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碑札记】能否透过刀法还原本来面目是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9)


【读碑札记】能否透过刀法还原本来面目是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9)

文l 郭名高


“悦”字系左右结构,在《西狭颂》中取横势,但并非正方,属于上齐下错落一种。其结体方式与“隆”字极为相似。所不同者在右侧所占空间比例之大小。

【读碑札记】能否透过刀法还原本来面目是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9)


“悦”字起笔竖画以露锋方笔入,由粗渐细,继而按笔略下,锋颖自右而出,稍显梭角。其左右皆作弧线,疏密、虚实亦有讲究。在这里,需要留意竖画右边连续二弧线的虚实表现手法和所占空间比例。其虚处有二:一是起笔时与竖画之间留有空白,二是收尾时提笔使线条细柔。连续二笔似有行书的节奏,长短有别,刚柔相济,不使均匀。

【读碑札记】能否透过刀法还原本来面目是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9)


“兑”字两点有高低、大小之别,如箭头所示,起笔走势相背渐远,左侧如蜻蜓点水,灵动轻柔;右侧似石走箭飞,气贯长虹。

其后“口”部作三角状,因线条粗细、曲直多有变化,从而使方圆有所兼顾、质妍得以并出。如图红线所示,此形非等腰,当留意长短之别。

接着一撇,长且有韧性,由细渐粗,收笔以露锋方笔出。尔后“乚”,先右倾,渐行渐粗,继而折笔调锋,由直而曲,由粗渐细,三折其笔再挑出。

在这个字中,要留意揖让穿插关系:由“口”字所化三角,其左伸展,与“忄”旁右边连续二弧所生空白有咬合之意,因此,二者距离虽大却能不散;其下撇画放纵,落脚却在其左弧线收缩之处,也能严丝合缝。

【读碑札记】能否透过刀法还原本来面目是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9)


同为“三颂”之一,将其与《石门颂》作比较,除了字法有异,线条组合有别外,很多关系的处理方式还是一致的。若论笔法,《石门颂》的线条圆劲,起收多以圆笔出入,但并不是说它没有方笔或增加其骨力的手段。且看右侧“口”部,颇似一个扇形,方圆对比非常明显。而最后一笔“乚”,虽然起伏变化不及前者,却也能一波三折、方圆兼备。

圆笔得古,方笔得质;曲线取柔,直线生刚。《石门颂》的线形是圆的,但以此作直线亦可增强骨力和硬度,比如红线所示α、b、c、d、e几条线段,它们与其余笔画呈现出来的曲线在视觉体验给受众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结 语


经此分析,我们回头再看《西狭颂》,“悦”字在技法上还是很丰富的。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汉魏碑刻与真正的书写还有差距。学习隶书若墨守这些碑刻,即便纤毫毕显,也是有阙于虚实和书写性的,更遑论艺术的原创性。也就是说,我们能否透过刀法还原其本来面目是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


2020年2月19日


郭名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特聘教授,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市鄠邑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心仪秦汉》《随书法去远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