殿中所放置的龍椅其實是嘉靖年間所使用的,據說起初要開放故宮時,工作人員始終沒有看到過龍椅,後來這把龍椅是在倉庫中找到的,而且還有一定程度的破損,但是無論如何,這把龍椅也已經有三百餘年的歷史,但即便年代久遠,人們看到它也不敢坐。

首先按照中國傳統思想,可以當皇帝的人都是有福之人,而且皇帝還有一個名字就是“天子”,表示皇帝是上天所選定的人,不是誰想要當就能當的,如果這個人不具備當皇帝的福德,坐上龍椅不僅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反而會招來禍患,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即便人們想要坐一下龍椅也會心中打怵。

其次袁世凱曾經為了復辟而想要走老路當皇帝,在民國時期,身為大總統的袁世凱,也沒有敢坐龍椅。他之所以沒有坐龍椅,應該不是不想,而是不敢。龍椅上方有一圓形重物,據說不是天子的人坐上後會砸下來,將此人砸死,老袁也是十分忌憚,後來袁世凱雖然成功稱帝了,但是馬上就遭到各方勢力的打擊,稱帝八十多天就宣告結束,袁世凱的下場也十分悽慘。通過這個例子也讓人們感到,龍椅看看就好,還是不要隨便去坐。


歷史課課代表


北京故宮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故宮保存很多珍寶,故宮散發很多傳說,故宮也擁有無數人對它的敬畏。

故宮的龍椅放射出神秘的光芒。

故宮的龍椅,除了真正的皇帝敢坐、能坐外,一般人根本不敢坐,連皇帝的媽媽都不敢坐。

其中究竟有什麼奧秘呢?

故宮的龍椅有何來歷?

現在故宮中保存的龍椅,是有一番曲折經歷的。

解放後,中央人民政府要求成立故宮博物院,一大批歷史文物專家進入故宮。

當專家們進到太和殿的時候,卻沒有看見皇帝坐的龍椅。

專家組的領導報告周總理,沒有看見龍椅。

周總理指示,想方設法也要把龍椅找到。

尋找龍椅這項艱鉅的任務,由文物專家朱家溍承擔了。

朱家溍查找大量資料,發現了龍椅的圖片,以及龍椅有可能流落的地方。

然後,帶著圖片,到每一處去仔細搜尋。

終於,在故宮的一座幽深的庫房角落裡,專家們找到了龍椅。

龍椅已經破損不少了,椅背開裂、油漆掉落,2條腿鬆動了。

為了修復龍椅,朱家溍請了3名北京最有名的文物修復專家,讓他們比對舊照片,耐心修復龍椅。

那張舊照片是1900年,八國聯軍進佔北京時拍攝的。

專家們小心翼翼修復了近一個月,終於讓龍椅基本上恢復了原貌。

在近一個月的修復期間,沒有一位專家敢坐上龍椅,因為他們聽過龍椅的傳說,也對龍椅懷有敬畏之心。

傳說一:坐了龍椅,瓦德西回國後不久死亡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佔北京,侵略者們對中國皇宮非常好奇,尤其是對皇帝坐的龍椅十分感興趣。

德國將軍瓦德西與軍官們走進太和殿之後,發現龍椅寬闊大氣,都想坐上去感受一下皇帝的氣派。

瓦德西首先坐到龍椅上,然後讓地位較高的軍官先後坐上龍椅,體驗一下。

侵略者們坐到龍椅上,都表現出志得意滿、勝者為王的姿勢。

隨軍記者為坐上龍椅的人分別拍了照片,留下了他們狂妄的時刻。

瓦德西是八國聯軍的首領之一,身體應該很健康。

但是,在北京簽訂《辛丑條約》後,瓦德西經過日本,回到國內。

回國後,瓦德西身體每況愈下,時間不長,瓦德西就病逝了。

據說,瓦德西告訴家人從中國龍椅上下來後,身體就感覺異常衰弱。

傳說二:慈禧太后始終不敢坐龍椅

1861年,咸豐帝去世,6歲獨子載淳嗣位。

載淳生母慈禧皇太后拉攏慈安皇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  

載淳舉行了象徵性的登基典禮。

1861年十一月初一,兩位皇太后正式垂簾聽政,設兩太后寶座在皇帝寶座之後,中間以八扇黃屏風隔開。

有的大臣建議,兩位皇太后輪流坐上龍椅。但是,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都不敢上坐龍椅。

同治帝因病駕崩後,慈禧精心選擇載湉繼位,兩宮皇太后繼續垂簾聽政。

又有大臣建議,兩位皇太后輪流上坐龍椅,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心中畏懼,還是不敢坐上龍椅。  

1881年,慈安皇太后暴死,慈禧太后一人垂簾聽政。

又有大臣建議,慈禧太后上坐龍椅,但是,慈禧太后還是沒有膽量坐上龍椅。

慈禧臨朝訓政10年,還是畏懼,不敢坐上龍椅。

慈禧太后操控同治、光緒兩朝皇帝,掌握清朝大權長達48年之久,對於龍椅既羨慕、又畏懼,到最後,還是沒有膽量坐上龍椅,因為她到底不是皇帝。

傳說三:袁世凱重新打造龍椅,坐上還是不得好死

袁世凱稱帝之後,對故宮中的龍椅,既喜歡又害怕。

袁世凱既想坐上龍椅、又害怕皇帝的魂魄報復自己,於是,他命人把故宮中的龍椅搬走,重新打造了一座龍椅。

新的龍椅打好、安放好之後,袁世凱心想,坐上新龍椅一定可以穩坐江山了。

但是,袁世凱沒有當皇帝的命,坐上龍椅83天后,眾叛親離,不得不於1916年3月22日宣佈取消帝制,急急忙忙燒燬龍袍。

即使取消帝制,因為命數已盡,1916年6月6日,袁世凱還是由於尿毒症不治而亡。

故宮龍椅一般人真不敢坐,因為從內心裡畏懼

長期的神話宣傳,給中國人產生了一個深刻印象:皇帝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是天子,是龍。

