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讀”攻毒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被迫宅在家的第n天,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和小編一樣,劇也刷完了,覺也睡夠了,只能用線上辦公解解悶,靠買菜實現一下“出行自由”呢。

這不,小編立刻整理出我們中信出版·商業社最新一季的書單,無論是經濟、科技、教育還是職場,都能在這裡找到你想要的。

以“讀”攻毒,在深受疫情困擾的當下,就讓我們用閱讀驅散心中的萬千憂思吧。


重磅推薦

《錢從哪裡來》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重磅推薦;

>2020年,我們如何撬動財富;

>幫助普通中國人清晰未來財富羅盤,打造家庭財富解決方案;

>財富只是結果,前提是“人”+“資金“的正確決策。本書用宏觀、行業、城市、資產四大角度,為你錨定財富容器與載體,找到財富的邏輯;


香帥,知名金融學者,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香帥的金融江湖”公眾號創始人。研究方向為資產定價、宏觀金融、行為金融學和數字金融,著有暢銷書《金錢永不眠》。


《媒體融合的芒果實踐報告》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本書記錄了湖南廣電六年來建設新型主流媒體的探索歷程,充分展示實踐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經驗與教訓,用大量的數據與分析,提煉芒果人對媒體融合及未來發展的思考、總結與研判;

>以大量翔實的史料,平實的語言風格提供了傳統媒體在傳播技術和傳播方式變革中轉型的一個成功案例;


呂煥斌,現任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芒果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前瞻性地提出“融合發展,以我為主”戰略,帶領湖南廣電成功探索媒體融合的芒果模式,形成湖南衛視、芒果 TV“一體兩翼”全媒體平臺佈局。


疫情之後,經濟增長的可行路徑


《從工業化到城市化》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中國做對了什麼?經濟發展是否有規律可循?

>未來該怎麼做?繁榮有何秘密?

>從工業化到城市化,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歷史路徑的概括,也是觀察中國經濟社會變遷的一個視角。

>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徐遠新作,系統探討從工業化到城市化的40年發展邏輯,深入分析未來經濟發展新動力和機遇;


徐遠,北京大學金融學教授,美國杜克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金融市場、經濟改革、房地產、城市化等。


產品經理必讀


《俞軍產品方法論》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產品經理就是以產品當筆,與世界對話。”

一句頗具情懷的話,道出了俞軍近二十年對於產品經理的所有認知,也很好地表達了本書的主旨;

>本書分為產品經理是什麼,如何權衡企業、用戶、產品的關係,如何做交易及交易模型,如何做決策,以及產品經理的選拔與成長五個部分;

>對於想成為產品經理的人,非讀不可;

>對於有志於從事產品經理工作的人,可以看看做到產品經理大牛應該是什麼樣子。


俞軍,百度前產品副總裁、首席產品架構師、產品委員會主席,是中國早的搜索引擎應用研究和普及者之一,是中國互聯網早的產品經理之一。獨自承擔或主導了百度早期每一個知名互聯網產品的產品經理工作,並從零開始帶起了百度早期每一個面向用戶的產品經理。


《我在小米做爆品》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在移動互聯網來勢洶洶的衝擊下,傳統企業如何轉型升級,如何突破流量黑暗重圍,躲開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的命運?

>本書揭開小米爆品之謎,提供可實踐的爆品策略;

>幫助企業量身打造,自帶話題、自帶流量、銷量巨大的爆品;

>每一位CEO·產品經理·營銷人都不容錯過;


高雄勇,小米爆品的親歷者、實踐者,擁有20多年產品開發實踐經驗。爆品“聰明鍵”的設計者,小米電視前副總裁、小米集團參謀部前高級參謀。


直面當下科技最具爭議性問題


《工具,還是武器?》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在科技的巨大車輪下,我們如何管理越來越強大的科技避免它作惡?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思考的問題,而這本書,將在世界風雲激盪中指出可行的路徑與方向;

>在世界科技巨頭微軟的“駕駛艙”裡深度思考在數字化時代,科技帶來的希望和風險;


布拉德·史密斯,微軟總裁兼首席法務官,被《紐約時報》稱為“科技行業事實上的大使”。

卡羅爾·安·布朗,微軟傳播和公共關係部高級主管,與史密斯共同運營“今日科技”系列博客。


《人工智能之不能》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人工智能無所不能嗎?人類會被取代嗎?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你梳理人工智能的產生邏輯,用專業嚴謹的知識幫你發現人類不可取代的價值。

>胡適說:“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獲得對人工智能正本清源的新認識,同時可以更好地思考,在這不可逆的人工智能進階過程中,我們如何去駕馭自己的發明,實現人類的智能進階。


馬兆遠,現任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首席研究員,數字化先進製造中心主任,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智能專業終身教授。著有《量子大嘮嗑》。


《三聯生活週刊》新家庭系列


《智慧教養》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老師,在父母那裡,孩子不僅生理需要得到了滿足,同時,父母的表情動作、飲食習慣、審美偏好以及認識世界、解決問題的方式都時刻影響著孩子;

>然而誰都不是天生會做父母,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才會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家庭環境和成長空間;

通過學習,做智慧父母,給孩子幸福一生的能力;


高益民,北師大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陳賽,《三聯生活週刊》資深主筆,童書書評人;

葉壯,北京交通大學特聘講師,中國心理學會、美國心理科學協會成員;

蘇凇,北京師範大學財經素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昕,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姜宇輝,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郝景芳,“雨果獎”得主,清華大學物理學碩士、經濟學博士

