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鑑」十年發展,可實現產值超16億元,廣豐馬家“柚”當家

「借鑑」十年發展,可實現產值超16億元,廣豐馬家“柚”當家


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土柚品種

到成長為上饒當之無愧的龍頭果業

全國知名的水果品牌

2019年可實現產值超16億元


「借鑑」十年發展,可實現產值超16億元,廣豐馬家“柚”當家


廣豐馬家柚產業發展這十年

有哪些地方值得學習借鑑?

又有哪些故事值得挖掘呢?

↓ ↓ ↓


高位推動:無中生有打造“當家水果”


「借鑑」十年發展,可實現產值超16億元,廣豐馬家“柚”當家

廣豐區果農看著果實喜笑顏開


廣豐馬家柚發展歷史悠久,不過此前只是一個土柚品種,村民在房前屋後零散種植,供自家人食用。1991年,廣豐縣(現為廣豐區)從大南鎮古村馬家村小組的一棵百年柚樹(俗稱“母樹”)上摘了18個柚子,參加江西省柚類資源普查總結及柚子評鑑會,馬家柚以其酸甜度比例處於最佳值的特點,一舉奪得“江西省酸柚類第一名”;2009年10月,摘得“華東十大精品水果”美譽;2009年12月通過江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中國八大名柚之一。


看到這顆柚子的巨大潛力和發展前景,廣豐下定決心將其作為現代農業“拳頭農產品”來打造,開啟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發展之路。“2009年,種植面積僅為2.7萬餘畝,多是農戶零星栽培,規模小、品質差。剛開始推廣時,老百姓心中沒有底,政府多次召開動員會,打消果農顧慮,鼓勵大家積極種植。”廣豐區果業辦主任毛祥青向記者回憶起當年的情景。


那個時候,別說廣豐區沒有“叫得響”的水果品牌,就連整個上饒市也缺乏品質優良、形成規模的龍頭果業。如何變“沒有”為“有”,變“不可能”為“可能”,廣豐將其列入“一號工程”,作為一項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來抓,一系列扶持政策相應出臺。先後投入1億餘元,按照“規模開發按開發面積分檔補助、參與農戶按苗木和年度成活率補貼補助”的方式進行種植獎補。此舉緩解了果農的資金壓力,大大提高了其種植積極性。2010年,廣豐成立馬家柚種植指揮部,整合農業、水利、交通、供電等9個部門資金6000多萬元,推動果園主幹道硬化,完善果園電網改造,推廣滴灌、噴灌技術安裝,加強果園基礎設施提升,培育龍頭企業、種植大戶,逐步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種植。


長期以來,上饒缺乏一款重量級的“當家水果”。能否精心培育廣豐馬家柚,打造一個和“贛南臍橙”同等級別的省內知名水果品牌?經過前期充分論證,2012年,上饒市委、市政府將廣豐馬家柚列為重點支持的農業項目,出臺一系列獎補政策,整合捆綁農業、林業、水利、農業開發、扶貧移民等各項各類涉農項目資金,統籌安排投入廣豐馬家柚產業開發中,同時科學合理安排全市馬家柚產業分佈。“廣豐馬家柚”由此走出廣豐,輻射到上饒市各地。


2017年,上饒市出臺《關於“馬家柚”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提出按照全市“東柚、西蟹(蝦)、南紅、北綠、中菜”的產業總體佈局,科學合理安排全市馬家柚產業分佈,以玉山、橫峰、弋陽為重點,輻射適宜種植馬家柚的各個區域。如今,馬家柚已經在廣信區、橫峰縣、鄱陽縣、萬年縣、玉山縣等多個縣區開花結果,全市種植馬家柚面積今年首次突破40萬畝,預計產量達7000萬公斤,可實現產值超16億元,大大帶動了當地百姓增收。


品質+品牌:提升果品質量打開外銷渠道


「借鑑」十年發展,可實現產值超16億元,廣豐馬家“柚”當家

“空中掛燈、樹上掛板、地下埋管、園中養雞”,便是馬家柚種養基地綠色生態綜合管理模式的生動寫照。為實現產業升級,該市堅持綠色標準化發展,與中國農大、華中農大、江西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聘請中國柑橘首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領銜的教授團隊為果農提供技術服務,同時構建了市、縣、鄉鎮三級技術服務體系。2018年11月,聯合華中農大起草編制的《地理標誌產品·廣豐馬家柚》地方標準經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正式發佈,推進馬家柚企業走科技化、標準化發展道路。


標準化流程操作加上嚴苛細緻的技術管理,大大提升了果品質量,也打開了外銷渠道。從2017年起,馬家柚開始走出國門,先後銷往菲律賓、泰國、阿根廷等國。今年11月,價值約1萬元的200箱馬家柚通過上海港起運,55天后抵達意大利,從而實現出口歐盟市場零的突破。第二批4000箱馬家柚也將於12月底走出國門,遠赴歐洲。此次出口意大利,意味著馬家柚的發展再次升檔提質,在果品質量控制上有了新的突破。


從“賣產品”到“賣品牌”。秉承“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理念,上饒市在品牌推廣上大做文章,連續幾年舉辦鄉村旅遊文化節、招商引資推介等活動,吸引眾多經銷商和遊客參加。順應移動互聯網時代趨勢,線上線下有機結合,多種營銷方式開花:鼓勵引導廣大果農開設自己的淘寶店、天貓店、微店,建立產銷對接的銷售模式;邀請淘寶“村播”相關負責人講解農副產品直播銷售新模式,給客商和種植戶帶來全新理念,帶動果農“放下鋤頭,拿起手機”,玩起了“直播賣貨”。廣豐區副區長陳金良也在網絡直播“叫賣”,向全國網友推介馬家柚,吸引廣大網友積極參與,2小時點擊量破35萬。


強鏈補鏈:開展深加工提高經濟附加值


「借鑑」十年發展,可實現產值超16億元,廣豐馬家“柚”當家

馬家柚曾經主要用於鮮銷。隨著規模化種植的推廣,馬家柚的產量倍增。政府和果農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馬家柚果皮厚、儲存時間長,加上全身都是寶,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這些先天優勢,提高深加工層次和經濟附加值。


東籬柚業是一家專門經營馬家柚種植、初深加工及銷售等業務的公司。2017年,該公司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上饒市首個集馬家柚研發、收購、檢測、存儲、銷售、加工為一體的產業綜合體,其中的無損糖度快速分選檢測線每小時可分揀12噸柚子,大大提高了檢測分級的準確性。通過分選線,標準化優選鮮果“甄選12°馬家柚”新品熱爆市場。一顆柚子到了生產線上,果肉被製成飲料、果醬、含片、柚子蜜等,果皮除了可以醃製,還可提取研發精油,製作成洗面奶、面膜等日化用品,就連柚子花、柚子籽也可用來泡茶。


目前,在上饒共有東籬柚業、齊力實業等7家馬家柚果品加工類企業,之前已經相繼開發果酒、果醋等系列食品,今年又推出柚子尿不溼、滅菌靈等生活用品。馬家柚已初步形成“育苗、種植、加工、營銷、研發、金融”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結語

歷經十年,馬家柚從一個地方土柚成長為上饒當之無愧的龍頭果業。如今,馬家柚又熱銷全國併成功打開歐盟市場,這顆“致富果”的產業發展之路定會越走越寬,“錢”景越來越好。


「借鑑」十年發展,可實現產值超16億元,廣豐馬家“柚”當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