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做錯一些簡單的事情,總是犯重複的錯誤咋辦?教育有問題嗎?

黑子28879


有三點原因:1.對孩子關心太少,他在博關注;2.他犯錯時,家長的處理方式他覺得有趣,所以他在找樂子;3.他真的只是不記得之前犯過同樣的錯誤。前兩點沒有經驗,著重說一下第三點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1.我上學的時候同樣的問題老師講過,我再犯,班主任就拿板子打我;老師說,我沒教過你,你錯不要緊,我教過了,你還錯,你是懶還是蠢,你不蠢,所以你是懶,我讓你漲漲記性。(生活中的錯誤,我媽處理方法同班主任,因為她是我英語老師[笑哭])2.我上大學當了家教,孩子同樣的題總錯,我媽說現在流行愛的教育,要我以德服人[打臉]。我就對孩子說,犯錯是正常的,我再教你一遍,下一次你一定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呵呵,她犯了一次又一次,我教了一遍又一遍,結果奇蹟發生了,有一天開始她突然就不重複犯錯了。我都沒發現,她說老師你講過了,我不會再犯了,我眼淚都快流下來了。

所以,因材施教吧,當然也許愛的教育真的有用。





YesmeLady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不是教育的問題,對孩子沉住氣,細心教導,我兒子今年一年級,做課外練習的時候錯的基本都是給他反覆講過很多次的題,我們就把他這些錯題標出來反覆再講,爸爸講了我在講讓他徹底理解,再給他出類似的題,看看他徹底掌握了沒。



駿陽媽媽


孩子總是做錯一些簡單的事和重複犯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分享一下:

第一、孩子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和思維邏輯性,因為孩子的心智還不成熟,沒辦法去悟道其中的道理,但不等於說孩子什麼都不知道,只是做事之前我們得相信孩子是具足的,相信孩子可以做到,但為什麼還會犯錯呢?家長因此很生氣,不斷訓斥,孩子的自信心越來越受挫。

第二、孩子做簡單事重複犯錯還有一個根本原因是沒有養成獨立做事的習慣,缺乏一定擔當,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在犯錯上可以順其自然但不能聽任放之,每當孩子犯錯要及時總結,先肯定孩子,然後反問他,既然目標是對的,為什麼結果是錯的,讓孩子生起慚愧心,這樣他內心深處就會反省,下一次他就注意。慢慢就形成了好的習慣。

第三、教育孩子有問題嗎?有問題,孩子不需要教育,只需要喚醒和印證,教育的目的是喚醒。當啟發孩子時千萬不要說教和指責,這樣會適得其反。

第四、孩子犯錯也是一種認知上的必然,錯與對都是相對的,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就特別的用心,所以要教會孩子做任何事上要做到用心,懂得專注。





悅天子安


當你發現孩子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分析一下導致這個情況的原因,再看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當。我自己就是從事教育行業的,分享一個案例情況:我班上的一個小朋友他各方面都非常不錯,很聰明。但是有個很頭疼的問題,就是上課的時候不可以做的事情,他總是去做。老師反思過自己,並不是沒有耐心教過,他也不是沒有聽到。後來瞭解到,這個孩子因為家庭關係不是很和睦,孩子總是被忽略,於是乎他總是想通過一些錯誤的事或者是一些行為來得到關注。我們也就採取有效的措施,告訴孩子我的眼中一直有關注你,如果你每次都作對,那麼你也就成為老師眼中最棒的孩子了。你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這個情況。

如果並非智力問題的話,那麼可能就是你的教育存在以下有問題。

第一,不能及時糾正,態度不嚴肅

孩子犯了錯,家長不能慣孩子毛病,及時糾正不能拖。要告訴他做錯了,就要改正,而且下次不能再犯。要讓孩子學會承擔犯錯的後果,當然這個後果不是家長的打罵。要告訴孩子哪裡做錯了,明確告訴他這樣做不對,讓他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第二,不要幫孩子承擔犯錯的後果

