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富琴談京劇大師程硯秋

吳富琴,富連成“富”字科學員,長期與程硯秋合作,成為程一段時期的鐵桿二旦。

吳富琴談京劇大師程硯秋

吳富琴

他說:我和程先生是同庚,只是他比我的生日還小一點。我是十七歲從富連成出科,十八歲那年,我就和程硯秋同搭了名老生高慶奎的班社。

程先生是一位非常慷慨樂於助人的人,我當時剛剛出科,哪有錢置辦行頭,他就把他的行頭借給我用。從那時候起,我們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那時候他剛剛拜梅蘭芳為師,有一次,我老叔帶我到梅家拜訪,我記得那一次,梅蘭芳的高級幕僚齊如山,馮幼偉,李釋戡以及程硯秋的恩師羅癭公都在。大夥一直認為,我給程豔秋做二旦幫手是不二人選,我也非常高興欣然認同接受。

吳富琴談京劇大師程硯秋

吳富琴與程硯秋羅癭公等人合影

說起來,程硯秋這一輩子的貴人很多,但列於首位的就是羅癭公了。可以講,沒有羅癭公,就沒有後來的程硯秋,這一點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這位羅先生,是廣東順德人,是國學大師康有為的弟子,入仕途久居京城,能詩善書懂音律,並且非常喜愛京戲。

大約在丙辰年,羅先生第一次看了年輕的程豔秋的戲,非常震驚和喜愛,認為是不輸於梅蘭芳的可造之材!當時的程豔秋還沒有出徒,在他師父榮碟仙手裡受盡壓榨,榮不顧程硯秋正在變聲期嗓子需要休息恢復,答應了上海丹桂舞臺的邀請,以600銀元的包銀,讓程去上海賣命,羅先生知道以後,心急如火,最後變賣家當借貸,湊齊700大洋,把程硯秋贖了出來,可以講,羅是程的再造父母,事實證明,程也是有情有義,對待羅癭公也如同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報之亦厚。

吳富琴談京劇大師程硯秋

羅癭公

羅癭公為程硯秋編寫了好幾出私房戲,在編《碧玉簪》的時候,因病去世,程有情有義,承擔了全部的喪葬費用厚葬羅於京郊。

舊社會做藝,很多藝人有些成就以後,都經不住金錢名利的考驗,有了錢,吃喝嫖賭抽,吃盡穿絕!把那點福分全都摟光了,也就又換來了窮困潦倒!

在這些藝人裡,程硯秋好像是個個例。

他一生在很多方面,嚴以律己,即使有錯,知道不對以後馬上改正。據說早年他有賭錢的惡習,後來他羅老師和他語重心長地談過一次,從此一輩子不上賭桌。也是年輕時候,每次演戲回家,必須經過八大胡同,他寧可繞道也不從那裡走。他在男女關係上沒有緋聞,一輩子和原配從一而終。因為所謂的不解風塵,得過一個“木頭人”的綽號。

吳富琴談京劇大師程硯秋

程硯秋和原配果素瑛

那是一九二二年,他第一次到上海演出,打炮戲《女起解》,第二天《虹霓關》,第三天《汾河灣》。幾天下來,上海戲迷都快瘋了,他住在三馬路源源旅館,就在第四天來了個小大姐,說他家少奶奶要請程老闆吃飯聊天,交際交際。程當時就一口回絕了,誰知這位少奶奶不死心,為了要結識程豔秋,居然在他住的旅館對面,開了一個房間,就是為了天天能看到程,追求他,結識交好!這傢伙,粉絲瘋狂到這種程度也不多見。程知道以後,馬上和戲園子的老闆商量,找房搬家。

吳富琴談京劇大師程硯秋

程硯秋演《女起解》

還有一回,兩位上海名媛請他吃飯,他推脫不了,很不情願地去了,去了以後,被夾在二女中間,他居然目不斜視,對他左右兩旁的這些美豔女子看也不看一眼,據說“木頭人”這個綽號,就是那次宴會以後而獲得的。

還有當時一位名叫楚娟的花國名妓,對程豔秋入迷的不得了,每次演出,她都花重金包好一排固定位置,必來捧場。她喜歡程,還通過正常手續託人來做媒,情願做他的姨太太,還把照片送來。程看了不但置之一笑,反而把這位美女的照片拿去給他的夫人看。之後的多少年中,他在各地演出的時候,時常也有些無聊的女人來折騰打擾,他既不敷衍,也不得罪人,總是想各種辦法逃避這種麻煩,從未錯走一步出現什麼緋聞。

程先生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不講排場,不善於浮誇吹拍。講排場從古到今都有,人們在虛榮心的作祟下,往往會做出一些讓別人覺得他架子非常大的事情,在程硯秋這裡從來沒有。

吳富琴談京劇大師程硯秋

程硯秋(右)吳富琴演《文姬歸漢》

四十年代北京的大義務戲,一般都在西長安街的新新大戲院演出,每當演出的時候,各大名角兒,那都是前呼後擁氣派非常!跟包的有拿這個的;有提那個的,那角兒常常都是派頭十足威風凜凜!我當時和戲院的經理萬子和聊天,他說:您瞧,這些角兒們,哪個都怕人家不知道他是角兒,這傢伙,排場都大了去了,只有一個人例外,我說誰呀,他說:程硯秋!不一會,只見程硯秋揹著手閒庭漫步的走了進來,萬子和和我相視一笑,那意思:如何?

程先生每到一處演出,因為他是聞名全國的名角兒,院方也都會安排汽車接送,可是多數時候,他都會說,就別麻煩人家了,我走著去就行,努力為戲院節省開支,他總是替別人著想。

提起角兒坐汽車,上海人都知道,名淨金少山住在“一品香旅社”,和他演出的皇后大戲院就在隔壁,可他每次去演出的時候,必須要求汽車接送,否則不登臺!戲院也是沒辦法,因為實在是太近,汽車因為戲院和旅社毗鄰,無法調頭,司機只好開上汽車,繞大世界兜個圈子再開到皇后大戲院,從這件小事上,個人的人品如何可真是一目瞭然!

吳富琴談京劇大師程硯秋

一代京劇大師程硯秋

程硯秋為人耿直,不畏強暴,愛僧分明!日本人來了以後,他隱居青龍橋不給日本人唱戲,體現了一代藝術家的高尚氣節,那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從來不含糊,他的人品和藝術,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如秋菊御霜,高潔彌久,永為後世景仰學習和稱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