錢俊偉,北京大學體育部主任、副教授;

孫聰,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基礎部主任、副教授;

奚志農,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野性中國工作室創始人;


《成為更好的父母》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從家庭小切口看中國時代大問題,從變革大環境解為人父母之焦慮;

>寫給原生家庭影響下的“70末,80後”;

>追溯童年,是為了學習更好的愛的表達方式;

>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吳琪,現為《三聯生活週刊》副主編,著有《醫生的角色》《教師的角色》等封面報道。

徐菁菁,現任《三聯生活週刊》社會部主筆,著有《心臟移植:直面死神的生命接力》等文章。


《孩子,願你成為你自己》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養育男孩,給他相伴一生的力量和勇氣;
>養育女孩,給她從容一生的智慧和豁達;

>養育不同性別的孩子,我們是應該更多關注性別的差異,還是它們之間的共性呢?

>美國神經學家裡斯·艾略特博士說,我們在男孩和女孩身上看到的差異,極少是由天生因素造成的,大部分都是養育的結果。

>本書是寫給年輕父母的教養手冊,啟迪我們怎樣幫助孩子掙脫標籤,勇敢做自己。


陳曉,畢業於四川大學文新學院,曾擔任《三聯生活週刊》主筆。

陳賽,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自2005年加入《三聯生活週刊》至今,現任週刊主筆,《新知》雜誌編輯。


應對求職季


《職場有意思》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京東集團前副總裁李曦的職場心得和打拼經驗;

從小秘書一路做到索尼中國副總裁,前途光明卻又投向京東,一手創建京東公關體系;

>大多數工作的工作內容難免重複,日復一日,望不到頭,讓人深感壓力重重,前途渺茫;

>當她面對著有著同樣困惑的後輩時,她用這本書,把自己關於職場、生活、人生的感悟,以及打拼的經驗心得,毫無保留地分享了出來;

>裡面的這些經歷,看起來很普通,但也正因為普通,所以更適合我們。


李曦,曾任京東集團副總裁(2013—2019)、索尼(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2009—2012),在公共關係體系化運營、戰略型公關、國際公關、公關創新及公關實戰等方面經驗豐富,曾入選“2013中國傳播年度人物”“2015中國十大品牌女性”。


麥肯錫職場系列


《麥肯錫公眾表達課》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總是不敢上臺,不會表達?

>需要大膽說話的場合越來越多,你終將無處可躲!>你的觀眾是誰?他們的需求和痛點是什麼?

>知名實戰心理學家高杉尚孝教你該如何說、如何做。


《麥肯錫高效溝通課》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好的談判不以擊垮並戰勝對方為目的,而是一個提高雙方滿意度的雙向溝通過程。

>這裡有你應該知道的五大溝通底層邏輯,八種有效對抗技術以及數十個案例場景。

>知名實戰心理學家高杉尚孝手把手教你快速達成“讓彼此都滿意的有效協商”。


《麥肯錫情緒管理課》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過日子,忙工作,都像集盲盒,不知道下一個到來的會是驚喜還是遺憾。

>面對未知,我們應該學會幸福地工作。

>本書是寫給年輕職場人的情緒管理指南,它不是“雞湯書”,而是一本涵蓋了有利於提高效率的理論和具體知識與經驗的“教科書”。

>作者在本書中融入了個人數十年的壓力管理經驗,為我們提供“用得上的理論與實戰技巧”,做到了不僅好讀,而且好用。



高杉尚孝,曾任職於麥肯錫、美孚、摩根大通等世界知名企業,現為日本高杉綜合研究所代表人。近年來專注於職場人的心理韌性提升研究,並完成了美國催眠動機研究所(HMI)心理療法課程。


其他精彩新書


《官紳的荷包》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人類的財富載體經歷了漫長的演變,從原始社會幾乎沒有載體,到後來發展出房屋、土地、農具、衣物、金銀,再到債券、股票、保險等金融產品,家庭的資產結構也隨之變化。

>本書聚焦於離我們並不遙遠的清朝,集中整理了深藏清宮多年的內府資料,揭開包括盛宣懷、年羹堯、李侍堯、和珅這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在內的清代官紳家產的謎團。

>不僅對認識歷史上的經濟特徵有著很大的幫助,也有助於加深對傳統社會的經濟性質、以及中國金融化歷史過程的瞭解。


雲妍,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經濟史。著有《近代開灤煤礦研究》。

陳志武,曾獲得默頓·米勒獎。專業領域為金融理論、股票、期貨和期權市場,以及宏觀經濟與經濟史。著有《陳志武金融投資課》、《陳志武金融通識課》等暢銷作品。

林展,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講師,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史博士後。主要從事金融史、經濟史、量化歷史研究。合作論文獲2018年“孫冶方經濟學*佳論文獎”。


《蔣志鑫自述》

以“讀”攻毒 | 第一季度書單

>本書是蔣志鑫先生憶述70年人生經歷和45年藝術創作的集大成之作。

>書中記錄了蔣志鑫先生各個時期的藝術成就與不凡造詣。

>在他具有個性與情感的敘述中,讀者得以感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更迭,人間事的複雜和一個藝術家的超現實,追求夢想的執著與藝術生命的頑強。


蔣志鑫,藝名黃土魂,號蠻牛,師承王文芳、賈有福、周韶華。法國國際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畫院高級畫師,一級美術師。曾榮獲法國藝術、科學和文學研究學會頒發的《藝術·科學·文學》金質獎和銀質獎;早年曾五次參加法國秋季沙龍展,作品獲“艾琳娜·範海”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