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親手廢掉了三個兒子的皇位,卻為何獨獨放過女兒太平公主?

用戶3708573353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和李治的小女兒,他和武則天一樣都是一個富有傳奇的女人。武則天為了滿足自己權力上的慾望,確實是先後廢掉了自己三個兒子,所以也可以說武則天的三個兒子是她登上皇位的墊腳石。下面咱們就說一下她和李治唯一的女兒太平公主。



武則天和李治一共四男二女六個孩子,但第一個女兒出生沒多久就死了,部分野史猜測這個大女兒是因為武則天和王皇后較量,自己親手將她的女兒掐死,這種情況正史上沒有記載咱們暫且不再細說了。所以真正生存下來的是四男一女。他們的長子李弘因病英年早逝,李弘是被立為太子的,只能說他沒有這個帝王命吧!李弘也是四個兒子當中,唯一一個沒有被武則天權勢所廢的兒子。二兒子李賢、三兒子李顯、四兒子李旦,都先後被武則天逼迫下臺,甚至二兒子李賢還被武則天弄死。


太平公主作為武則天唯一的女兒,她為什麼沒有被武則天拿下?太平公主自小就深受武則天和李治的寵愛,可小時候的太平公主和隨身宮女卻遭武則天外甥賀蘭敏之侮辱,這個賀蘭敏之歷史上記載他比較荒唐!賀蘭敏之不靠譜的事幹的不少,武則天始終還是沒有下狠手拿下他,這次賀蘭敏之欺負太平公主被武則天流放致死,側面也可以看出來武則天對太平公主的寵愛。

後來榮國夫人去世,太平公主以祈福為由,名義上出家為女道士。太平公主成人後吐蕃來人要求和其成婚,咱們都知道歷史上很多時期為了邊疆穩定,合婚這種事太正常不過了。一般情況下帝王就是再不願意,為了邊境的和平也會將自己的女兒下嫁,而這次李治和武則天卻拒絕。他們為了太平公主不被嫁往吐蕃,就真讓太平公主去道觀裡避禍,這樣一個出家為道的公主自然也就不會再被合婚。武則天冒風險這樣處理太平公主合婚之事,更能體現出她對太平公主的特殊寵愛。



待太平公主避過合婚的這段風頭,太平公主嫁給也是皇親國戚的薛紹,其實武則天打心裡還是看不上薛家的,後來武則天強行將謀反之名牽扯上薛紹,就這樣將薛紹弄死斷送了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太平公主再婚被武則天安排給武家武攸暨,武則天成為女皇帝之前把李家人屠戮殆盡,武則天這樣安排太平公主,也是提前做好準備讓太平公主脫離李家,以免在她為自己登基稱帝殺出的血路上被波及到。武則天做出這樣的舉動,已經能明確出將太平公主劃歸到自己的戰壕之中。



這時候的太平公主經歷了這麼多波折,可能也看透了很多事,自己也開始自甘墮落包養男寵享樂。一時間太平公主的私生活非常混亂,同時也和朝中個別大臣有染,更荒唐的是她竟然把自己包養的男人獻給武則天。太平公主這樣有違常理不靠譜的舉動,雖然讓咱們看起來很齷齪,但是確實更增進了武則天對她的信任。後期的太平公主也是如日中天,在朝廷當中的權勢也步步高昇,甚至武則天死後太平公主也沒有失勢,很長一段時間是唐朝權傾朝野的重要人物。


追記歷史


說起武則天,可能很多人都有話要說,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而在中國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女子當皇帝,那可是破壞了常綱。所以武則天一路風風雨雨走來,也是經過了許多波折的。然而,武則天雖然最後成功了,但她失去的也很多。

比如武則天的孩子們,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孩子就是他的一切。而武則天,作為一個女皇帝,不能只顧及自己的兒女私情,當皇權與親情發生衝突的時候,武則天依然選擇了前者,真可謂是千古以來少有的女人。

歷史上的武則天共有四子一女。其長子名叫李弘,曾被封為王。李弘是個極為善良的人。而他的母親心狠手辣,並不欣賞他,於是其權利與母親發生衝突的時候,就被武則天給毒死了!