很多時候家長容易心軟,怕孩子受委屈,自己來收拾爛攤子。比如孩子自己把要打碎了,批評了,說知道錯了。家長害怕他劃傷,替他清理。這樣他會認為做錯了,有父母兜著,自己什麼事也沒有,而不長記性。所以在做好保護措施的前提下,讓他一起清理現場,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用暴躁的語言,情緒表達自己的不滿

孩子其實很敏感,所以家長不要動不動就生氣,大發雷霆。可以冷靜一下,心平氣和的表達你的觀點,講道理,這樣孩子即使犯錯有情緒也更聽得進去。


小魚育兒簡筆畫


我們家寶寶1歲半的時候開始特別喜歡撿家裡地板上有任何的細小的顆粒啊、吃飯不小心掉下的剩菜啊,都不會逃過他的眼睛,他總能精準地發現然後撿起來,有時一個人玩那些紙屑都能玩的不亦樂乎。

我發現他好像總能發現各種我壓根不會注意的東西,地上的螞蟻,草上停著的七星瓢蟲,還有那些泥土、沙粒,從來都不會錯過。有一次,我把這個當成笑話和老師說,老師卻非常認真地告訴我,這是特別好的現象,這說明了小朋友開始對於細節敏感了,而幼兒時期發展細節敏感對於今後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

細節敏感對於今後的學習大有幫助,舉個例子,數字中的“6”和“9”就很相似,英文字母中的“b”和“p”就很相似,孩子只有首先發現它們的不同,才能正確完成數學計算或者單詞讀寫。而這一些就要求孩子有觀察細節的能力。

有些孩子進入小學後,家長總是說他“粗心”,細問一下發現,孩子總是把91看成19, 把1000少寫一個0等等,很大原因就是孩子對於細節不夠敏感,沒有足夠地能力去發現這些的不同。

除此以外,細節敏感也有助於人際交往。成人中有些情商高的會特別擅長留意對方的肢體語言,細微的表情變化,而這些恰恰也是對細節敏感的能力。

這些情況你可以說孩子“粗心”,但更關鍵的其實是孩子對於細節的觀察不夠好

當孩子自己對於那些小的細節東西感興趣時,我們千萬不要粗暴地制止和打斷。我們大人習慣了去評判“值不值”,比如我以前帶小孩去動物園,總是想讓她多看大象老虎,但她也許就對草地上螞蟻搬家感興趣。現在我明白了這是她細節敏感期表現出來的特點,就不會去打擾,讓他自己一個人靜靜地看,這種觀察的本身就是孩子自發地在鍛鍊自己的專注力和觀察力,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而當他和我分享時,也許只是一根羽毛落在了草地上,我也一定會特別認真地和他一起觀察,對他進行肯定。千萬不要不當一回事,被鼓勵才會讓她有積極性繼續觀察。

觀察細節最好的課堂就是大自然,所謂“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千萬不要圈養孩子,而是多帶孩子去廣闊天地發現這些生活的細節吧。


壹零零壹個問題


孩子犯錯是生活中常有的事,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如果在學習中,不仔細不認真,不該錯的總出錯,家長要冷靜分析一下哦!是態度不端正?是基礎不紮實?還是家長輔導孩子中方法不得當?還是孩子寫作業習慣不好?我家女兒的聽寫報一遍二遍再過兩天再報還會錯,後來我發現她在學這個字時是不看字型,直接寫,記憶不牢,加上形近字,很容易混淆。等我過兩天報這個字基本靠模糊記憶,再報時可能又錯了。關鍵學的時候就是記憶不牢,為此,我改變策略:加強她在識字對筆畫,字形,結構的強化記憶,要求組4個詞,當場聽寫,錯了就寫九遍,九遍分開,先寫三遍,過會再寫三遍。從這件事,我分析她的出錯是學習方法上,還有我的輔導方法上出了問題。有時候,我還會找些字謎,讓孩子猜,又有趣又能記字形,報聽寫出錯少了不少。當然,作為家長對待孩子犯錯,常常缺少些耐心,為了孩子,先冷靜下來,樂觀的分析錯誤原因,幫助孩子成長更重要!

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詞,敬請諒解!


