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教會了我們什麼?

當我寫下這篇日記的時候,特意看了下日曆,今天是宅在家的第二十四天。中間曾經短暫地在路上,從家裡回到了北京,也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繼續宅。

這段時間,我們真正見證了歷史。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是點進微信看一看的置頂,看今天又新增了多少確診病例。從幾百,到幾千,再到上萬,有時候會感覺麻木,但再打開微博,看到一個個求助的信息時,又會想到,我剛剛看到的絕不是數字,而是很多個這樣心碎的家庭啊。

淚點變得特別低,看到追著媽媽的殯儀車的女兒會哭,看到媽媽給女兒留下的遺書會哭,看到醫護人員出征儀式會哭,看到護士們剪光頭會哭.......

我一直相信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無論我多麼悲傷,也是無法切身體會當事人的痛苦,作為一個個體對此更是無能為力,這個時候只能選擇相信集體的力量。

但我覺得,這次疫情讓整個中國靜止下來的時候,也給了我們無數次思考和反思的機會,那麼,今天就想談談疫情教會了我什麼。

1、敬畏世界,尊重自然 。

都已經2020年了,人類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萬萬沒想到竟然被一個直徑不足一百納米的病毒擋住了家門。

哎,愚蠢的人類啊,還是過於狂妄了。

其實無論是你相信還是不相信,天災或是人禍都隨處可見,哪怕沒有病毒,還有各種各樣無法被治癒的疑難雜症,更別提地震、洪水、火災等等了。和平年代,總會被車水馬龍的繁華世界矇蔽了雙眼,誤以為這安逸就是生活的全部。

正如劉慈欣在三體中所說:"生存本來就是一種幸運,過去的地球上是如此,現在這個冷酷的宇宙中也到處如此,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人類有了一種幻覺,認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東西。”

所以在風平浪靜的閒暇中,也別忘記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充滿了危機和風險的世界中,能夠平平安安度過這一生,已經是最大的幸運。

而人類的科學在浩渺的自然界中,顯得如此不值得一提,所以要始終抱有一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順從自然的規律,保持一種謙卑的態度,與世間萬物和諧相處。

2、感恩生活,珍惜擁有

如果說這次疫情有一丁點好的地方的話,那就是讓我們在這個春節深度陪伴了家人,我跟父母在一起形影不離了十幾天,記憶裡,從小到大都未曾這樣二十四小時地朝夕相處過。

吃著爸爸媽媽做的飯菜,每天一起看《新聞聯播》(已經很多年沒看過了),在客廳開發各種各樣的運動,我爸也終於不出去喝酒了,家裡少了很多爭吵,這平平淡淡的日子,讓人感覺分外踏實和安心。

宅家日记 | 疫情教会了我们什么?

在家吃爸媽做的菜

其實我一直都很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每年都回家兩三次,每次放假都會提前請幾天假回家,這次春節也是,臘月二十四就回了家,沒想到一呆就是二十多天,從大學畢業後已經六年沒在家這麼久了,也未嘗不是一種幸運。

即使外面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只要能跟自己的親人在一起,在家裡,就是最大的幸福了,這種平凡又平等、人人都能擁有的生活,也許是平時的我們在匆忙的工作中一直忽略的,這次疫情讓我更加認識到了陪伴的短暫和可貴,以後要更經常回家啊。

畢竟,我們厭倦的家,是多少此刻在前線戰鬥的勇士們回不去的地方啊。

3、規律作息,健康飲食,堅持鍛鍊

在這次疫情的重災之地武漢,很多人都感嘆,能夠逃過病毒,真是一種隨機事件。那麼,這隨機中,也有一些可控的因素,就是身體的免疫力。

在面對一種新的病毒時,我們人類一開始總時束手無策,最終依靠的竟然是一直被我們忽略的,自身的免疫力。

我剛回到北京那幾天非常焦慮,總擔心自己在路上碰到傳染源,為了減輕這種焦慮感,我開始規律作息,早睡早起,並規定自己每天必須攝入固定的維生素、雞蛋、牛奶,這樣生活了一段時間,我感覺自己充滿了能量,從內帶外都非常健康。

宅家日记 | 疫情教会了我们什么?

