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易縣防控疫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護士的一天!

疫情發生以來,易縣迅速行動,果斷出擊,在內防擴散上狠下功夫,設置7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堅決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對密切接觸者,採取集中隔離措施,有利於早期發現並隔離潛在病例,是對公眾健康安全負責的行為。

據瞭解,按照防控要求,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設置有辦公區、清潔區、緩衝區、半汙染區和汙染區等區域。集中隔離人員通過救護車接送到這裡,每人獨立房間,房間內配備有電視、空調和無線網絡服務,可以在自己房間內活動,一日三餐按時供應。

目前,易縣中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在易縣新冠肺炎疫情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負責給被隔離醫學觀察的對象測體溫、詢問症狀、消毒、送飯及日常護理等工作。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奮戰在易縣防疫一線的天使們,瞭解她們的一天。

直擊!易縣防控疫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護士的一天!


我們基本上每天都是六點半起床,七點半吃完早飯,開始洗手,換工作服、戴帽子、口罩,穿防護服、戴內層手套、護目鏡,穿鞋套、防水隔離衣,戴外層手套。接著需要檢查有沒有暴露在外面的皮膚,物資緊缺,很多防護服都沒有膠帶,所以我們通常都是自己想辦法,拿寬粘膠粘好讓它密閉性更好。十五分鐘後裝備完成。坐電梯上到五樓,進入到隔離區,這是一天工作中最幸福的時刻,因為可以坐電梯上樓。從進入到隔離區的那一刻,我們就不能再乘坐乾淨的電梯上下樓了,運輸組的小夥伴兒隨後會通過電梯把隔離人員的飯送進來,通常這個時候我們會把一些家屬送來的用品逐一送到房間。

直擊!易縣防控疫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護士的一天!


八點半,我們開始送飯。目前,這裡一共有50多個房間,每個樓層,從第一個房間到最後一個房間大概有一百來米的距離,中間還要穿過安全門去到另外一棟樓裡去送飯。在送飯的過程中會囑咐小朋友、提醒老年人,記得喝醫院送來的中藥。穿梭在五樓和一樓之間,每次只是送完所有人的飯和中藥,衣服就已經從內溼到外了。

九點半,我們就要收取垃圾了,又是一次體力的考驗,身上揹著30斤的噴霧器,爬到五樓,每個房間產生的垃圾,我們都要先消毒再打包,再消毒,再打包,然後再為它們套上新的黃色垃圾袋,這樣一圏下來消毒液和體力基本就又消耗得差不多了,放下噴霧器,和小夥伴一起打包,拎到一樓,貼上標識、稱重、計數,然後放在垃圾轉運箱等待醫廢公司集中收取再處理。

十點鐘,我們將進行解除隔離人員的房間消毒、清理垃圾。首先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桌面、床頭、桌櫃等物體表面,然後紫外線燈照射,一個小時零十分鐘,定好時間後,我們就可以去幹別的工作了。

十點半,開始整體環境消毒。揹著30斤消毒液,上五樓,同事在前邊測體溫、登記,我在後邊消毒,互相配合。我們是第一個隔離點,一開始的時候,護士為了節約一套防護服,一干就是十來個小時,出來的時候雙手、眼睛都腫了!進入隔離區工作16天了,我們已經從個打針輸液搶救病人的護士變成了電視會修,馬桶會通,揹著30斤的消毒液上五樓也不費勁兒的女漢子了。

十ー點半,運輸組的同事已經把午飯送過來了,中午會加配送水果,每次看到被隔離人員拿到水果那滿足的表情及充滿感激的跟你說一句謝謝,我們的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

直擊!易縣防控疫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護士的一天!


截止到十二點半,我們上午的工作全部結束。為了節約防護用品,我們中午一般都不換裝,簡單的吃點午飯,稍事休息一下,下午繼續重複上午的消殺工作和日常護理。

下午四點,我們一般會開會,討論每個環節,每個步驟該如何去做的更好。進入隔離區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經驗,只能慢慢地摸索、總結,細細推敲。

五點半,我們繼續開始送飯、送生活用品、消毒。等所有工作完成後,已經晚上八點多了,終於可以脫下這全身溼透的衣服,喘口氣兒了。

直擊!易縣防控疫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護士的一天!


在汙染區:洗手、摘護目鏡,洗手、脫防水隔離衣、外層手套;

在半汙染區:洗手、脫防護服、手套、鞋套,洗手;

在緩衝區:洗手、脫工作服,閉著眼睛摘口罩、帽子;

到清潔區,呼吸一口新鮮口氣,用流動水洗手後,換上保暖的衣服。

洗個熱水澡,吃一頓熱乎的晚飯,跟孩子視個頻,這是一天中最溫馨的時刻。我們這兒的六名護士只有一人沒結婚,其他的都是一兩個孩子的媽媽,其中一名護士的孩子還不到一週。大家沒有抱怨,不辭辛苦,我們這是在為全縣人民的生命安全做保障,我們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即使沒有去武漢,我們依然是最勇敢的戰士。

我們隔離點的醫護人員共同的願望就是:“希望這裡所有的人都能平平安安的回家!期待春暖花開,摘下口罩,互相擁抱的那一天早點到來!”

講述:丁小芳、王麗穩

▎記者:惠偉玲

▎監製:劉稱心 劉新傑

▎總監製:吳小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