第二個兒子李賢被立委太子後,由於懷疑李賢謀反,便廢掉了他,之後又讓他自殺,那時李賢年僅32歲。

之後李顯又被立為太子,在唐高宗去世後,變成了皇帝。但李顯的皇位也做的不穩,之後便被武則天所廢掉,貶為王爺,之後武則天干脆取代了兒子,自己做皇帝了。

相比於這幾個悲劇的兒子,武則天女兒的命運就好了許多。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第二個女兒,第一個女兒安定公主,沒出生多久就被人害死了。因為對女兒的愧疚,讓武則天對他的女兒稍好一點。於是對自己的女兒太平公主百般疼愛。然而,當太平公主真正觸及到她利益的時候,他那心狠手辣的手段便使出來了!自己的女婿,太平公主的老公薛紹德因牽涉到謀反答案中,也被武則天給硬生生的弄死了。而因為這個,太平公主可恨透了武則天了。

然而,在那個時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身在高位的武則天也是迫不得已的。


明聖風水寶地


這個問題一般上的解答角度有兩個。一是太平公主的性別,太平公主是女兒家,在宗法制度上和朝廷號召力上,對武則天的威脅度不如三個兒子來得大。二是在武則天所有的兒女中,太平公主在容貌和性格上最像武則天,使得武則天在母性和情感上更加寵愛太平公主,所以武后當政時期,太平公主的處境在兄弟姐妹中,是最好的一個。加上武則天第一個女兒死於非命,情感投射下,太平公主又多了一道護身符。

但從生物學上有一個很現實的角度就是,母愛從來都不是無私和平等的。我記得小時候看動物世界,說是狐狸在能提供食物的情況下,可能會最愛護最弱小的一隻狐狸。但若是食物不夠,那瘦弱的狐狸就慘了。而在鳥類中,有一群非常會算計和冷酷的母鳥。它們會節省母愛。他們會放任較為強壯的小鳥欺負瘦弱的小鳥,甚至放任弱者被強者推出鳥巢。因為食物不夠,必須有取捨,這樣才能不會全盤皆輸。


一開始以為只是鳥類如此,後來發現人類社會也有類似的現象。那就是母愛從來都不是平等的。


回到武則天和太平公主母女身上。太平公主剛好是能得到最多母愛的一個。綜合武則天身上政治家和權謀家的身份,太平公主是最不會威脅到自己的子女,所以她自然是安全的,得到母親的保護和“放過”。


熊沾沾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智慧和手段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武則天在唐太宗年間入宮,被封為才人,賜號“武媚”。在唐太宗駕崩之後,唐高宗李治垂涎武則天的美色,在眾臣的反對下,將武則天封為昭儀,武則天靠著自己的美貌和心計很快便爬上了皇后的寶座,尊號為天后,並且與唐高宗李治並稱為二聖。

武則天在當上皇后以後,便開啟了女強人模式,先是除掉了自己在後宮的敵人王皇后和蕭淑妃;接著便順利的讓自己的兒子李弘做了太子;幫助唐高宗出謀劃策,在唐高宗患病後,就命武則天代理朝政。

弘道元年,唐高宗病逝,因太子李弘英年早逝,所以武則天的三子李顯即位,也就是唐中宗。這個唐中宗即位後,有點兒高估自己,當他想組建自己的勢力圈子時,武則天感到了危及,於是利用自己的勢力將登基才55天的李顯趕下了皇位,貶為廬陵王。隨後唐中宗的弟弟李旦登基,也就是武則天的四子,雖然唐睿宗是武則天的傀儡,但是武則天為了自己的野心,還是把這個兒子從皇位了趕了下來。

據《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曾為了成功當上皇后,親手將自己才月餘大的女兒掐死,嫁禍給王皇后,這才順利的坐上了皇后的寶座。野史記載,武則天的兒子李弘和李賢之死,也都和她脫不了干係。這樣看來,武則天對自己的兒子還真是下的了狠手,終其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的野心太大,兒子的言行阻礙了她的野心。

太平公主則就很幸運了,武則天對她很是寵愛,不僅因為她是女兒身,應該還有其他幾個原因。

其一:武則天的第一個女兒死後,她的內心應該是很內疚的,所以在這個女兒出生後,武則天就明顯的偏愛這個女兒;其二:武則天雖然自己已經稱帝,但是在她的內心,女兒是不可能做她的接班人的,所以就對她也造不成威脅;其三:就是太平公主的長相和性格和武則天都非常像,她瞭解武則天需要什麼,這也是她給武則天送男寵的主要原因。