開始自力更生做飯了

也許是內心的暗示吧,健康生活方式讓我重新拾起了對自己身體的掌控力,我想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必須用這樣的方式去對抗外界的危險了。

4、擁有一個能沉浸其中的愛好。

儘管已經在家了二十幾天,我倒沒有感覺太無聊,把家裡裡裡外外整理了一遍,滿滿的成就感。(內心os我不想上班 其實我還是挺適合當一個家庭主婦的)

宅家日记 | 疫情教会了我们什么?

打掃房間的前和後

除了做飯、收拾房間、打掃衛生、追劇、做運動之外,我還在家練習了拍照、修圖和拍視頻、剪視頻,每天忙忙碌碌,樂在其中。

熱愛穿搭的我,總是都在網上學習各種搭配,對著一面鏡子就能自娛自樂起來。

宅家日记 | 疫情教会了我们什么?

試穿優衣庫

很多健身達人在家瑜伽、跳舞,廚房達人學會了自制涼皮、炸油條、做燒烤,還有在家學唱歌、學畫畫、做手工、學外語等等,我想說,愛好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並不僅僅是高雅的愛好才是愛好,只要感覺快樂,就擁有了一段難能可貴、沉浸其中的心流時光。

當你有了這樣的心流時光,完全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一天就過去了。

5、拒絕煽動和被煽動情緒,保持理性,獨立思考。

疫情剛剛發生的那段時間,每天打開微博,除了謠言就是闢謠,簡直在上演一場全民參演的惡作劇。

網民的憤怒是最容易被煽動的一種情緒,往往看到一個新聞,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開始憤怒。

然而憤怒是最沒有價值的一種情緒,其實對於疫情暴露的種種社會黑暗面,我一直都還挺佛系的,也沒有震驚和大怒,反而覺得,這不就是生活嗎?只不過是通過疫情暴露出了醜陋的一面罷了。

網上衝浪,不能聽風就是雨,永遠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多想一想為什麼和怎麼做,而不是隻管去罵人。

可惜,理性永遠是少數人擁有的特質。

6、學會儲蓄或者理財,為自己存一筆生存基金。

雖然不懂經濟,但也隱隱約約聽到一些言論,這次疫情對很多行業都是一次重創。我在體制內可能感受不太深,很多中小企業都大受打擊吧。

其實任何時候,都應該為自己準備一筆“不行就滾蛋”的基金,理性認為,這筆基金應該讓你在失業後維持三個月的正常生活,說白了也就是存夠三個月的生活費,如果更為謹慎一些,可以存夠六個月。

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要超前消費了,先攢錢吧。

以上,就是我在家這段時間的一些小小感悟。

最後,我想說,醫護人員真的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

我的同學是山東某醫院的醫生,也上了前線,大概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人吧,他們不是英雄,只是碰巧選擇了這樣一份職業,無意中成就了一份偉大,他們也是普通人的子女、父母、愛人,也揹負著各種責任和身邊人的掛念,真的太不容易了,想到就有點淚目,致敬!

以及,90後也默默開始承擔起這個社會的重擔了,有一點點慚愧,繼續努力吧,向他們學習。

//

一週穿搭 | 掉進了春天裡的馬卡龍色系

一週穿搭 | 走出家門的那一天,穿什麼?

觀影清單

深八石原里美的希臘旅行穿搭

宅家日记 | 疫情教会了我们什么?

璇璣,不止是時尚號,做有腦子的美人。

主理人是畢業於清華核工程專業的工科女,現在在一家國企當攻城獅。

業餘折騰美妝護膚、穿衣搭配,研究並分享平凡人的變美心得;每週堅持讀書,一年讀書上百本,專注分享人生感悟和讀書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