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房子是鋼筋混泥土的,傢俱一著火。卻整棟樓都可能燃起來?

民工返鄉小文


1、火勢之所以會蔓延整個房子,是因為房子裡堆積的雜物太多。有些居民樓居住的人員比較多,而且複雜,在樓道中有些人會堆積房間裡放不開的廢棄物,假如有木質傢俱或者是容易燃燒的電器,就有擴大火勢的嫌疑,這些東西在火災發生的時候都會變成可燃物。

2、樓房的設計也會增強火勢,老舊的居民樓一旦著火,火勢蔓延得非常快,因為這樣的居民樓年久失修,長期經歷風吹雨打,但是沒有保養,讓很多硬件條件達不到要求,甚至有一些樓房裡根本就不配備滅火器。樓房是一種中空結構,當火災發生的時候,這些中空的地方就會變成煙筒,增大氧氣的運輸量加大火勢。

3、除了這些不太容易控制的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人們的意識,人們的安全意識不強,大多數人都認為這種倒黴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即使明知道有些地方不太合理也不想去管,對危險的預見性差。


浪淘沙的小魚


哈哈,這個問題正好我之前學消防工程師的時候分析過,有以下幾點原因:

1 物質燃燒不一定不要明火引燃,只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和足夠的氧氣就可以燃燒,房屋發生著火的時候光是煙氣的溫度就足夠引燃房間裡的燃燒物!

2煙囪效應!有沒感覺高高的樓房像一根根大煙囪?哈哈!煙氣會順著煙囪一直從一樓衝到頂樓的!

3高溫會使玻璃幕牆炸裂,多數時候玻璃一炸裂開,好多窗戶都是落地的,沒有設置防火簷,煙氣自然就從下往上湧入了

4防火門不規範,高層的樓道一定是防煙樓梯間,有些開發商偷工減料,把防火門降級或者根本就不做防火門,你覺得還能防煙防火嗎?更有甚者,就算是防火門沒問題,按道理這個門必須是常閉的,人們好多時候為了方便就把這個門打開甚至專門憋住了,我都這麼幹過……

所以防火一定在於(防)這個字!

歡迎大家補充,指正,謝謝!


星沙減肥老向


樓主可能孤陋寡聞了,雖說現在大樓都是鋼筋混凝土作為主要框架和大梁使用,但是著火點不是這裡,而是在大樓的裝修上面出問題了,今天我通過引起整個樓著火的幾個因素給樓主說說,他們分別是:大樓的牆體保溫材料、房子內部裝修材料、天氣人為因素等這三個方面來回答樓主這個疑問。

大樓外部牆體

現在的房子建築除了關鍵部位需要承重或者抗震的重要部位使用鋼筋混凝土,其他部位就沒有這玩意了,這和製作工藝有關係,一方面能讓大樓更牢固,一方面為實現某種需求,二者結合之後就出現了新的問題了,就是樓主看到的景象,傢俱一著火整個樓都起來,也是滿足二者需求後新出現的問題了。為什麼會出現這問題和大樓整體重量、保溫性能、成本這幾個因素造成的。

大樓整體重量

大樓整體重量在在設計之初就有預算,控制在某個區間上面,這是為了安全考慮,看到現在大樓的建設一般都是鋼筋混凝土作為框架了,框架起來之後就使用輕質磚來砌牆,這就是減輕大樓的整體重量才使用的。

保溫性能

外部保溫則使用了易燃的泡沫塑料來進行保溫處理了,塑料泡沫具有質地輕、保溫性能好、造價低等特點,使得更多承建商來使用。樓主可以看看現在建設的大樓,一般都是這種製作工藝,解決了大樓上述的安全問題,但是新的問題就出來了,一旦大樓出現火情,就很容易引起大面積的災情,這也是必然現象了。

成本

成本是房子建設過程當中都要考慮的因素了,由於承重、保溫的特殊需求,從成本方面考慮就不難理解這種泡沫材料了。

房子內部裝修

房子內部裝修也是著火的重要因素之一,房子內部使用的壁紙、乳膠漆、壁櫃、木地板等材料大都屬於在著火時候會帶動起火的材料,包括門窗、沙發、床、衣櫃等家居用品都是容易因其著火,那麼火苗在沒有起來的時候控制不好,等其勢力做大了就很容易引起大火蔓延了,整棟樓起火也就容易理解了。