太平公主也算是一個奇女子了,她甚至的武則天死後也沒有失勢。


歷史探秘大全


武則天做為一位有智慧的女人,把控朝廷的大權,做什麼事自有她獨特的想法和做法。

武則天先頭是有位女兒的。傳聞在初期宮鬥中,為了打擊王皇后,武則天設計讓這個女兒做了犧牲品,讓王皇后放廢。是真是假,天知地知,武氏知。

但按當時的情形看,武則天地位並不穩,唐高宗又不是很強勢的君主,開始王皇后也只是利用武氏來打擊瀟淑妃的一顆棋子。

武則天經過感業寺等變遷,已經知曉如若自己不改變,將來命運也是變化莫測的。

所以也許武則天是不願這樣做的,但為了將來及全局著想,有時只有孤獨一擲了。

那從太平公主的名字上可看出,武則天是喜歡這個女兒的,也和眾多父母一樣希望這女兒一帆風順,太太平平過一生。或許從心理上能彌補對前一個女兒的照顧不周。

因此太平公主犯了些錯,武氏也許會權衡後避重就輕地放過。


天隨人願望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她是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太宗年間入宮為才人,太宗駕崩後,高宗李治繼位,封她為昭儀,之後冊封為皇后。武則天與高宗李治共育有四子二女,其中長女安定思公主早夭(有一說是武則天親手殺害嫁禍王皇后),幼女即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作為武則天的幼女,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自出生後便得到眾人的寵愛,武則天長女早夭,於是她便將對女兒的愛全部傾注在太平公主身上。

親手廢掉三個兒子的皇位

武則天次子李賢在太子李弘病逝後,被繼立為太子。在為太子期間,他的三次監國得到唐高宗稱讚、朝野擁戴,同時也引來了自己生母武后猜忌,母子關係一度十分緊張。之後武則天找了個由頭,以謀逆罪名廢為庶人,之後被逼自盡。公元683年,李治病重駕崩,時為太子的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尊武則天為皇太后。高宗臨終遺詔: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武則天)決定。唐中宗顯然沒把這道遺詔太放在心上,登基後的他試圖組建自己的勢力,大力重用韋皇后(中宗皇后)家族勢力,遭到武則天反對,於是登基才55天的李顯被廢為廬陵王,貶出長安。事後,中宗的弟弟李旦登基為帝,即唐睿宗,武則天垂簾聽政,唐睿宗形同傀儡,在武周建立後,降為皇嗣。

為何唯獨放過了女兒太平公主

為了至高無上的權力,為了尊貴的皇帝之位,武則天對自己的幾個兒子不可謂不狠心,卻唯獨十分寵愛幼女太平公主。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猜測:

1、有一說法武則天與李治的長女安定公主死於武則天之手,當時為了爭寵,扳倒王皇后,殺害自己的女兒嫁禍給王皇后。但畢竟是自己親生女人,武則天的內心十分愧疚,於是自己小女兒出生後,將當年沒來得及給大女兒的愛全部傾注在太平公主身上。

2、武則天認為太平公主長相、性格都像自己,比自己的幾個兒子來說毫不遜色,頗有自己當年的風采,因此十分寵愛她,常常與她商議政事。

3、武則天雖然自己當了女皇,但是她骨子裡依然是認為女子不可能為帝,所以作為女兒的太平公主,相較於她其他的兒子來說,於她的皇權沒有太大的威脅,觸及威脅不到她的利益,所以她願意多給這個女兒一些寵愛。

4、太平公主自身頗有智慧,前面說到了武則天對太平公主的寵愛,多因其不會觸及武則天的皇權和利益,可是一旦觸及了依然不會姑息。太平公主的第一任駙馬薛紹因其兄參與謀反受到牽連,被武則天下獄餓死。自己的丈夫被母親活活餓死,太平公主怎能不恨?但是她沒有讓這樣的情緒外顯,更沒有跟武則天硬碰硬為駙馬討公道,顯然也是她的智慧才得以在武則天的手下活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