皇帝使用的東西,普通人是沒有福分使用的。

故宮中的龍椅,就是真龍天子坐的椅子。

一般人就是一般人,不是天子、不是真龍,只能敬畏龍椅,不能上去坐龍椅。

如果有誰膽敢坐一下故宮中的龍椅,將會遭到報應,輕則發燒頭疼,重則小命不保。

瓦德西、袁世凱就是前車之鑑,一般人不敢拿自己的性命去嘗試坐一次龍椅的。

帝制早已被廢除了,故宮中的龍椅只是一件文物。隨著時間推移、日月變換,故宮中的龍椅越發珍貴,保護好珍貴文物,是我們每一代人的職責。

因為每天參觀故宮的遊客太多,如果不嚴加保護,一件文物很容易就被毀壞的。

龍椅也是故宮中的珍貴文物,如果讓人隨便上去坐一坐,那麼,龍椅肯定承受不了,所以,故宮的龍椅是不允許一般人去坐的。

不說坐龍椅會遭報應,就是從珍貴文物的價值來看,如果把龍椅坐壞了,一般人能賠得起嗎?!

故宮中的龍椅一般人不敢坐,是對的。

(圖片選自網絡)


數學張教員


大家好,我是歷史領域創作者。我來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故宮龍椅為何一般人不敢坐?

在古代每個帝王都有一把獨一無二椅子——龍椅,它就是一種權威的象徵。相信很多人在某些電視劇裡面也有所見,第一眼看上去它就像是用純金打造的,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它其實使用黃銅打造的,只不過在外面塗了一層金而已。

都知道在古代龍椅非常的尊貴,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坐的。北京故宮這可是明清兩朝朝的皇宮,至今也有幾百年,在這故宮裡面至今都流傳著非常多的傳說。在這裡面就有一個有關龍椅非常恐怖的傳說,那就是故宮裡面的龍椅坐不得,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

原來這個恐怖的傳說與袁世凱有關,都知道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受到自己兒子的蠱惑,做起了皇帝,一下就讓袁世凱在世人的面前形象一落千丈。在袁世凱稱帝之後,他將故宮太和殿裡面的東西基本上都拆掉了,唯獨龍椅他沒有拆掉。

袁世凱在太和殿龍椅的旁邊再放了一把椅子,用來自己上朝所用。後來所發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袁世凱在稱帝83天被趕下來之後,過了不久就一命嗚呼了。這也就從側面印證了龍椅坐不得的事實。

去過故宮的朋友都應該會去看龍椅吧!現在在故宮裡面的龍椅其實是明朝的,而且還是經過一番修理之後才出現在人們面前的。原來在袁世凱稱帝的時候雖沒有拆掉龍椅,但是卻被其手下的人將其搬掉了,要知道這龍椅擺在太和殿就像傢俱一樣,新皇帝登基自然就會被換掉。

這一換卻讓這把龍椅在世人面前消失了一段時間,直到59年才被人從故宮的庫房發現,但早已破爛不堪,之後經過有名的修復名匠才將其修復完整。

我的回答結束了,看完的小夥伴點個贊才走嘛。歡迎留言發表你的看法,我在評論區等你喲~~

更多精彩回答請關注“史海閒聊”


史海閒聊


“故宮龍椅”有啥特別的,誰都敢坐。坐得住坐不住才是關鍵。現代人如果還有封建思想那基本屬於完貨了。

(1)“龍椅”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表象,不要說龍椅,“一家之主”的位子兒也不是隨便哪個家庭成員坐的

“龍椅”不就是一把椅子嘛,但每個椅子都代表自身在社會的地位和所享有的權力,背後則是各種利益。小時候,父親坐的椅子是固定的,每個人大多都不去坐,坐了一看爹來了趕緊起來讓出來。如果你不讓,那麼,母親或弟弟都會提醒“你坐了爸爸的椅子”。

離開家庭,老師的椅子、公司老闆的椅子、上級的椅子都是一種“地位象徵的影響”。這是某人的椅子,當我們去坐某個椅子的時候,首先投影上去的就是這個思想。你坐錯了,別人也會提醒你“你坐了某人的椅子兒”。

那麼,在封建社會坐了“龍椅”,那就是造反、僭越,是要被殺頭的。

(2)你坐了別人的椅子,自然得坐住了,坐不住,類似袁世凱、李自成坐不了百天,這樣的事兒多了。在民間就有類似說法,不僅僅是皇帝的椅子,就是皇帝用的東西,也不能用。本質上,這就是一種:等級思想的表象,中國百姓受部分儒家負面思想地影響較大

民間的老人都認為:皇帝的東西、大人物的東西,普通老百姓沒有這個力量承受得住“仙氣兒”。人要知道自己的本分。

不是說儒家思想不好,但儒家思想畢竟是農業文明下的古代思想,再加上統治階層為了統治需要被閹割甚大。

不可否認的是:儒家思想是以等級為基礎上的平等。下一等級服從上一等級,同級之間要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