天氣人為其他

還有一個就是人為因素、天氣因素了,這些誘因會使得大火迅速蔓延開來,還有家用電器使用不合理,造成的起火點,這些是其他因素裡面。

由於大樓外部使用的保溫材料是塑料材質,在趁著風勢會加劇大火的蔓延,在蔓延的同時遇到可燃的門窗會順著燒起來,特別是天氣在颳大風時候,大火會順著風勢迅速蔓延開來,達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由於著火點期初比較小,如果人沒有疏忽或者及時發現的情況下,也會把火勢消滅在萌芽狀態,所以合理安全用電是小區裡面經常提到的消防知識了,例如電動車不能上樓上面充電,飛線充電都是禁止了,一些能引起火災的操作都要令行禁止。

通過這三方面的論述後想必樓主知道了整棟樓著火的原因了,凡事以小事細節做到恰當,不給生活留有隱患才是正確的做法。


奉世金屬


如果要詳盡地回答你的問題,需要長篇大論,我這裡簡要地說一下。

一般地說,鋼筋水泥的大樓,其中某個樓層著火,整棟樓燒著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當然,那些三層至六層的多層建築是有這種可能的。往往會是著火樓層及其上下樓層被波及的可能性最大。

原因在於,當樓層裡的傢俱、寢具、衣服、飾品等等,多數都是木材、棉質、化纖、塑料等可以燃燒的物質,它們沒有阻止燃燒的特性,一旦著火,會產生高溫和明火,除了引燃周圍其它的可燃物,還會把房間的四周空間炙烤,把上下樓板,周圍牆體(哪怕是水泥和磚塊)燒熱,如果房間內可燃物品很多的話,樓板把熱傳導到上下樓層的房間,進而把上下樓層的可燃物品引燃,不斷地以同樣方式繼續燃燒。

再有一種情況,當某個樓層房間著火,火焰或高溫煙氣竄出窗戶沿外牆垂直向上,直接竄燒上層窗戶,或遇上層窗戶封閉不嚴直接進入,或燒壞窗戶再進去,引燃上層房間內的窗簾等可燃物,完成傳遞過火。

還有一種可能,因為著火房間的房門不是防火門,很容易導致煙火奪門而出沿樓梯、走道等公共空間橫行和直上直下肆虐。所以房間戶門和樓梯間的防火門是很重要的,但大多數居民不太注意這些。

大火發生,如果消防救援滅火不及時,那些幾個樓層的多層樓房最終有可能燒得一點不剩。而那些十幾甚至是幾十層的高樓大廈,它們在建設過程中受到約束比較嚴格,比如材料的耐燒性高,且樓宇里布置的用於消防滅火的設施齊全,正常情況下,那些消防設施在著火時可以用以及時及早滅火,保證火勢不會無限擴大。再有些高樓,每隔十五層便會設立一個空的樓層叫隔離層,阻隔火勢不再向上漫延。

這裡就說這些,更多請閱讀消防專著,希望大家不嫌棄。


江湖鍾


整個樓很難燒起來的!

現在的大樓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樓房,應該說隔熱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如果是居民樓,如果是一家傢俱著火以後,一般情況下如果隔離的比較好,發現的也較早,消防車來的非常及時,是非常不容易引發整個樓著火的。

因為居民樓裡面,每家每戶的裝修都是以簡潔為主的,而且各家各戶的傢俱等雖然容易著火,但是易燃物還是不算多的,而且棉質的沒有化纖的燃燒的快,也沒有化纖的有毒異味,因此,居民樓發生火災的話,一般也就是一家被燒了,其他家一般都沒事的。

還有一個就是居民樓裡面隨時都是有人的,如果看到誰家裡冒煙了,著火了,會立刻報警,消防車一會就來了,消防車只要一過來,就會拿著滅火器等,很快就會控制住火勢,將火及時撲滅的,這樣就不容易引起更大的火災事故了。

當然了前些年有些娛樂場所發生大火是損失非常大的,這個主要是因為有些娛樂場所裡面都是軟包,這些軟包好多都是化纖類的易燃物品,一旦燃燒速度會非常快,而且燃燒以後會釋放出有毒氣體,大家還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就全部燒起來了,這樣就是非常危險的,有時候一層樓燒起來,其他樓層就跟著就燒起來了。

