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才是人生的開始|但要確保你仍是個不斷追問的人

時間很像一個“蔫壞蔫壞的賊”,在不知中“順手牽走了”我們的青春,在不覺中“調包了”我們的容顏。在某一個不經意的時刻突然發現,這個“賊”的一切行蹤都刻在了臉上,一張捎帶滄桑的臉上。經歷過的事在腦海裡蕩起了漣漪,也許有遺憾,但已不能挽回,只能在未知的時光裡尋求答案。

這就是30歲,一個感覺什麼都來不及了卻又對一切充滿期待的年齡。

30歲才是人生的開始|但要確保你仍是個不斷追問的人

【一、】30歲,只是人生真正的開始,不要讓自己成了一個不再懷疑的人

我們從一個不經世事的少年一路跌跌撞撞走來,那些不能言語的痛,把心換了一個模樣,有些未能改變的事情讓我們對人生產生懷疑:為什麼別人做到了,自己卻還在原地打轉,沮喪、懊惱、自卑,在幾番掙扎後或許做出了一個無奈的認定,對懷疑下了一個結論,(我確實不夠聰明;我確實能力不如別人;我的確不如他口才好..................)。

然後用這樣一個定論,把內心的掙扎深埋在一個角落裡,一種如釋重負的錯覺,讓一個人“認了命”,一切希望就終止在了那一刻。事實上,一個有著懷疑的人才是正常也是該有的一種心態。

正如卡耐基而言:似乎人類思想之所以有進步,都是從懷疑、發問和挑戰中而來。

30歲才是人生的開始|但要確保你仍是個不斷追問的人

【二、】成功的答案永遠存在於艱難困苦中,你終能遇到另一個強大的“你”

“安德魯-卡內基”從一個童工一路成長為美國“鋼鐵大王”,這一路走來的艱辛可想而知。

在這期間他做過紡織工,燒過鍋爐,做過信差,雖然生活困難,但他從未停止在困苦中尋找成功的可能。他一邊做工一邊利用晚上的業餘時間到夜校裡學習會計知識,這為他以後能在鋼鐵行業一展身手打下了堅實基礎。

因為他看到了自己與別人的差距,他帶著問題不斷地在追尋著答案,一個能讓自己成功的答案。這個過程難道就沒有痛苦嗎?有,他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同齡人在娛樂時他還在學習;別人還在睡夢中時,他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當看到別人在不斷進步時,自己的處境還未變化,即使自己已經如此努力。

但不同的的是他沒有放棄,他堅信總會找到那個實現夢想的方法,成功的道路。當一個人真正不再懼怕困難的時候,也就朝著成功的方向走去了。而這種不懼困難的勇氣,一定是在艱苦中磨鍊出來的,還有身體裡那顆被重新打造的強大內心。

30歲才是人生的開始|但要確保你仍是個不斷追問的人

結語:不管生活給了我們怎樣的打擊,你可以流淚、可以哭喊、可以暫停下來,但不要失去信心,不要放棄自己。每天一點點進步,總有一天你會被自己感動,每天一點點堅持,總有一天你會變成那個理想的自己。沒有什麼不可能,你只需要給自己時間慢慢蛻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