依璐思教修行


孩子總是做錯一些簡單的事情,總是容易犯重複的錯誤。出現這種現象,一般來說有兩種可能的原因。一是孩子的能力不足。二是孩子內心有情緒,故意做錯。

第1種情況:能力不足。在這種情況裡面,家長認為“簡單”的事情,但在孩子這邊是覺得有難度的。比如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在學拼音時,“b”和“p”很容易混淆,孩子會經常容易弄錯。但已經有幾十年生活經驗的家長會覺得這兩個拼音很容易區分呀,怎麼會弄錯呢。他們不理解孩子的能力難點,所以當家長沒有意識到是孩子的能力不足所導致的錯誤,尤其是說了很多次孩子依然還犯同樣錯誤時,家長很可能會生氣,甚至會責罵孩子,這時孩子會感到委屈和迷茫,因為他依然沒找到區分這兩個字母的方法和技巧,於是下次很可能依然再犯這樣的錯誤。所以家長要覺察孩子是不是能力不足,如果是,那家長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找到並掌握解決這個事情的辦法,注重一起尋找解決方法,而不是責備或者焦慮。

第2中情況:孩子內心有情緒,故意做錯。大家覺察下自己是否也誘惑這樣的經歷,明明知道這個事情應該這樣做,但因為心裡有氣,就故意做錯來氣對方?是的,當孩子內心有情緒時,他就會故意做錯。所以如果孩子是這種情況,那就說明家長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這個時候家長要更注重做跟孩子做情感鏈接,用心經營親子關係,疏導孩子內心積壓的情緒。當你跟孩子的關係足夠親密足夠好,孩子也會想做得更好。

當孩子出現這些挑戰行為時,作為父母,我們要用心去覺察和判斷孩子是屬於哪種情況,然後針對性的給予孩子需要的幫助,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希望這個解答能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玫瑰]



家長能量圈


大家好,我是令兄,很高興來回答你這個問題,對於孩子簡單問題經常犯錯怎麼辦,我覺得首先找到孩子為什麼犯錯,我覺得可能是:
1.孩子不能正確辨別什麼事錯誤和正確的行為
2.家長缺乏耐心,缺乏陪伴以及溝通
3.家長教育的方式確實欠妥
該怎麼處理呢?
1.家長多點參與親子活動,抓住機會與孩子溝通,在實踐中教育。
2.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及時去糾正,特別容易錯的地方要強調,讓孩子記下來。
3.家長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情緒失控,教育過於嚴厲,適得其反。
3.要多鼓勵孩子,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溝通,才有助於孩子的成長和改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9100b1cd88d340f8992ea132f9029f82\

令兄生活錄


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由不同的錯誤構成,所以犯錯是常態,但能不能在錯誤中吸取教訓,能不能在錯誤中學習成長,這不僅要看自己的悟性,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好的老師!

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甚至可以說是終身導師!學校大多把注意力放在成績和升學率上,我覺得父母應該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和性格養成上!

當孩子犯錯誤時,千萬不要急於責怪,更不要說出類似"你怎麼那麼笨"的話!在孩子沒有養成是非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時候,很多行為孩子只是隨性而為,他並不知道是錯的,他僅僅只是想這樣做!

所以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要保證有足夠的耐心,首先問孩子為什麼這麼做,然後慢慢告訴這樣會產生什麼樣後果、造成什麼樣影響,這樣慢慢就會在孩子心裡構築起行為的標準和原則,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個人建議,希望能幫到您!





臉譜自媒體課堂


【妖】是你自己

都是在說孩子有問題,父母就是不說自己有問題。

孩子的問題哪裡來?

又是誰給他的?是天生的嗎?

所有孩子的不好都是父母的問題居多,應該先問問自己哪裡有錯,再想想孩子變成現在這樣重要的是我們的問題。

我們做父母的已經是成年人,在單位裡上班也有不少人屢教不改,自控能力也差,常常犯錯誤。

所以想想自己的行為舉止是不是對孩子進行傷害 。

不要總是看到孩子不好的,自己先照照【妖】是不是你自己,就像孩子對我說:你覺的簡單,我覺得難,你只是站在你的角度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