原來2000年的時候在學校讀書,有一個宿舍的同學上晚自習錢插上了熱得快燒水,後來忘了就去上晚自習了,後來水燒乾了,點燃了暑假上面的衣服書等,就燒了起來,後來消防隊員及時趕過來,很快就撲滅了,裡面的衣服書等基本上都燒光了,但是其他宿舍都沒有事。主要原因還是可燃物較少,純棉的衣物還有書等燃燒的還是比較慢。

現在高層住宅,超過150米的,一般15層都會以一層避難層,是空的,還有每層都會有防火門,因此,在高層住宅裡面失火也是基本上只會影響自己那一家,不會影響到其他家的。

綜上所述,現在樓房確實都是混凝土結構了,在住宅裡面,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家失火了,很快就會有人報警,一會消防車就會過來,不會引起整棟樓都著火的。


睿思天下


考慮到本回答影響較大,個人做了多次調整,形成原因分析。個人覺得,房子儘管是鋼筋混凝土的,但著火後整棟房子可能都燒起來,主要是煙囪效應及玻璃碎裂,原因如下:

一、煙囪效應。火災發生後,若建築存在共享的中庭、豎向通風(排煙)風道、樓梯間等具有類似煙囪特徵的部位,即從底部到頂部具有通暢的流通空間中,空氣(包括煙氣)靠密度差的作用,沿著通道很快進行擴散,並進行強烈的熱交換,引發火災進一步擴散。

二、建築外窗破碎。其破裂引燃室內可燃物,形成大面積立體燃燒。在高溫差作用下,建築的外窗玻璃特別容易碎裂,在煙囪效應作用下,高溫氣體、火苗迅速上串,至上一層建築,引起上部建築內的傢俱進一步燃燒。

三、雜物堆放及其它原因。隨意丟棄的雜物阻塞樓道,成為火災擴散的幫兇。另外,有部分人們認為可能保溫層也有影響。保溫層可能為非阻燃型泡沫塑料,高溫燃燒狀態下,其很快亦發生燃燒。但這不會是主要原因,保溫層施工完成後,一般於保溫層外側施工一層水泥砂漿,其內側為磚牆或混凝土結構,施工完成後,一般與空氣隔絕,不會燃燒,除非砂漿保護層脫落。

因此,建築物燃燒後,特別是下層建築燃燒,人員應迅速撤離,並立即啟動消防報警,藉助消防車的高壓水槍,將大火撲滅在萌芽狀態。

個人覺得,火災逃生過程中,電梯井道本身就是大煙囪,會儲藏很多有毒氣體。同時,火災搶險過程可能須切斷煤氣、電力等供應,因此,千萬勿乘電梯逃生,因一般建築的電梯均非消防專用電梯。

平常更應該保證樓道整潔。

您和我的想法一致嗎?


周博士


大家都不知道吧,水泥裡有一種成份叫煤灰。煤幹石是做水泥少不了的東西……


玩命36518


這個問題我作為一個從事建築行業十餘年的老施工來回答吧:首先小區在裡面都是有保溫層的一般都是A級或者B1級保溫板。這個也僅僅在限定時間內是不燃和難燃的。加上小區交付後時間久了材料性能還會下降。一旦發生火災火勢有可能會順著外裡面蔓延。

其次鋼筋混凝土結構也是有耐火極限的普通的火勢沒問題,一旦大火長時間燃燒(鋼結構550℃)發生結構性破壞而坍塌。美國的雙子大樓在911襲擊中垮塌的例子就是這個原因。




水逝


鋼筋水泥的建築是沒有可燃性的。問題是後面附加的裝飾材料都是易燃的。

首先是建築商為了節約成本,在安裝使用保溫層的材質上絕大部分都是苯板。而苯板保溫效果好但是遇火就燃。價格低廉。所以就是不合格。開發商,建築商依然使用。瀋陽115大火幾分鐘從五樓燒到頂層就是例子。官方只說用戶電線插座失火有點片面。

防火要綜合治理從建築材料,裝飾材料,公民的防火意識,公共安全整體著手才會起到好效果。

現代建築還沒有做到完全使用不易燃材料。所以如何做好高層建築防火。難題挺多。


無際42


大樓外部缺少滅火裝置。其實只要每家把房子外圍安裝一圈PVC水管管,都打上眼,室內安裝閥門,遇到火災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打開水閥,大樓外面就能形成一個雨簾,能有效阻止火勢蔓延,當然對室內的無法撲滅,但是卻能讓火災以外的家庭保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